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票投资哲学里的辩证法

股票投资哲学里的辩证法

    面对变化万千的股市,要求我们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外因找内因,发现量变认质变。股市中盘面的变化是现象,宏观经济环境、公司基本面是本质;大盘涨跌是外因,股票的扩容与资金供给的供求关系是内因;庄家建仓是量变,突破价升是质变等等。另外,股市中只有相对没有绝对,针对股市中的某些特殊现象,我们除了要看到现象常规的一面,还要看到其辩证的另一面,如下列问题:

  好股与坏股:好股是指业绩优秀,成长性好的股票,但一般都股价高挂,已经是高价股了,一些绩优股的价值已从股价上有了体现,甚至是超前的体现,那她再好又能好到哪去呢。常言到"富不过三甲",绩优股也如是,如果她连续三年伴随着股本扩张高增长了,便要留神,要变就要向坏的方向发展了。中国真正能长盛不衰的企业还没有,当然不扩张股本保持业绩是能够达到的。而坏股,指业绩亏损,市场形象差的股票,一般股价低廉,再跌也跌不到哪去,坏又能坏到何处呢?只有华山一条路--重组,结果要变就能向好的方向变,就会成为好股,这样的股票不少。这说明物极必反。

  高价与低价:有些人见高价股望而生畏,很少关心,可看看市场中每年高价股比低价股一点不少涨,所以高是相对的,尤其是高价股在相对较低的价位时,而有些股票看低实高,8元的股价照样跌到4元,许多低价股,绝对价位是很低,可两三年不涨者也不在少数。股价没有高低,要看与股质是否相当。

  放量与缩量:放量上攻的股票与缩量下跌的股票,一般认为是合理状态可继续持股,而缩量上涨与放量下跌的股票,一般认为是背离,是不好的状态要应抛股,实际情况则不然,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典型现象是涨跌停板时,无量涨停还要涨,无量跌停还要跌。上涨初期要价量的配合,涨一段后又不同了,庄家控盘股越拉量越小,真到放量上涨时反而是出货了。下跌的缩量要看速率,快速缩量才好,否则可能绵绵阴跌无止期。其实放量下跌,在说明抛盘大的同时接盘也大,未必就坏,尤其是在下跌的末期。就价量关系而言,个股的价量关系常有失真,反而大盘的价量关系往往真实得多。

  强势与弱势:大势强时有弱势股,大势弱时有强势股,弱势强股很难做,而强势中的弱股特别是前期放过量在强势初期的一般不能放弃。大盘低靡时,一些优质股换手率低的不行,只有0.2一0.3%,看似极弱,其实这时介入反倒安全,因为她总会变强的。反之,强势股一路上攻,换手率超过15%,强到了头也该由强变弱了。

  追涨与杀跌:股市中忌讳追涨杀跌,教导之声也常环绕耳边,可股市中高手的利器正是追涨杀跌,低位平台放量突破你不追涨吗?高位平台放量下跌你不杀跌吗?该追则追,该杀则杀,不在于是否追和杀,关键是你对该股的理解和认识。切记:只从表面看图形,就凭感觉追涨杀跌是万万不可取的。当你对某只股票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即使是追涨杀跌,也会得心应手。

  股市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相互关系,像投资与投机、买方与卖方、利多与利空、M头与W低、支撑与阻力…等等,这些关系既是矛盾体又是统一体,在运动中其位置可相互转换,所以我们不应固定思维,而应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

赢家和输家
投身股市有点资历的投资者都有过赚钱的经历,哪怕只是偶尔的一次或者几次,而这种赚钱的体验也是很多投资者不断亏损却一直在股市搏杀的主要原因,因为大家都想再次重复赚钱的经历而挽回损失或实现盈利。
    而股市中永远有赢家和输家,赢家和输家根本的区别是赢家在市场上是不断的赚钱,即使每年赚的不多,但是处于一种不断增长的复利回报中。而输家虽然偶尔也有赚钱的时候,但是总体处在一种不断的复式亏损中。
    从操作的层面来讲,赢家追求的是低风险下的持续利润,而输家往往是总想着一夜暴富。赢家将操作的可靠性放在第一位,而输家往往是追求利润最大话。赢家不会为暂时的挫折改变自己的理念和方法,而输家往往是一种无原则,无定式的随意操作,这造成股市的一个现象就是赢家长赚而输家常输。
    从一个输家变为赢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每个成为赢家的投资者都不尽相同,但是有几点我认为是有共性的。首先赢家都是善于总结自己不足的人,这种不足包括投资方法也包括性格,因为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投资方法才是正确的。
    再有就是成为赢家有个从主观意识型交易到客观认识型交易的过程,是否具有定性,定量,明确的系统交易法则是区分高手和低手的重要依据。最后一点我认为在于思想境界,赢家具备一种科学逻辑的世界观,市场和自然界一样都是不能完全认识的,必须承认个人的渺小,顺其自然也就是理解自然,妄图掌握自然征服自然和妄图掌握市场征服市场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如果一个投资者投身股市两年收益为亏损,那么我建议你应该考虑退出,起码是暂时退出市场深刻反省,股市是不会关门的。跳出这个繁杂的利益竞技场,多读读书,包括股市之外的其它书,尤其是包含人生哲学的书,再将过去的失败仔细的总结归纳,找到过去失败的原因和今后要尝试的方法,相信比停留在市场中继续搏杀效果好的多。

    投资的哲学之道

    除了工资收入之外,你还有哪些赚钱的方式呢?我们的祖先对此早有深刻见解。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说过:“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你不拥有财力的时候只能靠体力去赚钱,在你财力不足的时候就要靠智力去赚钱,在你财力雄厚的时候就要靠对时机的把握来赚钱。这句话的精髓在于指出了可以通过钱去赚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投资”。这可说是中国最早的投资哲学之一了。

  美国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一直认为,哲学、历史学得好的人,比学统计学的人更适合做投资。他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因为哲学是世界观,是方法论,哲学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使人崇高起来的一门学问。学好哲学,等于接受了人类大智慧的熏陶,增加了人的思想底蕴和内涵,这将在根本上有益于投资。

  从某种意义上说,“投资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东西。”成功的投资者固然离不开统计学和各种经济金融的统计数据,但更重要的是,投资者要能做到不仅仅拘泥于统计数据,应学会从更高的哲学层面来把握投资的风云变幻。这就要求投资者拥有更开阔的胸襟、视野和古今通达的哲学与历史智慧。彼得·林奇能长期战胜华尔街成为投资领域的佼佼者,跟他浓郁的哲学与历史学素养是密不可分的。

  “当你投资股票时,你必须对人性,乃至对国家和未来的繁荣要有基本的信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事情让我的信念动摇。”这是彼得·林奇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投资经验之谈。

  按照彼得·林奇的说法,一个投资者要走向成熟,一定要逐渐树立起一些能经得住漫长岁月考验的哲学信念。一是要对人性保持有基本的信任。作为投资者,你不仅要在市场中看到人性固有的贪婪和恐惧等弱点,更要能看到投资市场其实还更多反映了人性的优点,反映了社会与经济始终向上发展的主基调。这就启发我们即使是在最悲观的时候,也不应放弃对市场未来的希望和信心。二是要对国家和未来的繁荣具有基本的信任。彼得·林奇对美国经济的繁荣前景永葆希望从不怀疑,“股神”巴菲特其实也有类似的说法:“没有什么比同美国打赌更愚蠢的事了,自从1776年以来,这种打赌就从未赢过。”几十年后,两大投资大师基于这种信任驱动而进行的各项投资,都获得了难以想象的丰厚回报。

  与现在部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担忧不同,巴菲特非常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前景,他说:“我想中国的经济不会出问题。从现在起十年、二十年后,中国和印度必将快速发展。”站在哲学理论的高度,以哲学信念的宽阔视野来考量我们的投资,我们将能获得更加长久坚定的自信和从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股市聊聊吧
伟111
股票二十年赢家金钥匙(一)
股票操作要诀
如何才能赢下投资这场游戏
在股市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盈利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