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佳联赏析

【一】


出句:庭院花残香已没  [云海浮舟]


对句:谁家梁断燕难归 [古道]


浮舟曰:老道此句让本座欣赏不已。出句有了庭院景色。老道顺势用之。一个“梁断燕难归”,荒凉凄苦之境顿生。在原有句子基础上更进一步。有一点,在这里,如果还理解上句的意思在春尽就有点不合适了。因为对句只有在正值春季时才有动人之境。这就矛盾了。所以,这里的上句意思就成了表达一种荒凉。因无人打理,荒草丛生加之风雨之类,花残香没是很合理的。


前一个对句中我说到,对联思路很宽,在出句已经基本确定了基本意思的情况下能对出新意,很是见功力。那是特殊情况。(因为那个出句是下联,下联一般就确定了基本的感情和意义了)一般的出句(多指出句为上联的情况)那就更宽了,因为一般的出句不会把意思限制的太死,大多出句只是一个引导。你完全可以对出一百种意思来。出句只是被你利用的一个陪衬,你的对句才是主要的。


出句:庭院花残香已没 [云海浮舟]


对句:阁楼酒尽尔空来 [恶厉滔天]


浮舟曰:单句也是不错,是一种喜悦。真的空来了吗。醉翁之意不在酒。朋友之间的这种随意的调侃表现的很不错。


出句:世外桃源书页里 [云海浮舟]


对句:人间故事梦魂中 [冰雪飘零]


浮舟曰:这个很不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书生读破万卷,看尽炎凉之后的那一声长叹。但终究是读书人,不似我这般酒鬼。对的感觉还是有规矩在里面的。


出句:窗前灯影寂 [云海浮舟]


对句:案上笔锋愁 [阿呆]


浮舟曰:这个对的很好,“寂”实非灯影。“愁”亦非笔锋。如此表现还不错


 


出句:手中酒盏存诗味 [云海浮舟]


对句:案上诗篇有酒香 [云海浮舟]


浮舟曰:如果上句已经用了“有”。下句该用“含”。但是再看一遍。应该上句用“含”下句用“有”更合适些。另句异位重字,相互映衬。也算试一下这种格式。


出句:手中酒盏存诗味 [云海浮舟]


对句:案首春花醉墨行 [柳下烩]


浮舟曰:这个不错。有花有酒还有诗。倒也快活。本座甚喜其句。


出句:人到伤心偏爱酒 [云海浮舟]


对句:汗流浃背漫思茶 [恶厉滔天]


浮舟曰:滔滔此组全对之以茶。尤其最后一句,堪称经典。后详。


对句:柳下闲书,引来明月窥诗韵   [云海浮舟]


出句:篱边小酌,诱得清风尝酒香   [云海浮舟] 


浮舟曰:本来对句起首二字为“窗下”。被老道说成了瞬移。这样就该合适了。对联统一很重要。


出句:唯凭酒盏慰余生 [云海浮舟]


对句:只把琴音弹往事 [梧桐坠]


浮舟曰:这个跟小雪的意思差不多,但是这儿用的是琴,又“弹往事”亦比“怀旧梦”开了许多。所以这儿倒不会让人联想到女子。上下很合。忆往则思绪万千,付诸琴音。察今则世路飘渺身将安寄。只有借酒了。欣赏。


出句:天涯只隔一杯酒[云海浮舟]


对句:指缝犹余昨日香[古道]


浮舟曰:这就有意味出来了。“指缝犹余昨日香”明显是分别后想小情人了。这时候我的出句才有所依托,相隔天涯,不过隔着一杯酒而已。其他引用老道所评“好联,绝妙好联、震古烁今哇,贫道对道友的仰慕之情犹如那个滔滔恶厉,绵绵那个不绝哪”。


出句:天涯只隔一杯酒 [云海浮舟]


对句:万里难分两颗心 [恶厉滔天]


浮舟曰:这也使得出句有了意义。不错。


出句:案上残杯,可知饮者在何方 [云海浮舟]


对句:窗前缺月,欲引红颜归此处 [梧桐坠]


浮舟曰:这个好。也让本座纠结的小脑袋为之一醒。总之是提醒了我一下子。结构词句对的灰常好。虽然上下意义磨合不太好。也是好对了。


 


出句:曾酣歌处,圆缺犹是当初月 [云海浮舟]『今音』


对句:再见面时,悲喜还如此刻心?[游人]


浮舟曰:对的不错咯……还想着见面呢。哥就直接没想。很不错。


出句:夏夜凉风,吹过几声欢笑 [云海浮舟]


对句:荷塘明月,凭添一缕幽情 [冰雪飘零]


浮舟曰:冰雪把场景放在荷塘,与我的那个意思就全不同了。荷塘边,凉风习习,笑语阵阵。想是夜里游玩之人,但冰雪却添一缕幽情。心中必有心事。更有故事。至于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不错。


出句:夏夜凉风,吹过几声欢笑 [云海浮舟]


对句:闲窗静月,听来一片蛙声 [谁与我醉明月]


浮舟曰:这个对句给人一种清新之感,清凉之风迎面扑来。这个就是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听着别家的欢笑和蛙声,临风对月。很是不错。


出句:不知明日人何在 [云海浮舟]


对句:且喜今宵我尚存 [青湖钓徒]


浮舟曰:这一联放在糊糊的诗中看,非常不错。这个感觉是老的不行了还要漂泊,不知明日到哪。今天还活着就足够高兴。不错。


对句:诗中觅趣得三味 [谁与我醉明月]


出句:灯下翻书到几更 [云海浮舟]


浮舟曰:这个不论结构还是感觉,对的都很好。因诗有趣,故而翻书到几更。很不错,欣赏。


出句:满襟月色添惆怅 [云海浮舟]


对句:半杯薄酒释凄凉 [浅笑听雨]


浮舟曰:这个对的就不错了。小小年纪,作出如此对句,已是不凡了。


出句:此生最怕风流债 [云海浮舟]


对句:前世何求浪子名 [秋与云平]


浮舟曰:很好的对句。一个“何”。有种既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觉。欣赏。


出句:求学立名治世,人当如此![云海浮舟]


对句:顶天立地无为,我就这般![梧桐坠]


浮舟曰:掷地有声,好。


出句:求学立名治世,人当如此 [云海浮舟]


对句:相夫教子持家,我又何妨 [冰雪飘零]


浮舟曰:以女子口吻对出,甚好。


 


出句:红尘几十年,都成枕上一场梦 [云海浮舟]


对句:紫陌孤零路,尽为顶头三眼翎 [独立小桥]


浮舟曰:这个就有点感叹沧桑的感觉了。人生梦一场,都为名利追逐。不错。


出句:痴心难入佳人梦   [云海浮舟]


对句:孑影空徊明月楼   [冰雪飘零]


浮舟曰:这个与我的那个思路是一样的,只是这里冰雪让那小子在人家楼下徘徊了?很好很好。有趣。


对句:十载相知,此刻泪中唯握手 [冰雪飘零]


出句:至今难忘,当年花下一回眸 [云海浮舟]


浮舟曰:非常欣赏冰雪此联。我那一联言故地重游,总也调不好感觉。冰雪这一联言故人重见,简直要催人泪下了。十载相知,结果再见是只有“泪中握手”。多少话也不能说了,有各自的人生了,此刻境况凄惨,下联一转,当年,当年啊。至今难忘啊。大好。欣赏。


出句:萦愁不过两行泪 [云海浮舟]


对句:泼墨无非一点痴 [古道]


浮舟曰:老道的句子非常好,只是我的那个句子到把老道的句子给限制住了。加上我那个上联,感觉反倒不如老道单句独看的好。


出句:常思细柳,牵来山外杯中月 [云海浮舟]


对句:不折闲枝,惧怕眉间眼角嗔 [古道]


浮舟曰:这可以看作很有情趣的一联。老道想着柳树牵来月亮。但是不敢折那柳枝,怕“她”嗔怪啊,不错不错。


出句:常思细柳,牵来山外杯中月   [云海浮舟]


对句:且解轻舟,载去花间梦里愁   [冰雪飘零]


浮舟曰:此句妙哉。舟载轻愁。很好,我的上联在上面已经不配冰雪这个对句了。单拿出来再求对句吧,


出句:几番愁绪凝成月 [云海浮舟]


对句:一寸相思刻入怀 [古道]


浮舟曰:依旧是老道风格。后三字佳。若按常理,人必对成一寸相思变作了另外一种什么东西。老道直接写其“刻入怀”。却又工整。如此甚是浑然,此句本座收藏,留作范例。


对句:嚷嚷喧喧,不过斗室梁间梦  [冰雪飘零]


出句:来来往往,都是黄泉路上人  [云海浮舟]


浮舟曰:这个也得引用老道的话了“好对,赞”。这个就有点一切皆梦,众生皆死的感觉了。此中妙处难说,诸君读几遍便知。此句本座收藏,留作范例。


 


【二】


出句:是谁妙笔,绘出门前山水色 [云海浮舟]


对句:唯我柔弦,引来楼外雨燕声 [谁与我醉明月]


浮舟曰:这里明月兄用的是“绘出”,不知是误看还是有意改的。对的还不错,我前面说了“绘出”平淡静态,明月兄也对之以静态,虽说人是在弹琴,可是仍是一种沉静的感觉。此联不错。


 出句:自斟浅盏观秋叶 [云海浮舟]


对句:谁葬青词怜落花 [古道]


浮舟曰:本是个出尘高士,老道这么一对,成了个思春少女了。“青词”居然还有符箓的意思。依旧是老道风格。依旧是老道惯用的问句,很是不错。


 出句:指尖蘸酒,两行残句无人续 [云海浮舟]


对句:眼角留春,满观桃花有梦牵 [古道]


浮舟曰:依旧是老道风格,依旧是老道手法。非把意思给转个个不可。如此一来,变成了在一个春花烂漫的时节,老道和着花香喝它一小杯,兴起蘸酒而诗。如此是一派春风沉醉之感。加上老道用桃花观作对。甚好。我前面说上联是限制,下联是突破。下联之突破,老道最谙此道。此联收藏,留作范例。


 出句:镜里尘容非昨日 [云海浮舟]


对句:天涯客梦在今宵 [青湖钓徒]


浮舟曰:此句大好。岁月流转,人渐老去。本是一叹。对句却有“天涯客梦”。读之已不是一叹,而是一惊。其中万种情感已难说尽。想必多 数人读此联时,也是心有一惊的,直入人心,正击中最柔软之地。


 对句:汝为贾府葬花客 [长青树]


出句:我乃江湖渡月人 [云海浮舟]


 浮舟曰:这个对的有心了。整联之意便有了一些感叹和无奈。你是贾府小姐,而我是闲云野鹤。如此一说,不必其他语言,便让人看见这天壤之别,这中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已然让人百般叹息。这让我想起了徐志摩的一首诗《偶然》中的句子“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这交汇时互放的光。”此联收藏,留作范例。


 出句:陋寺门前,老僧横卧斟村酒 [云海浮舟]


对句:桃花观里,古道低头摆卦爻 [独立小桥]


浮舟曰:有些调侃古道的意思,故不避意远。工整有趣,


 出句:陋寺门前,老僧横卧斟村酒 [云海浮舟]


对句:黄梅树下。童子闲骑学牧歌 [谁与我醉明月]


浮舟曰:这个很好,我对的那个是完全孤独的,有些脱离人间的醉。这个就不同了,一边是荒寺和尚烂醉,一边是牧童放歌。完全置于人间。这个一对比,这一组画面,顿生无数感触。


 


 对句:草席残张历冬夏[古道]


出句:诗书一卷度春秋[云海浮舟]


 浮舟曰:有意思,出句颇有文人清高之感,即使落魄不失其骨。一般人对便都从其雅致的一面去对。老道却反其道,对之以草席残张,看似乞儿。若单看其句,亦觉不过言凄苦人生尔。但是上下这么一合,上句言凄苦,下句言气度。正是落魄文人。读之在目,尤其上句描写甚好,粗疏的恰到好处,更显其下句。欣赏加佩服。


 


 对句:菊酒三杯轻犬马 [青湖钓徒]


出句:诗书一卷度春秋 [云海浮舟]


浮舟曰:老道是落魄书生,青湖就是狂士了。对句颇有“一醉而小红尘”的感觉。自是白眼对人,青眼对书。欣赏。


 对句:方随绵雨经三夏[古道]


 出句:数过残花又一秋[云海浮舟]


浮舟曰:老道的对句总是让人很舒服。上下连贯,才经三夏又到秋。构思也巧。主要是“随”字见其精巧。对上“数过”还是比较困难的,


要么对 之不准,要么失了句意。老道于此,颇有举重若轻之感。 并且,人一般对之以静态。就是在同一副画中,出句是画的一部分,对句就对另一部分。两个静态的独立的部分拼凑一起,有时不免中间有间隙。老道这个直接就有一个时间的流动性。他不把出句和对句局限在一幅画中。而是出句对句各占一幅画,期间有时间的流动。自然衔接,便成了一组画。


 对句:唯知窗外常悬月 [云海浮舟]


出句:不觉人间已入秋 [云海浮舟]


浮舟曰:这个句子还是有点陆游“一窗昏晓送流年”的感觉,只不过这个时候我想到的是徐积的“只知头白不知年”。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他那一组渔歌子。这句想表达的就是只看见窗前常悬一轮月,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不觉间居然已经入秋了。


 对句:水里落花常送月 [长青树]


出句:枝头残叶最知秋 [云海浮舟]


浮舟曰:对句大好。落花入水,水映冷月。言落花送月,此句见其心思巧妙。对句温婉流动,出句干枯。实在配不上了。


 对句:窗下落红唯恨雨 [冰雪飘零]


 出句:枝头残叶最知秋 [云海浮舟]


浮舟曰:欣赏好对。对句加入了雨的元素。于下联来说更加冷寂,与上联来说更惹人怜。简直对的太好了。


 对句:月下寒霜曾入梦 [独立小桥]


 出句:枝头残叶最知秋 [云海浮舟]


浮舟曰:一副清秋景色。虽然对句本身少些感情波动,但是这种情境已然可以表达很多。只抛给你一副清秋之景,便能引人深思。


 对句:清风送出千山月 [云海浮舟]


出句:瘦菊招来满院秋 [云海浮舟]


浮舟曰:应是院中见月出山。而满院菊香一院秋。对句感情波动较少,好像出句也不多。整体看来是比较闲适的。只是一副大的框架,有些感觉而已。


 对句:悲风难解孤琴韵 [灵珠儿]


出句:瘦菊招来满院秋 [云海浮舟]


浮舟曰:这个句子有点心事未托已到秋的感觉。如前所言,“悲风”便比“清风”感情要强烈一些。很有感觉的一联。孤琴实是孤人,也有弦断无人听之恨吧,然而就是那么无奈,就已经又是一年秋了。


 对句:枯枝摇影,院里残花空恨月 [云海浮舟]


 出句:残页含香,窗边诗赋也惊秋 [云海浮舟]


浮舟曰:倒不如对句的前后还说的过去。据老道言前有“摇”字,后面最好体现风。在下以为,就靠那个“摇”字体现就可,后面无需说明。


 出句:残叶含香,窗边诗赋也惊秋 [云海浮舟]


对句:寒灯照雨,帘里烛花能染梦 [谁与我醉明月]


浮舟曰:还不错。对句更加的凄清了。如是则出句是环境或者说是背景。对句则再加一些背景元素,然后在这样的环境中,梦了。还不错。


 对句:昏灯照影,梦里家山犹渡雁 [青湖钓徒]


出句:残页含香,窗边诗赋也惊秋 [云海浮舟]


 浮舟曰:依旧思乡,依旧是羁客思乡。这个让人有千钟思绪的季节,诗赋都惊讶它就这么不声不响的来了,而那睡梦中的人,正梦着家乡诸事。很有表现力。


 对句:初霜染白,阶下幽人空望月 [独立小桥]


出句:残页含香,窗边诗赋也惊秋 [云海浮舟]


浮舟曰:好,对句已有秋意。加之空望月,添孤独之感,其中必有怅惘。于是,下联不直说人怎么怎么样,只说诗赋也惊秋。一腔心绪压于纸面。对句很好的利用出句,非常好。


 出句:秋水眸中浮月影 [云海浮舟]


对句:柳花裙上染荷香 [云海浮舟]


浮舟曰:说实话,这“柳花裙”是我专门查的词典。因为本人对裙子的花样实在知之甚少,想到用“裙”来对,却不知是什么裙。查着好像这个还对的上。


  出句:轻抚空枝春已老 [云海浮舟]


 对句:闲听归雁秋正浓 [我真没文化]


浮舟曰:意很不错,你可以看到一个女子在庭院中抚摸着空空的枝头,头顶一行去雁的感觉。对了,这里该是“去雁”,“归雁”是春天了。


 对句:廿年奋笔难言志 [古道]


 出句:一曲轻愁又到秋 [云海浮舟]


浮舟曰:依旧是上一个的风格。落魄文人一个。下句言愁,各位兄台都是在下句的基础上加以渲染铺垫。老道却跳出圈子之外,给下句之愁找了个理由。一切顺理成章。


  出句:长天冷月怜孤影 [云海浮舟]


 对句:断雁霜风渡晚舟 [谁与我醉明月]


 浮舟曰:出句以已经有个时间限制了,夜晚。夜晚会给人冷而压抑的感觉。在夜晚大雁是不会飞翔的,但是有一个特例,那就是 “断雁”离了 群的孤雁会在夜晚飞行。所以对句弄的很是凄冷,对得很好。


 


【三】


出句:何故历红尘,执意踟蹰久?曾记否,佛前许愿真真。神洲缘聚八方,三千烦恼如风注,零落一身非是。诸般空幻无真我,不知待劫完,能否朝天渡?【灵珠儿】


对句:携盟来宇内,痴心寂寞长。又相逢,物外拈风切切。梦境莲开九品,几许衷情似海倾,掬浮万古春秋?百念澄明见本源,复欲从头溯,依然伴汝还。【灵珠儿】


古道评帖: 好心思,呵,这个类似于自度长调了,写得很好。如能压个韵则更好,那样的长联显得更流畅。例如:何故历红尘。执意踟蹰久?曾记否、佛前许愿真真。神洲缘聚八方,三千烦恼如风注,零落一身非是(换仄韵)。诸般空幻无真我,不知待劫完,能否朝天渡?下联则反之用韵当然有很多种压法,纯粹看自己想怎么演绎了。


上联演绎“何故历红尘”,下联则可以演绎“携盟来宇内”,将内容稍微再整理一下,此二句可领全联。呃,只是提供个思路的……


 


出句:何故历红尘,执意踟蹰久?曾记否,佛前许愿真真。神洲缘聚八方,三千烦恼如风注,零落一身非是。诸般空幻无真我,不知待劫完,能否朝天渡?【灵珠儿】


对句;只因离广宇,柔情辗转长。怎能忘,道上相依恋恋,槐树玉成遐想。万种欢愉似蜜甜,沧桑百日彷徨。多些禅悟少恋郎。解去思凡结,休忘入世凉。【长青树】


 


古道评帖:大姐这个就好多了,断拍新颖,读起来也琅琅上口。“想”字这里大姐选叶韵压非常好,使整词读来顺畅。小缺憾一是“怎能忘”这小句,词性不对,也挤韵。二是“郎”字,同“忘”。整体而言,非常好,鼓掌,欢呼,OY!


 


出句:红笺缀满相思扣【一网友】


对句:彩线织成连理枝【长青树】


 


古道评帖:确实不错,出的对的都挺好,相思扣对连理枝有正当如此之感,五线谱上那一串深情的文字,赞!


 


 


古道评帖:何以评价是否是个好的对联,很难标准。有隽永的哲理,有幽默的调侃,有唯美的画面,有纯善的平和,有荡气回肠的气度。这些也不外乎是诗词的评价赏析方式,而作为对联,能在短短上下联中谱写一副完整的画面这是基本,在完整性上作完美的修饰、演绎、发散、拔高。使整联和谐紧凑,主次分明,如果能再照顾好平仄格律,则此可为绝妙好联。嗯,先选俩个人觉得出句对句都挺不错的(别有奇趣不落俗套)简单赏析下。


出句:鱼跃荷塘山破相【游人】


对句:鸟离老树夜留痕【我真没文化】


 


古道评帖:此对画面唯美,又甚是有趣,上联本身很是精彩,而此下联有个流水对的意味在其中。画面是流动的,又是紧密结合的。鱼跃出荷塘让倒影的山碎了,而其中又隐藏了水声,惊动了岸边树上的鸟去捕捉,使得荷塘边寂静的夜晚带了一丝鸟的兴奋,此为夜之留痕。这是很灵动的一种对法,那就是丰富原有画面,犹如泼墨山水画中某株墨梅之三两朱笔点蕊,虽然画面中物象比较复杂,但隐藏的声息却如朱蕊,傲而不群。唯一可商榷的是:晚上哪种傻鸟还抓鱼?


这个对子对得好的不少,不乏精妙,但大多注意力在画面本身而忽略了隐藏的美,使得或有突兀感,或结合得不十分和谐,或因意象的复杂而没有突出一点而显得凌乱等,呵,个人感觉。


 


对句:秋风醉,千山红叶皆陪睡【游人】


对句:夜月痴,四野黄花正盛开【田园牧歌】


古道评帖:俩老友一名秋风,一名夜月,手谈N个回合互相不服,看来棋上是论不出高低了,那就开吹吧,其中一人曰:老夫不和你计较,俺要喝酒去了,不和你在这唧唧歪歪了,老夫醉了有这千山红叶陪我,比你这老货强多了。另一人闻之嗤之以鼻:就你这境界,啧啧,一看就是个匹夫,没看见这四野的黄花儿为谁开着么?是老夫!那些黄叶儿算什么。然后长叹一声痴痴道:寂寞啊……就联味而言,其实还隐藏着不少东西,比如风之狂傲(俺是醉了,但我过处,你们这些秋的宠儿还得下来陪睡),比如月之自信(谁说晚上就该安静的,我来了,可不你们就能看到四野黄花的热闹景象了么)等,不一而足。此联对句工整、隽永、既美又回味绵长,诚属好对。


出句:风柔芳草碧(花落无言)
对句:雨润杜鹃红(云平)
秋与云平评帖:【不求远和奇,而求细腻自然,上下元素相互映衬构成和谐的画面,给人美感。出句若是面,对句则是点。借鉴了杜甫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来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出句:秋叶经霜变(雪月梅花)
对句:琼花入手无(云平)


秋与云平评帖:【咀嚼出句,发现句眼“变”,就此组织下联。“秋叶经霜变”其所“变”并未说透,而是引人联想,颜色的改变、青春的改变、抑或心绪的改变等等。由外及内的变化,提炼出一种“逝去”的意味,确定“有、无”,再结合生活体验,产生对句。“入手”是潜台词“想要抓住”的表达,此为用力所在。】
原帖有评:
清风徐来:秋叶经霜变。这句出得有水平!想起南朝沈约《八咏诗·岁暮愍衰草》中的两句:“霜夺茎上紫,风销叶中绿。”
高山:联意好,新颖。


对句:寒径梅香远(云平)
出句:秋窗竹影疏(雪月梅花)


秋与云平评帖:【就出句“景”来造对句“意”,并试图让出句变成情语。萧疏之景应承失落之意,梅香不到,故下“寒”字,“竹”表夏令,“梅”表冬令,先念远后惜时,通过记叙的变化形成感情色彩。】


出句:梅放千山雪(石磊山人)
对句:月怀万里人(云平)


秋与云平评帖:【放,由内而外;怀,有表及里。虽说孤平,然敝帚自珍。有评曰大气。】


出句:聪明绝顶地中海(游人)
对句:老气横秋鱼尾纹(秋与云平)


秋与云平评帖:【成语加固定短语,并无稀奇,但组合巧妙,工稳不失诙谐,“鱼尾纹”承“老”尤其自然妥帖。此联青湖兄也给予肯定。】


出句:云巾系在山头上(牧歌)
对句:菌伞插于崖齿边(秋与云平)
秋与云平评帖:【这个对句,俺自己挺喜欢的。由远及近,一大一小。“菌伞”形象生动;“崖齿”承“山头”】


出句:贾雨村言贾非假(长青树)
对句:解晓东说解是泻(秋与云平)


秋与云平评帖:【这个不合律。律字当头的联友是无所谓的,不过云平个人觉得有些联穷究平仄会扼杀不少趣味和灵感。俺还是那句话,不让念头死于律下。】


出句:红楼梦里梦红楼,进太虚幻境,游大观园,觅金陵一十二钗,步步行来都是梦。【长青树】


对句:水浒传中传水浒,歌好汉雄风,颂忠义殿,仰寨上百另八将,篇篇读去尽成传。【长青树】


 


出句:红楼梦里梦红楼,进太虚幻境,游大观园,觅金陵一十二钗,步步行来都是梦。【长青树 】


对句:真武观前观真武,沉国术精华,思张仙人,演道家阴阳无极,招招使出俱可观。【古道】


长青树评帖:出句是红楼梦金陵一十二钗,对句用真武观张仙人,也算构思巧妙,音调和谐,不错!


 


出句:红楼梦里梦红楼,进太虚幻境,游大观园,觅金陵一十二钗,步步行来都是梦。【长青树 】


对句:白蛇传中传白蛇,究俗世尘缘,望断桥边,想西子千百万年,生生别去无非情。【秋与云平】
长青树评帖:以古代四大名著出联,以神话名著应对,构思不错,词性亦佳,好对。


出句:梦。纵横千古娑婆弄。项羽吟。有求随劫动。[灵珠儿]


对句:蔷。袅娜三春尘刹香。佳人赠。斯意向心藏。[【冰雪飘零】


灵珠儿评帖:不愧是可爱俏皮的雪公主,对上联娑婆之梦的演绎别出心裁,上联物象“梦”充满尘世并繁华苍郁,以致世人执而求之,虽却交织着如此多的爱恨情仇,成真的,幻灭的,古往今来绵延不绝,悲哀的、落寞的、超然的、淡漠的……皆随心影,堪为梦劫!


一缕蔷香,引出尘刹中凡心未了的和尚的一段情思,立意精巧细腻,“斯意向心藏”回落之笔别有用心,令人忍俊,不禁要问:那和尚是不是六根不净呢?


出句:梦。纵横千古娑婆弄。项羽吟。有求随劫动。[灵珠儿]
对句:叹。邂逅一时别却难。钗头凤。无字不心酸。【长青树】


灵珠儿评帖:感谢青树姐姐赐佳对。娑婆之梦中的一声叹息,已包含了太多的人生况味,也许是经历梦之后的一种心绪回应……人生的机缘因时而变,人心的无舍和这个世界之所以被造出有情之物也注定了人的爱恨别离……钗头凤。无字不心酸。柔情,凄美……喜欢、欣赏,寥寥几字却蕴含了如此强大的内涵!


出句:梦。纵横千古娑婆弄。项羽吟。有求随劫动。[灵珠儿]


对句:对句:箜。清淡几声缥缈终。兰芝苦。只缘恋情浓。[那又怎样]


灵珠儿评帖:怎样的箜,清淡几声缥缈终,欣赏、喜欢,古韵缥缈淡雅,为娑婆之梦注入音韵的空灵,再美妙的曲子也有终结的时候,“缥缈终”对“娑婆弄”甚合,又不失承上启下的契机,似乎有种预示,如痴如醉的真挚恋情的悲剧结局,《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其苦楚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又何止一例呢?“只缘恋情浓”,个人认为结得有些偷懒了的味道,应更深入一些,兰芝苦,错非恋情浓,而是那个命运多艰的世道。


出句:梦。纵横千古娑婆弄。项羽吟。有求随劫动。【灵珠儿】


对句:魂。隐约三更踯躅门。娥眉蹙。未许计泪痕。【惊天我是谁】


灵珠儿评帖:多谢天天赐对!并非是凑趣,还是很耐人回味的。娑婆之梦还是很难被悟懂的,千古轮回中,不知造就了多少痴意执迷的情“魂”,令人哀怜…… 


出句:荒径何花缠雪色【古道】


对句:空山落叶锁秋痕 【我真没文化】


古道评帖:锁字尤好,已得联趣,欣赏


 


出句:浊酒一杯,闲谈风月,暮暮朝朝明暗也【古道】


对句:新词半阕,遥望江湖,来来去去鬼神乎【青湖钓徒】


古道评帖:前虚后实,实则虚之,也是一趣,欣赏


 


出句:荒径何花缠雪色 【古道】


对句:苏堤有柳拂烟波【长青树】


古道评帖:思路很宽广,境很美啊!


出句:愿老来归佛土 【恶厉滔天】


对句:有心真隐了凡尘【灵珠儿】


灵珠儿评帖:俺理解是像如我一样的并不居住在西藏,却对这块佛土的神圣庄严非常向往,偶尔仅能权作旅游一次,老来可理解成总来和到晚年来无愿可理解成没有发愿,虽没有愿望总来常住或晚年归住,但却有求道修炼之心(修道分佛家道,道家道、仙家道等),因此可演绎出你的下联和我的下联的意境:此去觅仙踪、真隐了凡尘


【四】


 


出句:锦江春醉芙蓉里【舞灵儿】


对句:兰棹晚归明月时【谁与我醉明月】


出句:锦江春醉芙蓉里【舞灵儿】


对句:细雨歌飞杨柳中【谁与我醉明月】


 


舞灵儿评帖;谢版主赐两联。两联都是以景对景,情融于中,是春天闲适清雅之境。兰棹晚归明月时,是写春夜舟归,明白当空,有动态的景,也有静态的景,动静结合,别有生趣。晚归,照应春醉,体现了匠心,但有了“明月时”,感觉“晚”字或者可以腾出来。细雨歌飞杨柳中。雨中的春景甚是可爱哟,杨柳微风岸,细雨润如酥,真的好美。玩读中“歌飞”二字比较显眼,觉得它可能表达一种喜悦的心情,是内心感受的一种修辞。因为软绵绵的细雨落到杨柳中应该没有声音的,不太会合适有“歌飞”的表达的。


出句:月寒枫影瘦[舞灵儿]


对句:夜静笛声幽[舞灵儿]


 


古道评帖;灵儿MM此联观之令贫道猛打了几个寒颤,凄凉之调扑面而来,不免擎出桃木剑战战兢兢大喝道:谁,是谁在那?贫道会、会会法术的……咳,说点小看法,上联造境很成功,但下联还是用了白描手法,还是那句话,幽字配静显得平了些,可以造些冲突的。比如用个很无厘头的字“夜静笛声无”……“无”既可以表示默默地听了很久,直到笛声渐去不可闻;又可以演绎为想听到笛声啊,想见到那个人啊,可是咋那么晚了还没来呢。呃,供参考,别介意啊,其实这联已经很不错了的,嘿


出句:莺枝濯雨杨梅熟[舞灵儿]


对句:柳岸笼云紫燕啼[舞灵儿]


古道评帖:嗯,濯这个字怎么说呢,很难用好吧。本联中,莺枝不知有没有别意或用典,或者就是指莺栖之枝?不管怎样,杨梅熟应该是主景了,所有的修辞应该都是围绕着主景主意而为,那么,抛开用典或灵儿MM隐藏心思不欲与人言之心绪的话,上联大体该是说:那枝上的杨梅被雨濯后,似乎熟了。那么,问题就是:莺、濯、熟三个字似乎都无牵意?个人感觉莺如要用可成“莺枝歌雨杨梅熟”,濯如要用可成“莺枝濯雨杨梅苦”,熟如要用可成“莺枝惜雨杨梅熟”之类的,那么或可意丰润些,浅见……


下联,笼在名词时平声,作动词则仄,显然此处孤平了。柳岸是个不大的范围,此处笼云除非在一个特定场景或有必要,但显然紫燕的故事性不强,如许白之恋、梁祝化蝶,或执手相送等符合柳岸笼云之情,当然就联本身而言,紫燕之啼是亮点,在平淡的画面中,那一啼声当属龙之睛,能够想象到燕的不满和期冀,呵,联本身还是挺有味的,莺莺燕燕,小姑娘吵架类,贫道耳边听到阵阵娇语:那杨梅是我的,是我的……


 


对句:清风未必识君梦[舞灵儿]


出句:明月曾经照小楼[舞灵儿]


 


古道评帖:看到灵儿MM这个联,贫道就想到了“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呃,清风和明月二小厮是我观名誉终生管门的,清风比较懵懂,明月比较狡黠,那俩啊,贫道也不敢随意打骂的,据说很有来头……


梦,最令人感叹的就是庄生那一梦了,当然还有什么山谷梦、黄粱梦、南柯梦什么的。在那个梦里,清风可以是明月,明月或者就是此时身边清风。小楼却不可解……此联对意,无从点评,每个看、品的人当都有不同感慨的。


 对句:蝉衣何故承清泪 【青湖钓徒】


出句:明月曾经照小楼【舞灵儿】


舞灵儿评帖:联的味道很是喜欢,对出了一段可能很缠绵的故事呵。出句的小楼是个婉约的意象,对句便呈现出相应的婉约、幽怨的意境,情景做到了相互交融。蝉衣是女子的借代、还是个美女哟,呵,承清泪告诉人们似乎有一段往事引起了她的感伤,何故二字,不正设置了一个吸引读者关注下文的悬念吗。灵儿的句子跟在后面值了。


对句:暗香此际牵红袖(云平)


出句:明月曾经照小楼(舞灵儿)


舞灵儿评帖:对句的意境很美,在于使用了两个古典诗词的传统意象——暗香、红袖。暗香,清幽的香气,灵儿理解中多指梅香,因读过姜白石的词和林和靖的诗所以这样想:它常引申为一种高洁的志趣,进一步,它还可以代指拥有高洁志趣的人。红袖,是美丽女子的意象,因古指侍读的女子,所以时常带着书墨之香。牵,可以理解为牵念,反过来也可理解为吸引。呵,这样一来,对句也藏着故事哈。


暗字,大约可以连接上下联的时空意境。此际,把故事时间定在当下,于联中当是用倒叙手法了。


 


对句:秋风不必怜双玉【长青树】


出句:明月曾经照小楼[舞灵儿]


 


舞灵儿评帖:双玉的意思是今天才学的,指一对玉、出色的两个人、夫妇、美女的两行泪等等,嗯,这个词语是很美的哟。


“不必怜”三字,表达出一种乐观的情绪和处事态度:秋风啊你不必悲怜这对夫妻(或流泪的“我”),那明月不是曾经来到过他们(或“我”)的楼头吗——这里的“明月”是象征团聚的意象了,呵。


 


对句:江南竟夜喧歌舞 【青湖钓徒】


 


出句:塞上穷秋杂马蹄 【舞灵儿】


 


舞灵儿评帖:好对句。纵是江南歌舞升平的景象,但不仅不隔,而且以它与塞上烽烟的鲜明对比,揭示出边塞诗人致力于表现的社会现实呢:一边是偏安一隅的歌舞升平,一边是边庭刁斗急,上下联的意境对比恰因为这种现实矛盾的强烈反差,而产生了深刻的联系和批判性的效果。这样的现实意义和效果是灵儿在出联的时候没有预想到的,真好,赞


出句:一笔青山情是墨[舞灵儿]


对句:十年心事梦为君[舞灵儿]


古道评帖:此联单二句而言都是好句,对仗也很是工整,但是结合在一起却有不甚协调之感。因为灵儿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在描绘这图片和想象那场景,即使有灵动的用词和华丽的修辞手法也很难引起共鸣,一直觉得写情的联欠了代入感的话不算很成功的作品,刘勰说:“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具体在此联中,联意是相隔的。


出句:一笔青山情是墨【舞灵儿】


对句:三杯寂寞泪成诗【谁与我醉明月】


舞灵珠儿评帖:对句构思为叙事对。上下联构成主人公用饮酒、诗画来消遣自己内心寂寞的记叙性的意境。


上联被处理为一种中性的伏笔,那个“情”字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呢?随着下联的展开,“寂寞”、“泪”便直接陈述了主人公的情感过程,“一笔青山”、“三杯寂寞”、“成诗”便表现了作者的因之而引发的行为过程。情感直露和低沉,能体味个中压抑之感。


对句:一笔青山情是墨【舞灵儿】


出句:两行秋意雁为魂【悟桐坠】


舞灵儿评帖:这里的两行秋意便是古道版主讲的虚笔吧,灵儿原来理解的虚笔是不写实,后来细细一想,写情、写意应该都属于虚笔。对句是写意的,写秋之意,秋之魂,立意在于融景入情。秋意是个大背景,其中有山,也有雁字,意境很美。


两行,这个数量词常搭配文字、眼泪、雁行。结合上联看这里侧重于表现文字或诗文,因此感觉“两行”可以再调整的。


出句(无情对):燕草[舞灵儿]


对句(无情对):赵薇[舞灵儿]


古道评帖;无情对的对法有很多,怎么样对出一个最不可思议又觉得理所当然的句子来,嗯,有一定难度,象灵儿这种就是个很成功的对法。嘿嘿,想别开生面么?说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尤其在二字的无情对中,那就是翻字典……呃,比如查得“燕”可作名词、形容词、动词,那么我们想在这个出句中“燕”显然正意是名词,可我们想象下这个燕作形容词如何?查阅字典,呃,作燕好说得过去哦。好吧,你还想将燕作动词解为轻慢,那个,肯定无情了的,咳……


 


出句(无情对):燕草[舞灵儿]


对句【有意思】:蒙牛、冰心【游人】


对句:灌水 :春哥【游人】


谢赐联,三个中,觉得“春哥”很有意思,呵。


燕——谁家新燕啄春泥——春


草——稻草人——人———哥


惊天我是谁评帖:无情对,要是全对结构成词性一样,其实都不算是无情对。主要是单字要对上。其余结构、语义差的越远越好。很多联友参与无情对,但是可能对无情对了解不多,呵呵。


出句:梅弄寒筝和泪听【 舞灵儿】


对句:雪传清影入窗来【舞灵儿】


古道评帖;这个出句真是……太美了,但也太悲了,心有戚戚矣。


梅弄,在虚而言自应该是梅花三弄了,梅花引、相思调,流水悠悠,珠泪斑斑。在实而言,则画面很唯美。“最是那、点点红梅不知趣,总将那柔弱身躯,拂动相思弦”。其实梅这个意象在我中华文化中也很纠结。梅有暗香,引无数骚人尽折腰;梅却温柔,引吴山逸客锦被藏;梅却无心,在驿外崖间自怨艾;梅可芬芳,是四君子款款一地圈衷肠……呃,废话多了些了。


    出句很美,凄美,作为下联而言,则很柔弱温婉,就如一闺中女子珠泪盈盈对镜理花容,你可以让一象青湖钓徒那样的虬髯猛汉去对么?不忍的,贫道见了这样的对句一定狂贬之。而此出句所对恰如其分,我们都知道对联中出句不可以压过对句,所以,看这种联的首要素就是:我是双十年华,你,就二八芳龄吧,如果是三八,对不起,一边玩儿去。


   月梳清影,梳的自是梅花,月光如水温柔缠绵,梅是君子(淑女),有些不自在的,那么被梳洗了,干点什么吧。为有暗香来嘛,随风而去略述衷肠,此为所发。或也可作“发作”解,那个就是野蛮女友了,呃,贫道不推荐作如是想的。那么,下联中听的是谁呢?月亮(不是人名字的,就是那天上挂着的哦,咳,别误会)!梳的力道太大,弄疼了!梅啊,很含蓄的,委屈,不敢说哪,但还是忍不住,就去拨弄下筝,曲子自然就是梅花三弄,告诉月亮——你,太不温柔了!月亮,还是很自觉的,感动了。于是,王子和公主骑着白马在地平线上慢慢消失,喜剧的,绝对是喜剧的。


    此联应该说出得使对句人有很宽广发挥余地的,呵。小问题:月-发,梅-听,本身结构没什么问题,但下联有个泪字做拟人的话,上联那个“风”字就不是必须的;另外,如可以加强联本身情感冲突的话,可以体现月色霸道,那么那个“梳”字可酌的,可以更美的:)


出句:恬淡人生 不堪三弄梅花曲 【古道】


对句:悠然往事 无奈独吟杨柳风 【芸娘】


    古道评帖:咳,贫道要批评芸娘,往事也不是老折柳嘛,那个老折柳的话恬淡不了了,对句本身还是很不错的,有味,欣赏。就联本身而言,如果能嵌个曲子名书名什么的那就更好了:)


出句:诗词曲赋若为舟,真情可载【游乐仙】


对句:竹菊梅兰能作友,品格天成【谁与我醉明月】


游乐仙评帖:对的工,喜欢


 


出句:诗词曲赋若为舟,真情可载 【游乐仙】


对句:义勇仁忠如作镜,厚德流传【长青树】


 


游乐仙评帖:青湖的联,形不似,但意相通。姑娘此联形相似,但意不同。不过,却显出姑娘心中的方正之气。可赏



出句:山有诗情,江南秋晚身犹绿 [游乐仙]


对句:水多私语,月下舟吟波亦呢【舞灵儿】


游乐仙评帖:我的最大梦想就是席得一身女儿气,波亦呢,有味道,喜欢


出句:山有诗情,江南秋晚身犹绿【游乐仙】


 


对句:人无画意,塞下风高梦正寒【古道】


游乐仙评帖:情景皆对比,贵在用了人字,显出了有绿却更寒之意,高手的指法


 


出句:夕阳坠 牧童唱晚笛横背【游人】


对句:幽谷惊 宿鸟投林影破空【教师爷】


 


好     金钱:100     游人


 


出句:月寒枫影瘦 【舞灵儿】


对句 :人醉抱姿欢   【 古道】


 


舞灵儿评帖:对了,这是您冲突技法的举例啦,你可费心了,再谢。上联可以看作外景,下联是演员登场了,可以是室内也可以是户外的。尽管月寒枫瘦,但他们举觞欢会,好不自在,真有“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不羁,和“何不秉烛游”的人生态度。抱,这里是形容词了,呵呵。


另外,感觉对联要做出这种效果好像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吧。


出句:月寒枫影瘦【舞灵儿】


对句:风动暗香浮【独行客】


舞灵儿评帖:好一个“动”字,想起一句“莲动下渔舟”来了,动字用得好很是传神的。风动,也好,也可以玩味的,配“浮”,感受下弥漫在空气中的芬芳。灵儿个人觉得“暗香”、“疏影”有特别的指代,不如避开“暗”字。


出句:月寒枫影瘦【舞灵儿】


对句:琴冷画堂空【谁与我醉明月】


 


舞灵儿评帖:这联味道极好,赞一个。把场景从户外移步到室内,画堂中是一张古琴,而弹琴的人已不知何处去也,映着窗外清寒的明月,物是人非,这一切怎一个“冷”字了得。情景交融,实是好对。另,这个意境,正是古道版主关于声“无”的极好演绎


 


出句:月寒枫影瘦【 舞灵儿】


对句:风缓蝶衣轻【惊天我是谁】


舞灵儿评帖: 刚读了谁与我醉明月版主的回复,突然感觉到中国幅员之大,各地时令特点的差异很不一致的,这也会影响到对联句中意境的把握。于是灵儿弱弱问下版主您是南方人吗?因为单看下联,一个“缓”一个“轻”,令人联想到风和蝶嬉的春天,但这在南方地区,秋天也是如是。不过在对句中,联系上联的“寒”字,下联的蝶便是寒蝶,南方北方都可能。只是,灵儿家乡晚上看不见蝴蝶,是常见蛾子。


嘻嘻,以上是灵儿自言自语,其实下联意境优美婉约,读来甚是喜欢。


出句:小姐 【秋与云平】


对句:多哥 【游乐仙】
秋与云平评帖:多哥”生了点,不过确为好对,欣赏。


词性可对,意也近似,一个广泛称谓一个专属地名,确实挺无情的。


把最佳答案稍稍赏析一下:


小——精(所谓小而精,“小、精”相近,同类)


姐——神(一为人称,一位“人”称,也是同类)


但两个词所表达的含义,是迥别的,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既非物(人)对物,也非称谓对称谓,所以无情。比如我一棍子打去,打到小姐,也或能顺带打到诸生、打到八哥、打到一些人或东西,但打不到多哥,更打不到精神。


 


出句:将醋和糖,酸也是它,甜也是它,到底酸甜人自品【悟桐坠】


对句:若君嫁恶,打皆由他,骂皆由他,轮番打骂手犹麻【游乐仙】


 


 呃,此对极好     古道


对句:穷骨清贫少折腾,须经岁月,非常可乐 【云水禅心】


出句:旧衣亲厚多缝补,可挡风霜,已惯炎凉 【 悟桐坠】


 推崇骨感美哪,咳咳     金钱:50     古道  


出句:玻璃杯,龙井茶,杯内清香杯外绿


对句:蝴蝶结,鸳鸯枕,梦中缱绻梦后寒


 


对句:新墨色轻慢研磨,须凝月影,方知浓淡


出句:旧衣亲厚多缝补,可挡风霜,已惯炎凉


嘿,好心思     金钱:100     古道


【 六】


 出句:和风瘦,伴月眠,最是年年肠空断【游乐仙】


 对句:短烛斜,调筝叹,方知夜夜梦犹寒【谁与我醉明月】


游乐仙评帖:对句走的是诗的意境,读来很好。喜欢


出句:和风瘦,伴月眠,最是年年肠空断【游乐仙】


对句:只影浮,覆觞住,料来夜夜酒无欢 【古道】


游乐仙评帖:料来夜夜酒无欢。此句太好。。。


出句:秋色无边,江湖长许桃花梦[古道]


对句:凉风有信,天地常存驴友团【游人】


古道评帖:呃,这个对得很不错的,赞!此处已无桃花,幸有驴友团,总能找到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嘛!但是,贫道要给你提个醒儿,什么叫仙家?那就是,一年四季,桃花,那都是开着的。所以,驴,还是吃了好,嗯,想下,煎炸腌煮蒸……选啥呢


秋色无边,江湖长许桃花梦 【古道】


弦歌有迹,乐府独怀不老情【真没文化】


古道评帖:这个很不错的,欣赏。或者“有迹”还可以天外飞仙一些


出句:秋色无边,江湖长许桃花梦[古道]


对句:春意盎然,人间广结朝露缘【大师】


出句:秋色无边,江湖长许桃花梦 【古道】


对句;乡愁不尽,剑阁漫吟游子篇【青湖】


古道评:此联好,来来 香一个


出句:秋色无边,江湖长许桃花梦【古道】


对句:佛心一点,草木皆从露水缘【小桥】


出句:秋色无边,江湖长许桃花梦[古道]


 对句: 心舟有渡, 沧海难怜日月愁[那谁]


古道评帖:此对上佳。心舟不渡花间路,归棹卷翻梦里沙……好,唯日月之愁,怜字显弱


出句:秋色无边,江湖长许桃花梦[古道]


 对句:江山有韵,环佩空归月夜魂[青松]


 对句:西风何意?岁月轻添鱼尾纹[青松]


对句:诗情有限,柴米渐去酸腐心[青松]


 古道评帖:确实都很不错,最喜第三个。不过,丫的你也会失律?夸自己夸得得意忘形了吧,鄙视


出句:秋色无边,江湖长许桃花梦[古道]


 对句:春光未了,姐妹初呤婉约词【长青树】


古道评帖:这个不错的,嘿嘿


出句:秋色无边,江湖长许桃花梦【古道】


对句:清风万里,天地不关水月情【灵珠儿】


古道评帖:珠儿MM对得不错哦,镜花水月之味甚好,不关二字或可再精致些的


出句:黯伤神,追汝思,夜夜持杯将进酒【游人】


对句:凄碎梦,念君顾,朝朝许泪尽粘诗【游乐仙】


游人评帖:工会主席那小女子真痴情哈。木管他们,俺们上顶级大红袍、举杯。


出句:黯伤神,追汝思,夜夜持杯将进酒【游人】


对句:空断目,离人泪,天天无语狂凝眉【长青树】


游人评帖:看看就知这是一多情公子哥哈,在思乡时,相思也来了,重重叠叠滴,真伤神,既然不能排解那寂寞与相思,就葱白下谪仙滴酒量狂呼将进酒罢。青版这下联是痴情一佳人咧,红楼看多了,一块素帕、两行清泪,凄凄惨惨戚戚唱枉凝眉


 灌水:柳线织风衣【青尘】


 陪灌:霜刀刻愁容【芸娘】


添水:松针撩月袖【浅笑】


灌水:柳线织风衣【青尘】


对句:花笺临草字【 冰雪】


出句:柳线织风衣【青尘】


对句:荷仙临水镜 【舞灵儿】


出句:柳线织风衣【青尘】


对句:虹桥撑雨伞【云平】


出句;柳线织风衣【青尘】


 出句: 金钱几处千般用


 对句:情爱三生一线牵


出句:金钱几处千般用[如若那谁]


对句:幸福何曾一样同【独立小桥】


出句:金钱几处千般用【如若那谁]


 对句:尘世无常万事休


 出句:阁老徇私,“佳联”却种梅花两朵,深合格律 [游乐仙]


对句:神人共愤,“词韵”偏生枯木七根,全是仄声 [游乐仙]


 出句:阁老徇私,“佳联”却种梅花两朵,深合格律


 对句:恁人忒坏,“诗版”横戳汉子七条,真不开心


 出句:阁老徇私,“佳联”却种梅花两朵,深合格律 [游乐仙]


 对句:江湖施义,“乐版”巧评锦绣千篇,广结文缘【长青树】


 出句:阁老徇私,“佳联”却种梅花两朵,深合格律 [游乐仙]


对句:主席放水,“乐府”不唱明月一轮,老无清音 [芸娘]


出句:女子、女子,好女子 【游乐仙】


对句:石山、石山,岩石山【舞灵儿】


游乐仙评帖: 对的好。女子与石山相对,别有一种内敛的刚性。


出句:女子、女子,好女子 [游乐仙]


对句:士心、士心,志士心【长青树】


游乐仙评帖:对的好。本论坛女子确实有志士心,越来越出色。


出句:一篷风雪孤山静[舞灵儿]


对句:十里梅花夜色香[舞灵儿]


出句:一篷风雪孤山静 [舞灵儿]


对句:二鬓秋霜两袖空 [游乐仙]


舞灵儿评: 先生绕过出句的情景布置,专写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呵,的确是很聪明的办法呢。“二鬓秋霜”不仅写了主人公的外貌特征,更突出的是一种“秋气”,即一种来自于内心的迟暮之感。在这样的内心感受之下,“两袖空”显得更让人婉叹。下联用意很好。唯“二”“两”同义字令读者诵读起来还是有些许遗憾的~~~


 出句:一篷风雪孤山静[舞灵儿]


对句:何处林庐隐士寻[独立小桥]。


舞灵儿评帖:版主对以寻隐者于林庐,很有故事可读哦。最起码《三国演义》里三顾茅庐的有一顾,就是发生的风雪天。只不过三时是“三篷”不是“一篷”。可见对句设定上联是写“斗篷”,“孤山”也不是特定的景观。正是这样风雪的天气,才突出了主人公寻访隐士的诚意哦~~~ 唯一存疑的是,“寻”字是作动词还是形容词啊,作形容词如何解说呢?


出句:一篷风雪孤山静(舞灵儿)


对句:几度梅妻鹤子陶(云平)


舞灵儿评;版主对以梅妻鹤子林和靖,应是很明确地解读上联为冬天的西子湖、孤山了。世有这样一个隐士,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叫门童子每逢客至便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多么一个性孤高自好、恬淡,不趋荣利的先生啊,一个“陶”字,意在其中~~ 对句节奏与出句节奏有所不同,读来如是,呵。


出句:一篷风雪孤山静[舞灵儿]


对句:千树银花万径寒【长青树】


舞灵儿评:谢长青树版主赐联。千树银花万径寒。不错呢。上下联构景为“风雪山行图”,可以由天河玉老师画出来的,呵。群里有朋友说“银花”对“风雪”有些合掌,灵儿争辩说“不是,银花是冬天的‘树挂’,而风雪是漫天的飞雪哦”。


出句:一篷风雪孤山静


对句:几点烛花清梦幽


舞灵儿评帖:谢20楼我真没文化版主赐联。几点烛花清梦幽,对得好温馨哈~~对句写室内情状,任漫夜风雪于户外,单从“静”字开展,主人公自是烛光美梦清幽。不错的思路,呵。


出句:一篷风雪孤山静[舞灵儿]


 对句:两鬓微霜新月寒[云郞]


 舞灵儿评帖:谢21楼云水禅心赐联。两鬓微霜新月寒,和游乐仙版主在5楼的对句有些撞车哈~~~不过“新月寒”可以玩味。光用“月”不好,但“新月”就不同了,应该可以说明上联的雪停了,是雪霁月出的构思吧~


出句:梦入花间无觅处[舞灵儿]


 对句:诗沾月上几多时【游乐仙】


 舞灵儿评帖:嘻嘻,灵儿这错犯大了,先生也跟着把下联放上面啦~~灵儿出句时无奈把上下联颠倒了位置,是因为从意思上讲,对句仿佛应该是上联的,哎…… 先生对句从时序上说也是应把平收句放前头的,这得怪我自对句误导了您。但从意境上来说,对句意义关联,主题统一,很不错的。就当咱们一起创作了一个骈句吧,也很好哦。


出句:竹影盈阶风自扫[舞灵儿]


对句:纱窗有月梦何孤[舞灵儿]


出句:竹影盈阶风自扫【 舞灵儿】


对句:山形入水鹤孤飞【青湖】


舞灵儿评;如果说上联是近景,下联便是远景。而且这句“山形入水”是多么富有想像力的语句呢,在读者眼中有峰峦,还有峰峦在水中的倒影,那水该是多澄澈、清静啊。静中的景,在加上一只孤飞的鹤,真是一笔点睛。此句在灵儿看来,很美哦~~ 另,上联竹影可是日影,可是月影,看下句如何对,版主是对以白天的意境。


出句:竹影盈阶风自扫[舞灵儿]


对句:闺诗出阁月同吟【屁屁】


舞灵儿评帖:灵儿上联刻意希望造成“无心”的状态,却不知效果如何。先生对句,却是一种“有心”的表达。闺诗出阁月同吟,月是不能“吟”的,所用是诗歌“移情”的手法,同吟的,应该是月下某个有心人吧。因为他面对女孩子传出闺阁之外的柔声吟诵的诗句,仿佛心动了耶~~~ 就联中故事而言,甚是生动,有趣。但就上联清静无为的意境而言,略嫌不相克谐也~~


出句:竹影盈阶风自扫 【舞灵儿】


对句:湖翁叩浪钓无心【惊天我是谁】


舞灵儿评帖:版主对句中有“无心”二字,令灵儿眼睛一亮,呵~~~若以无心对,意境上便是可以交融了。但总体来说对句却是“有心”的,一是说景,湖中有浪,应是不静了;二是说人,叩浪,代表他还是有心人。写无心,还是欣赏“满船空载明月归”的意境哦~~~ 另,个人觉得“无心”对“自扫”不很工。当然,灵儿的“何孤”也是同样的问题,嘻嘻~~~


出句:竹影盈阶风自扫(舞灵儿)


 对句:萤灯侵案笔方停(云平)


谢12楼秋与云平版主赐联。萤灯侵案笔方停,萤灯,乍一看以为“荧灯”,细想或是“囊萤”的典故。这里对以夜中事,写一个勤于笔耕的书生,上联作为环境描写营造一种氛围,下联则以记叙为主,侧重于人物特写。一幅联,如一篇文章。


出句:竹影盈阶风自扫 【舞灵]


对句:铃声扰案帙谁翻【小桥】


舞灵儿评帖:谢11楼独立小楼版主赐联。铃声扰案帙谁翻,暗藏了一句“清风不识字,无故乱翻书”的意境哦。铃声是风铃声吧,打小喜欢听风铃的声音,很是清脆、悦耳,但一个“扰”字有些突出,表达的应该主人公的心境,此时是有烦心事吗


出句:竹影盈阶风自扫[舞灵儿]


 对句:兰舟含梦月常临【游人】


对句:小池铺白妆容镜【游人】


 出句:银杏翩然入我怀[舞灵儿]


 舞灵儿评帖:出句是灵儿路过本城一个叫白果林的地方,看到满目金黄的银杏叶时想到的。因有版主问起,所以发了幅图片出来。但这不影响您的对句,对句仍然可以和出句组成另外一幅别有生趣的图画。 对句对以水平如镜的小池,可以映照出主人公的容貌,配上灵儿下联当然是一幅美景了~~~唯一“铺白”对“翩然”小有不足,翩然不好对,灵儿也想了很久,也没想个更合适的词来。呵。


出句:临秋泼墨,蘸一抹栖霞着色[舞灵儿]


对句:携笔听风,拾千山鸟韵题诗[舞灵儿]


 出句:临秋泼墨,蘸一抹栖霞着色【舞灵儿】


对句:载酒邀歌,借三分醉意抒情 【不能摸的屁】


出句:临秋泼墨,蘸一抹栖霞着色[舞灵儿]


对句:对月抚桐,有千枝翠竹和声[独立小桥]


出句:临秋泼墨,蘸一抹栖霞着色[舞灵儿]


对句:把盏题诗,裁三分月色抒情【游人】


 出句:碧水漾舟携丽影[舞灵儿]


对句:白云迎雁写长天【游人】 本帖评: 补景法 金钱:40 舞灵儿


 出句:碧水漾舟携丽影


 对句;金龟戏饵惹情丝


 对句:一枝拙笔繁心事[舞灵儿]


 出句:多少红笺落梦痕[舞灵儿]


对句:一方紫墨凝诗韵


出句:多少红笺落梦痕[舞灵儿]


  舞灵儿评帖:一方紫墨凝诗韵。不错哈。这个对句首先在内容上是连接的。仿佛主人公正在研墨,眉头微蹙,似有思绪万千,当他落笔时,那无尽的往梦,字里行间……其次是对仗比较工稳,紫墨一词用的比较新。其实仙版这句更适合作出句,从思想感情的角度看,它可以合适多种情感色彩的下联~~~


对句:一朝绿绮弹君泪(云平)


 出句:多少红笺落梦痕(舞灵儿)


本帖评分记录 ? 奖!此帖子不错哦 金钱:40 舞灵儿 2010-11-27 23:35:00 一朝绿绮弹君泪,好唯美的意境哪。某一天,当七弦绿绮发出它古朴、至美的琴声,也撩动了主人公的心弦,眼前浮现出他的形容,眼中潸然着晶莹的泪珠,于是她用一枝笔、一首诗,记录下远逝的梦境,倾诉这一份心情~~~ 一幅联,就是一个故事、一首诗歌,一幅画图~~


对句:二三锦鲤传心迹【长青树】


出句:多少红笺落梦痕[舞灵儿]


出句:多少红笺落梦痕[舞灵儿]


对句:无边往事吹愁绪[独立小桥]


 对句:一杯绿蚁倾心曲


出句:多少红笺落梦痕


对句:年年此际无颜色[古道]


出句:多少红笺落梦痕[舞灵儿]


对句:驷马桥头春雨细[舞灵儿]


出句:浣花溪畔柳风绵[舞灵儿]


对句:净月潭心云影碧 [游乐仙]


出句:浣花溪畔柳风绵 [舞灵儿]


舞灵儿评帖:浣花溪、驷马桥,是灵儿所居城市的两处胜迹,前者因杜甫而闻名,后者是司马相如轻车驷马,衣锦还乡的地方。灵儿想如果联友不了解成都,让他们对句多不公平啊,所以设了两种节奏的用法:“浣花|溪畔|柳风绵”和“浣花溪畔|柳风绵”,两种对法都是可以的。对句如果是“净月潭心|云影碧”,当然是很美的状景。但如果是“净月|潭心|云影碧”,月和云影碧搭配起来就不对了。所以应取前一种读法。但有一点,出句是水,对句建议避开水,否则会有合掌之感哦~~~


出句:浣花溪畔柳风绵【舞灵儿】


对句:采石矶前舟影远【谁与我醉明月】


舞灵儿评帖:能对于联友们来说,采石矶比浣花溪还要著名吧,所以对句是很明显的四三节奏,当然二二三也是成立的。对句展开的景比出句邝远,是云水长天的感觉哈。舟影远,关于舟影和帆影家师曾有过教诲。极目江天的时候,最后消失在视线中的一定是帆,因为它的位置比舟身高。对句用“远”字,建议选用“帆影”,呵。


对句:风侵大漠征人老[舞灵儿]


 出句:月出冰河塞马嘶[舞灵儿]


对句:风吹战甲金戈舞


 出句:月出冰河塞马嘶


对句:花开北国香魂寂


出句:月出冰河塞马嘶


对句: 情迷盛世边声远


 出句:月出冰河塞马嘶


 出句:半江晓月谁家物


 对句:一叶扁舟渡客心


 舞灵儿评帖:叶扁舟渡客心。很喜欢这个对句,把月比作客心。早些时候知道一句“一叶扁舟挂晚风”,因而觉得姐姐对句正有其中的意境,同时“渡客心”便有了故事的元素。看节奏,如果是“渡|客心”在对仗上就有小小的不足;但如果是“渡客|心”,自然是能对上啦,嘻嘻,灵儿知道是后者的~~


出句:半江晓月谁家物[舞灵儿]


对句:一谷清音何处钟【慕容雪】


舞灵儿评帖:对句的感觉相对比较好,呵。三个小建议。一呢,“谷”的意象可以更虚化,或者选用更开阔的景物。二呢,“清音”是指钟声吧,“钟”也是钟声吧,为了避免句内的合掌,换掉其中一个就可以了。三呢,“何处”也是设问的方式,上联有问,下联不必再设了,要对仗疑问代词的话选用名词、代词都可以,可以正面回答上联,也可以顾左右而言它~~~


 出句:半江晓月谁家物[舞灵儿]


对句:一望朝云我的天[舞灵儿]


 古道评帖:此对句非常有趣,趣在“我的天”,一声小女孩家的惊喜感叹跃然纸上,很生动,词性还非常契合,很不错很不错,喜欢一下。唯一觉得“朝”字显得赘了些,上联有晓了,下联朝可不用了,不如用个“流云”什么的或又是一趣。


出句:佳联拾趣版,锦上添花、花开并蒂、蒂结桃谷六仙,将行五义,美人何堪有二!【游乐仙】


对句:词韵诗风版,霜中落雪、雪盖千山、山居北斗七侠,欲作八仙,问君可否借一?(今音)【游乐仙】


舞灵儿评帖:这联子做得好,关键是达意了,旁人不能再对,只有赞一个了。 另,花儿昨天送完了,没有钱买,555~~~


 出句:佳联拾趣版,锦上添花、花开并蒂、蒂结桃谷六仙,将行五义,美人何堪有二 【游乐仙】


对句:游乐作僧余,指尖赐对、对得知音、音成高山一水,或有千寻,旋律尤其无双【古道】


出句:此生化作断肠词,你为上阙,我为下阙 [游乐仙]


对句:来世再回平水韵,郞是仄声,侬是平声 [游乐仙]


出句:此生化作断肠词,你为上阙,我为下阙 【游乐仙】


对句:来世幻成并蒂莲,郎在左枝,妾在右枝 【沉醉】


游乐仙评帖:沉醉君好久不来对句了,一来便出痴心好句。。。我很喜欢。。。多谢一声。


出句:此生化作断肠词,你为上阙,我为下阙


对句;来世当为同心结,君是青丝,妾是红丝


游乐仙评帖:雪儿的对联真切,一青一红两条丝绦编在一起,相互缠绵,多美


出句:此生化作断肠词,你为上阙,我为下阙


对句:前世莫非同舟客,卿持左舷,侬持右舷


游乐仙评帖:十年修得同船渡,同舟相渡,眼帝帘相牵。下联除情意在其中外,更加有让人惜缘惜情之意,很好


出句:天地多情,“乐府”梅兰菊,花界三君子,子子阳春白雪 [游乐仙]


对句:神人更愤,“诗风”少老中,壁前七圣僧,僧僧浊世苍松 [游乐仙]


出句:天地多情,“乐府”梅兰菊,花界三君子,子子阳春白雪【游乐仙】


对句:圣贤厚爱,“诗经”风雅颂,文联八大家,家家绣口锦心【长青树】


游乐仙评帖:好对,更为风雅,比本僧对的境界高,学习中。


出句:人行柳岸春风伴【 游人】


对句:霞卧烟江燕影嬉【舞灵儿】


出句:从君别后,梨花两树开无主,香彻大江南北,要多出色有多出色【游乐仙】


对句:王者归来,朗月一庭照故人,霁凝广宇江湖,想怎清魂就怎清魂【游乐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联多对】上联:举杯邀明月下联:?
楹联辞赋图文集(二十三)
上联:天空明月一轮满,请赐下联
上联:半真半假半明月,求下联?
上联:一轮明月空中挂,邀请下联
上联: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下联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