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精辟了!玩微信的禁忌:七不看七不转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1.不看不转“三黑”(黑中华民族、黑中国发展、黑中国核心利益)帖子

  

长久以来,敌对势力对中国没有四分五裂国破家亡反而众志成城走上了国富民强、振兴中华的康庄大道心有不甘,已经在许多事情和历史节点上与我为敌,无中生有造谣惑众、煞费苦心栽赃诬陷、挑拨离间唯恐中国不乱,真真是惊心动魄你死我活。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武力恐吓不行就颠覆抹黑,抹黑毛泽东思想、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功绩、抹黑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抹黑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抹黑民族团结和谐、抹黑东海南海主权归属、抹黑中国反恐维护安定......几乎到了凡是中华民族自豪、中国人民幸福的所有事情都要抹黑!那些敌对势力的“三黑'帖子,无论如何改头换面、无论如何指桑骂槐,无论如何造谣中伤,其狼子野心必定是乱我中华,毁我长城。

  

所以对于这类微信,笔者是坚决不看,要是不留神掉坑里,那就口诛笔伐,以正视听。

  

2.不看不转泛滥无度的“鸡汤”

  

卧薪尝胆励志、海枯石烂真情、不畏艰险创业、江湖险恶警惕,这些都是各类“鸡汤”的主题,或旗帜鲜明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有的还具有醍醐灌顶般的功效,比如“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何等豪迈,何等敞亮。

  

年轻时候,笔者也热衷于搜集各种格言警句用以励志和自省,古今中外地胡乱抄录了好几大本,时不时自我小激动一番。

  

凡事有个度,偶尔或匠心独具运用一两句“鸡汤”,那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但过于人工雕琢、过于连篇累牍,就有点“装”的味道了。

  

隔三差五喝一次鸡汤,那是享受;天天灌鸡汤,那是遭罪。

  

面对那些生拉硬扯、无病呻吟甚至“组团”忽悠人的“鸡汤”,笔者实在是提不起兴趣,有的时候更是倒了胃口,不看也罢。

  

老伴对热衷于泛滥无度“鸡汤”者有句精彩的评论:“他们多是用‘鸡汤’去感动、启迪、要求和限制别人。”

  

细想,精准至极,妙不可言。

  

如此,这汤还有原汁原味吗?

  

3.不看不转“养生秘笈”

  

这类微信日常走量非常大,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体。

  

青春不再的老头老太想健康长寿无可非议,憧憬着用养生换岁月也可以理解,但凡事不可偏颇,更不可痴迷,满脑子都是怕病怕死不值当,花甲之后没几天好日子了,何苦杯弓蛇影地折磨自己?

  

再说了,整天唉声叹气怕生病怕衰老,整天想着长命百岁寿比南山,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满世界寻找养生偏方,整天大把吃药大口进补,哪还有时间干点别的?比如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唱歌跳舞、出门旅游、体育锻炼、种花钓鱼、品尝美食等等等等。

  

现代骗子们瞅准了养生这块巨大的蛋糕:人老、钱多、怕死好骗。

  

于是乎,五花八门的养生骗术应运而生,有专家忽悠的,有假药骗钱的,有小便宜在前大黑坑在后的......反正就是要骗得你七晕八素,乖乖掏钱。

  

就算一年养生465天,能长命百岁的又有几人?

  

笔者曾写过一篇讽刺杂文,也不知有多少人能理解笔者的初衷。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4.不看不转“标题党”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可读性和阅读效果。能做出健康正常标题的,就是具有基本素质的作者和编辑,反之就是“标题党”。

  

何为“标题党”?

  

按照权威的解释,“标题党是互联网上(还有一些不负责的小报刊——笔者注)利用各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以获取各种利益的网站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其主要行为是发帖或转帖的标题严重夸张,帖子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

  

现实中,岂止是严重夸张,有的完全没有道德底线,例如制造噱头、借壳名人、擦边色情、侮辱人格等等,怎么耸人听闻怎么来,怎么能吸引眼球怎么编,于是各种“标题党”的精神文化污染物就泛滥成灾。

  

一般情况下,“标题党”的文章,笔者是不看不转的。个别时候,靠谱朋友转发一些标题虽不好但内容不错的好帖子,笔者也会照读不误并再次转发,但一定会对标题加以说明或直接抨击。

  

5.不看不转“伪娘”和“骚娘”

  

何为“伪娘”?何为“骚娘”?

  

笔者的定义是:

  

演艺界和体育界一小撮演技和竞技水平一般、小有“姿色”、眉目能传情、言行可煽欲、能撩起一小部分老少女性色情和性欲遐想的青春男性“娘娘腔”,就是“伪娘”(别名“小鲜肉”)。

  

出于艺术或运动爱好、出于对文体明星扮演角色或对竞技力量的敬佩和爱戴而追崇的女性为女“粉丝”;不重角色只图色欲、不尊伦理缺少自律、不顾人格的公开献媚者或挑逗者为“骚娘”。

  

无论文字多么煽情,无论插图多么骚浪,笔者对这类东西从来不看不转。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6.不看不转各种“红包福利”和“人气点赞”

  

2018年2月,笔者将2017年写的两篇文章编成《重复:从今往后,我不再抢红包》,没想到在今日头条成为推荐量167.6万、阅读量24.5万、转发量377次的“爆文”(今日头条语)。

  

这间接说明,不少读者朋友对发红包、转红包、抢红包的行为,也持不赞成或质疑的立场。

  

至于各种“人气点赞”,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整个过程以及结果,与我们提倡的优良传统、精神文明、伦理道德等有较大的出入甚至冲突。例如,给某个孩子点赞拉人气,可能会让孩子沾染上投机取巧的恶习;给某项比赛点赞拉人气,也许无意中就助长了弄虚作假的歪风。

  

7.不看不转各种“传销”和变相诈骗

  

网络信息时代,在方便了消费者的同时,也为各种不法分子提供了实施各种骗术的机会。

  

事实证明,微信系统中不少所谓的红包、福利等,其实就是各种“传销”和变相诈骗。例如“签到获手机充值”的福利红包,确实可以获得一点流量,但前提是签到者要提供个人手机、地址、邮箱等信息,对方一点蝇头小利,就轻松将你的隐私查了个底掉。

  

还例如有的“签到领现金”,那不仅需要你填写个人的信息,同时还需要转发若干个朋友圈或微信群,之后,你这个个人隐私和朋友信息的“出卖者”,才有可能得到一点可怜的施舍。

  

至于手机诈骗、网络金融诈骗等犯罪案例,更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不少受害者痛不欲生。

  

在这个问题上倒霉栽跟头,肯定有两点没悟透:一,商业世界从来没有免费午餐。二,人类最大的软肋就是一个字:“贪”。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充斥在微信朋友圈里最讨人厌的5种人,你最受不了哪种
朋友圈里的“病人”们
我花50元赚来190元的贴吧推广经验
为什么你会越来越讨厌用微信?因为...
微信为何会被封号,有何对策?
在微博,你最需要取消关注的十种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