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此鞭策

又是一次月考完结时,看到学生在月考前所呈现出的狂躁、期间的浮躁、考后急躁等等纷杂各异的状态,真的不知该说什么好,是谁造就了这千疮百孔的局面?难道只怪学生吗?我们的教育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有着难逃其咎的责任!


“月考”作为一种教育的评价方式,不知道具体萌芽于哪个教育专家,更不知道疯长于哪块教育土壤。“月考”作为一种教育过程中评价的方式,它应该肩负着两层含义: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督促、激励和鞭策学生学习。依照拙见,这两层含义应该不是并列关系,第二层含义的体现应该是立足于第一层含义上的,如果没有第一层含义的体现,那么第二层含义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现在错就错在我们把第二层含义与功利的高考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第二层含义的功能被无限的放大时候,就有了渐渐代替或掩盖第一层含义的趋势,并且愈演愈烈,已经被人们极致地发挥着功效,真的应了那句“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总是有那么一批“改革家”绞尽脑汁地琢磨着如何发挥考试的最大功效,于是在原来“期中、期末考试”的基础上,又应运而生了“月考、旬考、周考(实则是日考)”,真是辛苦了,专家!让我们理智地坐下来分析一下如此频繁的考试,带给我们的一切吧!


对于学生。每次考试后的分数、班级名次、年级名次,都会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一样的内心感受。每个人内心中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学生们也许并不都知道学习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但每个人都希望在考试时取得令人艳羡的成绩与名次,好在人前显圣。这对于成绩好一点的同学,固然可以通过努力保持成绩的优异,但是每次考试排名的隆重,可能会使得他们心里只想得到理想的成绩和名次,内心中对自己的身心全方位发展慢慢淡化以致默然,每次考试的成绩和名次成为这些学生内心中仅存的、短暂的一点学习动力,丝毫体会不到在学习过程中成长的快乐与享受,经过频繁考试这样的“鞭策与调教”,“高分低能或高分低德”的教育产品出炉了。而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学习、考试对于他们就是一种煎熬与摧残,每次考完试,只能在教室墙上张贴的成绩单末尾找寻到自己的名字,光荣榜没有自己的份,老师表扬离自己遥遥无期,家长唠骚却灌满脑际,试想,还有比这更残酷的事情吗?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如此长时间不受重视或是受到鄙视,可能就会从心理、思想、行为上出现一些畸形,当你遇到何种学生,都不要大惊小怪,这不就是我们自己逼迫着生产出来的吗?这就是我们背离“素质教育”宗旨“以人为本”的恶果!奈何!


对于老师。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优异?答案是肯定的。每次考完试,等待出成绩的时候,在核算成绩老师的计算机旁,迫切地盯着屏幕,关注着自己班级相关的一切。成绩理想的老师也像孩子一样,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甚至得意忘形,脚指肚都可能露出了洋溢着幸福与骄傲笑容;而成绩不理想的则低头不语,好像丢了多大人似的,心里盘算着下一次考试一定要报一箭之仇,扳回自己的颜面。课下每一位老师都精心的分析着班级的成绩,借助于高科技把每一位学生的成绩分析的透彻至骨,作为自己表扬学生的根本或者是自己在开班会时“语重心长”“恨铁不成钢”的说词,作为这样的老师无疑是向上的、合格的、辛苦的,但更是可怜的。作为一位老师,如果把自己存在的价值只落脚在考试的成绩与名次上,未免也过于轻浮与悲摧了吧?何来职业价值与幸福!为人师,不要忘却自己身上肩负的“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不能一切都“唯分数至上”。想想,老师们可能也是被逼无奈,上级领导部门要的是政绩,肯定会向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成绩,肯定会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机制,但对于教育这种效应滞后的部门,就只能把分数作为唯一可抓住的稻草了。学校是不是优秀?老师是不是优秀?也就交付于一次次考试的成绩与分数来定夺了。


对于我。曾经也热衷于拿着学生的成绩大做文章,但那更多的是自己分析班级问题和学生问题的一种角度。因为我知道:“考试即比较,而比较是毁灭的最好的一种方式。”自己曾不止一次地在班内对学生说:“‘存在即合理’,考试也有它存在的价值,不只是带给我们成绩与名次,我们应该理智客观地对待考试、成绩与名次。通过考试,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提升自己综合素养的起点,不能只受困于成绩与名次带给我们的刺激。”就是这种情况下,每次考完试后,都有一些同学痛苦地找到我说:“老师,这一段时间,我很认真、踏实,为什么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我无语了。记得每次开家长会时,家长们与会的期盼和热情。实际上,我知道家长们只关注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与名次,虽然有很多家长问:“宁老师,孩子这一段表现怎么样?”这都是询问学生考试成绩与名次的一种托辞。在一次家长会上,我提前跟家长们打了招呼:会后谁也别问学生的成绩与名次。散会后,以往“众星捧月”的局面果然没有出现,有几个家长站在教室门口,欲走还留的犹豫,让我感觉到了一阵莫有的失望与冷落,难道除了“成绩与名次”,家长和老师之间就没有共同语言吗?别忘了,我们都是你的孩子成长的导航者、帮扶者、见证者!所有这些都让我由衷地感受到: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微弱!作为老师,不用说能改变多少学生,哪怕面对一个学生,你都有可能力不从心,更不用说加上学生背后的家长们了。我不明白,还有比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更重要的吗?并且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理想成绩的取得不是水到渠成吗?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苦苦相逼,迫不及待地剥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由与成长的幸福、快乐、体验。哀哉!为师如此,何去?何从?


我不敢想象,如此鞭策,我们的老师还会不会教书育人?我们的学生还会不会埋头苦读?在现评价机制下成长的学生犹如抑或超过古代缠足的女子,身心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与摧残,试想他们会不会真的“裹足不前”?如此现实功利,学生们会不会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非不辨、美丑不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知书上不填成绩了
多余老师的快乐生活——谈谈“期末考试”
教育部新通知:实行“快乐教育”,不公布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
高中生期中考结束,孩子的排名比成绩更值得关注 !
只有差生的家长才反对公布成绩,如果孩子考得好巴不得到处炫耀呢|高考|中考|考试|老师
孩子,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有好成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