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宇宽:金庸和他的江湖
[ 作者:郭宇宽    出自:金庸江湖论坛    时间:2013-12-10    点击数:1300 ]
“向问天右手高举,划了一个圆圈。数千人一齐跪倒,齐声叫道:‘江湖后进参见神教文成武德、泽被苍生圣教主!圣教主千秋万载,一统江湖!’”这是《笑傲江湖》中华山朝阳峰顶的一幕。2003年九月,我当时还是陕西卫视《开坛》栏目的主持人,参与了以金庸为旗帜的“华山论剑”系列活动。
当时海内豪俊莫不奔走相告,涌于华山一睹金庸侠范。在形形色色人物的拥簇下,敲锣打鼓声中老先生平生第一次登临他多次描写到的华山绝顶,当然是借助缆车和滑杆。
在文学作品中的侠客常在功成名就之际飘然退隐,生活在二一世纪的金大侠却无处可去。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媒体的猛料,他已不再需要象他当年办报纸时那样忙于捕捉新闻,他自己就是新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围绕在他身边的各路豪杰各怀所托,求名逐利者亦如过江之鲫,我就亲见一位江湖颇有名头的“反伪科学大侠”,主办方多次推阻还是不请自来,而且多方努力就是为了能凑到一个离金庸近一些的位置,而一位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为尚不登大雅之堂的金庸作品鼓与呼的文学理论界前辈却被挤得连和金庸说上两句话的机会都没有。更多的情况下,金庸名义上是主角儿,实际上是众人的背景、道具和新闻素材。我从始至终观査老先生的态度,有些人的表演让我都觉得恶心,金庸其实都看得非常清楚,但他一概应酬如仪、礼数不缺,甚至有些明显的屈己从人,面对不同对象在不同场合说甚至相互矛盾的不同的话,尽可能让大家都觉得很舒服,也许是江湖使人无法坚持自己。金庸曾说过自己最崇拜的人是陶朱公范蠡,人们知道携西施退隐又富甲天下的趁兴逍遥,却忽略了其实每一次对权力和诱惑的抗拒都需要经过精确的掂量算计。
象我这样酷爱金庸小说的读者常会走一段弯路,就是从他笔下的侠客身上寻找金庸的影子,这常常是徒劳的。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金庸唯美的人格理想,在现实中我们更可以体会金庸纵横捭阖、审时度世的人生智慧。1962年前后受“大跃进”影响,大陆饥民波浪式地涌向香港这片富足的弹丸之地,形成一股浩浩荡荡的“逃亡潮”。“明报”倾力报道、评论“逃亡潮”,遂声名大噪,发行量倍增。而金庸的政论充分体现“政治现实主义”色彩,也从客观上迎合了香港岛民生怕大陆灾民拖累自己富足安定生活同时又要给自己寻求良心安慰的心态。事隔多年,金庸一直反对将自己当初为报纸撰写的时政评论集结出版,他的理由是“那没有什么意义。”
金庸不仅是一个文人更是一个江湖客,他的政治智慧使得他几十年来周旋于在台湾、大陆、香港本土和港英等多方政治势力的博弈,得到各门各派的认可,这是真实的江湖。那苦心孤诣十五部煌煌大作不妨当做是他于无人处拍遍阑干。
我接触过的文化人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大陆的文化人愿意把自己表现得很忧患,哪怕自己其实很快乐,香港的文化人愿意把自己表现的很快乐,哪怕自己并不快乐,这是不同的文化土壤使然。在所有照片中金庸的笑容都如雏菊般灿烂,我无意中近距离看见休息室中当摄像机和闪光灯没有对准他的一刹那老人疲倦落寞的神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忽然感觉他的那种微笑其实是历尽世事打磨的职业化表情。
那次非常幸运,我得以近距离的接触金庸,询问了一些我对他困惑已久的问题,包括他父亲的死对他的影响。金庸确实是一个不善谈吐的人,他讲话很慢,而且口吃,讲一个小时话,记录下来也没有多少字。但是每一句条理都很清晰,很有逻辑。在整理出来之后,特别有一种动人的力量,而且直到今天我重新从电脑中找出这篇谈话,也感觉他是真诚的。感谢他当时把我当作可以坦诚讲心里话的人。
当时,他跟我说他以后最想做的事,是到大学去读书,当时我研究生刚毕业,以为他是表示谦虚在开玩笑,两年之后就传出了他去剑桥大学读博士的消息。
当时他还跟我说,秩序和自由是特别重要的命题,要好好研究,我当时并没有很强的共鸣,今天回想起来,真是值得品味。
我之后没有再打扰过这位老人。
愿他长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荐书20211030
金庸生前在多种场合,说过同一句话:我这辈子最佩服的人是邓小平
香港四大才子现状,有的仙逝,有的功成归隐,有的还在游戏人间
盘点金庸先生15部被搬上荧屏的经典影视作品,从此江湖再无金大侠
澳门金庸图书馆
李泽厚,你还能药店碧莲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