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的宏大构想被朱棣和朱允炆毁掉,注定了明朝之败

明朝从建国开始,最大的外来威胁就是在北方。所以,我们在谈到明朝初期的北方防御时,经常提到朱元璋把五个嫡子中的三个放在了北方,分别是在西安的老二、秦王朱樉,在太原的老三、晋王朱,在北平的老四、燕王朱棣。

但其实,在这三位亲王的外围,朱元璋还派了几个小儿子,从东到西,分别是在广宁的十五子、辽王朱植,在大宁的十七子、宁王朱权,在宣府的十九子、谷王朱橞,在大同的十三子、代王朱桂。

《明史》记载,朱元璋曾经拿着一张地图,对辽王朱植和宁王朱权说过这样一番话:“从宁夏向东,经过河西、察罕脑儿、东胜、大同、宣府、开平、大宁、辽东,最后到达鸭绿江,这是北线,向北连接大漠。从察罕脑儿向东,过黄河、雁门关、紫荆关、居庸关、古北口,向东直到山海卫,这是南线。在北线和南线之间,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地带。在这个狭长地带里,凡是适合耕种的地方,可以让军民屯田,但不许放牧。其它的草场、荒地和山地,可以允许各位亲王、驸马在这里放养牛、马、羊。你们的将士要在这一带驻防,平时注意多多练兵、防寇。有违反上述命令者,一律严惩。”

看一看地图,我们不难发现,朱元璋等于是在北方构筑了两道防线。他划出的这个横贯东西的狭长的区域,南缘就是后来的明长城,由朱棣等几个大儿子守卫。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初朱元璋如此布置的前提,还是以南京为都城。如果是以北京为都城,他划出的这个缓冲地带的范围,一定会更为广阔。

可惜,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着手进行削藩。北方的代王朱桂被废为庶人,朱允炆又召辽王朱植、宁王朱权和谷王朱橞回南京,其中只有朱权并没有听命。

宁王朱权这个人很有谋略,所以朱元璋把他放在了大宁这个最关键的地方,东接辽东,西连宣府,位置异常重要。而且大宁是北平行都司的所在地,兵力雄健,“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此外还有朵颜三卫的骑兵的护卫,可以说,宁王朱权的力量异常强大,远远超过朱棣,可见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的器重。

只是朱权太年轻,后来被四哥朱棣算计,被变相俘获,成了朱棣的帮手。

朱棣登基之后,做出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决策:把北平行都司从大宁南移到保定,改名为大宁都司。又把长城以北的大片土地分给了朵颜三卫,以报答他们在靖难之役中给自己的帮助。

朱棣的决定非常自私,而且影响深远,后患无穷,此后朵颜三卫反复不定,给明朝廷带来很大的麻烦。更重要的是,朱棣的这种安排,完全破坏了朱元璋的战略构想,退缩到了长城以内,只想借助天险,构筑一条消极的防线。

对比一下朱元璋的策略,如果能够一直执行,明军在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利用几个结点,与塞外的游牧民族互相交融,构建起一个巨大的缓冲地带,可以形成更积极、主动的防御。

两相比较,朱元璋的气魄和见识,要比朱棣宏大得多,自私的朱棣的格局太小了。

于左 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
朱棣曾与他约定平分天下:最终却换来一世凄凉
史评:明朝的宁王朱权善谋,可善谋的他为何被燕王朱棣忽悠瘸了?
朱棣得宁王8万人马援助时, 答应和他平分天下, 事成后怎么做的
统辖最多军队的宁王朱权,朱元璋第17个儿子,靖难之役中他去哪了
被朱棣忽悠的宁王朱权,捱过了怎样的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