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化纤巨头进军织造业,继恒力后桐昆集团在苏北投建10000台织机,或加速行业洗牌!

12月3日晚,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公司在江苏省沭阳县投资约150亿元,新建年产240万吨长丝(短纤)、500台加弹机、1万台织机、配套染整及公共热能中心项目。

据公告获悉,上述项目改变了传统聚酯纺丝生产方式,实现了聚酯纺丝、加弹、织造一体化生产的转型升级,拟新征主厂区规划用地约4200亩,包括公共热能中心项目用地200亩以及靠近学校附近规划100亩职工公寓用地。桐昆股份表示,上述项目的产品是新型功能性纤维、高档纺织及染整面料,利于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桐昆股份上述投资项目位于的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2001年8月,2006年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现集聚规上企业230家,其中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89家。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通讯、健康医疗等产业已成规模。

无独有偶,在今年一季度,计划总投资230亿元,建设年产120万吨差别化超仿真功能性化学纤维和年产10亿米功能性面料等项目的恒力时尚产业园项目在位于宿城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启动开工仪式。该项目2020年底前期能建成投产,全面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纳税达10亿元。

而早在2007年,恒力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南北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号召,支援苏北、牵手宿迁。十三年来,恒力集团不断加大对宿迁的投资,在宿迁累计总投资超百亿元,已发展成聚酯新材料、纺织和酒店三大板块为主业,地产、金融和贸易等多元化发展的龙头企业,已成为江苏省南北挂钩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

| 进军织造市场,做全产业链上的强者

截至到19年,目前行业前六大涤纶长丝企业桐昆、新凤鸣、盛虹、恒逸、恒力、荣盛占总产能的一半以上,未来几年,涤纶长丝仍在扩产的仅桐昆、新凤鸣、盛虹等大企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如今,产能已高度集中的聚酯行业正在进一步演变!

聚酯市场竞争加剧,一方面竞争力差、亏损严重的聚酯工厂将继续被市场洗牌,另一方面,凭借着PX-PTA-聚酯-化纤-织造垂直一体化的产业布局,聚酯产业链大厂有着丰富的利润来源,可以根据产业链当中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顺应时势,适时调节产业利润来源,而不必押注在聚酯产业上。聚酯市场产业集中度将继续攀升。

同时市场预测,2021年涤纶有望迎来一轮景气复苏:首先是终端内外需持续向好,国内领先海外一步,服装社零销售额9月已实现单月同比+8%,出口金额随着疫苗落地和海外经济重启,预期也会加速改善,纺服整体终端需求有望回升至过去几年的6%左右;其次是全产业链目前库存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偏下游的面料和服装环节,过去两年库存都基本持平,2021年随着需求复苏和油价上行,有很大的补库空间,可能会带来2%-3%的需求增长。

| 苏北成产业转移重要投资地

据各集群地区统计,2020年上半年,盛泽、秀洲、龙湖、泗阳、平望、七都、柯桥、大丰小海八地化纤长丝织物产量累计为106.68亿米,同比减少13.1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9.45个百分点。就行业整体情况看,泗阳表现突出,尤其是二季度逆势增长,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近20%。

据了解,泗阳集群化纤长丝织物产量增长是由于近年来新建厂房陆续投产,加之产品以家纺面料为主,受疫情冲击较小。在后疫情时代,家纺终端相对于服装终端来说,展现出了一定的韧性。

2020年1~6月我国主要长丝织造产业集群化纤长丝织物产量表


根据相关官方发布的消息,近年来,泗阳加快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高端攀升、向后道延伸,不断补齐补强产业链条,集聚了恒天家纺、申久家纺、四海伟业等行业龙头企业2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57家,年可产聚酯纺丝50万吨、化纤长丝面料和印染布20亿米、服装5亿件,初步形成“聚酯→切片(熔体直纺)→纺丝(纺纱)→加弹→织造→印染→家纺/成衣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目前苏北的泗阳已成为了江浙喷水织机产能转移的主阵地之一,其中泗阳喷水织机计划承接达到80000台;从名不见经传的纺织洼地到产业高地,泗阳县以'黑马'之姿,闯进了中国纺织行业矩阵,在六大板块中份额超过五分之一。

原本默默无闻的苏北纺织产业,几乎就在“一夜之间”迅速崛起,巨大的纺织集群市场初现规模。这本身对于聚酯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力。桐昆集团也在公告中表示,该项目的建成也将增强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建设一流化纤制造基地。

此外,在环保治理、产业梯度转移的大背景下,原来环太湖的纺织印染企业搬迁至苏北地区,对项目而言具有区位优势,产品销售有保障。

| 化纤织造行业洗牌或将加速

对江浙沿海地区的织造厂家而言,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两年前掀起的全国环保整治运动,让纺织产业转移成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寻求突破发展的理性选择,在此背景下,成本低廉、资源丰富的苏北地区涌进了大量的织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企业产能反扑,竞争给当下的江浙织造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大量纺织订单延迟、取消,给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重重困难。

受外部坯布成本较低影响,本地很多企业被迫加入价格战,深陷亏本深渊,越生产就越亏,可是机器停了,房租、机器折旧费、还有工人基本的生活费等等都是支出,接下来,龙头聚酯企业布局下游织造,优胜劣汰,必将加速下游织造行业新一轮洗牌!

资料来源:第一纺织网、化纤头条、棉纺织技术新传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文英:长丝织造产业显现巨大增长空间
中国纺织三大富豪:化纤790亿、棉纺650亿、针织500亿!
句句扎心!对于淘汰10.4万台喷水织机,吴江纺织老板说出了“心里话”
疫情下的纺织产业链:聚酯产品跌势难止 化纤原料持续低迷
我国化纤行业简介
盛泽丝绸文化----衣被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