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帕奥禅师 | 第一法与第五法


问2-3为什么在透视名色法之后必须修行缘起第一法与第五法?何谓第一法与第五法?


答:根据上座部佛法,清净有七个阶段。在这里我要解释前五个阶段,它们是:


  • 一、戒清净。

  • 二、心清净,即:八定与近行定。

  • 三、见清净,即:分析名色的智慧(名色分别智)。

  • 四、度疑清净,即:辨识因果的智慧(缘摄受智),也就是透视缘起(十二因缘)的智慧。

  • 五、道非道智见清净,即:思惟智[1]与生灭随观智;


        这是观禅的开端。

 

       因此,在修行观禅之前有四种清净。为什么呢?观禅乃是对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本质的领悟。如果还未了解名色及它们的因缘,我们如何能领悟它们是无常、苦、无我的呢?如何能修行观禅呢?唯有彻底地透视名色及其因缘之后,我们才能修行观禅。

       

        名色及其因缘称为行法或有为法(savkhara):它们生起之后立即消灭,因此它们是无常的。它们遭受不断生灭的压迫,因此它们是苦的。它们没有自体(atta)、没有稳定不坏的实质,因此它们是无我的。

       

        如此领悟无常、苦、无我才是真正的观禅。所以在修行观禅之前,我们教导禅修者透视名法、色法与缘起法。注释中解释说:「aniccanti pabcakkhandha」意思是:无常是五蕴。五蕴就是名色及其因缘。所以真正的观禅依靠对五蕴与因果的了知。

       

        佛陀依照听法者的根性而教导四种透视缘起的方法,在《无碍解道》中还有另一种方法,因此总共有五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顺着透视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它在上座部佛教很流行,然而对于未曾学习《阿毗达摩》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即使对已经彻底研究《阿毗达摩》的人,实际修行时也可能会面对许多困难。

       

        对于初学者而言,舍利弗尊者所教导而记载于《无碍解道》的第五法比较容易修行。它乃是透视五种过去因产生五种现在果,五种现在因产生五种未来果。这是第五法的要点。如果想以亲身体验来了解它,你必须修行达到这个阶段。

       

        有系统地修行第五法之后,修行第一法将不会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先教缘起的第五法,然后才教第一法。对于有足够时间而且想多修行的人,我们教导所有五种方法。佛陀是依照听法者的根性而以不同的方法教导缘起,修行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足以证悟涅盘。但是由于第一法在上座部佛教很盛行,所以我们教导第一法与第五法两者。

       

        有一天,阿难尊者用所有四种方法修行缘起之后。到了傍晚,他前来拜见佛陀,并说:「世尊,虽然缘起法很深奥,但它对我而言是很容易的。」佛陀回答说:「Etassa Ananda, dhammassa ananubodha, appativedha evamayam paja tantakulakajata, kulaganthikajata, mubjapabbajabhuta apayam duggatim vinipatam samsaram nativattati」──意即:若没有透过随觉智(anubodha-bana)与通达智(pativedha-bana)来了知缘起,则无法从生死轮回与四恶道[2](apaya)中解脱。随觉智指的是: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通达智指的是:所有的观智[3](vipassana-bana毗婆舍那智)。所以,如果没有以随觉智与通达智来了知缘起,禅修者就无法证悟涅盘。引述了这段经文之后,注释上说:若不了解缘起,则没有人能解脱生死轮回,即使在梦中也不例外。


[1] 思惟智sammasana-bana-第三种观智;以分组的方式透视行法三相(无常、苦、无我)的智慧。(Com M Abh Ⅸ.32 p.351)

[2] 四恶道apaya-痛苦多过快乐的四种生存界。造恶之人因为恶业而投生之处。(一)、地狱道:最低而且最苦的生存界。其中的众生从生到死一直受苦,没有一剎那间断。(二)、畜生道:不像地狱那么苦,但痛苦仍然远超过快乐,因为它们很难有行善的机会。(三)、饿鬼道:遭受极度饥渴之苦与其他痛苦而无法解除的众生。(四)、阿修罗道:形体巨大丑陋,遭受折磨类似饿鬼的众生。(Com M Abh Ⅴ.4 p.189)

[3] 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只是观禅的基础。真正的观智是从思惟智开始算起。


摘自《如实知见》


功德回向文

愿我此功德    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    为证涅槃缘

愿我功德份    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念處修行方法
观察缘起(了解前世,今世,来世的因果关系)
【阿含故事】---缘起甚深
禅修世界--定06
(20)陈世忠教授:空
《阿毗达摩讲要》第26讲缘起(一)(0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