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文化】阳明心学(二百八十一)

阳明心学(二百八十一)


·[原文]

·门人有言邵端峰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之说。

·先生曰:“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处。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又曰:“我这里言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工夫。但圣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

·[译文]

·弟子中有人说,邵端峰主张小孩子不能格物,只能教导他们洒扫应对。

·先生说:“洒扫应对本身就是一个物,由于小孩的良知只能到这个程度,所以教他洒扫应对,也就是致他的这一点良知了。又例如,小孩敬畏师长,这也是他的良知所在,因此,即使在嬉闹时看到了先生长者,他照样会作揖以表恭敬,这就是他能格物以致他尊敬师长的良知了。小孩子自然有他们的格物致知。” 先生接着说:“我这里所谓的格物,自小孩子到大圣人,都是这样的功夫。但是,圣人格物就更为纯熟一些,毫不费力。如此格物,就是卖柴的人也能做到,自公卿大夫到皇上,也都能这样做。”

·[评析]

·做事情从根本做起,经过一段时间必定有所收获;从枝节做起,必定劳而无功。“根本”的东西寓于万事万物之中,并不因事大则“根本”就一定大,事小其根本就一定小。即使象扫地、洒水这样的小事,象小孩子这样的对象,其“根本”之点也未曾离开“良知”,时时注意从小事上去体认“良知”才是事情的“根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学修炼起步的正确姿势
阳明先生制定的教育守则
一代圣人王守仁的“心学”具体讲了什么?
“阳明心学”如何实战制胜?
阳明心学四句教
什么是“致良知”?—王阳明心学入门(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