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新译》第三十七章:余食赘行有道不处
《道德经新译》第三十七章(法篇第一章)
余食赘行 有道不处
(原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解】
1、企:踮起脚跟,脚尖着地。
2、跨:越过,阔步而行。
3、自见者不明:自我表现的人,不名智。这里引申为知见障。
4、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人,不彰显。这里引申为我执。
5、自伐者无功:自我炫耀的人,没有功。
6、自矜者不长:骄傲的人,不长久。
7、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身上长出多余的肉。
8、不处:不居于此,不这样做。

【释义】
天之道,戒满,戒盈。企者,跨者,已满,已盈。无余力立,无余力行。法执者,失道不明。我执者,失和又彰德,不长。这些对有道之人来讲,自见,自伐,自矜就如身体上多余的赘肉。因为,为道日损,至无为,故恶之。

【释意】
道,戒满、戒盈、戒急,永远有余力,绵绵不绝。法是“因缘法”,随着时间、空间、事件的变化,都会发生变化,没有一个法适用于所有。所以,“不自见、不自是、不自彰”。在有道之人看来,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都是身上的肥肉、累赘。有道之人不求别人赞同,连求赞同的心都没有。他接纳所有合乎“道”的法,不执着于“自我”。所以俗话说“有容乃大”,而“大”正是道的特征。



《道德经新译》第三十六章(兵篇第九章)
非勇非敢 顺其自然
(原第73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注解】
1、勇于敢则杀:敢,进取;杀,死。人往往在自己最擅长和熟悉的领域摔跟头,就是勇于敢的表现。
2、天之道:自然的规律。
3、繟然:坦然,安然。
4、天网恢恢:天网指自然的范围;恢恢,宽大无边。
5、疏而不失: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释义】
善骑者坐毙于马,善水者溺于水,皆勇于敢。智者,勇于不敢,即不做超出意识把握范围之外的事。这两种做法从结果上看,各有利弊,但上天都不赞成,谁能知其原因呢?圣人尚且勉强了解。上天之道不争而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不计而无遗漏。如同天网恢恢,一网打尽,无需勇于敢或不敢,一切顺其自然。

【释意】
天从来不用勇来做事,天也不因为“不勇”而不做事。天顺着道来做事。何为天道?做自己开心并且利益我们的事。当你享受就继续,如果是忍受就放弃。天道即是顺乎心灵之道。勇于敢、勇于不敢,只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做决定。有道之人会等到因缘具足,把个人的勇敢放在次要位置,把道的运行放在首要位置。有道之人善于把握时机。布道,自己在道中,道包含一切;布局,自己在局中,无法置身事外。道做到全自动化;不争善胜,不言善应,不召自来,坦然而善谋。千算万算不如老天一算,布道就是将老天的一算放在内。道让日月星辰自行运转,花开花落自有时,整个网自动循环。自动化最接近道:更慈、更俭。自动化越低则需要更多人来补位,制度越多,离道越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讲义(第11讲)
老子《道德经》原文与经典释义(21~25章),建议永久收藏!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的第二十四章《自是不彰》悟读述杂【24】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