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5画

5

四逆汤

       古代霍乱病急救方,经典的回阳救逆剂,适用于以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特征的急危重症。
       
【经典配方】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伤寒论》)

       【常用剂量】制附子15g,炙甘草10g,干姜10g
       
【煎服法】以水1100ml,先煎附子30分钟,再人他药,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经典方证】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
       
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91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92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225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少阴病……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324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353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354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372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388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389
       
【体质要求】形体偏胖,面色多晦暗、苍白或暗黄,精神萎靡,面带倦容,目睛无神或眼泡易浮肿,唇色暗淡干枯,舌质淡胖而暗,多有齿痕,舌苔白(或黑)润或白滑;肌肉松软,按之无力,皮肤多干燥,晨起面多浮肿。平时畏寒喜暖,四肢常冷,尤其以下半身冷为著,易疲倦,好静恶动,大便常稀溏不成形,小便清长,口不干渴或渴不多饮或喜热饮等。
       
【适用疾病】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及心功能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低血压、晕厥、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慢性肝炎肝硬、慢性胃炎、胃溃疡、霍乱、急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腹泻、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椎病、顽固性头痛、前列腺炎、甲状腺机能低下、重症肌无力、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闭经、阳虚发热、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阳痿、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加减法】大吐、大泻、大汗及大出血者,加人参,名四逆加人参汤;出血或心下痞复恶寒、疲倦、面色发暗者,合三黄泻心汤。
       
【注意事项】面色红润、口臭声粗、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脉数滑有力、舌质红瘦、苔焦黄或黄腻者,慎用本方。附子有毒,煎煮时间要长。

四逆散

       古代治疗四肢冷的专方,经典的理气方,能缓解除心理压力所导致的躯体症状,适用于以胸胁苦满、四肢冷、腹痛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各十分。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
       
【常用剂量】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生甘草5g
       
【煎服法】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可将上药研细末,米粥或酸奶或红酒等调服,每服5g,日2次。
       
【经典方证】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318
       
【体质要求】体型中等偏瘦,面色黄或青白,表隋淡漠,情绪低落,主诉多,舌苔多薄白,舌质正常,四肢冷,月经前大多乳房胀痛,上腹部及两胁下腹肌比较紧张,按之比较硬。
       
【适用疾病】慢性胃肠炎、消化道溃疡、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痢疾、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慢性胆囊炎、低血压、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神经症、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膀胱炎、急迫性尿失禁、前列腺增生、性功能障碍、不安腿综合征、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闭经、小儿腹痛等。
       
【加减法】咽喉异物感、腹胀者,合半夏厚朴汤;泌尿道结石有积水疼痛者,或泌尿系统感染伴有尿频、尿痛、血尿者,合猪苓汤;顽固性的头痛、失眠、胸痛、呃逆、磨牙、便秘、舌紫暗者,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牛膝、桔梗、生地,名血府逐瘀汤。
       
【注意事项】面色咣白、精神萎靡、脉沉者慎用。

四味健步汤

       血管保护剂,适用于下肢周围血管疾病以及血栓性疾病。
       
【处方】赤芍30g,石斛30g,怀牛膝30g,丹参20g
       
【煎服法】以水12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5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适用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症眼底病变、下肢静脉血栓、丹毒、下肢骨折等引起的腰痛无力、下肢疼痛、麻木、抽筋、浮肿等。
       
【加减法】形体消瘦、腿抽筋、大便干结者,合芍药甘草汤;形体肥胖、腹软、四肢麻木、多汗而浮肿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下肢皮肤干燥如蛇皮,血栓形成者,合桂枝茯苓丸。
       
【注意事项】本方为活血化瘀方,主治以腰部以及下肢疼痛为特征的瘀血性生疾病。无瘀血者慎用。

止痉散

       止痉止痛剂,适用于各种抽动类的疾病。
       
【处方】制半夏:天麻:蜈蚣:全蝎=2211
       
【煎服法】打粉,装胶囊,每次3g,每日2次。
       
【适用疾病】癫痫、面肌痉挛、小儿脑瘫、小儿多动症、小儿癫痫、脑胶质细胞瘤等以抽动为特征的疾病。
       
【加减法】癫痫、脑胶质细胞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面肌痉挛,合温胆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儿多动症、脑瘫,合温胆汤。
       
【注意事项】蜈蚣全蝎为虫类药,如引起过敏反应时,当停用。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煮)

       右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亡血及虚者不可与之)。

头风摩散方

       大附子一枚(炮) 盐等分

       右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疾上,令药力行。

生血汤

       血液病用方。
       
【处方】白芍15g,甘草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枸杞子15g,山药15g,阿胶10g,生地15g,麦冬20g
       
【煎服法】以水12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化人阿胶,分23次温服。
       
【适用疾病】肿瘤放化疗以后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者。
       
【体质要求】其人多体瘦疲乏、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脉细数。

生脉散

       古代的暑天保健用方,适用于以脉弱、多汗、气短、头昏眼花为特征的疾病。
       
【原书配方】人参五分,麦门冬五分,五味子七粒,长流水煎,不拘时服。

       【常用剂量】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
       
【煎服法】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原书方证】中暑。(《内外伤辨惑论》)
       
【体质要求】其人精神萎靡,憔悴疲惫,汗出多,气喘吁吁,头昏眼花,心悸胸闷,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心下痞硬;脉虚弱,舌质嫩红。
       
【适用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冠心病、心肌炎、发热性疾病后期体质虚弱、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神经衰弱、日射病、高原病、多汗症、高龄老人的食欲不振等,还可用于运动员以及从事航天、潜水、多汗症、高温作业人员的保健。
       
【加减法】心悸,加桂枝、甘草;气喘多汗,加龙骨、牡蛎、山萸肉。
       
【实验研究】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保护缺血心肌,改善微循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机体耐缺氧、耐应激、抗感染、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肝细胞修复等。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半夏泻心汤

       古代治疗痞病的专方,有止呕消痞的功效,适用于心下痞、呕吐、下利而烦的疾病。
       
【经典配方】半夏半升,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金匮要略》)

       【常用剂量】姜制半夏12g,黄芩10g,干姜6g,党参12g,炙甘草6g,黄连3g,大枣20g
       
【煎服法】以水11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经典方证】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十七)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半夏泻心汤。(149
       
【体质要求】多见于体质较好的中青年男子,其唇舌红,多伴有睡眠障碍及腹泻倾向。舌苔多见黄腻。
       
【适用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窦炎、反流性食道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神经症、失眠、心律不齐、饮酒过量、口臭等。
       
【加减法】上消化道出血,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大便不畅者,加制大黄;腹胀多气,叩之如鼓者,加厚朴;胃病日久,舌质不红,面色黄,消瘦者,加肉桂;咽痛充血、胸闷身热者,加山栀、连翘。
       
【注意事项】服用本方有效以后,需要小剂量守方常服,疗程常在3个月以上,停药以后,当常服生姜红枣汤。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各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半夏厚朴汤

       古代治疗咽中异物感的专方,有理气除胀、化痰利咽的功效,适用于以咽喉异物感乃至躯体感觉异常、腹胀、恶心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
       
【常用剂量】姜制半夏20g,茯苓20g,川朴15g,苏梗15g,生姜15g
       
【煎服法】以水13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450ml,分34次温服。
       
【经典方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二十二)
       
【体质要求】营养状况较好,目睛大而明亮,有光彩,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但缺乏正常的光泽。形体中等,肥胖者居多。主诉较多而怪异,表情丰富,情绪化倾向,多疑多虑,经常反复询问。易于精神紧张,眼神飘忽不定,情感丰富而起伏较大。平时易惊,有恐惧感,易患白大衣性高血压、恐高、晕车等。易于出现恶心感、咽喉异物感、黏痰等。如刷牙或看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容易出现恶心。易于头痛头晕,易于失眠,夜间多梦,尤其是多噩梦。容易心悸,容易肢体麻木疼痛等。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滑苔黏腻,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
       
【适用疾病】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综合征、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癔症、抑郁症、焦虑症、咽炎、扁桃体炎、喉源性咳嗽、声带水肿、声带麻痹、食道炎、食道狭窄、食道痉挛、急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小儿哮喘、小儿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厌食、婴幼儿营养不良、夏秋季感冒、急性肾炎等。
       
【加减法】痰多呕甚或惊恐、焦虑、失眠严重者,重用半夏、生姜;眩、悸、小便不利或水肿,或胃内振水音者,重用茯苓;胸闷、腹胀、舌苔厚腻者,重用厚朴;胸闷、腹胀、四肢冷、便秘者,合四逆散;失眠、眩悸者,合温胆汤;虚烦不得眠者,合酸枣仁汤;腹痛腹泻者,合黄芩汤;焦虑失眠、腹胀满者,合栀子厚朴汤。
       
【注意事项】适用本方者的体质多属于敏感型,症状易反复,情绪易波动,故治疗时须配合适当的心理疏导。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 麻黄等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玉屏风散

       古代的固表止汗方,主治以疲劳、自汗、恶风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防风、黄芪各一两,白术二两。研末,每服三钱,水一盅半,姜三片,煎服。(《丹溪心法》)

       【常用剂量】黄芪15g,白术20g,防风10g
       
【煎服法】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也可研为散剂。
       
【原书方证】自汗。
       
【体质要求】面色黄,缺乏光泽,浮肿貌。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食欲好但依然乏力,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易于浮肿,特别是下肢肿,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
       
【适用疾病】血液病、肿瘤化疗放疗以后、手术后的汗出异常、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过敏性咳嗽、儿童及老年人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小儿结核病、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小儿厌食症、儿童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急慢性肾炎、单纯性肾病综合征、非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多汗症、经行痹痛、女性免疫性不孕症、习惯性流产、产后身痛、老年性阴道炎、面肌痉挛症、面神经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复发性口腔溃疡、扁平疣、肠菌群失调性腹泻、慢性泄泻、老年带状疱疹、手脚掌皮肤皲裂、多汗症等。
       
【加减法】儿童、老人体质虚弱,易自汗恶风,稍感风寒便鼻塞流涕者,合桂枝汤;腰背四肢关节疼痛、年老浮肿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身重体胖、易汗出、下肢浮肿,合防己黄芪汤;肝肾功能不全,精神萎靡,腹胀、腹水者,合真武汤;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见咳声重浊、面黄而浮肿者,加麻黄。
       
【注意事项】用量过大可以导致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并可出现头昏潮热等。尤其是肌肉坚紧,大便秘结者少用或慎用。

甘草泻心汤

       古代狐惑病的专方,适用于以消化道、生殖道、眼睛等黏膜充血、糜烂、溃疡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半夏半升,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四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金匮要略》)

       【常用剂量】制半夏10g,黄芩15g,干姜10g,党参15g,炙甘草20g,黄连5g,大枣20g
       
【煎服法】以水12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经典方证】
       
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满,干呕心烦不得安。(158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三)
       
【体质要求】多见唇红、舌红、烦躁、心悸、失眠、脉滑等。
       
【适用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癣、手足口病、白塞病、红斑狼疮、子宫颈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溃疡、直肠炎、胃溃疡、精神病等。
       
【加减法】便秘、舌苔厚,或有高血压、衄血者,加制大黄;伴有糖尿病头昏、肩痛、口渴者,加葛根;自身免疫性疾病,并见大便干结、腹痛、脚挛急者,加白芍。
       
【注意事项】方中甘草用量,一般多在6g以上,也有用可能导致反酸、腹胀及浮肿等副作用。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白术二两 附子二枚(炮击皮) 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取六七合为妙。

甘草麻黄汤方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复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 粉一两 蜜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甘麦大枣汤)

       甘草三两 小麦一斤 大枣十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古代肾着病专方,适用于以腰重而冷、浮肿、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金匮要略》)

       【常用剂量】炙甘草5g,白术15g,干姜20g,茯苓20g
       
【煎服法】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经典方证】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十一)
       
【体质要求】体型肥胖,平素身困体重,腰部多松软、冷重,全身关节肌肉易于酸重,易浮肿便溏,易汗出,分泌物多,清稀不臭。
       
【适用疾病】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肾结石、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盆腔炎、妊娠浮肿、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症、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急慢性湿疹、皮炎、肛瘘、遗尿、尿失禁、自汗、盗汗、厌食症等。
       
【加减法】乏力、颈项腰背酸痛,合葛根汤;浮肿多汗者,合防己黄芪汤;恶寒无汗、关节疼痛者,合麻黄汤;心下痞硬、食欲不振者,加人参;心功能不全者,加桂枝;腰背关节疼痛严重,并有恶寒、腹泻、四肢厥冷、脉沉者,加附子。
       
【注意事项】火热型体质慎用。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无)

       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白虎汤

       古代的急症用方,多用于发热性疾病,有解渴、止汗的功效,适用于以恶热、自汗、大渴、脉滑而厥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

       【常用剂量】石膏80g,知母30g,生甘草10g,粳米40g或山药30g
       
【煎服法】以水1100ml,先煎石膏30分钟,后入他药,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经典方证】
       
伤寒,脉浮滑。(176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219
       
伤寒,脉滑而厥者。(350
       
【体质要求】消瘦,皮肤白而细腻,湿润,多汗,大便干结如栗,口渴感明显者。
       
【适用疾病】乙脑、流脑、大叶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流感、猩红热、甲亢、糖尿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急性脊髓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眼病、皮肤病、多汗症、牙周炎、牙髓炎、小儿发热、暑热症等。
       
【加减法】消瘦、口渴、食欲不振者,加人参,名白虎加人参汤;关节疼痛、气上冲者,加桂枝,名白虎加桂枝汤;关节疼痛、口中黏、舌苔厚腻者,加苍术,名苍术白虎汤;身热不退、发斑、吐血衄血、谵妄躁扰者,合水牛角、玄参,名化斑汤;甲亢,合小柴胡汤。
       
【注意事项】皮肤黯黑者、黄肿者、满面红光者慎用。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加桂枝汤方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斤 粳米二合 桂(去皮)三两

       右锉,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白术散方(见《外台》)

       白术 芎穷 蜀椒三分(去汗) 牡蛎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穷;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三两 黄柏三两 秦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白头翁 甘草 阿胶各二两 秦皮 黄连 柏皮各三两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外台》乌头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方见上)。

    《外台》乌头汤(百度百科)

    乌头lOg  桂心6g  白芍12g  细辛6g  生姜3片  大枣lO枚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别取乌头去皮四破,蜜二升,微火煎,令减五六合,内汤中两三沸,去滓,服一合,日三间食,强人三合,以如醉状为知,不知渐增。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姜。

《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杏仁二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右二味,以绵缠,搥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外台》炙甘草汤 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方见虚劳中)。

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外台》牡蛎汤 治牡疟。

       牡蛎四两(熬) 麻黄(去节)四两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温眼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外台》防已黄芪汤 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方见风湿中)。

《外台》柴胡姜桂汤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黄芩三两 栝蒌根四两 牡蛎三两(熬) 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

       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芍药 桂枝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半夏二合半 大枣六枚

       右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外台》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右七昧,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外台》桔梗白散 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桔梗 贝母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

       右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吐脓血;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杯则定。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并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 穹穷一两 杏仁四十枚

       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胡桂枝干姜汤及其运用 作者:张长恩
《金匮要略》原文+《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方歌+仲景论痉+金匮要略对胆病的治疗方法
附子加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哮喘着重提升阳气
小青龙汤证
三部六病学说方剂的归类
越婢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