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品大观|杨近白山水画小品精选欣赏
userphoto

2015.09.23

关注



杨近白

名恒,1980年生于河南泌阳。

号大鉴堂、却斋。别署汀洲父、双华馆主。

师从陈忠康先生学书;师从方严先生学画。

在东莞开设“大鉴堂中国画公益班”进行中国画传统之研究传播。



杨近白 山水画小品精选欣赏


名家评语/陈忠康

近白近年从方严学画,从我学书,状态奇佳,勇猛精进。他对书画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欢,且立志很高,画以宋元为体,书以魏晋宗。颇欲承古人正脉,对旁门时风未曾一顾。再加以书画之外,于文章诗词颇多留心。有此三端之支撑砥砺,尤能感到其后劲之不可估量。近白才思敏捷,悟性极高,言语更时常犀利逼人。但他决不是以花架炫人者,他踏实苦干,用功之勤,心志之坚,确非常人可比。


名家评语/王义军:

今日绘事之盛余知之矣,何哉?以举世画人皆于书津津而乐道也。今日绘事之衰余知之矣,何哉?以举世画人之于书但以口不以手也。悲夫,于今日之绘事余有忧焉!近白兄沉潜书画有年,书得大通堂亲授,丹青入千竹居之门,故点画之间每与人不同。今观此一卷真有悟于书画同源之理者也。



却斋学画随笔五则

杨近白/文


1学传统如攻城,在每天动笔动脑子的基础上,还要坚毅勇猛,持之以恒。没有定力的人只能远远看两眼,场面太大他靠不过来。要有牺牲精神,因为城不一定能攻破,但是入了城门,里面都是奇珍异宝,捬拾即是,更不用顾虑如何出城。四门敞开,天下谁人不识君。


2山水画相对于花鸟人物,因为它的抽象性,可以给作者更大的变数。山水画是与自然属性紧密相连的,所以要求作者对自然万物有更深入的体察。它可望、可居、可游的属性注定可以成为观赏者的精神栖息地(宗炳: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所以山水画是臆造所得,还是写生所得、点景人物是古装还是时装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幅山水画能给观者带入到什么境地去?是幽深奇幻,是险峰大壑,是冰雪世界,是长汀绵延?画家应该培养的是这些造境能力。这正是画出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所在。学画的途径一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二是从传统的精华里去索取。都不能偏废。这对画者提出三个要求:首先,是一个读书人。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二是对真山真水有深刻的领会。老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三是具备了判断是非的标准,有了一个基本观念,才能领略理(自然万物生长之理)法(绘画的不变法则)。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学画的过程中遵循这三条,就能旷然无碍,走不到的境地。


3中国人的精神根蒂就是要蓄素守中,呆在中间的才是最好的,无过无不及。占据了中间位置就是可进可退的不败之地,前后左右都是风景。前面我所说的技术细节是基石,最终作品呈现出什么面貌还是要看个人的格局大不大、境界高不高,气象宏阔还是卑微渺小?艺术要求人的纯粹,有一颗没有被污染的真心,这就是赤子之心吧。只有纯粹的人才能做出各种别人达不到的艺术,你看最厉害的书法的精谨通达,一片神机。你看最好的画的庄严深邃,无迹可寻。这就要求做这件事的只能是这个人。这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的艺术的格局。观者与画者是共生的,只有曾经晤对山川,才能看得懂画里山川。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是对画者的要求,更是对观者的要求。中国书画,是一个用笔墨来参读造化、诠释自然外物与人融合的过程。


4一个人具备甚么样的秉性,他身边万物都会产生反射,居心不良的人他的身边会聚集一批同类的人,具备德性的人,他的身边定然会聚集一批崇德向善的人。对于中国画和书法来讲,看一件字画,其实就是通过点画在感受作者的德行。从来没有一个缺德鬼能够创造出中正刚强的杰作,艺术的高洁必然来自人格的高洁,书法和中国画均如此。作品就是作者的精神映像。真正具备鉴赏能力的人,就能够透过作品看到作者的内心,进而感受到他的德行。所以中国书画讲究尽“善”尽“美”。善处在美的前面,面对一件杰作,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作者的善,即是德。那时我在想:是一个甚么样的人才能创造出这么了不起的艺术!孔子讲:据于仁、依于德、游于艺。艺不是业余活动,而是最终目标。只有具备大仁大德、行高于世的人才能达臻艺的最上层。这也就是古人提倡的“士的精神”。


5我的一些粗浅看法:学院派的一个问题是,学习一张古人经典,不是重视他的用笔,而是过分在乎他的细节,一笔笔地去描,弄到最后是做效果做出来的。最终堕入小趣味的现代套路,到最后就是比谁的小聪明多,谁的想法出人意料,谁的创意别人不及。


天分好的学生,画出来大体接近原画,但是因为过于追求相似,而忽略了内在的变化和道理。没法接近古人作画时那种临纸状态。甚至一味地夸耀自己对某幅画临摹时间有多长。而天分不好的学生(或者说不用功的),画出来的就像工艺品。渲染的成分过多。到最后并没有搞清楚这幅画里面有关用笔的那一部分核心道理。没办法的,因为有的老师自己都没弄明白。


所以太多人学画画淹没在传统的细枝末节里了,而不去注意古人最重要的核心问题:用笔。用笔的关迈进了,前面就是一条大道。这个问题没有进展,就只能玩玩笔墨游戏,做做效果。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所谓的名家曲解古人的道理,甚至难以自圆其说,自欺还不够,还要欺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画之杂树画法
「书画当代人物志」肖大平写生,不选奇峰异水,选生活之景
侯和平:杨振熙先生的山水小品美在哪里
读李柯的异国山水小品,气韵空远 灵动秀逸
雪韵禅心——赵春秋小品欣赏
中国画理知识你值得一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