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佛之人,这4种话尽量少说,避免祸从口出!

学佛的人应该都知道,佛家讲究一个“因果”,凡事有因必有果,任何事情的背后都有缘法,并非无缘无故发生。“起心动念皆是因,当下所受皆是果”,因果相续,真实不虚。修行不是让我们变成一个与众不同、奇奇怪怪的人,而是要剔除自身的毛病,成为一个有智慧、有福气的人。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就是人生的修行,看似简单,其实也不易。比如人常犯的恶习—“贪嗔痴慢疑”,佛门里将其称为“五毒”,即五种损害人福气的习气,很多人在生活中不经意间就会犯下这些毛病,而给自己带来烦恼业障。比如“口业”,我们常讲要“善护口业”,可是仍有很多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在人背后议论是非。

老话就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们往往觉得不过是过过嘴瘾,又没有真正动手伤害到他人,不会背负什么因果,不会影响到自己。这就错了,如果我们的行为直接或间接伤害到他人,对自己来说,才是更大的亏损。那句“害人终害己”不是没有道理的,尤其是造口业,有时候语言上的刻薄更容易毁掉一个人。信佛之人,口业第一,以下这4种话尽量少说,避免祸从口出!

一、绮语

什么是绮语?指人说些不干净的污浊不堪的话,引人生邪淫之念。我们常讲做人要善良,什么是善?要给人方便,利益他人,使我们身上获取正能量,这才是真善的体现。若我们语言引人不适,给他人带来负面影响而造业,或若使人烦恼生业障,对自身而言都是难辞其咎。“万恶淫为首”,不要做负面信息的传递者,不要做龌龊不堪的猥琐小人。

二、两舌

什么是“两舌”?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爱“嚼舌根”之人。师父告诉我,不论到什么地方,哪怕所谓再清净的地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避免不了有是非。这往往是人的通病,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喜欢攀比、喜欢踩高捧低,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别人风光时,恶意诋毁;别人落魄时,处处排挤,等等,这都是小人之行。

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无错,都是别人的错。修行,不去反观自己,处处看别人的不是。还喜欢以讹传讹,给他人带来伤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可能我们一时开心了,但是要知道人在做、天在看,什么事都是有因果的,“言多必有失”,“因”重了,“果”也就大了,“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希望敬畏因果、清净口业,少言人非、多思己过。

三、恶毒之语

做人不要“刀子嘴”,那样真的很伤害人,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骂人一时爽,但其实对人对己都是不好的,也是比较损福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出现意见不合、拌嘴的时候,切记不要恶语相向、互相伤害,那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真正处理对峙的方法应该是冷静和包容。如果事情是自己的错,那你没资格生气;如果是别人的错,那你没必要生气。生活本来就不容易了,不要再让冷艳刻薄的话再寒了大家的心。

一句温暖的关切,一句“没关系”,放过了他人,也是善待了自己。“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退一步海阔天空。

四、妄语

所谓“妄语”就是说些没有意义的无厘头的虚无或夸张、夸大事实的话,骗取他人的信任,给人带来烦恼。那有人就说了,不能说妄语,那开玩笑属不属于呢?开玩笑调解生活,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有度,要建立在真诚不欺的基础上,不要给他人带来实质性伤害,目的是利人,而不是损人。当然,若是“善意的谎言”,能够利益他人,也是可以的,但要适当,不要过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5种话最损福报,尽量不要说,因果不虚!
99岁老僧的忠告:这四种话不要乱说,因果不饶人!
五台山老僧:这四种话不要说,说了就会背因果
常顺有话如是说:不妄语的功德有多大(四)(讲于2020年10月17日)
罪业是自己造成的
十不善业之口业四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