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志、灵魂与智慧
意志、灵魂与智慧
  
  作者:苏拉德
  
  摘要: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和弗洛伊德的利比多论是他们各自理论的核心,这两个核心又都与柏拉图的灵魂论相联接,这是否应当看作是柏拉图哲学威力的表现?但欧洲骑士却在“愤愤不平地要竭力摇脱古希腊人的束缚”(尼采语),努力不让自己成为“柏拉图的注脚”,明白这点,你对他们众多不注明出处的“独创理论”就会失掉一些敬意,转而更尊重希腊人。
  
  意志,英文will作名词使用时的含义,指既定的人生信念、目标等,其实也是人的欲望━━强烈的、根本的欲望,或者说是利比多的基本的追求、灵魂的最终指向。要认识意志、灵魂与智慧三者的关系并进一步认识它们的内涵,首先得听听哲学家的见解。
  
  叔本华哲学的核心是生命意志(也称生存意志或求生意志),他的见解是我们首先要听的。类似柏拉图,叔本华也将世界一分为二:表象世界和意志。对人来说,意志是自动的、盲目的,动物为求生而作的种种行为,都有意志在起作用;植物甚至无机物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意志在作用。至于人,“不但身体的活动是意志现象,是客观化的意志,是具体的意志,就是整个身体本身也是如此。”(叔本华人生哲学p365)“意志是物自体、是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可见的世界、现象,只是意志的反映。”(同上p371)世界充满活力,是有生命的,生命却因意志而起,有意志才有生命。显然,意志高于生命,生命不断有个体的出生和死亡,意志却是永恒的。它体现在生命这种个体生生不息上,却不受生命这种生灭运动的影响。它作为物自体,本质不灭。叔本华的意志论并非我在这里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但仅从以上论述中,是否可以肯定一点:叔本华所说的“意志”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灵魂”。
  
  叔本华曾给意志下过四个结论:“1、求生意志是人类最内在的本质。2、意志本身没有认识力,它是盲目的。3、认识是无关本来意志的附带原理。4、在认识与意志的战斗中,我们一般偏于前者,赞扬认识的胜利。”(同上p310)由此还得出一个推论:“意志活动是不能教导的。”(同上p400)叔本华并不相信灵魂论,但他所列的前两个结论和推论基本适合柏拉图的灵魂论,据此,我将叔本华的意志论与柏拉图的灵魂论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分析,对进一步认识灵魂、智慧和意志及它们间的关系会有所帮助,对它们间的差异也能够有更清晰的认识。
  
  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是意志,是一个饥饿的意志。人世的追逐、焦虑和苦难都是由它而来,意志是人生苦难的泉源。人的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需要就表明了缺乏,需要是经久不息的,欲求是无休无止的。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却是经常的,即使欲求得到满足,这满足也是短暂的,接着而来的将是无法摆脱的无聊。由此,他得出人生是无尽的痛苦的结论。在这过程中,认识并非全无作用,它可以帮助人获得知识,“知识在生命的镜子里清晰地看到意志”(同上p374)“知识主体最后就是意志本身或意志的表现”(同上p376)。这对人的命运是否有所帮助呢?叔本华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意志活动是不能教导的”(同上p390),“人是在知识之前由自己所创造的结果,人的知识只是后来加上去以便开导认识这创造结果的。”(同上p388)它会对意志的实现方式有所影响,但意志本身不会因而改变。更有甚者,知识帮助人增加理性,提升人的心灵,不仅不能帮助人减轻痛苦,甚至会增加心理痛苦,而“心理的痛苦远比肉体的痛苦为大”(同上p393)。在叔本华眼里,人是不会快乐和幸福的,人的痛苦是内在的,是他的本质,“就个人的生命而论,每个人的生命史,都是一页痛苦的历史,所有的生命都是一连串大大小小继续不断的忧患”(同上p421),快乐和幸福只是痛苦的减轻或暂时消除,是消极的,它将带来等量的痛苦━━目前得到的快乐和幸福越多,随之而来的痛苦越大。人是没有出路的,除非不曾出生或提前结束生命——自杀。
  
  柏拉图所说的灵魂与叔本华的意志确实在性质上相似:灵魂也是“人类最内在的本质”;它也可以说是没有认识力的和盲目的(大多数人灵魂没有视觉或没有实现灵魂转向),很容易受肉体支配,为欲望服务;而且它也是“不能教导的”━━想想柏拉图批评智者的话。然而,柏拉图却并不象叔本华那样悲观地看待人生,他认为人只要努力,看到善,就能够获得真实的快乐与幸福。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学习数学、天文学和辩证法,向上看,以智慧为灵魂的助手,实现灵魂转向,等等。
  
  叔本华的意志显然是平庸卑下的,它为肉体所束缚,为欲望服务,与动物的意志没有根本的区别。柏拉图将灵魂分成三部分,灵魂的好坏由哪部分在灵魂中占统治地位决定。叔本华认为知识对意志不起作用,对此,柏拉图并不完全反对,当人为实用目的而学习知识时,知识对灵魂没有什么帮助;但如果不为实用,而为灵魂本身而学习时,知识是有用的。但对灵魂的解救最重要的是人的智慧,“每一个寻求智慧的人都知道,当哲学接管灵魂的时候,他的灵魂是一个无助的囚犯,手脚被捆绑在身体中,只能透过灵魂的囚室间接地看到实体,在无知的泥淖中打滚。哲学知道这个囚犯自己主动的欲望在狡猾地影响着这种监禁,对灵魂的监禁来说,使灵魂进监狱的首先就是灵魂自己。”(斐多篇82E)让灵魂脱离“囚室”,把灵魂从“无知的泥淖”中拖出来的就是智慧━━哲学。
  
  叔本华最大的缺失是最高知识━━善的理念,他不懂得智慧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不懂得只要让智慧成为灵魂(意志)的助手,灵魂(意志)就可以看到善,获得快乐与幸福。他的另一个缺陷是看不到永恒事物,将眼光局限于生命和人的命运,而且偏重肉体方面。在他眼里,只有一个个智慧和身体机能不断衰退的、终生为求生在苦苦挣扎着的肉体生命,毫无出路。人,从肉体上看,不仅个体,即使种族(叔本华认为是理念的体现),也不可能是永恒的、不朽的。人只有思想(灵魂的作品)可能是永恒的、不朽的,而思想却没有得到叔本华的足够重视,反而被认为是增加心理痛苦的因素。
  
  另一位意志论的创立人是尼采,他的权力意志(WilltoPower),建立在叔本华生命意志的基础之上,只是多了斗争的成分。尼采把权力意志看作一种原始的本能,认为世界上凡有生命的地方就有意志,它比生命为高。每一种植物都要尽量往高和宽处伸展,以获取更多的阳光和养分;动物界则奉行弱肉强食的原则,它们的意志都不限于生存,而要发展,自我完善。意志的实现都伴随着强力,人类社会的情况也与植物和动物界类似,权力是普遍追求的对象。由于权力多是掌握在强者手里,因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用之不竭的创造性的生命意志━━可说是强者、高贵者的斗争理论,而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则是奉献给弱者、卑下者的生存理论。
  
  对善的理念和永恒事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是叔本华哲学未能走出困境的主要原因,也是他的哲学未能达到柏拉图哲学高度的原因。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虽则给生命意志论添加了积极成分,但从根本上说并没有脱离生命意志的范围,它只不过是揭示了生命意志的另一个本质(攻击性和斗争性)而已。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是静止不动的,而尼采的权力意志却要求不断超越生命自身,但凭什么进行自我超越,他却没有明白说出,这无疑成了一种抓住自己头发要脱离地球的行为。缺乏最高知识的指导,看不到永恒事物,权力意志也只能是一种盲目的、野蛮的力量,它容易演化成权力欲,“在权力欲的逼视之下,人类俯首匍匐于其面前,连猪蛇都不如━━直到不凡的轻蔑从他内心发出呐喊。”(尼采生存哲学p424)大多数人的内心至今还缺乏这种轻蔑,继续在权力面前俯首匍匐着,权力意志对他们来说还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他们拥有的只是一种无望的权力欲,自我超越是不可能的。
  
  令人惊讶的是,柏拉图再三强调,反复描述的图画(上面有个大密码),后人竟视而不见,宁愿在黑暗中到处摸索。是一种不甘重走别人的路,要另辟蹊径的欲望在支配人们的心灵还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推动力促使人们不由自主要这样做?今天的哲学似乎无可挽回地朝向另一个方向,与善的理念和永恒事物背离的方向,越走越远,以致越来越强烈地令人产生“哲学死了”的感觉,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它意味着人类灵魂的提升还是下堕?我看十之八九是后者。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和弗洛伊德的利比多论是他们各自理论的核心,这两个核心又都与柏拉图的灵魂论相联接,这是否应当看作是柏拉图哲学威力的表现?但从他们的著作中却找不到这种提示。类似的情况还有:哥白尼不提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chos)(据说他的手稿上曾经提到,后来却取消掉);提出“星云漩涡说”的笛卡尔、康德和拉普拉斯全都噤口不提留基伯,显示了对先人的集体失忆①。是否欧洲骑士荣誉心的作用,或是未想到,或是认为“人人皆知,不必提”?黑格尔说:“哲学并无新的发明,我们这里通过我们的反思作用所提出的说法,已经是人人所直接固有的信念。”(小逻辑§22)我们许多所谓创新理论,不过是改头换面的经典理论或对他人思想的思想罢了。还记得怀特海的话吗?形形式式的西方哲学━━“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叔本华和弗洛伊德假如没有借助柏拉图理论的想法,认为自己一切是独创、原创②,不是谁的“注脚”,那并不能是有力的辩护,因为柏拉图哲学巳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如果说对它无知是说不过去的。比较好的解释也就只能说柏拉图哲学进入了潜意识━━终究离不开柏拉图。因为基督教吸收了柏拉图哲学,尼采由于反基督而连带反柏拉图。可又不得不赞美希腊智慧,于是出现了一个矛盾:赞美希腊智慧却回避柏拉图。
  
  ①根据拉尔修(DiogenesLaertius),留基伯就提出过元素产生宇宙和无数多种多样物体,并形成旋涡运动的思想(恩格斯:自然辩证法p168)
  
  ②从保持独创性的想法出发,弗洛伊德故意不读尼采的著作。但罗纳德.德沃金(RonaldDworkin)介绍彼得.克拉马(PeterKramer)的观点,指出“弗洛伊德简直就是尼采‘权力意志’概念的活生生的典型”。弗洛伊德是否也故意不读柏拉图的著作?其实,生活在20世纪的德国人根本不可能摆脱尼采,更不会对柏拉图感到陌生,不管是否有意阅读他们的著作,片言只语或是一些间接的论述就足以对智慧的头脑产生影响,甚至是重大影响。弗洛伊德这种做法是幼稚的,其结果,影响了他的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让他有时走在他人的路上也不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敦华)灵魂的要素包括感觉、认识、情感等,但是最重要是什么?是意志。
叔本华:我们生命中的重大事件,往往要在多年后才能看清其本质
叔本华的音乐美学与尼采的另辟蹊径
坤鹏论:万物渴望合一 存在还是生成 用概率理解他们吧
哲人的心智与哲学
何谓唯意志主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