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折扇,美醉了!

《汉书》中记载:“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自以便面驸马。”有人据此推断,便面是折扇。折扇又叫撒扇、聚头扇,由于多以竹子作为扇骨,“扇面必有书画佳者”,因此颇受文人雅士所爱。



折扇的出现推动了手摇扇的重大革新,促进了我国扇文化的发展。折扇开合自如,携带方便。明代瞿佑曾作【北双调·清江引】曲咏折扇:双环结成连理枝,舒卷随人意。半轮秋月明,一片春云腻。到手时清风阵阵起。形象的描绘了折扇的好处以及用途。



折扇看是专门用来秀才情、说风雅的“袖怀雅物”,然而这样雅致之物,制作起来,却是个苦差事。


梅雨时节将近,多雨晦暗的天气竹子容易发霉,一把好的折扇,扇骨是最重要的,如果竹子发霉了,竹人再心灵手巧也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因此做扇师傅间有流传着“一寸斑竹四两金”的感叹。



制扇骨很神奇,几片简单的竹片下去,就会变戏法一般变出复杂的扇骨。在扇骨上可以刀刻花鸟虫鱼,在扇面上可以笔绘水墨山水,艺术一点不输红木雕刻。制扇时,多个工序是同时进行的,但不同的工序对气候的要求各不相同。竹料需要干燥,但扇面要求湿润,因此作坊不采取人工降温措施,全凭房间自己调节气候。师傅拿着玉竹打磨时蘸水,手上的汗水就能湿透竹片,徒弟看师傅演示,不动声色就已经汗流浃背--折扇是看起来风雅又清凉,但是制扇可和二者不沾边。



“制扇这个行当,可能一时半会儿钻不透,但若真沉下心去,却是一辈子都能玩得尽兴的事情。”苏州“王健扇庄”的老师傅这样说道。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会遗忘折扇的时代,经历了多年的文化断层后,已经丢失了太多好东西,对于折扇来说,复古就是一种创新。一柄折扇,两种画面。一面历史,一面现实。一面书画,一面可能是空白,留给后人思考后填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的扇子,靠看图就可以知道能买不能买
文化 | 扇子,袖中风骨
雅致秀气的姑苏折扇
古扇的传承
精美折扇欣赏
扇面创作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