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会慎独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语出《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
东汉郑玄在为《中庸》作注时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即在独处时保持谨慎不苟。
“慎”,形声字,从心,真声,《说文解字》解释“慎”为“谨也”,《尔雅》解释“慎”为“诚也”,无论是“谨”还是“诚”,皆与心息息相关,即表示内心的谨慎、慎重,如《诗经·小雅·白驹》:“慎尔优游,勉尔遁思”,后又引申指警惕,如《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独”,繁体作“獨”,形声字,从犬,蜀声,本义是单独、独一。《说文解字》道:“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后又引申为老而无子、难道等义。
慎独,即无论群居或独处,都做到固守本心,克己复礼。
元代通儒、学术大师许衡曾于盛夏途径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偶见路边有棵梨树,众人口渴便争先恐后地摘梨去吃,唯独许衡一人不为所动,并言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正是他“慎独”的真实写照。
他说:“纲常伦理国家一日不可废,如果在上者不履行,我们一般人也要履行。”其一生克己复礼,坚守本心,据《元史》记载,许衡死后,“四方学士皆聚哭”,谥号“文正”。

慎独,需时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勤于自省。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只有心存敬畏,才会知道什么是“底线”,才不会心存侥幸、逾规越矩。
为官者更应如此。清朝有位官吏叫叶存仁,为官三十余载,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在他离任河南巡抚时,本说好前来送别的僚属们迟迟未来。叶存仁一直等到深夜,才看到一艘小船缓缓驶来,原来叶存仁的僚属们以为他白日不收礼,是害怕被人撞见后嚼舌根,因此选择在深夜偷偷前来赠送离别礼物。
叶存仁不愿收下,便赋诗一首婉拒:“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诗中“不畏人知畏己知”,是叶存仁的操守,是他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始终心存敬畏、坚守底线的“慎独”表现。
廉自慎独始,贪于微处开。贪欲一旦开了口子,就如同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曾国藩曾在《诫子书》中写下“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而孟子又言“养心莫善于寡欲”。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保持谨慎不苟,守住初心,心存敬畏。只有这样,方能守住清正廉洁,守住心中的一方“净土蓝天”。

作者:刘煌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年1月21日,原标题“慎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慎独,自律的最高境界
不管你奔几了,守住这三样东西,才能越活越顺利!
夜读 | 修身贵在养心,养心贵在慎独
于丹:在新媒体风靡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学会慎独?
【模拟作文】“君子慎独”
古训:人品有底线,境界无上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