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素《中国之问题》摘句

罗素《中国之问题》摘句

华夏书院   2014-08-01 10:54  

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20年9月,梁启超邀请罗素到中国讲学。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以下罗素著作之摘句及其汉译,很可能是梁漱溟仅有的“译作”,似颇为少见。所说“摘句并译出备用”,即拟于撰写《旁观者清——记英国哲人罗素五十年前预见到我国的光明前途》一文时(1972年)采用。此文收入《中国——理性之国》一书,置于全书正文之前(见《梁漱溟全集》卷四)。

一、在中国各阶层(意谓不论贫富贵贱)的人都喜欢说笑,从不放弃一个逗笑的机会。(原书189页)

二、他们的古音乐有些很优美,曲调优雅使人仅仅听到而止(似指古琴)。在艺术上他们爱好幽静(恬淡),在生活上则要合乎理性。(189页)

三、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得愈久,就愈喜爱中国。(190页)

四、孔子和其后学所发展者是纯讲习伦理的一个学派,没有宗教性和独断教诫,亦就不发生出一个有权力的教会机关和引致于迫害异教徒。它确实成功地开展出其整个民族所有的雍容气度和礼让习俗。礼让之风在中国非徒然为例行格套而已,即在曾一无先例的场合亦行之真切。此非限于某一社会阶层为然也,亦且见于卑微的苦力之间。(190页)

五、欧洲人每以为中国人的谦恭礼让是懦弱,实则正是他的力量之所在;他即以此力量卒于制胜其历史上过去的那些外族征服者。(190页)

六、在基督教和回教正统的教诫上,从不容许人崇信其他宗教;但在中国此不相容性却不见有。一个人可以既信佛教又为儒士,彼此之间两不相妨。(191页)

七、他们说:宗教虽多,道理却一。(196~197页)

漱按:此虽未免笼统含混可笑,却见出其直接地信理,间接地信教。

八、中国实际上没有宗教的,此可概括其全人口,非独其社会上层为然也。其所有者只是颇为明确的伦理规范,既不严峻怕人,亦且从不存有“罪孽”观念。(192页)

九、虽则中国文化之内过去缺少科学,但从不存在任何敌视科学之意。因此在其普及科学知识的路上不会有如往者欧洲教会之为阻碍的那样。(193页)

十、西方文化的明显特点,我以为就在科学方法;中国文化的明显特点则是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认识。吾人希望此二者应当逐渐结合在一起。(194页)

十一、如其说,世界上有“不屑于战争”的民族吗,那就是中国人了。中国人的态度天然地雍容和蔼,以礼待人,亦望人报之以礼。如其让中国人选择的话,他们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却只要自由而不要霸权。(197页)

十二、人们总以为我们对中国人最大的善举就是能够使他们亦得以达成如同我们自己这个模样。我认为这是莫大的错误。在我看来,一般中国人较之一般的英国人要快活些,即便他是一个贫苦人也罢。其所以然者,盖在世界观上这一民族较比吾人更富有人情和高雅些。(197页)

十三、我不否认中国人在和西方相反的方向上走得太偏、太远,但正为此之故,我想东西两方的接触将于彼此都会产生好结果。他们将得以向我们学取那些切合实际效用所必不可少的东西,而我们则向他们学习到某些内心智慧——这是当其他古老民族均先后衰亡以去,而他们卒赖之以独存至今者。(197~198页)

十四、标准的西方人总想尽可能地改善其环境,殆无休止,而标准的中国人则尽可能地安于所遇,温文地享受其处境。这是中国人和说英语的人之间最根本的不同点。(202页)

十五、中国当其接触工业文明后,其所夙有的某些高尚品德或犹将保存不失,其中有些恰为当前世界之所急切需要者。对这些风格品质我将以其心平气和置于第一位。所谓心平气和,即指其总求解决纷争于公理正义之上,而不愿用武力是已。(212~213页)

十六、中国是全世界上所仅存的一个古老文明社会而不像是一个政治实体(国家)。(208页)

漱按:我曾说,过去的中国是融国家于社会,以天下而兼国家的。又说,老中国是不像国家的国家,以不要政治为政治的。此即古语所云“端拱无为”是也。

十七、我认为世界上只有中国人真正相信智慧比任何宝贵的东西更宝贵。(225页)

漱按:此处智慧wisdom一词应即指内心智慧contemplative wisdom而说,参看第十三则自明。

十八、中国从其资源和其人口来说,完全可能继美国之后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241页)

十九、外国人无须乎对中国怀抱什么恐惧心理,虽然中国是一个人口巨大和资源丰富的国家。(192页)

廿、我写此书意在表明中国民族从一种意义上是优越过我们的;即因此义中国若竟为求其民族生存而降低到我们的水平,则于他们和我们都是不幸的。(241页)

廿一、中国的独立自主最终意义不在其自身,而宁在其为西方科学技术与中国夙有品德两相结合创开新局;若达不到此目的,纵然取得其政治独立抑何足贵耶?(242页)

廿二、如此大业(按:指社会生产大发达)信得建成,其必须于中国传统道德有巨大变化,以发展公共精神取代其家族伦理,以其致力于私人事业者转而为忠于公务而努力。(247页)

廿三、倘若中国革新家在使得中国力足自卫时,便适度而止,不进一步向外求胜,既得安然自处便转移其为列强所迫致的实利主义作为(译注:似指军备竞赛等)而致力于科学与艺术,建成良好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国于是乃真尽其在世界上所应有的职责,为人类当前极紧要时期,开出一全新希望。此即我想奉以勉励于青年中国者。此希望是能够实现的,正为其必可能实现,中国在一切爱重人类者来说,应受到极高的尊崇。(251~252页)

廿四、在中国所有各阶层的人较比我所熟悉的其他国人更爱欢笑;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欣赏之趣,往往一个严肃的争论却化为一个笑语而告终结。(200页)

(本文选自梁培宽·梁漱溟全集)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电子版《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
梁漱溟:中国民族精神两大特点
梁漱溟:中国缺乏宗教 祭祖祀天或可代替之|祭祖|宗教
国学大师的文化观
石华宁 日志
梁漱溟:中国人之所长在于“人对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