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佩秋:艺术创造没有旧就没有新(70幅)|163

?

陈佩秋是20世纪末“海上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擅长花鸟画、山水画、书法、鉴赏。她初学山水从清初六家及石涛等大家入手,然后上溯明四家、董其昌,进而学习宋元山水。

作为一个传统中国画的继承者,她赋予自己一个使命——对传统国画在现代艺术发展的贡献作重新的定位。

陈佩秋:生于1922年,字健碧,斋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河南南阳人,1923年生。她自幼酷爱绘画,1944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郑午昌等大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23年,陈佩秋出生于河南南阳,于昆明度过她的青少年时期。她年幼时已爱好艺术,学习成绩优异,尤精于数学科。她成长于动荡不安的时局。

高中毕业时适逢抗日战争,为了响应'科技救国'的呼唤,于1942年入西南联大。基于对艺术的热忱始终未灭,陈氏决意转读艺术,并于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当时在国立艺专的学生均对西方艺术非常向往,憧憬着西方的写实主义为中国未来艺术发展的唯一途径。然而,陈佩秋却不为同辈所影响,她早已醉心于传统的中国绘画,专注于钻研古代大师的艺术,并深信前人的艺术能启发她的艺术创作。

陈佩秋在国立艺专攻读时期,潘天寿及黄宾虹均是校内院系的教员,她得以随潘天寿学习花鸟画。然而,她认为宋代是中国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故决心仿效前人步履并追随古代大师之艺术路向。她由宋代花鸟及山水画开始,无论是工笔或写意的风格皆细心探究。

1950年毕业后,陈佩秋开始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当时的工作给予她大量机会浏览古代画作,甚至可以借出宋代的花鸟扇画以便临摹。《花鸟杂册》展现了陈佩秋精于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技法,而当中所画的都是宋画中常见的题材。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她的兴趣主要在宋人花鸟画方面,所以,凡是能借到的古人(多为宋人)册页、纨扇、手卷真迹,都一一用心加以临摹,这股热情使得陈佩秋对宋代双钩花鸟画技法有了扎实基础。

数年后,她的泼墨技巧配合了新的技巧组合,她以生动的笔触和泼墨去描写大自然的每一景物,而最成功之处莫过于她能够混合工笔和写意的技法,令作品更呈儒雅优美。

陈佩秋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周遭的新事情有了新的观察和感应。除了依旧坚持临摹古画,她开始关注西方的艺术。

陈佩秋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风格,她欣赏马奈、雷诺阿及德加闪烁的颜色和精炼明确的笔触,并参照了印象派的用色于中国传统画上。在陈佩秋成熟时期的作品中,西方艺术带来的影响益发明显见于山水画和用色方面。

90年代探索细笔青绿山水,吸收西画光、色的表现技巧,作品别开生面,颇受好评。同时,她对生活深入观察,进行大量写生,将宋人画法融入自己的创作。

陈佩秋认为艺术创造贵乎“新”和“难”。她本身的艺术根基立足于传统,她对创新的观念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旧就没有新。她细心钻研国画的绘画元素,用精炼的线条和传统的笔墨,配合启发自西方绘画的色彩运用去描绘景象的质感、体积和动感。

她认为“新”是要经过知识和技巧的累积,而经验的累积和驾驭技巧是费时费力的,这曲折艰难的过程就是“难”。

陈佩秋作品欣赏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四大家——陈少梅绘画作品全集|中国画|山水画|画坛|画家|绘画|陈少梅
黄幻吾绘画精品集萃(高清100幅)!|书画|国画|山水画|水墨|绘画|花鸟画|黄幻吾
中国有画学以来集大成者郑午昌100幅作品欣赏|中国画|书画|山水画|郑午昌
石庆骥 国画作品欣赏|名家|山水画|石庆骥|花鸟画
陈国昭作品,褚遂良《倪宽赞》笔意,唐诗三百首(1
湖南衡山陈少梅工笔山水画23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