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曼青:孔子与老子之异同


作者介绍:郑曼青(1902—1975),原名岳,字曼青,自号莲父,别署玉井山人,又号曼髯,永嘉(今温州)人。太极拳宗师,师承杨澄甫,擅诗、书、画、拳、医。幼颖悟,过目成诵。10岁从汪香禅习画。1917年到杭州,结识马一浮、经子渊、楼辛壶等,相与研论诗书画。1920年到北京,因在报章与名士以诗唱和,受郁文大学招聘,讲授诗学,并得以结交郑苏戡、陈师曾、王梦白等,经六载之熏陶,诗画俱臻佳境。1928年执教国立暨南大学,又任上海美专国画科主任。1931年,与黄宾虹等创办中国文艺学院,任副院长。1932年,辞去一切教职,专从阳湖国学大师钱名山攻经学,三年足不出庐。因早年学习少林拳,后改习太极拳(为杨澄甫宗师弟子),1934年出任中央军校拳击教师,1939年任湖南省政府咨议兼省国术馆馆长。次年转往重庆,任教于中央训练团。又因少时多病,随母捶药,萌有医药济世之志,25岁从安徽名中医宋幼庵学医,精于病理,尤于妇科、骨科别有心得,曾任全国中医公会理事长。1946年任制宪国大代表,次年当选中医公会国大代表。1949年去台湾,与于右任、陈含光等结诗社,又与马寿华、陶芸楼、陈方、张谷年、刘延涛、高逸鸿等成立七友书画会,并参与发起建立中华民国画学会,又任中国文化学院华冈教授、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委员会纽约分会艺术组负责人。先后多次在国内外举行个人画展,其间在巴黎国家画廊与纽约世界博览会上,为西方画家所赞赏,被誉为东方水墨画之大师。在台湾,创立时中拳社,传授拳术。1965年赴美国,客居纽约,创办太极拳学社,广授生徒,直接间接从学研习者不下数万人。由于擅诗、书、画、拳、医五长,故被赞为“一代奇才”,亦素有“五绝老人”“永嘉五绝”美称。著有《唐诗针度》《玉井草堂诗集》《曼青词选》、郑曼青书画集》《曼青写意》《曼髯三论》《女科新法》《谈癌八要》《骨科精微》《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老子易知解》《学庸新解》《人文浅说》《论语释旨》《易全》等。



郑曼青生前与人推手珍贵视频


孔子与老子之异同

文/郑曼青先生讲


今天兄弟讲的题目是“孔子与老子之异同”,这个题目,各位道长当然知道的比我更多;我今天仅就个人的观点,分别把孔子与老子异同的地方加以叙述。


孔子比老子年纪轻,但我把孔子举在前面,是因为孔子的道与人近,老子的道与人远。孔子是讲修己安人,即所谓修己以安百姓,这是无限的伟大。不过孔子讲修己,老子亦未始不讲修己,只是老子讲的修己的道理是长生久视之道。讲老子如撇开长生久视之道就距离老子太远了。孔子是述而不作,要问他时他才答;他注重中庸的道理,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孔子讲无为是真正的无为,老子虽是讲无为,但他所谓的无为是无不为的、无不能的。譬如他讲到政治,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比喻治理一个大国,像烹一条小鱼一样。讲到用兵,他说“以奇用兵”,所以他的无为是无不为。他所讲的“小鲜”与“奇”,皆系出人意料之外的事情,从这一点看来,老子实在是有所大为的。他平常总是讲“小国寡民”,并且说“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完全是有为的。有的人不知道老子说的是什么意思,所以讲老子时,愈讲离老子学说愈远了。


兄弟对于孔子与两人,以前曾作过比较,因为我早年对老子比较接近,年轻的时候,很看了一些老子的东西,当年我以为孔子是学不到的,孔子的弟子讲孔子是天纵之圣,自有圣人以来,都不及孔子;黄帝以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比不上孔子的伟大,我们怎么能学他呢?所以年轻的时候,兄弟就觉得这条路不敢走,于是就看看老子。兄弟自幼体弱多病,觉得对老子或许比较接近,可是当时看老子的学说,实在一点也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


民国十四年,我住在上海,买了几本王阳明的著作,因为阳明先生也是学道、学佛的,我觉得他的思想同我好像有一点相近。阳明先生说:“我看到程明道讲,孔子的道理是人人可行的,好像人穿的衣裳、吃的饭一样,不要把它弄错了。”于是阳明就回头来研究孔子之道。他以前也是觉得孔子是天纵之圣,同天一样高,没有阶可以下去,集大成的圣人,怎么能够学到呢?所以他没有学。但当他研究孔子以后,觉得孔子的道理对人类的确再近也没有了,于是阳明就学孔子之道。我于民国十七年,从武进钱名山先生游,并在他那里寄读,这时发觉孔子的道理实在与人非常接近。可惜当时我身体太坏,不能作进一步的研究,到了二十几岁,我的健康情形更坏,生命亦几乎难以保持,那时有一位老先生介绍我学太极拳,于是起死人而肉白骨,三年之间,身体就恢复了,所以我对于老子极感再生之德。因为对老子的道理,只有中国的太极拳讲得最透澈,只需运用一点精气的工夫,竟能如此裨益人身的健康。以上所述,是说明我对孔子与老子,是在不同的观念间认识的。



郑曼青画作


我在五、六年前著了一本书,叫做《人生哲理之管窥》,当时要译成英文,请了一位外国对中文很有造诣的博士翻译,翻了三个月,我看了以后,觉得不很高明,这位老博士说:“郑老师,我看过十七本翻译的易经,二十多本翻译的老子,为什么还说我翻译的不行呢?”我说:“你翻译的道理,不是我所讲的。”于是我们再继续研究,后来我第二度把易经及老子讲给他听,结果他所翻译的还是不对;于是我就到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自己去看,发现十七本易经及二十多本老子完全不对,比方老子所说的“虚其心,实其腹”这句话,他说是“心要虚,腹要吃饱”。老子讲的是圣人的话,难道就是肚子吃饱就行了吗?又如老子讲:“天地不仁,以万物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他竟解释成“地不为兽生草,而兽食草,不为人生狗而人吃狗”,这岂不是大错!英国威来注老子,威来是个很有魄力的,他说:“二千多年来,中国注老子的,现在存在的尚有七百多人,中国没有一个人能讲这七百多人都没有懂得老子之心,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一个外国人居然大骂中国七百多位注老子的人,没有一个懂得老子之心,我听到这句话很不舒服。于是我便下定决心注老子,我个人得了老子很多的好处,当然应该尽力从事。经过一段长时间,注释完成后,即由任嗣达先生翻译成英文,有很多人称赞他翻译的极佳,所以我也感觉很光荣,于是我就在外国教老子。


我注老子不敢随意加一点自己的意思,完全以老子自己的话注老子。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原没有意思要著什么书,我只是以老子的道理注老子。在台湾有一位朋友严灵峰君,研究老子四十多年,他讲老子是姓老,并不姓李,在春秋时代只有姓里的,叫里克、里革的,并没有姓李的。如果有的话,一定也有一个出名的人;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在老子以前姓李的并没有很出名的人。这个说法,我很佩服。后来我就把我注的老子寄给他看,请他照实批评,他看了写信给我,他说:“你用老子的道理注老子,我没有办法批评。”



郑曼青先生画像(其徒孙成恭绘)


我注老子的原因:第一、是外国人威来骂中国人注老子都没有懂得老子的心;第二、是我对老子报答再生之恩德。因为世界上想知道老子的人太多,而对于孔子亦误认为像耶稣一样传教的人;我注老子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要让人先懂得中国的老子,再讲孔子;不懂得老子的道理,就不能懂得孔子的道理,所以后来我就先注中庸、大学、论语这三部书。我注的《学庸新解》,已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


孔子与老子相去多远,我曾写了一篇《道德论》,在台湾发表。这篇东西的意思和韩文公的《原道论》有点不同。韩文公讲:“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他的意思是说老子的道与孔子的道不同,他学的是孔子之道,孔子之道是讲仁义的。韩文公的说法,我有些不大赞同,假使不配仁与义,就不能称为道、不能称为德,道与德一定要合仁与义。那么易经上讲:“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是三个基本。天道用不着配仁与义,地道也用不着配仁与义,立人之道一定要配仁与义。如果说道要配以仁与义,那么天道、地道都可以取销,那也就没有天道与地道了,所以我觉得韩文公对于这一点讲的不够特透澈。我所讲的老子之道,就是取刚柔、阴阳的变化,这道德两个字,更是根据易经来的,天之资始道也,地之资生德也。老子著的《道德经》这“经”的解释,就是“常”也,也就是长久不变,永远不变的意思。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说可以讲出来的道,不是长久不灭之道;可以讲出来的名,就不是长久不灭之名。老子所讲的是天之道、地之德、阴与阳、刚与柔,他不讲人道。他也许事故太深,他讲无为,如果要有为,人可能都作假,所以老子是讲真的,把仁与义都撇开,不要以智治天下,要以愚治天下;仁也不要,义也不要,天地不讲仁,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天地不仁,视万物等于草做的狗,刍狗是从前一种巫祝祭祀的物,拜祭以后就丢掉了。“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同天地一样,也不以人之所以为仁、没有私心,视百姓同刍狗,与天地视万物是一样的。他这两句话,把仁义两个字推开,他讲另一个道。孔子决不讲远的道,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有关自己生活上的事情都不晓得,问死的事情做甚么!他问曾子:“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我们知道“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忠恕是两件事情。孔子说:“忠恕离道不远。”那里来的不远的两个东西,当作一个东西来贯道呢?以兄弟看起来,实在不能这样讲。孔子的道理,是自易经里“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章出来的;因为孔子曾作易系辞,所以我认为我用易经里孔子的话,来解释孔子的道,才不会离孔子的道太远。


上面这个图里的白色就是气(天),黑色就是象(地),这黑白间的一条线就是理。所谓圣人,就是伏羲氏。伏羲创八卦、太极。这个圣人以河图、洛书的原则加以转变,从直变为圆;因为直道是走不通的,把这条线弯成圆,才能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都能通顺,周流不息。除了这三个道理外,世界上再没有别的道理,不论人或万物,都不能离开这三个道理。

我们将孔子与老子综合来讲,老子讲天道、地道,孔子讲人道,这三个道合起来,宇宙才完整;所同的是立足点在这三个道上,所异的是孔子专讲人道,老子绝不讲人道,专讲天地的道理,这是有大区别的;但是各人讲各人的道理,彼此并行不悖。现在学孔子的人,绝不肯讲老子,甚至还要大骂老子;学老子的人却会说,你的老祖师曾问礼于我的老祖师,于是双方就不免发生起争论,其实这真是多事。我所著的《道德论》中,也提到几点韩文公的讲法不对,比方当时他说:除士、农、工、商人士外,又添了佛、道人士吃饭,是多余的了。其实世界有那么大,那里能计算那么清楚,觉得这佛、道人士在世界上是多余的,这种人一样具有良心,还是往善路上走,为什么要反对他?世界上有几个孔子,有几个孟子呢?几千年来只有一个孔子、一个孟子,其道并没有坠,天地也并有没有崩,你要那么多的人支持这个道理做甚么吗?世界上能生两、三个周公吗?能生两、三个诸葛亮吗?都用不着,真正的人才有一、两个就行了。你要发展你自己的东西,不要怪人家,老子没有害孔子,你拼命反对老子是多余的、不必要的。我也说过,这两千五百多年来,能够晓得老子的只有一个孔子,孔子说老子“其犹龙乎!”这句赞词是何等的深刻!我们如果要推翻老子,那就要先把论语推翻。孔子一生不讲一句离开人的话,他以'其犹龙乎!'这句话来恭维老子,简直可以说是把老子捧上天了。实在老子的思想是特别的,其立场也很难逆料,孔子说老子的这句话,仔细看看,不是对普通人讲出来的,老子已深刻悟透了道理,不能以普通人看老子。老子这部书,还有许多人不以长生久视之道来解释它,真使我有些不了解。像孔子见过老子,可以讲老子,别人都不能;所以我说老子没有办法解释,只有以老子自己的话来解释,我所讲的老子是如此。


有几点和孔子大不同的地方,比方老子讲:“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个人还有是非吗?不是的!老子的道理是从易经来的,易经上说:“见恶人无咎。”就是不要对坏人不好,这是处乱世的道理。世界太乱了,抓这些恶人做什么?所以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与孔子的“善善恶恶”相较,两者不是相对比的东西,老子是有另外的一种看法。比方老子这本书,是没有可以引伸的。例如“以德报怨”,我恨某一个人,要以德报他。孔子听了这句话,觉得人家对你有德要报他什么呢?所以孔子引伸出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话。这句没有丝毫隔阂话,只有圣人才能讲得出来,如果以暗杀、挑拨是非报私仇,这就不是直了。这“以直报怨”的态度,真是光明磊落,虽然我和某人有怨,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孔子的道理。


孔子与老子之异同如此,最不同的长生久视之道。人有生必有死,但长生是讲生而有用。颜回如果多活几年,他的许多道理都可以发挥出来;诸葛亮多活几年,天下尚未可料也;要这样的人长命才有用。我以为长生久视如果有用,就长生久视;假使没有用,龟鹤延龄,对人类有甚么益处?多活几年与少活几年又有什么不同?所以这一点大不相同。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也。”即早上听到道,晚上死了也可以。闻道是闻做之人道,我是人,不是畜生,如果没有闻人道就死了,来生还一样不会做人。所谓立人之道,是能使人站立起来,不能使人站立起来,不人道,也就不是人了。人,总有一天会死的,在世界上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我有一篇文章,是讲孔子与老子的异同,其中列有几十条,惟因时间有限,不能详举。


此外,还有一件事情,要在此附带说一下:我在幼年时候,有一位表哥在德国学哲学,我那时问他什么叫做哲学?他说你不懂,哲学是从外国来的,中国没有哲学。我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始终没有忘记,所以我要研究哲学是什么东西。后来看了许多哲学书籍,才知道求高深知识、道理的就是哲学,世界上各种高深的道理,是没有不在哲学里的。我认为“哲学”一词,最早是日本人翻译过来的,将“philosophy”直接译为“哲学”是错误的,于是我就对“哲学”这一名词写了一篇文章,中英文对照,送给张晓峰先生发表。我在文中指出中国的书中有“明哲”、“圣哲”等词,外国人把这个哲字盗去了,反过来骂中国没有哲学;把中国的哲人老子与孔子也都推翻了,并且在“哲”字下面加一“学”字。圣与哲是不同的,孔子的弟子对孔子说:“夫子圣已乎!”孔子说“夫圣我不能。”可是孔子到了临死的时候说:“哲人其萎乎!”他自己承认是哲人,不敢自居圣人,所以圣人哲人相距很远。所谓圣,譬如是道,哲就是德,道能学,德不能学,道是放诸外的,德是置诸内心的;“哲”只能称哲理,不能称“哲学”,所以“哲”字下不能加一“学”字,我这篇文章先送给顾维钧先生看,他看过以后说:我在几年前就有这个想法,可是讲不出来,现在你讲得好极了。他这样一说,我的胆子就更大了。嗣后我送给几位八十几岁的外交家看,他们也都说我的说法非常对;过了两年,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看了章太炎先生的著作,有一段也认为“哲学”一名词翻译错误了。最后,我须在此强调一句:我们中国两位万世不朽的哲人-老子、孔子,都是讲哲理的,“弗罗索非(philosophy)”只是讲智学而已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陈鼓应在《老庄新论》一书的“摘”、“评”、“议”续七
易传·系辞译文(上)
《老子》与《易传》损益思想的异同及意义
系辞上传 <7>
《易传》系辞(上下)(原文与译文)
文化乱象:孔子曰“无为而治”送给老子,《易传》当作《易经》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