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 视频&文字版(字幕)——第七课【感知、注意和记忆(上)】
【23集全汇总】《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文字版(字幕)& 摘要 & 收获

网上人气最高的就是《哈佛幸福课》还有这个《心理学导论》,因此继续在bilibili上学习,这上面的翻译比网易的要更加准确。

也找到了《心理学导论》的上课ppt,因此有时候会放上课件图。据说,为了保护隐私,上课不给看ppt,放上应该更好学习吧。

之前查资料看到这个图,看这个导论是不是说的就是这些。还好一节课只有20分钟,因此内容比《幸福课》少太多。

而其中有大量的理论,为了方便学习,同样在豆瓣搬过来人家的精彩笔记。也同样会把这个字幕打印出来,方便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可以参考的书籍(没有中文版):

①教材:

彼得.格雷的《心理学》第五版

(翻译版,可以去这里看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5509267490_0_1.html)

②阅读书目:

 格雷.马库斯主编的《诺顿读本》

(两本书的PDF英文原著版,后台回复【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课程目录

重点摘录

作者:Jeff(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193848032/

1. 感知,成功的感知涉及了关于世界的可靠的无意识猜想。

2. 注意,我们会注意某些事物,忽略其它事物,而绝大部分的事物,我们并没注意到。

3. 记忆,记忆的类型和很多种,记忆的关键在于组织和理解。某些记忆实际上是错误的,不可信任的。例如:有多少人记得911事件发生时你们在哪?


视觉与感知:
4. 关于数字如何转变成客体动作以及事件的,这是个特别棘手的难题,是因为视网膜是个二维平面,而你要在这个二维平面的基础上延展出一个三维的立体世界,而这在数学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对于任何二维平面图像,都存在着不定数额的与之对应的三维图像。

5. 关于世界如何动作的无意识假设(感知)
   假如一幅图映在你的视网膜上,一组光线像这样排列着,那在现实中与之对应的是何种实物呢?它可能对应的是一种你正在寻找的事物,或者是一个向后倾斜的方块。因此,你必须要分清究竟是哪个,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我们拥有关于世界如何动作的无意识假设。我们的心理拥有某些关于事物如何存在的假设,这些假设让我们能做出从二维数字到三维世界的能够做出有根据的猜测。

6. 如何利用视觉做无意识的假设:一个是颜色,一个是深度(包括亮暗、阴影、远近和大小)。这些线索是指导我们世界上的物体归类,以分辨出不同的物体。以上面的第4点内容关于二维的视网膜来形成三维图像的事例,也是通过线索来做无意识的猜测的。视觉系统会做出一些假定,但这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事实上,在视觉错觉中,这些假定就是错的,但却能指导你,以恰当准确的方式来感知这个世界。
下图棋盘上A色块和B色块的RGB值是否一样?


http://www.michaelbach.de/ot/lum_adelsonCheckShadow/index.html

7. 缪勒-莱耶错觉(箭形错觉)与潘佐错觉  (即铁轨错觉)
   下面的两个图,中间线段都是一样长,但人们会觉得上面中间线段的要比下面的中间线段长。关于这个的一个解释是,场景中其他的线段使你的视觉系统对距离作出猜测,然后能通过猜测大小来更正距离,如果你看到两条线段,它们在你的视网膜上所占空间相同,但你相信其中一条距离一百英尺,另一条距离五十英尺,那么你会认为距离一百尽的比较长,因为你脑中会想“如果这两条线段都这么长,但这条距离更远些,那它肯定要比那条离得较近的线段更长”。用缪勒-莱耶错觉来解释我们会根据距离这一线索假定,这条线段较远而这条较近,线索正是产生错觉现象的原因。因为我们假定了这条线段较远,所以我们会认为这条线段应当更长,才能和另一条更近的线段在视网膜上占据相同的空间。潘佐错觉与此相似,由于线条透视的存在,平行线间的距离会缩小,如果上面的这条比下面的远,虽然你视网膜上占据空间是一样的,但这条会看起来长一些,你也会认为它比较长。

                                                    缪勒-莱耶错觉

                                                 潘佐错觉

8. 谢巴德旋转桌
   下图中,如果门很窄,哪个桌子更容易通过呢?可能会说是左边那个,右边这个看起来厚重些,比较不易通过,而这个看起来更加狭长和轻薄。实际上,它们的大小是相同的。这两个三角形完全相同。


注意和记忆


9. 记忆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包括自传体记忆,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记忆。

10. 遗忘症
    广义上来说,遗忘症分为两种类型,而人们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以下参考百度知道)
    第一种叫做 retrograde amnesia 逆行性遗忘症,就是遗忘了旧的记忆,但是不影响形成新的记忆   发生创伤以前的事情大部分都被遗忘了。电影谍影重重中马特·达蒙就是逆行性遗忘症,恢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另外一种与第一种遗忘症刚好性反,叫做顺行性遗忘症 anterograde amnesia 这种遗忘症对于过去的记忆没有影响,但是无法形成新的记忆,患症以后每天醒来都不记得昨天发生了什么。电影“初恋五十次” 形象的描绘了这种遗忘症,顺行性遗忘症比起逆行性遗忘症来说更加的难移康复,一般情况下很少有能够痊愈的。


11. 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
    它是一种感觉的残留,比如有一道闪电划过,你可能会看以后像,这个后像就是你的感觉记忆。感觉记忆还包括对声音的声像记忆,当别人和你说话时,即使你心不在焉,你仍能记住一小部分他们所说的话。
    而短时记忆就只保持了几分钟。

12. 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是你能够意识到的记忆,比如当问你昨天晚饭吃了什么时,你就会回忆一下,之后说吃了这个。而内隐记忆是无意识的,比如一个特定的字是什么意思,如何行走,如何骑自行车等。你可能无法明确地表达出来,但你仍能够做到它。

13. 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基本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忆,如:单词的意义,加拿大的首都是哪里等等。而情景记忆是自传式的,即你的经历。

14. 编码、存储和提取
    编码是拥有一段经历时,使信息进入记忆的过程;存储即为记忆的保持;提取即为将记忆取出。提取可分为回忆和再认,回忆是你将记忆中的信息重现,再认是当与过去有关的情景出现时,你能够认识的心理过程。

15. 记忆的几个阶段
    首先是感觉记忆,也就是信息的输入。下来是短时记忆,再下来是长时记忆。

16. 如何获取记忆?
    进入记忆的信息是由什么决定的?一种说法是“注意决定”,而注意大致上来说,就像是投映在经历中的聚光灯,自动地聚焦在某个经历上,使之得以记忆。注意拥有某些特点,有些事情无需意志努力,就会动地被注意到。如,斯特鲁普效应(http://baike.baidu.com/view/991413.htm)。

但是,当我们注意集中在一点时,我们会忽视环境中其他的一些明显的事情。实际上,当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要注意到变化和求变的事物,通常是比较困难的。我们的注意范围是非常狭窄的,在我们不经意之间便有巨变发生,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影里,一致性的改变会带来许多的理解困难。


视频&文字版

对昨天,抱歉,是周一的课补充两点。第一,有位同学课后来问。人对母语的偏好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幸好,柯琳·麦克林克。对婴儿认知这个问题做了专业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寻找答案。有一些针对新生儿的研究表明。自出生那一刻起。他们对自己母语的喜好。就比对其他语言强烈。这表明他们还在子宫中孕育时。就能察觉到母语的节奏。并有所偏好。

第二点补充是。课上我简要提到了一个诉讼案件。其中一个人。在另一个人拿枪指着警官时说。' 给他一枪 ' , [ 把枪给他 ]'!' 。然后警官就被枪杀了。而这个说话的人被控谋杀罪。但我其实并不知道此案的审判结果。而格蕾·格朗特同学对此做了后续的调查。他在维基百科上查到了结果。结果是,经审理,他的谋杀罪名成立。但随后他又被赦免。事实上,他是在1988年被赦免的。还是挺好的对吧。可惜他一九五七年就已经被处决了。后来据此拍摄了一部电影。拍了部电影。

今天的课程安排是。首先我将继续将语言部分讲完。然后再开始讲知觉,注意和记忆。

壹、【上节课课程回顾】

回顾下上节课的内容我们起初谈到了语言的共性。进而详细解释了语言的一些不同的方面。包括语音,语态和语法。我们接着讨论了。语言的神奇之处。囊括了。语言在表述观念时的科学或声音任意性。语言还发展出了一种组合系统。包括用递归将符号组合起来。来形成无限数量的有意义句子。然后我们讨论了发展。并对发展时程进行了探讨。谈了谈语言的出现。从擅长学习语言的婴儿。说到由于大脑衰退。语言学习能力丧失。而不擅长学习语言的我们。

贰、【动物的语言】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来说说动物。既然我们对语言已略有了解。那么我们便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动物是否也拥有某种语言 ? 。如果没有,它们能够学会吗 ? 。毫无疑问。非人类动物拥有着自己的交流系统。这也是长久以来的共识,毫无争议。如果你想用 ' 语言 ' 这一术语 ' 。来表示 ' 交流 ' 。那么答案显然是 ' 可以 ' 。狗,蜜蜂和猴子都拥有语言。但如果你想从一种更专业更狭义的意义上。用语言来表示。拥有我们之前所谈那些特性的东西。比如用英语,美国手语,西班牙语等。来表示我们所具有的背景。那么答案基本肯定是 ' 不能 ' 。

动物间交流的方式不外乎三种。有的动物使用一系列有限的叫声。比如黑长尾猴。用有限的几种叫声来表达不同的警报。如 ' 有蛇来袭 ' 或 ' 有豹来袭 ' 等 '''' 。还有一种连续的模拟信号。比如蜜蜂的舞蹈就使用了这种方式。蜜蜂的舞蹈传达了蜜源的地点。但却并未使用任何语法结构的方式。相反,舞蹈强度。和蜜源中蜂蜜的多少有关。最后一种是对某一主题的随机变化表述。比如鸟鸣。但无论从什么方面,你都根本无法找到。语音,语态,语法。组合系统或是任意命名。这些并不存在什么特别的争议。

【动物交流系统】

但接下来,我们就要面对很多的争议了。这是一个关于非人类动物交流系统的总结。当我们探讨到诸如坎兹和宁姆·猩斯基等。一些著名受训灵长类动物的案例时。争议会变得更加激烈。你在探索频道可能会看过这些著名的案例。这是具有很大争议的。如果你读过了格雷心理学教材。当然不是说它里面内容有什么错误。但我觉着格雷有些轻信,太过相信。

那个关于动物能力的观点了。比如,许多科学家认为。像坎兹这样的动物。即便它们被认为是完全能够学会单词的。它们也只是学到了数量有限的单词。而且需要花费多年的训练来教授它们。与学会一个单词只需一天或是一小时的。正常发育儿童完全不同。动物的语言表达通常是有一定法则的。但这种法则却十分有限。缺乏递归的特征。而实际上这种递归的缺乏是公认的。

【黑猩猩学习语言】

黑猩猩的语言表达。受过训练的黑猩猩极为啰嗦。所以通常你在电视或者纪录片中看到的。都只是挑选出来的样本而已。这样的样本通常会让人印象深刻。但如果是随机选取黑猩猩的话语。听起来就会是这样的。这就是随机抽取出的典型的黑猩猩话语 : 。' 宁姆吃,宁姆吃 ' 。喝,吃,宁姆我。我牙龈,我牙龈。我挠痒痒,宁姆玩。我吃,吃我。我香蕉,你香蕉,我你给。香蕉我,我吃,给橙子。我给,吃橙子,我吃橙子 ' 。莱拉·格雷特曼曾经评论说。如果任何一个正常发育的儿童这样去说话。那他的父母就该带他去看神经科专家了。更具争议的问题则是。' 为什么我们想要黑猩猩 ' 。学习人类的语言呢 '?' 。

一般来说,我们不希求一个物种。具有和其他物种进行交流的能力。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来规避障碍。某些鸟儿靠星星来进行导航。但是却没有一个研究项目。会去研究猫儿是否可以使用回声定位。或者狗是否可以靠星星导航。在我看来,你们之所以会认为。' 黑猩猩一定可以学习语言 ' 。是因为你们对语言有一些曲解。曲解之一便是,你们可能会说。' 猩猩很聪明,所以应该拥有语言 ' 。但对此的反驳是。' 它们是聪明,但光聪明是不够的 ' 。我们清楚人类的语言能力。并不仅仅源于聪慧。有些孩子很聪明。却因语言能力上的障碍。无法掌握或理解一门语言。


所以猩猩的聪明本身,并不能说明。它们应当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或许你会指出另外一个事实。在进化史上,猩猩是人类最近的近亲。这是正确的,从这个观点来看你会觉得。它们很可能同样拥有人类的某些能力。但从另一方面看。人类和黑猩猩在很久以前便分离开来。而且人类与黑猩猩有着明显的差别。不管怎样,已经分开了五百万年之久。这些时间足以使人类进化出语言能力。但所有这些都并非在否定。对非人类交流系统进行研究的意义。

就我个人看来,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我说来给大家听听。就我自己看来。这种试图让黑猩猩。长臂猿或是大猩猩学习。诸如美国手语这样的人类语言。其实是在缘木求鱼。这就像一群猴子。绑架了一个人类小孩,。并试图训练他模仿猴子的叫声一样。也许看上去挺好玩。但似乎并没给我们带来任何有价值的发现。

【对野生动物交流系统研究】

我认为更具意义的是。对野生动物交流系统的研究。人类语言学这门学科。将构成人类语言的基础原则勾画了出来。如果尝试将这种语言学项目应用到。研究野生动物的交流系统上。那么这种研究会极其有趣。比如黑长尾猴的叫声,和蜜蜂的舞蹈。语言的部分我们就讲到这里。

【特别说明】

但我还要说一些不会详细讨论的事情。心理学导论课程的一个缺憾是。我们对某些话题仅仅是提及,略讲一下。如果你选的是一门专门讲解语言的课程。你也许会学到,比如。更多语言的大脑活动。这些东西在课本中只是简要提及。但这方面是有着大量相关文献的。同样,还有与语言有关的知识。如语言障碍。其中包括如失语症。特殊语言损伤和阅读障碍。还有对语言感知与产生的研究。我们是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理解和创造出词汇的呢 ? 。我们的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呢 ? 。还有关于阅读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都与语言研究相异。大家记得达尔文将语言描述为一种本能吗。他用心地将语言。与其他一些非本能区分开来,如阅读。

其实阅读很难它是一种文化产物。不是每个人都会的。与语言有所不同。阅读的获得。源于多年的经验积累。从另一方面来说。阅读又与语言紧密相关。阅读是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从说转移到了写。阅读方面的心理学与神经系统学相关书籍。是非常有趣的。在阅读中我们会碰到双语和多语的情况。

在座各位。通常感兴趣的是。学习多少门语言是否影响语言的掌握程度。我们是如何在一个大脑内。将所有这些不同语言进行编码的 ? 。以及其它问题。

【语言和思维】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热门的问题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实际上几年前。

我主持了专门的研讨班。就叫做 ' 语言和思维 ' 。致力于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它可以分成。两个一般性问题。第一个便是。抽象思维必须有语言的参与才能实现吗 ? 。回答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就是。研究无语言生物。如婴儿和黑猩猩。借此来了解他们有多聪明。或许他们并不。他们确实非常聪明。如此一来便能证明。抽象思维并不需要借助语言便可实现。另一方面,若了解到他们并不那么聪明。这就说明或许。他们本身存在一些固有的认知缺陷。从而表明。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必要前提。此外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一旦你掌握了一门语言。这门语言的结构特性。是否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 ? 。所掌握的语言影响思维方式的这一说法。通常被称作语言相对论。或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举个例子。有很多探查。诸如英语和韩语这样的。不同语言说话者之间差异的研究。以及探究这些语言的结构差异。是否会影响思维方式的研究。我们的阅读材料中收录了部分对此的探讨。格雷这本教科书。以及《诺顿选集》中都有收录。再看一下。这些是周一就给大家展示过的。大家的阅读反馈。上面有写你们要将答案交到哪里。尽力去好好回答。

【学生提问】

对于语言,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 。好的。这位同学的问题是。


' 有些人学习语言要比其他人简单的多 ' 。我们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 。我想可以这样回答。你的这个问题也可以是针对母语学习者。即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够迅速掌握母语。另一些却很慢呢 ? 。当然也可以是针对非母语学习者。比如在耶鲁。外语学习对一些同学来说手到擒来。而另一些却难于登天。他们学习外语的速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来讲个爱因斯坦的故事。他对语言的掌握速度极慢。直到四岁他才能开口说话。据说。他说出第一个字的场景是这样的。在吃晚饭时,他突然间放下勺子。对他的父母说。' 汤太烫了 ' 。之后他的父母惊愕地盯着他说。' 你还从来没说过一个字 ' 。他回答说。' 因为直到刚才,一切都还好啊 ' 。这是杜撰的。这些差异究竟是如何产生。又是从何而生的。没有人真的知道答案,它难以解答。女性在语言学习方面占有微弱的优势。女孩在语言学习方面要比男孩。稍强一些。但是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用一百个人的样本便可从统计上。看出这一结论。遗传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学习语言的速度很快。学习外语也很快。那你可能也学得很快。但从大脑,认知或是社会层面。对这些差异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仍是空白。那位。相比在美国。这种情况在世界上其它国家更为常见。因为美国的孩子处于单一语言环境之中。实际上孩子是同时学习两种语言的。他们和成人一样,非常擅长于。根据声音系统和韵律。来区分不同的语言。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将语言混淆。因此他们学习了不止一门语言。

实际上学习多种语言。也是世界的一个整体局势。你来。你曾提到。右利手的人学习语言。这个是一个关于。语言功能大脑半球单侧化的问题。除了之前课上所讲的东西。我也没有什么更多能回答你的了。我知道这个回答很难令人满意。如果你是右利手。那么很可能你的语言功能由左脑负责。在座有多少左利手的同学 ? 。对这些同学来说,就因人而异了。你们有些人的语言功能由左脑负责。而有些人则是右脑。还有些人是左右脑分工。为什么会这样 ? 。


事实上。最初,右利手与左利手之间的区别。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 。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那位。好的,我将以这个问题作为结束。我会回答你的问题的。遗憾的是。我只能回答这最后一个问题了。然后我要开始讲视觉了。这个问题是。' 

相比于只学一门语言 ' 。同时学习多门语言是否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 。肯定的答案似乎是情理的。因为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仅学习英语。我会将所有的资源都用在英语学习上。但如果我同时学习英语和西班牙语的话。我就必须得将资源分开。因此你们预期学习每门语言的效率会降低。语言发展研究得到的令人惊讶的结果之一。便是常识并不一定是正确的。相对于只学习一门语言的孩子来说。学习多门语言的孩子。在学习时似乎并未显示出任何弱势。换句话说。如果我是个在学习英语的小孩。而你是个同时学习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小孩。你我到达英语学习阶段的时间是相同的。你额外学习的西班牙语。对英语并没有影响。学习多门语言时。各语言之间并不会相互冲突。

随之而来的另一问题是。' 学习多种语言会导致认知障碍吗 ?” 。换句话说,一些人曾提出。多门语言的学习。会对儿童造成某种伤害。在魁北克,有人提出了这种观点。比如,关于孩子是否应当。同时学习英语和法语的辩论。这似乎没什么好辩论的。似乎从我们已知的情况看。幼年时期学习多门语言。没有任何负面影响。这个回答可以吗 ? 。

叁、【感知、注意和记忆】


接下来要讨论的这个主题。我们将会用今天和下周一。这两次课去完成它。即感知,注意和记忆。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而不作为独立的课题去讲解。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一样的

你们看到一个场景。就是这个场景。你们看着它。在感知它。场景穿过眼帘。你会去解释它。这就是你看到了些东西。你看见了一个男人和一匹马。如果你闭上眼睛。那个场景仍会保存在你的记忆之中。一周后。如果我询问你们这个图片。' 图片上是什么季节 '? 。你们会记得非常清楚。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将要探讨的内容。我们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 。在这过程中。我想先提出一系列。诸如下述的声明。

关于感知,我想先告诉大家的是。关于感知的内容是挺难理解的。成功的感知涉及了。关于世界的可靠的无意识猜想。


关于注意,我想要说的是。我们会注意某些事物,忽略其它事物。而绝大部分的事物,我们并没注意到。

关于记忆记忆的类型有很多种。记忆的关键在于组织和理解。某些记忆实际上是错误的,不可信任的。你们有多少人记得。事件发生时你们在哪 /? 。你们中很多人都记错了。我并不想说服你们相信这点。因为你们拥有着某种记忆。使得你能够讲述当时的情景。每个人都讲得出。双子塔倒塌时他们在哪。但聪明的心理学家在月日的时候说。' 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 。他们询问人们。' 昨天当你听到消息的时候你在哪儿 ''?' 。他们回答了问题。过了些日子,他们再回去问。一年后,两年后,分别回去询问。' 告诉我“911”当天发生了什么 ' 。

然后他们回答。' 我完全记得我在哪里 ' 。然而这时,他们的回答常常是错误的。在我下面的讲述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而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我做了一个很明显的记号。对自己的经历,我们通常记得不甚清楚。即使是正在经历的当下

一、【感知】


好了,我们开始讲感知。先讲个故事吧。我曾去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生院。那里有一位人工智能专家。叫做马文·明斯基。如果你听说过。' 人工智能 ' 这个术语 '' 。那就是他提出的。并且如果你听过。' 人们不过是肉做的机器 ' 这一言论。同样出自他口。那么,这个故事就是说。当他在研究机器人学时。他很希望造出一个。能做所有事情的机器人。这才是机器人。接下来,这个机器人要适应。要写字,要认识世界。它要会捡东西。认人,认得椅子以及认路等等。这时明斯基说。'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 。这需要一个研究生。花整个暑假才能完成 '' 。因此他把这作为一个夏季项目。派给了一个研究生。视觉和知觉心理学家们都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关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视觉的研究。以及关于制造。能够确认与识别物体的机器的尝试。已经彻底失败了。

【视觉】

就此我们知道。能够识别出人,客体以及事物。这些一岁小孩都能识别出来的机器。是不存在的。而不存在的原因在于。它是一个比人们所预想的。更为棘手的难题。那是什么让它成为了这么棘手的难题呢 ? 。你之所以会认为这是个简单的问题。是因为你可能会说。' 好,我们要弄清 ' 。人类究竟是如何看见东西的。我们可以这样去做 '' 。你在那里。这是你的眼睛。出于某种原因它要连接到电视监视器上。你看着它。这样就能知道你是如何看见东西的。所以,有时候人们会说。' 我听说眼睛看到的事物是颠倒的 ' 。我猜这个人必须得。适应颠倒着看东西了。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 '' 。不,我们不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因为这并未回答任何问题。

只是把问题推回了原点。问题是, ' 他 ' 是如何看见东西的 '? 。所以说,我们并未解决任何问题。同样,虽然终结者眼中的世界。可能符合这点。但这并未解决。他究竟是如何看到东西的。向他快速呈现这些数字。要求他将数字读出。他要看这个。这是我的音乐播放器。抱歉是我疏忽了。正确思索感知的方法是这样的。你有着丑陋的血淋淋的眼睛。周围是视网膜。视网膜由大量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会因某些特定刺激物而进行发放。依靠这组发放的信号。' 发放,不发放,发放,不发放 ''' 。你会知道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更好的视角。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可以被视为一个数组集合。你需要搞清。这些数字是如何转变成客体,人物。动作以及事件的。这才是问题所在。这是个特别棘手的难题。

是因为视网膜是个二维平面。而你要在这个二维平面的基础上。延展出一个三维的立体世界。而这在数学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就意味着。对于任何二维平面图像。都存在着不定数额的。与之对应的三维图像。比如。假如这幅图映在你的视网膜上。一组光线像这样排列着。那在现实中与之对应的是何种实物呢 ? 。它可能对应的是。一种你正在寻找的事物。或者是一个。向后倾斜的方块。


因此,你必须要分清究竟是哪个。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我们拥有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无意识假设。我们的心理拥有。某些关于事物如何存在的假设。这些假设让我们能够做出从二维数字。到三维世界的能够做出有根据的猜测。我故意不提前放幻灯片。发给大家看。是因为我不想让大家作弊。但幻灯片上列出的几点。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和确认。

我下面要讲的知识的正确性。我将为大家列举三个例子。一个是颜色。我打算把颜色和亮度放在一起讲。一个是物体还有一个是深度

【颜色】

首先是颜色的问题。你如何才能区分出煤球和雪球呢 ? 。那是一个煤球。而那是一个雪球。这是谷歌上搜到的图片。你是如何区分的 ? 。好了你说煤是黑色的。而雪球是白色的。你怎么知道 ? 。或许它映在了你的视网膜上。你的视网膜对于。刺激它的颜色有所反应。这么说太简化了。

但我们先假设这是对的。那么,这个是黑色。那个是白色。这就是你辨别的方法。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这是不对的。因为物体的颜色不只取决于。它们的组成材料。还取决于照射在其上面的光的数量。所以,当我走过讲台的时候。我会经过暗处和亮处。而你们绝不会惊叫。' 布鲁姆教授在变色 ''!' 。相反,你们会很自然地感受到。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光照的变化。这实际上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你看到这里呈现的这个。


仔细看这两个方块。我保证你会认为这一个。比那个更亮。确实是。你可能会想这是因为。这边的条纹比那边亮。但不是的。它们是一样的。除非你将它打印出来,仔细观察。否则你是不会相信我刚才说的这话的。但是,实际上它们确实是一样亮。即使我打印出来给你看。你也可能说我是唬你的。但它确实就是这样。

来看这个特写。记好我们要对比的是这两个。现在,我们将背景环境全部去掉。可以看出它们是一样的了。现在你会说。' 等一下,这两个不可能相同 '。但答案,是这样的。我们知道影子会使表面变暗。我们并不觉得。' 这是我学到的 ' 。相反,我们分辨的出是因为,我们天生就能够分辨。当我们看到一个处于阴影之下的平面时。我们会自动地假定。它比看上去更亮。于是我们认为它更亮。并且你可以通过移除阴影来证明这一点。从而见其本色


这个例子旨在说明。传到你眼中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 ; 。来自单一光源照射的光亮程度。只是供你作出某种假设。并得出结论的一个依据而已。

【物体】

下面是另外一个例子物体 ,你看见它,然后你自动且直觉地,分辨出不同物体。你能分辨出这是一个人。一座房子,很多鸟,还有树。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 实际上,设计程序使电脑。从一个场景中分辨出不同的物体。是极其困难的。而对于我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这一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仍不得而知。但对该问题的一种解释是。在环境中的某些线索。向你发出正在面对不同物体的信号。而且这些线索通常被描述为格式塔原则我们以 ' 邻近性 ' 为例 '' 。当你看到距离很近的两个物体时。你多半不会去假设。它们属于同一个物体。还有 ' 相似性 ''' 。这张图,可以看成是。无限多的物体。但你很自然地把它们看做两种。你用所见到的不同纹理图案。来区别它们两个。然后是 ' 封闭性 ''' 。这个封闭的方形。表明它是一个单独的物体。' 良好连续 ''' 。如果你要做出判断。这可以被看做是两种图形。一种是“甲”到“丙”。另一种是“丁”到“乙”。但你并不会这么去看。相反,你会把它看做“甲”到“乙”的一个图形。和“丙”到“丁”的另一个图形。' 共同命运 ' 。共同运动的物体会被看成是一个单一物体。还有 ' 整体性 '。你看那边那个物体。在缺少其它信息的情况下。你或许会认为。那是个单独的物体,可能是个加号。但这个例子中,因为形状模糊。你更可能把它当做两个物体。两个顶端相对摆放的物体。而这些线索和预期 ; 。都是错误的。这些都是能够迷惑你的例子。但这些线索是有用的。

它们指导我们把世界上的物体归类。以分辨出不同的物体。这里是这些线索的总结。而这是它们迷惑你的一个例子。看到这个,你会认为。如果你耳根子比较软。你就会认为这里是一个三角形。这是个具有特定线索的例子。这些线索使得你相信这里有个三角形。但是,这里并没有三角形。如果你盖住这些食豆小子。三角形就消失了。同理,这中间也没有正方形。没有正方形,仅仅是矩阵而已。这些图之所以给人以错觉。是因为有线索表明。如此整齐的排列,应该组成一个正方形。

【深度】

最后,我们来说 ' 深度 '。你看到这张图却不。从某一个角度上,你看到的是一个平面。


当你从另一个角度深入洞察这幅图时。比如,你会看到在房子前面站着一个人。你们在看我的同时,也会看到讲台。如果你患有严重的神经失调。在你看来,我就是一个。下半身是讲台,上半身是人的怪物。上半身晃来晃去。下半身的讲台却静止不动。如果你是神经上正常的人。你所见即是,一个人在讲台后来回踱步。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 。这的确是个问题,因为。我可以从专业角度来向大家解释。视觉为什么是个难题。

但简言之,你的视网膜是二维平面。却要用它来识别三维的世界。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 。答案依然是,通过线索或猜测。视觉系统会做出一些假定。但并不一定正确。而且事实上。在视觉错觉中,这些假定就是错的。但却能指导你。以恰当准确的方式来感知这个世界。

例如,我们有双眼视差。这其实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这是唯一关系到两只眼睛的深度线索。如果我离你很近地看你。我的两只眼睛所看到的图像是不同的。或者我必须使双眼汇聚在同一点上。才能看到相同的图像。如果我看后面的人。两眼看到的图像就基本一致了。因为距离越远。由于双眼相对位置不变。两眼看到的图像也就越相近。我要重申一遍。这并不等于你能够这样想。' 后面有个橘子 ' 。我两眼看到的图像是相同的。它一定离我很远 '' 。相反,你会自动且无意识地。根据双眼视差,。来估算该人到底相距有多远。还有 ' 对象重叠 ''' 。你怎么知道是我站在讲台前面。而不是讲台在我前面呢 ? 。不对,你怎么知道讲台在我前面呢 ? 。从我这看来,我在讲台前面。你怎么知道讲台在我前面呢 ? 。因为,当我走过来。它挡住了我。除非我变成了怪异的变体。否则对这一切合理的解释便是。我走到讲台后面了。对象重叠。以这个人为例。你怎么看出他站在房子前面的呢 ? 。因为,这里显示。你看到了他整个人。而他挡住了部分的房子。还有相对大小。我离你有多远呢 ? 。你看着我便能估算出。

我离你有多远。你能够成功估算出来的一种途径。是你知道一个人大概有多高。如果你觉得我有五十英尺高。你会假定我比现在所处的位置更远些。由此,你对大小的判断。决定了你对距离的判断。通常这个线索是没必要的。但如果让你看帝国大厦。如果你在一片田野里。你看到一个塔,然后目测。你对与它之间距离的判断。就将依赖你对它高度的认识。如果它有这么高,你会说。' 哦大概这么远 ''' 。然后你将会非常惊讶。

还有纹理梯度的问题。我一会将做讲解。还有线条透视。也是一会要讲到的。纹理梯度是这样的。记得我们之前有一个问题。你如何确认,那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或者本身就是同一个物体呢 ? 。答案便是拥有纹理的物体会自己先露出来。因为纹理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缩小。逻辑上,这仍然是一个。直立的单个物体。只是斑点不断变小。但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自然假定。之所以这些斑点会有规律地缩小。是因为它们随深度增加而缩小了。经典错觉。缪勒莱耶错觉, [ 即箭形错觉 ] 。

人们会觉得,这个比这个长。但其实不是,你要不信。可以打印出来量一量。相关的潘佐错觉, [ 即铁轨错觉 ] 。同样,人们还会觉得。当你发现某种错觉现象。便会用你的名字来命名。认为这条比这条长。但这还是错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 。为什么上面的线段看上去更长。尽管实际不是这样。一个解释是。场景中其他的线段。使你的视觉系统对距离作出猜测。然后你通过猜测大小来更正距离。如果你看到两条线段。我们等下再更详细的讲。但如果你看到两条线段。它们在你的视网膜上所占空间相同。但你相信其中一条距离一百英尺。另一条距离五十英尺。那么你会认为距离一百尺的比较长。因为你脑中会想。' 如果这两条线段都这么长 ' 。

但这条距离更远些。那它肯定要比那条离得较近的线段更长 ' 。这张图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对于上面的这条线段。用缪勒莱耶错觉来解释。我们会根据距离这一线索假定。这条线段较远而这条较近。线索正是产生错觉现象的原因。因为我们假定了这条线段较远。所以我们会认为这条线段应当更长。才能和另一条更近的线段。在视网膜上占据相同的空间。潘佐错觉与此相似。由于线条透视的存在。平行线间的距离会缩小。如果上面的这条比下面的远。虽然你视网膜上占据空间是一样的。但这条会看起来长一些。你也会认为它比较长。教材上会有更多关于错觉如何产生的内容。

我将以一个错觉现象来作为结束。但我不会去解释它。我只是给你们看一看,。因为基于对其它错觉现象的思考。你应该是能够自己想明白的。这是罗杰·谢巴德提出的。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个。它们叫做谢巴德旋转桌。说的是。看起来像是两个的桌子。如果你问别人的话。如果你不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关于视觉感知的讲座。你问别人。' 如果门很窄 ' 。哪一个桌子更容易通过呢 '?' 。他们会说是左边那个。右边这个看起来厚重些,比较不易通过。而这个看起来更加狭长和轻薄。实际上,它们的大小是相同的。我的意思是说。这两个三角形完全相同。现在,我来证明给你们看。我要展示给你们的东西。是我在电脑上。奋斗了七小时的成果。但是没人会相信这个东西。因为你会觉得我是作假了。但如果你原意。也可以打印出来自己做。你只需要拿出一张纸,把它放到这里。然后移动。再次移动。有人看到我的展示之后。说我是个大骗子。总之,你们可以自己私下去做这个实验。在自己家或书房都可以。但是我真正希望的是。你们做完后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好,是这样,那为什么这个看起来 ' 。要比那个更长更细呢 ?'?' 。这一问题的答案。与解释缪勒莱耶错觉。和潘佐错觉的答案是相同的。与深度线索。和大脑对深度的正确感知有关。关于感知,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

二、【注意&记忆】


下面我将要讲的是注意和记忆。我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讲。人们总是对记忆格外着迷。而人们对记忆出错的时候则特别感兴趣。遗忘症的相关症状就很值得研究。比如说。我需要一个志愿者。来帮我表现一些行为。很少的一些,非常少。很好,就你了。你坐在那就好。假装你是遗忘症患者,好吗 ? 。你叫什么 ? 。不知道。太好了,我非常高兴听到这样的回答。因为这是错误的回答。因为你并没有完全失忆。你还会说英语。很好,很聪明。所以说,你不可能丧失全部记忆。你还会说英语。你,你来试试。你叫什么名字 ? 。他看上去很困惑。但他还是能控制大小便的排泄。这说明他还没有完全失忆。这个演示,我总是找不到第三位志愿者。所以我想说的就是。

三、【记忆——自传体记忆】

记忆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包括自传体记忆。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记忆。那是很正常的反应。当我说某人失去他的记忆时。' 我看过一个关于失忆的电影 ''' 。你不会想到一个穿着尿布的人。而是很自然地想到一个四处乱走的人。在和某个大美人翻云覆雨一番后说。' 我这是在哪呢 ''?' 。所以你们是在想象他们。失去他们的自传体记忆。他们对自我的感知。当然了,认识英语。是你记忆的一部分。而且,知道如何站立。如何咀嚼和吞咽。这些都是你后天习得的。由经验塑造而成的。

【遗忘症】


关于遗忘症,还有另一种区别。广义上来说,遗忘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人们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一种遗忘症是。你遗忘了关于过去的记忆。而另一种遗忘症是。马特·达蒙遗忘症。另一种遗忘症是。你丧失了形成新记忆的能力这有部电影。男主角患上的就是这种遗忘症。他是位享誉世界的合唱队指挥。由于患有病毒性脑炎。造成了脑损伤。损坏了大部分的颞叶。海马体,以及部分左额叶。如果他还没失去语言交流能力的话。情况会更糟糕。他的智力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他只是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因此他永远停留在 ' 现在 ' 这个状态 '' 。没有什么能影响他。当然这种情况不常发生。有一些相似的案例。但是并不都是出现这个症状。但是他感觉自己每时每刻都在重生。我们待会再回来。探讨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几个主题。我想在深入讲解记忆之前。先来回顾一些记忆的基本区别。是很有必要的。

四、【记忆的分类;感觉、短时、长时】

大致而言,记忆可以分成。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也可称之为工作记忆,还有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一种感觉的残留有一道闪电划过。你可能会看到后像。这个后像就是你的感觉记忆。感觉记忆还包括对声音的声像记忆。当别人和你说话时。即使你心不在焉。你仍然能记住一小部分。他们所说的话。还有时候,当有人和你说话时。你没认真听。他们会说, ' 你在听我说吗 ''' 。然后你会说, ' 我听着呢,你说 ''' 。然后你会从声像记忆中提取出。最后听到的一些内容。

短时记忆。有谁记得我刚才说的话吗 ? 。如果能,那么短时记忆就保持了几分钟。


还有长时记忆。有谁知道猫王吗 ? 。你知道你的名字是什么吗 ? 。你知道你家的地址吗 ? 。你的长时记忆能储存。你周围的环境信息。你不会马上将这些信息遗忘。当我们探讨短片中的遗忘症时。我们所说的是某种。与个体自传体事件有关的长时记忆的缺失。

五、【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在后面会更为详尽地探讨这个区别。但大致来说,外显记忆。是你能够意识到的记忆所以,当问你昨天晚饭吃什么时。你就会回忆一下,之后说。' 我昨晚吃了这个 ''' 。

内显记忆是无意识的。比如一个特定的字词。比如 ' 有 ' 是什么意思 '' 。如何行走,如何骑自行车。你可能无法明确地表达出来。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但你仍能够做到它。

六、【语义记忆&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之间也是有区别的语义记忆基本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忆。单词的意义。加拿大的首都是哪里,等等。而情景记忆是自传式的。即你的经历。' 耶鲁大学位于纽黑文市 ' 是语义记忆。而你上周外出度假。离开了纽黑文市。则是情景记忆。还有编码,储存和提取。指的是记忆的不同阶段。编码是在你为考试而复习。或是拥有一段经历时。使信息进入记忆的过程。储存即为记忆的保持。提取即为将记忆取出

最后,提取可以分为。回忆和再认


回忆就是你将记忆中的信息重现

再认是当与过去有关的情景出现时。你能够认识的心理过程。

七、【记忆的几个阶段】

大家还记得我两天前上课时。系什么颜色的领带吗 ? 。好吧。记住我领带的颜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问你。' 是紫色的还是橙色的 ?''?' 。那问题就简单多了。现在,你可以将记忆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感觉记忆。也就是信息的输入

下来是短时记忆。再下面是长时记忆。

八、【注意】


这个阶段理论的内容。我们会在后面的课中会详细讲解。但这却将我们引向了注意的问题。你如何从感觉中,从你所听到的内容中。获取记忆呢 ? 。我正在对你们说话,你们正在听我讲话。这是怎么和另一系统联系起来的呢 ? 。是什么决定了你会记住什么,忘掉什么 ? 。现在在你的身边发生着无数的事情。比如,你在坐的椅子座位。在挤压着你的屁股。你不会说。' 哦,我要永远记住这个 ' 。座位在挤压我的屁股 '' 。你旁边的同学散发出某种气味。你正在想着什么。你看着他。你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事情。如果真是那样,你肯定会疯掉的。所以你不能。那么,进入记忆的信息是由什么决定的 ? 。一种说法是, ' 注意决定 ''' 。而注意,大致上来说。就像是投映在经历中的聚光灯。自动地聚焦在某个经历上。使之得以记忆。注意拥有某些特点。有些事情无需意志努力。就会自动地被注意到。这里有个例子。你们将会看到一组字母。

其中有一个绿色的。如果你看到了绿色字母,请击掌。不,不是这个绿色的。待会会有另一张幻灯片放出。好的,准备好了吗。好的,现在找字母不是那个 '''' 。待会儿会出现另外一个 '''' 。看到后,请击掌。很好,有时候还是很容易的。找到红色的 '''' 。这个要难些。有时注意是不随意的。我需要一个志愿者。我所要做的是。在屏幕上给你展示不同的颜色。我要你在颜色呈现时。说出他们的名字。你要试试吗 ? 。我色盲。第一个很简单。看,你只要像这样顺着念下去。有谁来试试吗,好的 ? 。红,绿,蓝,黑。绿,蓝,红,蓝,黑,红。很好。好,现在看这些。这些换成单词,只要说出。好,你来。说出颜色的名字。绿,红,蓝,黑,蓝。红,绿,黑,红,蓝。很好。现在又轮到你了。同样的,说颜色名称。红,蓝,绿。不不不。别,我知道你能读。说颜色。好的,抱歉。蓝,绿,红,绿,黑。绿,蓝,黑,红,。蓝,黑,红,黑。非常好。这就是斯特鲁普效应。作为一个你这样出色的阅读者。你的阅读知识。你对单词意思的注意。使你想要尽快完成任务的欲望变成泡影。即使你想要尽快完成任务。你也无法摆脱这种干扰。如果有人给你美元 $ 。让你以最快的速度读完这个。尽管你竭尽全力。你做不到。


你也不能阻止其中的干扰。这里有一些研究。有一些关于注意的有趣发现。我这里有一个演示。我希望你们,这很重要。也许你们有人在之前已经看过这个了。在播放过程中保持安静是很重要的。你们将会看到。两队篮球运动员。其中一个队伍身穿白色恤。另一队穿黑色恤。他们将来回不断的传球。我需要你们做的是。在心里记下。白色恤的队伍传了多少次球。你们得到的数字是多少 ? 。好吧,有人注意到什么异常吗 ?

。有人没注意到异常吗 ? 。好的,有人并没注意到异常情况。没有看到异常的同学。再看一遍,只看不记。首次观看这个影片的人中,有一半的人 % 。在计数的时候。并未注意到任何异常。但当你不再计数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发现你所遗漏的信息。当你注意某个事物时。你的注意是有限的。会忽略掉其他的事物


而这个演示只是对该事实的一个例证而已。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我要你们看一个电影。仔细注意电影的情节。并且试着记住。有多少人注意到了电影中的异常 ? 。有多少人没注意到 ? 。好,现在所有人仔细看围巾。盘子的颜色,食物,以及其他。一般来讲,这种现象。叫做 ' 变化盲视 '''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注意集中在一点时。我们会忽视环境中其他的一些明显的事情。实际上,当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要注意到变化和未变的事物。通常是比较困难的。


那么在最后的这个演示中。你们将会看到两张闪过的图片。当你看到两张图片的区别时。请拍手 ? 。我个人很不擅长这些。所以我很有同情心。有多少人没看出来 ? 。很好,令人印象深刻。再来一个不一样的。有没看出来的吗 ? 。诚实点,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好吧,我给你们答案。这是丹·赛门斯的实验。这是他所进行的变化盲视实验中。非常有趣的一部分 '' 。这意味着,这种现象就是。我们的注意范围非常狭窄。在我们不经意之间便有巨变发生。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影里。一致性的改变会带来许多的理解困难。丹·赛门斯因将这一课题带出实验室。做了些经典实验,而名声大噪。而我试着将影片和这些研究对应起来。他在康奈尔大学的校园里。进行了这项伟大的实验。实验中。他们会寻找一些从校园里走过的人。然后会有人走上去说。' 对不起,先生,我迷路了 ' 。你能帮我指路吗 '?' 。把地图递给那个人。那个人会说, ' 可以 ''' 。然后两个建筑工人扶着门走过。建筑工人们会狠狠的撞到。这两个问路的人中间。然后混乱中主试换成了另一个人。所以现在,当这两个人走开。被试站在那里。主试缺已经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人。然而有趣的是没有人会注意到。如果主试的性别变了,会有人注意到。' 你刚才不是个女的吗 ''?' 。如果主试的种族变了,也会注意到。但很多其他的变化就无法发现了。还有另外一个实验。我记得是布莱恩·肖勒做了这个实验。或者是丹·赛门斯。

实验是这样的。一个被试来到实验室。他们说, ' 如果你愿意来帮我们做实验 ' 。你需要签一份知情同意书 '' 。主试递给他知情同意书。被试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主试拿着同意书说。' 谢谢,我把它放在这里了 ''' 。蹲下去,起来时换了另一个人。人们并不会注意到。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周遭的变化。奇怪的是我们并不。我们自己并没有发觉。我们以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全部。我们并不知道,并没有注意到。当我们忙于某件事情的时候 ; 。会对其他的一切都视而不见。

在之前从未看过大猩猩这个演示的人当中 % 。大约有一半的人。并没有注意到大猩猩。你再也想不出什么比这更明显的事情了。这个大猩猩的研究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实际上最初是采取另一种方法来研究的。但我给你们看,只是因为这是原始实验。既然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了结果。哦,不是这个。不对。实际上。如果你快速的扫一眼。这是一位如今的耶鲁教授。我的“数字多功能光盘”是借走拿不回来了。算了,我会在下周播放另一个例子。我会的。

【学生提问】

现在有什么关于注意和记忆的问题吗 ? 。是的。是的,为什么会那样 ? 。为什么非常熟练的事情。会变成自动的,不随意的 ? 。

好问题。我不知道。我们知道事实就是这样。一旦你掌握了如何阅读。你就会自动去阅读。你也会自动去倾听。如果我和你说话,我讲话又极为无趣。但是我和你说话。想要不听是很难的。你不能关上你的耳朵。你可以用手堵起来。但你不能关上。你也不能完全的不看。除非你闭上眼睛。你不能说。' 这是个恶心的电影 ' 。我不要再注意它了 '' 。所以,那并没有回答你的问题。只能说你的观察。是正确的,也是很具有一般性的。当你十分擅长于某件事。你十分熟练的时候。就会变得不随意,也无法阻止。

好吧,后面的同学,是的。现在呢,抱歉 ? 。那边的,是的。他记得车祸前的事情吗 ? 。是的,他在事故之前。就有遗忘症。但他确实记得一些事情。他知道他的名字。记得发生在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好的,我们下周再见。。。

收获&顿悟

本节课讲的十分简单

一、语言的扩展(动物语言)

二、感知,注意,记忆

1、视觉感知

2、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3、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①外显、内隐记忆;语义、情景(提取&再认)

②记忆的阶段——感觉记忆、信息的输入、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觉&知觉、记忆】这个课程学习算作是复习课,因为考幼教都有学过。读的很多心理学书籍,脑科学书籍,都有涉及。学起来比较轻松,基本看一遍文字,差不多就非常有印象和理解了。

但是,为了知识系统化,还是把家里相关的内容,整理为两篇文章吧。

所有摘录均来自:网络

仅为了方便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森克-认知心理学(第5版)笔记
第六章 知觉
缪勒
观察与教育
五花八门视错觉,研究它们有啥用?
体验式学习的辩证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