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瓦尔登湖》书评

《瓦尔登湖》书评

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他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你必须思考,不懈认真的思考,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亨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自己,认识自己,而后思考更深的精神与原则。

  人们说伟人是孤独的,而我也坚信,在热闹的人群中永远诞生不了卓越的思想家。我们的梭罗先生就是与孤独相拥的人,他总是一个人,并坚信没有比孤独这个爱人更好的爱人,只有孤独才能赤裸裸的认识自己。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1833-1837年他就学并毕业与哈佛大学;1838-1840年他回到家乡,并实践了两年执教。然后他来到了大作家大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家里当门徒兼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1845年,梭罗做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决定,他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的山林中,独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两年与世隔绝的生活,让梭罗作出了大量的自我认识和检讨,而这认识与检讨也正是对人类全体的认识与检讨。从1849年开始梭罗接连完成了《康科特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消极反抗》(亦译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以及我今天要介绍的《瓦尔登湖》。他为反对美国蓄奴制度奔波,并于1862年因肺病医治无效逝世康城,终年44岁。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的世界是静谧的天堂,不会有太多的来客,但会有小动物们的光临。梭罗只身一人的生活其实也是为给商业化的美国做一个另一种选择的探索,他自己称之为实验,并做出了奉献青春和生命的准备。他目睹着生养他的康科德城正在被膨胀的商业吞噬着环境,目睹着亲爱故乡以及祖国朴实的人们正在被商业化掏空了人性,他觉得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于是他痛心疾首的来到山林,他卑微的想用自己的一把斧子,用他的劳动,证明没有商业化人也是可以生活的很好并与此同时如婴孩般的呵护我们可怜的环境。他坚持计算着收入和支出,捡拾木棍和果子,并用自己的双手敲打出了那间举世名闻的木屋。他每天在林子里游荡,和大松树交谈,与绿苔藓作揖,偶尔也会有路过但不肯和他打招呼的小松鼠,而他并不会把小家伙的无礼放在心上。瓦尔登湖明亮的湖水时常映照着潍坐在湖边的梭罗,他的心静极了。晨间会有大片雾气飘过小屋,而梭罗在这之前就出门“远行”了,只留那雾寂寞的笼着那间小屋。

  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 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如果梭罗仅仅给我们留下一部一个男人在林中生活的记载,或者说他仅仅退隐到森林之中,在那儿记载着他对社会的抱怨。甚至说,如果他想把这两者都合到一本书里,那么《瓦尔登湖》就不会有这一百年的生命。正像一切所进展的一样,梭罗记下了人跟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我精神的习性。连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他一会儿为自我辩护,一会儿充满了喜悦、自由、奔放、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思考……但重要的是,他让人们在饥饿的一天不断从他那里汲以营养。

  梭罗对超验主义身体力行,《瓦尔登湖》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体会,他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为自己,也为他的同胞,还有当时与如今的我们。 《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但正如何怀宏先生在所作序言里说到的一样:“它的读者虽然比较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而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悟出深味。”

  这就是《瓦尔登湖》。这本书也许并不会在中国太受欢迎,但它会有稳定的读者,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这本书,在夜深人静时捧着它,像是找回生命最本真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读#271《瓦尔登湖》
梭罗《瓦尔登湖》名句欣赏,学会放下让生活更美好!
困——也读《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一颗璀璨的明珠
梭罗的《瓦尔登湖》中,最醒脑的27句话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瓦尔登湖》读后感 - 高密教育社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