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家:马金莲

  马金莲:困境、坚守与突破的可能

                                                          2015年09月14日07:08  来源:文艺报
                              
   
      马金莲,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父亲的雪》《碎媳妇》《长河》,长篇小说《马兰花开》。在《清明》《十月》《花城》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150余万字,有作品入选《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新华文摘》等,有作品译成英文介绍国外。曾获《民族文学》年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作家突出贡献奖、朔方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马兰花开》获得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正是午夜1点,夜深人静,我清晰地审视着自己内心的慌乱与荒凉。写了15年。人生何其短暂,我竟然埋头沉默在文字里,一走就是15年。15个春去冬来,景物移换,足够牙牙学语的稚子长成乌发及肩的俊秀少女——事实正是如此,女儿快要和我一般高了,翻遍了我一书柜的书,有时候试图和我交流,谈谈她对我某篇近作的看法,并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意见。十五个寒暑交替,年华流走,足够将一个傻气的女孩打磨成满身携带烟火气息的中年大婶。事实上,尽管心有不甘,每当揽镜自照,我还是看到了自己结结实实的改变和沧桑——不管是外貌还是心境。换了人间,老了少年。只有文字还在坚持。从最初引起外界关注的小短篇《掌灯猴》《碎媳妇》,到日渐成熟稳定的中篇《柳叶哨》《赛麦的院子》《长河》《四儿妹子》,到第一部长篇《马兰花开》。再到今年倾力赶写的另一个长篇。有一个感觉,小说越来越不好写了,写得多了,就有了腻味的感觉,看着文字有了一种惧怕。这源于我自身正在面对的困境。是的,在努力书写的同时,我其实正在一步步把自己逼向一个越来越狭窄的空间。语言正在形成固定模式,陷入惯用与浮滑;思维僵化,构思作品容易陷入套路,缺乏新意。我清晰地看着自己像一个埋头拉车的牲口,沿着走熟的道路一直往前走,走入惯性和死胡同。看着自己的作品,自己都有厌烦感,由此推及读者,想必更会失望。已经不止一人告诉我,要警惕写作的惯性,要慢下来,慢慢地打磨,慢工出细活。其实我自己也早就开始警惕。去鲁院高研班学习,是意识到问题之后急需的选择。接着扩展阅读面。行走与阅读,肯定是我将写作的生命力延续下去必不可少的功课。

  今年6月最热的时候我抽出时间把自己从前写过的所有文字通读了一遍,极力让自己站出来,以旁观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作品。缺陷一览无余。从前认识不到,只缘身在其中,也跟年龄阅历视野范围有关系。思怵良久。然后尝试突破。中篇《杏花梁》是一个尝试。处理题材的时候内心很矛盾,因为这样的素材很常见,尤其在当今现实和生活远比文学作品和想象力更精彩的社会,一个因为三角恋发生报复的事件,实在不足以让我们再三去牵绊。牵住我的是内心的疼痛。故事发生在我生活的土地上。早在8年前发生。当做谈资在人们嘴边流传一阵,烟消云散。毕竟吸引人注意力的东西太多了,当下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可是就在流水不断的日常表现下,会不会有那么一样东西,是缓慢流淌并且收住脚步让我们瞩目的?肯定会有,比如内心以及内心的情感,由此滋生的疼痛。牵动内心柔软部分的,一定是情感和疼痛。人类的情感复杂多样,爱情,亲情,怜悯之情,同情之心,善感之心,良善之心,公共良知和道义,和守护这些情感时产生的疼痛。我想作为一个写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内心丰富并且充满各种情感交汇的个体。在他人遗忘的地方捡拾起那些往事中闪烁和隐退的血痕和苦痛,挖掘出人心和人性皱褶里残存的暖意,至少用来慰藉自己内心的那些奔突。我梳理了故事,枝干很简单,事件很清晰,一个看似简单的刑事案件,其实背后埋藏着丰富的促生事件生长的土壤和养分。我扒拉着这些东西,我审视着,试图寻找埋藏在土壤里的根系和飘在枝叶上的暖意。说到底,文学作品就是启迪人们,在纷繁的人世中怀着暖意想象世界吧。近作《少年行走》《世界无声》《你的忧伤》等也是如此。更多的时候,我面对着自己的踟蹰、矛盾和分裂,又面对着自己的固执和孤独,我一面人间烟火匆匆忙忙地生活着工作着,一面又不时抽出时间和精力,经营着内心难以割舍的爱好。我多么像一个痴情至极的女子,在和一个并不爱自己的男人谈着一场漫长无尽头的恋爱。岁月无尽头,这爱和疼痛就一直坚持下去吧。在困境中坚守,把坚守演绎成一场漫长无期的单恋,不断尝试突破,也许某年某天的某一时刻,这痴情感动了某人,不经意间就突破了自我,迈上一个新台阶。但愿吧。

 

     李子胜:我所认识的马金莲

  对于宁夏“80后”女作家马金莲来说,2014年是文学创作的丰收年。先是在3月份获得《小说选刊》年度奖;8月中篇小说《柳叶哨》获得首届“朔方文学奖”;9月,第一部长篇小说《马兰花开》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2月,《长河》获得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

  2014年3月,我和马金莲一起在鲁院第二十二届高研班学习,四个月的学习生活中,对她有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开学典礼上,新学员代表讲话时,马金莲的发言中有句锋利的话,她说,在我们贫瘠的西海固,很多人把文学当宗教一样热爱。把对文学的热爱上升到宗教信仰高度,这是我听到的对文学痴迷的最为极致的表达,后来在与马金莲的接触熟悉中,也印证了这句话毫无夸张。

  开学典礼后的下午,全班同学第一次集体活动,是在鲁院课堂上的自我介绍。在这50种方言荟萃、风格迥异的自我介绍中,马金莲的介绍只有寥寥几个字:“我叫马金莲,来自宁夏,谢谢。”与很多同学汪洋奔放的自我介绍比,她的简短快捷就像轻盈的晨风吹过了草叶上的露珠。

  学习之初,班里五十位学员被分成了五个学习小组,我和马金莲分在了第五组。第一次小组活动,是大家一起去参观国子监、文庙、地坛公园、簋街。很随意的景观,就可以让我们兴奋感叹,在走过国子监状元桥时,同学们都争先走过,想通过脚步与状元桥的接触,给自己带来灵感和运气,而马金莲摇着头说,你们走吧,我们回族不讲究这个。

  傍晚我们在簋街寻找满意的饭馆时,看到路边的地铁站,马金莲执意要回鲁院,她说,她只吃清真餐,怕影响大家吃饭。我们竭力挽留她,找到一家清真火锅店时,她犹疑不愿进去,门口招徕客人的大叔和她说了句什么,她才迈出了放心的脚步。我们吃完涮羊肉,只有她,张罗着给剩下的一个半烧饼打包。这个细节在我以后阅读她以贫困的西海固为背景的小说时,给我的印象是,她这不是矫情,而是对粮食的天然的、发自真心的尊重。

  因为同学关系,我读马金莲的小说相对比较多,我发现在马金莲的小说中,可以随处看到传统文化、文学符号的存在。在《柳叶哨》《长河》等作品里可以隐约看到古典诗歌创作手法中的比兴技巧对她的影响,小说里托物起兴的物象随处可见,有暮鼓晨钟、朝阳晚风、飞雀噪鸦、繁星残月等;有时候,行文中忽然出现一段与后面情节关系并不密切的、看似闲笔的生活场景,在这些笔墨中,她的文字缓缓铺排,如一杯香茶,味道徐徐而生,仅仅啜饮一口,是不足以品出厚味的,就是这缓缓徐徐、闲庭信步,却将小说的人物底色悉数渲染出来了。例如《荞花的月亮》中,荞花与姐姐在养老院摘金盏花的场景;《长河》开头,我和母亲在秋天坐在院子里剥玉米的画面。她力求把读者带入她笔下的回民田园生活场景中。这种写法让文字蕴含着一股厚实绵密的味道。

  马金莲小说的语言,含有丰富的文化、宗教元素。这些独特的文字,如“无常”“埋体”、“海底耶”、“大小净”,都是沉淀浓缩了丰富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富有沧桑感的语言符号。这些如岩画般古老的符号,在《长河》中发挥到了极致。初读《长河》,我就被她的独特词汇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她营造的苍凉伤感的语境当中。

  马金莲擅长把寻常生活场景诗意化、童话化,她的小说中,独特新奇的儿童眼光、少女视角,为寻常生活披上了一层美丽的霞彩,她喜欢写舔舐锅底的火苗,她能捕捉到追随奶奶鞋底的一阵清风,她能把并不美味的酸菜浆水,写出海陆八珍般的诱惑,她用她的充满声音、味道的语言,轰炸我们的想象力、感受力,让我们常常为她显微镜般的语言表现力而惊叹。

  对于小说人物,马金莲用文字勾勒出了一个善良要强的生命群像,那些西海固土地上的生命,大多数对生活充满了隐忍,即使写那些懒惰奸猾之辈,马金莲的笔触也尽可能地抱以善良和宽容。她不太追求小说的情节炸点,除了《绣鸳鸯》《蝴蝶瓦片》,她的小说很少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她的小说里,贫穷的底色中,总有月光般温暖纯洁的人性美,她笔下的人物,没有变态、阴鸷、残忍、血腥,有的是善良、宽恕,是知恩图报。她的小说中,有种母性情感的隐藏。当然,对于生活过于琐碎的描写,也使得她的小说呈现出过度散文化,情节波澜不兴,挑战读者阅读耐性等缺陷。

  鲁院学习的最后一个月,马金莲坐在我前排,她总是奋笔疾书,课间也是,嘴角还含着微笑,我就问她是不是记笔记,她说不是,她在写小说。原来,她的几乎所有的中短篇,都是先写在本子上,再整理到电脑里。她写小说的本子,也从不挑剔,有的干脆就是一些印着文字、表格的纸张的背面,但见那本子上密密麻麻,涂涂改改,笔走龙蛇,足见她写作时的专注与投入。

  学习结束后,我们偶尔通过网络交流,慢慢地我才知道,马金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小儿子才3岁。干不完的家务,从没成为她写作懈怠的借口,她的发条总是绷得很紧,开一些无聊的会议,干完家务后困倦袭来之前,甚至半夜突然醒来后,都是她快乐的写作时间,而这些时间,换了别人,可能随手就挥霍掉了。

  近期我细细读完了马金莲的长篇《马兰花开》,咂摸着她细腻的、散发着烟火味道尘土气息的文字,我觉得马金莲就像她笔下的主人公马兰一样,不是恃宠而骄的牡丹花,不是娇生惯养的玉兰花,更不是惹眼多刺的玫瑰花,她就是田野间茁壮成长的马兰花,她身上有着山一样强大的母性力量,她在用文字表达对人世的热爱。

  检索百度词条,关于马兰花是这么介绍的:俗称马莲花,喜阳光,适栽于砂质土壤中,生于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过度放牧的盐碱化草场上生长较多,花大新奇,花色绚丽,鲜艳夺目。有蓝、白、黄、雪青等色。花期五六个月,每次花可开花7到10天,颇耐观赏。

  朴素、坚韧的马兰花,和西海固的马金莲是多么相似。

  花开飘香,愿马金莲在文学的道路上一直坚持。

 

      邵 部 孟繁华:乡土的余温——评马金莲的小说创作

  在当下文学格局中,马金莲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面对马金莲的创作,“80后”、女性文学等驾轻就熟的概念是没有意义的。这位来自于宁夏西海固的青年作家,用回族女性隐忍的目光审视着属于她的那片土地,讲述着乡村中国剩余的故事。她不依赖炫目的现代小说技巧和“望乡”式的写作姿态,而是用平实的文字将个体经验和乡间故事转换为充满温情的文学表达,再现了乡村社会中的超稳定文化结构和现代化浸染下的乡土嬗变。在乡土文学从百年中国文学中的主流地位旁落的当下,马金莲的文字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乡土中国的情感温度,而这也注定了只能是乡村文明光焰将逝的余温。

  回族乡村的超稳定文化结构

  西海固是马金莲的文学地标,它之于作家,意义不啻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和贾平凹的三秦大地。面对这一文学地理版图,马金莲回溯到历史的纵深处,通过村民应对饥荒和权力关系的行为、心理方式,揭示出流淌在乡村中国最底层的超稳定文化结构。

  所谓“超稳定文化结构”是指“在中国乡村社会一直延续的乡村的风俗风情、道德伦理、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或情感方式”。由于马金莲所处的社会群落是深受伊斯兰教教义影响的民族共同体,与主流的传统乡村社会所因循的儒家伦理截然不同,宗教是回族想象自我的基石。这就在另一种价值体系的观照下,为中国乡土社会超稳定文化结构的再发现提供了新的可能和表达对象。

  从这一价值立场来看,《老人与窑》可以视为乡村超稳定文化结构对于权力关系的胜利。在五六十年代的农村运动中,“大养其猪”曾为中央所倡导,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而猪却是回民的禁忌,当从外地调来的唐队长不顾回民的生活禁忌,为了响应运动的号召而强迫各家各户养猪时,回乡中的超稳定文化结构就与权力关系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唐队长是素为村民畏惧的威权人物,在村民眼中,他是国家权力意志的化身。而此时的宗教处于被压抑的地位。这场力量悬殊的角逐最终的结果,却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凭借民间的力量以潜在的对抗方式取胜。面对外部压力,形成于回民传统的文化结构依旧占据了民间的话语空间。它是如此稳定和富有力量,以至于在饥饿到每日只能以一个洋芋果腹时,“我”还是会本能地拒绝汉族羊倌烤食的鸟肉。作为阿訇的老疯子才会对自己与唐队长的妥协愧疚不已,只有在“我”不断的诵经中才能减缓心灵的痛苦。规训和惩罚机制使得传统乡村社会中的精神价值只能以潜流的方式存在,但这一潜流却具有持久、强大的超越力量。

  马金莲对于超稳定文化结构的再现还通过饥荒年代时乡村温情展开。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的黄土丘陵地区,有着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断定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如非有切肤的饥饿体验,作家很难用如此平实却又真切的文字书写出人类对于饥饿的感受。在以残酷的饥荒书写再现凋敝的乡村图景时,马金莲并没有美化苦难,为受难者正名的政治诉求。她秉持去政治化的态度,将宏大的历史主旨置于小说叙事之外,着力于发掘饥荒之际的人性温暖。

  马金莲笔下并不乏残酷的饥荒书写。在莫言的《丰乳肥臀》中,为阻止饥饿的人们偷食,母亲同其他妇女被戴上了笼头像牲畜一样劳作。《父亲的雪》中也有这样一处情节:生产队队长为了制止播种时偷吃种子的行为,甚至采取了将尿掺在其中的办法。这些非人的举措显示了饥荒岁月时个体遭受的屈辱。然而这并不是作家书写的重点。作家藉此经由饥饿体验打通了西海固的历史和现实。在将饥荒日常化、主体化的同时,马金莲关注的是人的应对方式及在其中的情感体验,展现饥荒之际的人情与人性。在极端困难的日子里,巴巴、二娘、母亲都以各自的方式给予“我”生存的可能。尤其是与“我”没有血亲的新大,大爱至隐,在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给予温暖。人的自尊、责任以及人际间的温情读来感人至深,让我们看到了回族民间的情感温度。

  换个角度来看,面对强权和饥荒中的非人道因素,叙述中作家并没有表现出其他此类作品中常有的义愤与激烈,反而在女性温婉的叙述中发掘植根于民族传统的乡土温情。在诸如《坚硬的月光》等文本中,回族女性隐忍的品格被演绎到了极致。或许在回族乡间,这种品格即是作家延续传统对于乡土女性应有的美德的认定。无疑,作家对此是认同的。依此来看,在当下文化语境中,作家自身认同的,以女权观点来看略显陈旧的女性观念也可视为乡村超稳定文化结构的体现,与作家的叙述本身共同构成了认知乡土社会的路向。

  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嬗变

  能够颠覆乡村超稳定文化结构的力量并非来自于外部的政治压力,而是在现代性的询唤下,乡村文明内部的精神裂变。现代性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乡村文明的崩溃和城市文明的崛起已成无可争议的事实。这也促成了中国乡土文学在百年叙事传统中的又一次新变。对当代文坛保持关注的读者不难发现,书写乡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嬗变业已成为当下乡土叙述中的主流。这其中既有关仁山的《日头》这种反映乡村文明崩溃的作品,也有李洱的《石榴树上结樱桃》这类表现全球化语境下乡村文明现代境遇的文学表达,还有诸如梁鸿《中国在梁庄》的非虚构文本。至于贾平凹、周大新、刘庆邦等一批活跃在文坛前线的优秀作家更是持久地关注着变革时期的乡土社会。这为我们审视马金莲的乡土叙述提供了有效的参照系,也对作家的创作构成了挑战。

  以历时性的文学传统和共时性的文学场来看,马金莲的文学创作不失其独到之处。大多数作家的乡土叙述普遍是在离开乡村之后,对乡村历史和现实的回忆或观察。他们在城市享受着现代化的成果,并将城市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作为观照乡土中国的价值立场。据此,他们的乡土叙述能够在与城市的对话中展开,却也因为与乡村生活的距离,无法细腻地感受现代性对乡村的侵蚀。马金莲却得益于以乡村文明崩溃亲历者的视角,补足了这一乡土叙述中的晦暗地带。迄今为止,她的生活经历都扎根于乡土之中,甚至有几年的时间纯粹是以普通乡村妇女的身份生活。因此,马金莲的乡土叙述有效地祛除了“代言人”身份的虚妄性,将乡村从被言说的对象变成了言说自我的主体。切近于乡土社会的立场一方面使她的乡土叙述缺乏城市文明作为背景,另一方面却也使她能够敏锐地体察乡村的精神价值正在发生的变化,并经由日常生活这一叙事空间,在细微处展现乡村文明和现代性的碰撞。

  《项链》是一篇十分巧妙的短篇佳品,讲述的是麦香出嫁时因彩礼引起的风波。突然回乡的麦花使本已谈定的婚事顿起波澜。麦花是麦香的姐姐,早年出嫁新疆——这个在东部地区看来需要对口援建的边疆之地,却是西海固想象城市文明的载体——现在已经出落为“富态臃肿高贵优雅”的妇人。城市化了的麦花告别了乡村传统,也在乡村事务中占据了话语权的优越地位。在她力主之下,麦香最终获得了金项链,却也在婚后生活中成为麦香与婆家难以弥合的裂痕。作为城市文明思维逻辑的产物,项链在麦香生活中的境遇暗示了现代性在乡村现实中的水土不服。《舍舍》则通过一次意外的车祸展现了金钱对民间超稳定文化结构的震荡。舍舍是马金莲理想的女性形象。她利索、俊美,既能在田间地头劳作,也是庭院里的能手。更重要的是她能够在“年轻人都效仿城里人,厌弃山里保留的回民头饰”时,遵循教门上的传统,始终坚持佩戴头巾。她的身上摇曳着传统回民乡村社会认可的女性高贵品格的光辉。然而,丈夫黑娃的意外事故却考验着乡间的伦理秩序。面对不菲的赔偿款,在公婆那里,老年丧子的人生剧痛转瞬就化为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对爱情坚贞的舍舍却被娘家人视为“瓜女子”。文本最后,在村民讲述中,舍舍终于“摘了帽子,取下盖头,把头发烫成卷儿,波浪一样披着,据说,那样子,远远比戴着盖头洋气”。然而,村民及其背后的作家却无奈叹惋“还是原来那个戴着绿盖头的舍舍好看些,才是大家心里真正的舍舍”。

  可以说,在马金莲笔下,现代性与乡村超稳定文化结构的冲突是清真寺唤礼拜用木梆子还是电喇叭的冲突,也是在家长里短和针头线脑中的冲突。一条项链、一方头巾,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奏响了乡村文明崩溃的序曲,冷却了传统价值伦理的脉脉温情。

  作家的两难

  对乡土的现实变革有切实感受的作家,在书写当代乡村境遇时,几乎都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是作家充满眷恋的乡村文明,另一方面是具有历史合目的性、不可阻挡的现代性,马金莲也面临着同样的两难处境。

  无疑,马金莲的情感天平是倾向于乡村的。对饥荒年代的追述寄托了马金莲对传统乡村的认同。这是有情感温度的乡村。不论是民族、宗教还是历史传统的规约,这些对村民做出行为规范的准则最终都归源于爱。而在现实境遇下,现代化在丰富乡村物质生活的同时,其弊端也暴露无遗。乡村解决了饥荒的困扰,道德秩序却悄然崩塌,人与人之间的爱的伦理准则被金钱的实用准则取代。于是,作家一方面欣喜于现代乡村的物质富足,另一方面却又缅怀逝去的孕育于传统乡村的精神价值。所以,在文本中我们看到,面对那些在历史上经受了苦难和人情考验的人物时,马金莲总是将现实简单化、理想化为超稳定文化结构的延续,以此对他们的苦难予以补偿。如《长河》中的穆萨爷爷,他在“社教”运动和饥荒时的义举是作家赋予他在现实中备受崇敬和物质富足的资本。而在另外的大多数文本中,随着生活富足而来的恰恰是对穆萨爷爷所代表的那一套价值体系的解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视为作家在前现代文明立场上对现代性的拒斥。

  马金莲就在这种两难处境中犹疑和矛盾。有时她可以深入到乡村文化肌理的深处,挖掘出其中的超稳定文化结构。通过《长河》《赛麦的院子》《坚硬的月光》等一系列文本,其他读者经验之外的,回族乡间的生死观、生育观以及妇女的生活伦理得到了文学化的呈现。这种对回族传统乡村价值的再发现,在当下文学创作中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另一些时候,她却不免将传统乡村社会道德化,以二元对立的模式叙述乡村的历史和现实。《口唤》或可算作此种思维模式下的失败文本。在大伯讲述爷爷遗愿的过程中,新一代的市侩、世俗处处与老一代的善良、感恩对立,将后者始终衬托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作家又通过大伯之口发出了“不像现在那么心眼儿多,老古时人都直得很”的感叹。这就不免带有道学说教的痕迹,文本的艺术性由此大打折扣。同时,这也将现代乡村所面临的复杂问题简化为了道德问题,仿佛只有经由回归传统一途才能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精神危机。如何在这种两难困境中突围,处理好情感认同与乡土现实之间的矛盾是马金莲在日后创作中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另外,马金莲的乡土叙述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经验。她写作的成就来源于作家与乡土生活的零距离,而写作却在逐渐将作家推向城市的怀抱。作家的生活世界和意图与要表现的文学世界注定将渐行渐远。这就决定了作家还需要尝试站在新的价值立场和观察视角上,烛照乡土社会,更新创作资源。这也是作家未来创作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挑战。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马金莲能够带来更为优秀的文学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宁夏小说创作发展报告
孙惠芬的变与不变
祝贺!宁夏作家马金莲获第七届华语青年作家奖
欣雨笔记 | 饥荒忧患不能忘 ——读作家马竹《不可无饥荒忧患》
【甘肃张家川】访谈录|地理故乡亦是精神故乡 ——作家马金莲访谈录|马忠礼
解读贾平凹老师的《秦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