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思新解十二时辰

谚语有云: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个光阴,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时间”。时间可以是细水长流,也可以是白驹过隙,我们会在辛苦劳累的时候感叹时间过得好慢,也会在享受闲暇时惋惜时间过得真快。但时间从来都没有快慢之说,甚至我们无法准确的监测它,只知道太阳东升西落,一天便过去了。因此,为了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时间,“时辰”诞生了。

何谓时辰?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曰十二时辰。

    时辰是我国古代计时单位,一时辰等于两小时,十二时辰刚好是现在的二十四小时。

    它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个时段,并分别以地支为名称。关于古代使用时辰作为计时单位的记录,可由下观:

    北宋文豪苏轼曾在《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中有记载:“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

    四大名著《西游记》的第四九回也有写到时辰:“这等干,只是忒费事,耽搁了时辰了。”

图片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时辰来历

    古时候没有发达的科技,观测天象也不如现在这样方便快捷,因此古人的各种巧思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

    例如晨起有鸡鸣、日出而朝食、日当正午则午膳等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并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我们最为熟悉的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有所使用,汉代则以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命名。

    后才改为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图片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其它时辰制

除了十二时辰制外,在一些朝代,也有过其它的时辰制度。

在先秦时期,人们使用的是十时辰制,昼夜各五分。

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与十二时辰有些许不同。

而宋以后,又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评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等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图片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计时方式

    由于古代没有时钟,因而人们常用“铜壶滴漏”的方法来计时,以此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

    而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

    之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度提高,“大时”一词也随着消失,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除此之外,亦有制作日晷仪,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来确定时间。

图片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葛洪《抱朴子·外篇》

    古人用其智慧将时间均匀划分,只为更好的利用时间,辛勤劳作,养精蓄锐,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时光易飞逝,分秒当珍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的时辰是怎样划分的a?_
我国一昼夜的划分以哪十二个时辰来计算?
古代干支计时法
佛家所说的昼夜三时指的是什么时间
时辰,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12时辰,五行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子时是几点到几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