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扁鹊81难经译文注解:第五十八难 伤寒病的类型及其主脉

第五十八难 伤寒病的类型及其主脉

[原文一] 
     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 
     然:伤寒有五,有中风①,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 .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译文一] 
    问寒病有几种?其中的脉象各有不同的变态吗? 
    答:伤寒病有五种,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发病的症状是各不相同的。中风的脉象,是属阳的寸部浮而滑,属阴的尺部细软而弱;湿温的脉象,属阳的寸部软而弱,属阴的尺部细小而急;伤寒的脉象,属阴属阳的尺寸部都强盛而紧涩;热病的脉象,属阴属阳的尺寸部都现浮脉,用轻按浮取的手法,兼现滑象,如改用重按沉取的手法,则又显出散涩的现象;温病的脉象,因病邪散行于各径,不容易辨别是哪条经的脉动,所以必需审察病情,各随着病变所在的经脉,按取其脉象。 

[词解一] 
    ① 中风:中读去声,音“种”,是伤的意思。中风,就是直接为风邪所伤,和突然晕倒的中风不同。 


[原文二] 
     伤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 
     然: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译文二] 
    问:治疗伤寒,有用了发汗法使汗出而治愈的,如用了泻下法,则会造成死亡;也有用发汗法,由汗出而造成死亡,而用了泻下法,却能治愈的。

    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患者阳虚阴盛,用了发汗法,汗出之后,就会痊愈;如用泻下法,则使外邪内陷而造成死亡。

    若患者阳盛阴虚,用了发汗法,因汗出津竭而死亡;如用泻下法,就会痊愈。


[按语二] 
    这里所谓阳虛阴盛,就是表阳气虛,里阴气盛,因表虛,寒邪乘袭,客于营卫,用了发汗法,调和营卫,开泄腠理,就能使病邪从肌表排出,达到治愈的目的。

    倘表邪未解,而误用下法,使里气虚弱而外邪内陷,就会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阳盛阴虚,就是表阳气盛,里阴气虚,也就是指阳明腑实证一类的疾患,因邪传阳明,荡涤实热,自能获效;如误用发汗法,非但病不能除,反而促成津液耗竭,发生不良后果。

    因此,本节的内容,就是明确的指出,下法不适用于表邪未解的病,汗法不适用于热结在里的病。


[原文三] 
     寒热之病,候之如何也? 
     然:皮寒热者,皮不可近席,毛发焦,鼻槁,不得汗;肌寒热者,皮肤痛,唇舌槁,无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本槁痛。

 
[译文三] 
    问:属于寒热的病变,症候的表现是怎样的? 
    答:寒热在皮表的,皮肤灼热,不可以贴近席面,毛发枯焦零落,鼻中干槁,汗不得出;寒热在肌肉的,可见到皮肤灼痛,唇舌干枯,无汗;寒热在骨的,全身都没有安适之处,汗出如注而不息止,齿根干枯而疼痛。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老中医之路之(1)蒲辅周
刘希彦| 大疫当前,《伤寒论》的核心方法尽在此篇
伤寒论条文讨论会|360度伤寒训练营内部资料
文魁脉学概述
坚持每天背点《伤寒》,我已经背诵31天啦!??????????
如何区分温病与伤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