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经辨证及思维导图

六经辨证及思维导图

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於外感病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太阳病证治

临床表现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病理机制

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 (1)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治则方药 1.太阳经证治法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内热原因甚多,凡伤津者,多属阳盛生火而耗阴,加之阴血清凉之性不足,又多从肝、胃初起,固不当外发,发则舍近求远,当以补中填精以充其所耗,凉血泻热为从急治则,表症得平,内耗得充,则人正气不失;并寻六经邪之所凑,佐以攻伐以治之,多收内化之效。而邪之去路,当以寒凉开浊门以泄痢,得泄则中焦轻寒,而余阳借诸经反归而致,则中焦热可解,另得草船借箭之功,巧使天下太平。
2.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5)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阳明病证治 临床表现
概括: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病理机制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 治则方药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 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少阳病证治 临床表现
概括:凡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脉证,就叫少阳病。少阳证是邪在肝胆的病变。
病理机制 外邪侵犯肝胆,肝胆之气火上逆而亢,以致出现口苦、咽干、目眩。邪在胆而逆(影响)在胃,故有喜呕不欲食等消化功能失常。气机不爽即发生胸胁苦满。邪正相争,正气虚弱不能抗邪外出则往来寒热。
治则方药 1.少阳证治法 少阳病无太阳之表证,邪不在表,故不可发汗(若汗则耗伤津液,反使病邪内传);无阳明之里实证,邪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若下则阴虚火动而易成惊);胸中无邪实,邪不在胸膈,故不能吐(若吐则伤阳成悸)。所以少阳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吐)。少阳病的治疗原则,应以和解表里为主(即不发汗的解热法),然而,少阳病多是有兼表兼里,可在和解的基础上,兼用太阳汗法,或兼用阳明下法,随证施治。 因为少阳病是邪居半表半里,有和解表里作用的小柴胡汤为少阳病的正治方。 2:少阳兼证治法 (1)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痞结,微呕,是少阳兼太阳病,可用柴胡桂枝汤。 (2)少阳证而复见腹满痛,郁郁微烦,心以下急,大便不通,舌苔干黄等,是少阳兼阳明里实证,用大柴胡汤。 (3)少阳病腹中拘急而痛,脉象浮1啬沉弦,是少阳病兼里气不足,先用小建中汤补虚,服药后里虚得复,而少阳病证不减,再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4)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等,是邪热陷于少阳,水饮不化,当宜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宣饮。 (5)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痛不可转侧,是邪入少阳正虚神浮,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6)热气(胃热)上逆呕吐、寒邪犯胃而腹痛,是上热下寒,用黄连汤清上温中。
太阴病证治
临床表现
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就叫太阴病。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病变。
病理机制 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寒湿犯胃故呕吐。胃气呆滞故食不下。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治则方药 1.太阴病正治法 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如表证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先治其里。《伤寒论太阴篇》没有肯定方子,我们根据里虚寒证来看,自当温里为主,特补出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
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 (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厥阴病证治

临床表现 概括: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 (1)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病理机制 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所以有吐利。 治则方药 1.厥阴病证治法 (1)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寒热错杂证,治疗也当寒温并施,乌梅丸是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又善治蛔厥证与厥阴久利。 (2)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本证也是上热下寒,证情比较复杂,故也寒热并投。上热宜清,下寒宜温,正虚宜补,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药如方名)治之。 (3)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4)利下粘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是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治之,有很高的疗效。 (5)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最为适用。 (6)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用吴茱萸汤。 2.厥阴病变证治法 (1)呕而发热,是病邪由阴转阳的佳兆;法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2)下利谵语是实热下利,厥阴邪热外出,与肠胃之热相合,因燥实尚未结鞭,故只宜小承气汤缓攻之。 3.厥逆证治法 (1)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热而恶寒,小便利,脉微欲绝,阴盛阳微,阳气有外脱之象,为寒厥证,急当扶阳抑阴,用四逆汤。 (2)口干、舌燥、烦渴引饮、小便黄赤,属热厥证,用石膏汤。 (3)肤冷、时静时烦、得食呕吐、常自吐蛔、为蛔厥,乌梅丸具有降逆止呕,温胃安蛔,故为蛔厥主方。 少阴病证治 临床表现 概括: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病理机制 阴气不足,故脉微。阴血不足,故脉细。虚弱萎靡故但欲寐。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故出现一派寒化症状。若病邪从火化热伤阴而阴虚阳亢,则出现一派热化症状。
治则方药 1.寒化证 本证是少阴病过程中较多见的,其症状是: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治疗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宜四逆汤。 2.热化证 以阴虚阳亢和阴虚火热相搏二种为主: ①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属阴虚阳亢,宜清热育阴的黄连阿胶汤。 ②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用猪芩汤滋阴清热,分利水气。 3.少阴兼太阳表实证 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药如方名)。 4.少阴兼阳明里实证 口燥咽干,腹胀鞭满而痛,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宜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六经辨证即以六经病证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概括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以说明病变部位、性质,正邪的盛衰,病势的趋向,以及六经病之间的传变关系。
六经病证从病变部位上讲,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脉的病变。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而不能等于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从病变的性质与邪正的关系看,三阳病多热,三阴病多寒;三阳病多实、三阴病多虚。可见,六经辨证也寓有八纲辨证的思想。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而经络脏腑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所以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其传变规律有传经、合病、并病、直中等。
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主要取决于受邪的轻重、病体的强弱和治疗得当与否。传经的一般规律有:①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或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②越经传。不按上述循经次序,而是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太阴。③表里传。是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如太阳传少阴。
运用六经辨证,能正确地掌握外感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治疗上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六经病证的治疗原则,三阳病重在祛邪,三阴病重在扶正。

合病、并病

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合病,例如太阳病伤寒证或中风证与阳明病同时出现,为“太阳阳明合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例如太阳病发汗不彻,因而转属阳明,为太阳阳明并病。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经中阴经,表现出三阴经证候的为直中。尚有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传变方式、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
临床上病情变化很复杂。上述六种病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两种或三种合并出现。如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等太阳病证既可与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肛门灼热等里热症状同时出现,亦可在太阳病邪未尽的基础上,进而出现呕吐、胸胁苦闷等少阳病证。对于太阳与阳明合病可用葛根汤发汗解表、生津止利,而太阳与少阳并病时可用柴胡桂枝汤双解太阳与少阳。
这个理解是错的,太阳指六气之寒水,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六气代表环境之气(地气),天是五运。伤寒中的寒指的是冬天的太阳寒水之气。
伤寒论六经辩证捷法
不管是肾炎还是心衰:后期脚肿如斗,这一招下去就是救命!
伤寒论六经辩证捷法六经捷法:

 太阳经见证法

       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恶心,是足太阳膀胱经受证。

       假如先起恶寒者,本病。已后发热者,标病。

       若有一毫头痛,恶寒身热,不拘日数多少,便宜发散,自然热退身凉,有何变证?

       辩证法

       表虚自汗者,为风伤卫气,宜实表。表实无汗者,为寒伤荣血,宜发表。

       诊脉法

       脉浮紧有力,为伤寒。脉浮缓无力,为伤风。

       用药法

       冬月正伤寒,用升阳发表汤。(即加减麻黄汤。)冬月伤风,用疏邪实表汤。(即加减桂枝汤。)

       春秋无汗,用羌活冲和汤发表;有汗,用加减冲和汤实表。夏月无汗,用神术汤;有汗,用前加减冲和汤。

       阳明经见证法

       目痛,鼻干不眠,微恶寒,是足阳明胃经受证。

       假如先起目痛,恶寒身热者,阳明经本病。已后潮热自汗,谵语发渴,大便实者,正阳明胃腑标病。本宜解肌,标宜急下,只看消息用之。

       辩证法

       目痛鼻干,微恶寒,身热,病在经。潮热自汗,谵语发渴,便实,不恶寒,病在腑。

       诊脉法

       脉见微洪,为经病。脉见沉数,为腑病。

       用药法

       微恶寒,自然目眶痛,鼻干不眠者,用柴葛解肌汤。(即加减葛根解肌汤。)

       渴而有汗不解者,如神白虎汤。(即加减白虎汤。)

       潮热自汗,谵语发渴,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斑黄狂乱,不恶寒反恶热,大便实者,轻则大柴胡汤,重则三承气选用,俱在秘方六乙顺气汤内,加减治之。

       少阳经见证法

       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是足少阳胆经受证。

       假如先起恶寒身热,耳聋胁痛者,本病。已后呕而舌干口苦者,标病。

       缘胆无出入,病在半表半里之间,只宜小柴胡一汤加减,和解表里治之,再无别汤。(本方自有加减法。)

       此经有三禁,不可汗、下、吐也。若治之得法,有何坏证?常须识此,宜当审焉。

       辩证法

       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舌干,便属半表半里证,不从标本从乎中治。

       诊脉法

       脉见弦数,本经证。

       用药法

       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舌干者,用柴胡双解饮。(即加减小柴胡汤。)

       太阴经见证法

       腹满自利,津不到咽,手足温者,是足太阴脾经受证。

       假如先起腹满咽干者,本病。已后身目黄,标病。内有寒热所分,不可混治,临病之际,用在得宜。

       辩证法

       腹满咽干,发黄者,属腑热。自利不渴,或呕吐者,属脏寒。

       诊脉法

       脉见沉而有力,宜当下。脉见沉而无力,宜当温。

       用药法

       腹满咽干,手足温,腹痛者,桂枝大黄汤。(即加减桂枝汤。)

       身目黄者,茵陈大黄汤。(即加减茵陈汤。)

       自利不渴,或呕吐者,加味理中饮。(即加减理中汤。)重则回阳救急汤。(即加减四逆汤。)

       少阴经见证法

       舌干口燥,是足少阴肾经受证。

       假如先起舌干口燥者,本病。已后谵语,大便实者,标病。

       至阴经则难拘定法,或可温而或可下。阴分直中者,寒证。传经者,热证。是其发前人之所未发也。

       辩证法

       大要口燥舌干,渴而谵语,大便实者,知其热。须详呕吐,泻利不渴,或恶寒腹痛者,别其寒。

       诊脉法

       脉见沉实有力,宜当下。脉见沉迟无力,宜当温。

       用药法

       口燥咽干,渴而谵语,大便实,或绕脐硬痛,或下利纯清水,心下硬痛者,俱是邪热燥屎使然,急用六乙顺气汤,分轻重下之。(即承气汤,有加减法。)

       无热恶寒,厥冷蜷卧,不渴,或腹痛呕吐,泻利沉重,或阴毒手指甲唇青,呕逆绞痛,身如被杖,面如刀刮,战栗者,俱是寒邪中里使然,急用回阳救急汤温之。(即四逆汤,有加减法。)

       厥阴经见证法

       烦满囊卷者,是足厥阴肝经受证。

       假如先起消渴烦满者,本病。已后舌卷囊缩者,标病。亦有寒热两端,不可概作热治。

       辩证法

       烦满囊卷,消渴者,属热。口吐涎沫,不渴,厥冷者,属寒。似疟不呕,清便,必自愈。

       诊脉法

       脉沉实者,宜当下。脉沉迟者,宜当温。脉浮缓者,病自愈。

       用药法

       消渴烦满,舌卷囊缩,大便实,手足乍冷乍温者,急用六乙顺气汤下之。(即承气汤,有加减法。)

       口吐涎沫,或四肢厥冷不温,过乎肘膝,不渴,小腹绞痛,呕逆者,急用茱萸四逆汤温之。(即回阳救急汤,自有加减法。)

杂病捷法: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

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

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

发热身疼,恶寒,口不渴者,邪入少阴也(麻黄附子细辛汤)。

素禀不足,无故身大热,舌青欲饮极热者,元阳外越也,亦有口不渴者,皆同(吴萸四逆汤)。

小儿发热,气粗口热者,表里俱病,内有热也(人参败毒散加芩、连、栀子)。

发热出气微温,而口不热,小便清长,大便不实,素有疾者,元气不固也(理中汤、六君子汤类)。

疟疾寒热往来而有定候者,真疟也。一日一发而在上半日者,邪在三阳为病也(宜小柴胡加桂、葛)。一日一发而在下半日者,邪在三阴为病也(宜理中汤加柴、桂)。

二日一发者,病深一层也(按寒热轻重治之)。

单热无寒,渴饮冷不休者,病在阳明也(宜白虎汤)。

单寒无热,欲饮热者,病在太阴也(宜理中汤)。

饱闷不舒,而发寒热者,食疟也(平胃散加查曲、柴胡)。

先吐清水,而后发寒热,欲饮极热汤者,脾阳外越,似疟而实非疟也(宜吴萸四逆汤)。

鼓胀单腹胀而四肢不胀,舌青欲饮热者,阴邪伏于中而闭塞清道也(宜理中汤、或吴萸四逆汤)。

单四肢胀,而腹不胀者,脾阳不固,发散于四末也(宜理中汤加西砂)。

有周身鼓胀,不渴不欲食者,元气涣散也(宜收纳,切忌消肿,如理中、回阳之类)。

有胀而皮色如血者,阴乘于上而作也(宜补阳以消阴,如阳旦汤、潜阳丹)。

有胀而皮色如水晶,内无他病者,水气散于皮肤也(宜五皮饮)。

胀病亦多,握定阴、阳辨诀治之,决然不错。

积聚腹中有块,无拘左右,痛而始有形,不痛而即无形者,瘕症也(宜活血行气,如当归补血汤,加桂、麦芽)。

不痛而亦有形,按之不移者,疒征病也(宜三物厚朴七气汤),有嗳腐,大便极臭,而腹中有块者,宿食积聚也(平胃散加大黄,莪术)。

有痰涎不止,腹中累累觉痛,作水声者,痰湿积聚也(宜桂苓术甘汤、理中汤加砂、半)。

有小腹硬满,小便不利者,血积聚于下焦也(宜五苓加桃仁、红花)。

总之喜揉按者,阴之积聚,由于阳不化阴也(宜温解)。

手不可近者,阳之积聚。由于气不活而血壅甚也(宜攻破)。

治积聚亦不出阴、阳两法。

痰饮痰饮者,水湿之别名也。脾无湿不生痰,水道清则饮不作。痰清而不胶者,胃阳不足以行水也(宜温中、理中汤)。

痰黄而胶,喜生冷者,火旺而津枯也(宜鸡子黄连汤)。

痰白、痰青、痰咸,皆由于阳不足(宜温、宜补)。

痰臭、痰吐如丝不断,痰结如砂石者,皆由于阴亏火旺(宜五味子汤养血汤)。

《金匮》列五饮之名,亦当熟看。

咳嗽

咳而兼发热身疼者,外感也(小青龙、麻黄汤之类)。

咳而不发热身痛,饱闷嗳腐臭者,饮食为病也,亦间有发热者(宜平胃散加麦、曲)。

咳而身大热,喜极热汤,唇舌青白者,元阳外越,阴气上干清道也(宜吴萸四逆汤)。

咳而身如瓮中,欲饮热者,肺为寒痰闭塞也(宜苓桂术甘汤加细辛、干姜、五味子)。

咳而口干喜冷饮,二便不利者,肺为火逼也(宜泻白散中加苏叶、桅子)。

干咳而无痰者,肺燥血虚也(宜补血汤合黑姜甘草汤,加五味子)。

咳而痰水如泉涌者,脾阳不运也(宜理中加砂、半、吴萸、茯苓)。

咳症虽多,总以阴、阳两法辨之即可。

喘喘而发热、身疼者,寒邪闭塞肺窍也(宜麻黄汤倍麻)。

喘而不发热、身疼,舌青、二便自利者,元气上腾也(宜潜阳丹)。

喘而身大热,面赤如硃,口不渴,唇、舌青、白者,元阳外越也(宜吴萸四逆汤)。

呕吐

呕吐水谷,尚欲饮冷者,热隔于中也(宜黄连生姜汤)。

呕吐而欲饮极热者,寒隔于中也(宜理中加吴萸)。

呕吐身热头痛者,挟外感也(宜桂枝汤倍生姜、加吴萸)。

呕吐身大热而无外感,尚欲饮热者,脾阳外越也(宜附子理中加吴萸)。

凡吐症发热者多,因吐气机向外,故身亦发热,以身不痛为据。

霍乱腹痛吐、泻交加,而欲饮水者,热隔于中,阻其阴、阳交通之机也(宜五苓加炒枝)。

吐、泻交加而欲饮热者,寒隔于中,阻其阴、阳交通之机也(宜理中汤)。

呃逆呃逆来饮水即止者,胃火上冲也(宜大承气汤主之)。

呃逆来而欲极热饮者,阴邪上干清道也(宜吴萸四逆汤)。

痢症

痢症不拘赤、白,舌黄、脉有神者,燥热为病也(宜大黄木香汤)。

痢症红、白,脉无神而口不渴者,下焦阳衰,不能化下焦之精血也(宜附子理中加小茴、安桂)。

痢症红、白,身大热而渴饮极热,或不渴而舌青滑者,元阳外越,而内无阳以化肠胃中之精血也(宜吴萸四逆汤)。

若大热、舌黄,饮冷不休,日数十次者,胃热极也(宜白虎汤加柴、葛)。

痢疾初起,发热身疼脉浮者,外感也(宜人参败毒散)。

头痛

头痛如裂,身无他苦,舌青、不渴,或身大热,或脉劲者,此皆元阳外越,暴脱之候,切忌发散,法宜收纳(宜四逆汤,或潜阳丹)。

头痛、身热、颈、背强痛者,风寒袭于太阳也(宜桂枝汤)。

六经各有头痛,须按法治之,此不过明其危险者。

耳、目、口、鼻、唇、齿、喉各部肿痛,或发热,或不发热,脉息有神,舌黄、饮冷,二便短赤,精神饮食一切不衰者,气有馀之症也(宜清凉、升解、攻下,如小柴胡、甘桔、白虎、凉膈、导赤之类)。各部肿痛,或发热,或不发热,脉息无神,脉浮大而空,或坚劲如石,唇、口、舌青白,津液满口,喜极热汤,二便自利,间有小便赤者,此皆为气不足之症,虽现肿痛火形,皆为阴盛逼阳之的候。市医往往称为阴虚火旺,而用滋阴降火之药者极多,试问有阴虚火旺,而反见津液满口,唇、舌青滑,脉息无神,二便自利者乎?吾愿天下医生,切切不可见头治头,见肿治肿,凡遇一症,务将阴、阳、虚、实辨清,用药方不错误。

心痛心中气痛,面青、肢冷、舌滑、不渴者,寒邪直犯于心君,由君火衰极也(宜四逆汤)。

心中气痛,面赤、舌黄、欲饮冷者,热邪犯于心包也(宜桅子大黄汤)。

胸、腹、胁、背、腰、肘、胯、膝,痛、肿各部肿与痛,而不喜手按者,或发热,或不发热,恶寒喜热,舌黄、便赤、脉息有神,乃为气血壅滞,皆有馀之候(宜活血、行气清凉之品)。

各部或肿或痛,而喜手按者,或发热,或不发热,舌青喜热饮,二便清长,脉息无神,人困极者,乃阳衰不能运行,皆为不足之候(宜温中、行气之品)。

二便病二便不利,腹胀、烦躁、舌黄、饮冷,脉息有神者,乃阳邪闭结也(宜清凉分利、攻下之品)。二便不利,腹不满,人安静,口不渴,喜卧,脉息无神,舌青滑者,阴邪闭于下,由阳不足,不能化阴也(宜温补、回阳之品)。

辨认脉法气有馀:所现浮、洪、长、大、实、数、紧之类。(倘病现阴色不合脉,舍脉从病)。

气不足:所现沉、迟、细、微、虚、短、涩之类(倘病现阳色不合脉,舍脉从病)。

辨认诸症法气有馀:所现脉息、声音、面色、饮食、起居,一切有神。

气不足:所现脉息、声音、面色、饮食、起居,一切无神。

辨认疮法气有馀:所现红肿、高凸、痛甚、烦躁,人有神者,痈也。

气不足:所现皮色如常(慢)〔漫〕肿,不痛,人无神者,疽也。

辨认痘法气有馀:所现痘色紫红,或夹斑疹,顶焦、唇红、便闭之类。

气不足:所现痘疮灰、陷、平塌、寒战、唇口青白、便利之类。

辨认目疾法气有馀:所现红肿、痛胀、眵翳、障雾、赤脉、泪多、烦躁之类。

气不足:所现痛胀不甚,翳雾障膜虽多,不觉大苦之类。

辨色法气有馀:所现色紫红,口唇如硃,烦躁不宁。色不合病,舍色从病。

气不足:所现色滞暗,青白无神,唇口嘿青。病不合色,卒闭须知。

辨舌法气有馀:所现舌黄、干白、紫红、黑黄、纯干黑,烦躁,饮冷。

气不足:所现舌青滑,润黄、黑润、干黑色、或青中带黄,或黄中带白,黑而润,津液满口,其人安静,而喜热饮之类。

辨口气气有馀:所现气粗,气出蒸手,出言厉壮之类。

气不足:所现气微、气短、气冷,出言微细之类。

辨口流涎水气有馀:所现流涎不止,口热,思水饮者,胃火也。

气不足:所现流涎不止,口冷,思热汤者,胃寒也。

辨二便气有馀:所现尿短赤、黄、红、粪鞕、羊矢、极臭、极黄之类。

气不足:所现尿清长,间有黄者,粪溏、色白、色青之类。

辨皮毛肌肤气有馀:所现皮干枯、皮粗、毛干枯、肌肤燥痒之类。

气不足:所现皮肉光润、毛泽,肌肤虽瘦,无燥痒之形。

辨饮食气有馀:所现食多易消,善饥,喜饮汤水。

气不足:所现食少难消,反饱,喜硬食物。

辨起居性情气有馀:所现身轻,喜动游,怒骂,喜笑、狂叫之类。

气不足:所现身重,嗜卧,不言不语,愁闷忧思之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六经定法》+《六经定法》之舒驰远片断+伤寒六经代表方总述+三阳三阴病之代表方
学习六经辨证
江湖医侠 《悟道张仲景》:“病、脉、证、治”的涵义解读
王浩的六经病辩证概说+柯雪帆教授《伤寒论》研究札记 - 舍得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六经辨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