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季天气转凉,这五个养生要诀应记住
userphoto

2022.09.25 内蒙古

关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p 今日秋分,暑热结束,天气逐渐转凉,寒生凝露。此时养生,应记住身不露、防感冒、勿贪凉、食宜润、重养肺五个要诀。
01身不露
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
秋分已至,人们穿衣着装应避免受凉。进入秋天之后,天气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下雨之前温度会升高,下雨过后气温会出现降低,这很容易就会让人出现感冒或者风寒。运动或劳累汗出之后,不宜长时间处于室外环境中,以免着凉而引发功能活动障碍。
秋季养神的关键是“使志宁”。秋天非常适合在户外轻度运动,比如跟着家人到野外徒步爬山等,既锻炼了身体还调节了心情,给自己的生活添加了色彩。
02防感冒
秋季属少阴肃杀,起居应当注收敛阳气,养护阴气。
此时节,昼夜温差较大,应避免长时间吹空调。那样容易导致寒气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可能会导致伤风感冒、腹痛、吐泻、腰肩疼痛等症状。
婴幼儿、老人及体弱多病的人群需要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感冒本身是小毛病,但感冒易使宿疾复发或加重,或诱发新的疾病。
“春捂秋冻”的意思是保持秋季体温的平衡,不要过高,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收敛阳气。当热量减少时,适量进行增衣,而且晚上外出的时候,一定要适当增加衣服,避免感冒着凉。
03勿贪凉
《饮食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暑热结束,不少人喜欢贪凉饮冷的习惯还未改变,尤其是奶茶、甜品、冰镇饮料,以及各类瓜果持续不断。时间一久,就会伤及肠胃,使人出现腹痛、腹泻、纳差、头身痛、咳嗽、痰饮等症状。秋天正是养身的最佳时间,戒掉冰镇饮品,保持好健康的肠胃才能有活力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
因此,要多吃一些温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果你的脸上没有出现痤疮,并且脸上没有红色,如果没有挨吃辛辣食物的习惯的话,是可以吃适当一些这类食物的。例如辣椒和胡椒。
主食上的话,精制的面食可以很好地为身体补气,还可以在每天早上,吃几颗桂圆或者红枣。喜欢吃酸的人可以适量吃一些酸性的食物,这样对身体也是很有好处的。
04食宜润
这个时节,《素问》认为:“燥胜则干。”故而饮食上,我们首先要防燥,少吃辛香燥烈及烧烤类食物、炒货干品,以免助火伤津。
就中医理论来说,在这段时间内就少吃一些萝卜了,因为萝卜是下气的食物,而这个时候的人中气不足,再吃萝卜的话对身体的伤害就更大了。当然所说的萝卜不包括胡萝卜,因为胡萝卜并不是下气的食物。
其次,要助润,多吃梨、苹果、枇杷、甘蔗、百合等果品。日常饮食多素少荤腥,适当吃些银耳、黑芝麻、桑葚、枸杞、燕窝、西洋参、铁皮枫斗、蜂蜜等养阴生津润燥之品,以纠燥之偏。
05重养肺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秋燥之气最易伤肺,故而秋季咽喉炎、鼻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好发。
一为防燥,避免长期置身于空调环境或二手烟等烟雾环境,可适当应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
二为养护,气候干燥使人体皮肤和呼吸道大量丢失水分,因此需要多喝水,补足损失以养肺润肺;同时,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于空气清新处做做深呼吸,以完成肺部的“吐故纳新”。
再者,从“培土生金”的中医理论出发,健脾即能补肺,适当服用山药、莲子、芡实等健脾之品,有助于益肺气而达到养肺的目的。
应对秋燥,可通过以上方法进行自我保健和防护。
对于呼吸道敏感人群而言,如若出现口干唇燥、鼻咽干燥、皮肤干燥甚至皲裂、毛发干枯、干咳少痰等不适症状时,可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及早调理自身。
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
秋分已至,人们穿衣着装应避免受凉。进入秋天之后,天气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下雨之前温度会升高,下雨过后气温会出现降低,这很容易就会让人出现感冒或者风寒。运动或劳累汗出之后,不宜长时间处于室外环境中,以免着凉而引发功能活动障碍。
秋季养神的关键是“使志宁”。秋天非常适合在户外轻度运动,比如跟着家人到野外徒步爬山等,既锻炼了身体还调节了心情,给自己的生活添加了色彩。
02防感冒
秋季属少阴肃杀,起居应当注收敛阳气,养护阴气。
此时节,昼夜温差较大,应避免长时间吹空调。那样容易导致寒气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可能会导致伤风感冒、腹痛、吐泻、腰肩疼痛等症状。
婴幼儿、老人及体弱多病的人群需要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感冒本身是小毛病,但感冒易使宿疾复发或加重,或诱发新的疾病。
“春捂秋冻”的意思是保持秋季体温的平衡,不要过高,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收敛阳气。当热量减少时,适量进行增衣,而且晚上外出的时候,一定要适当增加衣服,避免感冒着凉。
03勿贪凉
《饮食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暑热结束,不少人喜欢贪凉饮冷的习惯还未改变,尤其是奶茶、甜品、冰镇饮料,以及各类瓜果持续不断。时间一久,就会伤及肠胃,使人出现腹痛、腹泻、纳差、头身痛、咳嗽、痰饮等症状。秋天正是养身的最佳时间,戒掉冰镇饮品,保持好健康的肠胃才能有活力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
因此,要多吃一些温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果你的脸上没有出现痤疮,并且脸上没有红色,如果没有挨吃辛辣食物的习惯的话,是可以吃适当一些这类食物的。例如辣椒和胡椒。
主食上的话,精制的面食可以很好地为身体补气,还可以在每天早上,吃几颗桂圆或者红枣。喜欢吃酸的人可以适量吃一些酸性的食物,这样对身体也是很有好处的。
04食宜润
这个时节,《素问》认为:“燥胜则干。”故而饮食上,我们首先要防燥,少吃辛香燥烈及烧烤类食物、炒货干品,以免助火伤津。
就中医理论来说,在这段时间内就少吃一些萝卜了,因为萝卜是下气的食物,而这个时候的人中气不足,再吃萝卜的话对身体的伤害就更大了。当然所说的萝卜不包括胡萝卜,因为胡萝卜并不是下气的食物。
其次,要助润,多吃梨、苹果、枇杷、甘蔗、百合等果品。日常饮食多素少荤腥,适当吃些银耳、黑芝麻、桑葚、枸杞、燕窝、西洋参、铁皮枫斗、蜂蜜等养阴生津润燥之品,以纠燥之偏。
05重养肺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秋燥之气最易伤肺,故而秋季咽喉炎、鼻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好发。
一为防燥,避免长期置身于空调环境或二手烟等烟雾环境,可适当应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
二为养护,气候干燥使人体皮肤和呼吸道大量丢失水分,因此需要多喝水,补足损失以养肺润肺;同时,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于空气清新处做做深呼吸,以完成肺部的“吐故纳新”。
再者,从“培土生金”的中医理论出发,健脾即能补肺,适当服用山药、莲子、芡实等健脾之品,有助于益肺气而达到养肺的目的。
应对秋燥,可通过以上方法进行自我保健和防护。

对于呼吸道敏感人群而言,如若出现口干唇燥、鼻咽干燥、皮肤干燥甚至皲裂、毛发干枯、干咳少痰等不适症状时,可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及早调理自身。

立秋,吃三食、喝三水、忌三事、按三穴,身体安康少生病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在这个特殊时刻,想要身体安康,就要在生活的各方面有所注意。
立秋,吃三食
一吃:茄子
很多地方有立秋吃茄子的民俗,据说这个习惯从明朝就开始了。
立秋时节,吃些茄子,确实有好处。经科学试验,茄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
每公斤茄子含维生素P达7200毫克, 维生素P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粘着力,降低胆固醇,还可以保持血管韧性。多吃茄子,对老年人的血管硬化有抑制作用。

二吃:百合


立秋前后暑热未除,秋燥袭来,燥热伤阴,且燥气通于肺。
因此,立秋宜多吃清热滋阴、润肺生津的食物,百合正是比较适宜的食物。
百合具有清心安神、润肺止咳、清热滋阴等功效。立秋适量食用,能养阴生津、润肺养肺。
因此,立秋宜多吃清热滋阴、润肺生津的食物,百合正是比较适宜的食物。
百合具有清心安神、润肺止咳、清热滋阴等功效。立秋适量食用,能养阴生津、润肺养肺。
三吃:萝卜
立秋之后,雨水减少,气候开始变得干燥,燥气易伤肠津而易导致便秘。
因此,从立秋开始每天要多喝水,同时多吃萝卜等能润肠通便的蔬果。
此外,萝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尿、生津止渴的功效作用,也是很适宜平时多食用的。
立秋,喝三水
一喝:蜂蜜水
蜂蜜自古就是清润的佳品。研究还发现,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可帮助人体预防和缓解感冒及其他病毒性疾病。
立秋前后,适量喝蜂蜜水,能滋阴润燥,还能预防感冒。
二喝:秀芝粉泡水
灵芝一直是益寿延年的好东西,而秀芝又是灵芝中效用较好的一个品种,将秀芝破壁后,得到的秀芝粉更易被人体吸收,经常用其泡水喝,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每到换季,血管病就高发,秀芝粉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降低血脂嘌呤,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止血栓的形成。对高血压、脑血栓、心肌梗塞、冠心病有良好的疗效。
经常饮用,还可调节免疫细胞,激活循环抗体,整体提高免疫系统能力,有效预防各种疾病,并能增强机体抗衰老能力。
三喝:黄谷丁根茶水
秋季最要命的就是秋燥问题,很多人不知不觉就出现了上火的表现,嗓子疼、眼睛疼、嘴角起皮起泡,这些都是秋燥在搞鬼。
将黄谷丁根切段后,泡水代茶饮,可以很好地降秋燥、去秋火,同时也有很好地养肝护肝作用。
黄谷丁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全株可入药,尤其是根茎,药用价值很高,可以清热解毒、去火消炎、抗菌利尿、解郁散结,平时肝火旺盛、目赤肿痛、咽喉不适,都可以得到很好地缓解。
立秋,忌三事
一忌:冷水游泳
一些地区在立秋后的天气明显有别于夏季,早晚偏凉,泳池的水会比原来凉,如果体温无法适应,就容易抽筋和感冒。
一些有较重疾病患者,如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病人、先天性心脏病人、风湿性心瓣膜病人、癫痫病人等,在立秋后也尽量不要游泳了,尤其不要在冷水游泳,以免凉水刺激导致身体不适或症状加重。
二忌:暴饮暴食
秋季天气慢慢凉爽了,人的食欲也会慢慢变好,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节制进食,每餐吃很多,就容易导致摄入热量过剩,这些多余的热量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就更容易使人发胖。
秋天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天气变化,生理代谢功能也会发生变化,饮食要特别注意,生冷食物是不能吃的,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是腹泻等肠胃问题。
三忌:过度进补
很多人喜欢在秋季进补,其实秋季是不适宜进补的,因为在秋季,秋燥是比较大的,如果再大量进补,人难免要上火生病,反而不利。
比如很多人到了秋季更热衷于吃火锅,虽然说热辣辣的火锅吃起来更能满足味蕾,但却也是最容易导致体内热火聚集,出现便秘,脸上痘痘滋生的祸首。
立秋,按三穴
一按:气海穴
守护阳气按气海穴,补气血气海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
【位置】前部腹部的正中线,肚脐往下1.5寸,即两横指的位置。
【方法】按揉气海穴,或者用筷子、笔等,按压住穴位,来回旋转刺激穴位,每次3—5分钟,即可。
二按:涌泉穴
按按涌泉穴,振奋阳气肾为生命之本,是阳气的升发之处,涌泉是振奋阳气的一个要穴。
【位置】前脚底板左右两块肌肉交汇点,明显凹陷的位置。
【方法】用手揉涌泉穴,每次3—5分钟。
三按:神阙穴
按按神阙穴,生命之根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是人体珍奇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
【位置】肚脐正中。
【方法】平躺,全身放松,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旋转按揉,顺时针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时针方向,由大圈到小圈来按摩,按摩时以感觉到胃肠的蠕动为标准。
【节气养生】寒露节气燥邪当令 食以润燥穿以保暖
寒露节气,秋意瑟瑟寒气渐起,温度明显下降,进入寒露节气明起,
冷空气大举南下,长江以北大范围出行降温天气。寒露节气燥邪当令,寒露的燥是偏凉的。寒露养生应多食用温润滋阴的食物,寒露去秋燥尤为重要。其次,寒露天气寒冷,应注意保暖多添衣物防止感冒。

  “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是说,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寒露节气金秋:燥邪当令
  自古秋为金秋,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寒露时节起,
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中医认为,这个节气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
  寒露节气寒冷:穿以保暖
  寒露凉热交替,
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是一条很好的养身之道。“一场秋雨一场凉”,要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黏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凉意浓要多穿些衣服。
寒露节气的天气特点 结秋霜气温骤降寒露节气养生汤大全 润燥温补三款煲汤  寒露节气起居:早卧早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伤肾。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寒露节气锻炼:冷空气浴
  寒露时节,是冬季到来前锻炼耐寒能力的重要时段。有意识地安排每天一定时间少穿衣服甚至短衣短裤到户外锻炼,这是一种“冷空气浴”。开始时,户外时间可少些,然后逐渐增加。试验证明:在12℃~14℃环境中,每天2小时,每周6天。1个月后,耐寒力便有明显提高。但要因人因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寒冷使血管收缩,运动发热又使其舒张,这样可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运动至身体出微汗即可,此时不要脱衣摘帽,以免感冒。
  寒露节气防燥:食以润燥

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过量饮食。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饮以及热软食物。不吃霉变和不洁食物,避免感染肠道传染病。中秋之后,容易出现口渴、咽干、唇燥、肤涩等“秋燥病”,应多吃水果,常喝开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等,满足肌体的需要,提高抗燥能力。

明日立秋,养生谨记“四防,三补”,赶走秋老虎,助你更健康

“立秋”是指暑去凉来,是一年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意味着秋天的开始,是秋天的第一个季节。

而今年的立秋正处于三伏天,所谓秋后一伏热死人,一旦出现“秋老虎”,天气逐渐转向干热,人们要更佳的注重养生防病。
古代将立秋分三候,“初侯凉风至”在立秋后,很多地方开始刮偏北风,也带着一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立秋后昼夜的温差会变大,所以晨起时外面小植物会出现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这个时节,是禅最舒适的季节,在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
明日立秋,养生谨记“四防,三补”,赶走秋老虎,助你更健康

立秋养生,做好“四防”!

1、防“秋燥”
入秋后,第一要防的就是“秋燥”,燥是秋季之主气,而容易被秋燥所伤的就是肺脏。
传统的中医认为,秋主燥肺,燥气会通过鼻子进入肺脏,伤及肺的津液,引起干咳,哮喘,肺炎等疾病的出现。
此时要多吃一些“滋阴润肺”食物,如银耳,雪梨,百合等食物,防秋燥,养肺脏。
2、防“秋膘”
中国民间有"贴秋膘"说法,夏天天气炎热,食欲下降,睡眠质量差,人体会消瘦,到了秋季,脾胃的功能提升,秋季也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就开始“增膘”。
但是要注意合理的控制自己的体重,对于肥胖者来说,过度的肥胖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这时,要注意节制饮食,适当的运动,避免体重飙升。
3、防“伤风”
虽说还没有出三伏天,但随着立秋的来临,温度会慢慢的降低,也会有阵阵的凉风袭来,也会增加细菌病毒对身体的侵蚀
尤其是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大,再加上天气闷热,经常开风扇,空调,很容易遭受风寒,导致热伤风等,引起感冒,咳嗽,炎症等。
4、防“心脑血管”
立秋至,天气属于闷热的状态,汗液大量的蒸发,人体会增加大量的血流量,引起血管痉挛,对于血压高,心脏病的人,会造成血管扩张,引起异常的出血症状。
在这在气温高的时候,人体血流会流向皮肤,导致心脏,大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引起动脉硬化,血栓,诱发心梗,脑梗。
立秋养生,做好“三补”!
1、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此时也是茄子熟的季节被称为是“秋茄”。
茄子有清热止血、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的功能,也含有其他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中主要的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P。
维生素P是黄酮类化合物,有极强的抗氧化,清除心脑血管,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作用。
研究发现,茄子时蔬菜中具有极强的“抗癌高手”,其中的龙葵碱成分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增殖。
2、菊花
菊花能够疏风,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
平时可搭配金银花、桂花,谷谷丁,制成谷谷丁菊花茶泡水。
谷谷丁,有广谱抗菌的作用,被称为“天然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临床上的抗生素。
研究发现,谷谷丁对上火引起的口腔炎症、咽喉肿痛等有很好的疗效。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功效。
桂花有润燥作用,对皮肤干裂、声音沙哑、口腔炎等有一定疗效,性质温和,可舒缓情绪,消除沮丧,帮助身体对抗秋燥。
3、莲藕
莲藕,性平、味甘,有清热解燥的功效,莲藕是非常“养人”的一种食物,也是适合秋天食用的小食物。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藕:“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
气候干燥可适当的吃些莲藕,有袪火,止咳,解渴,消炎,润肺的功效,并且也是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佳品。
最后,常按三穴,为秋冬打下基础!
1、关元穴
《扁鹊心书》中记载,“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
经常的按摩或是艾灸,作为保健强身长寿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疏通经络,补虚益气,调节肠胃等多种的作用。
2、大椎穴
《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
大椎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大椎穴可预防感冒风寒,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对于咳嗽,肺脏损伤,以及心脑血管疾病都有极大的作用。
3、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是秋季养肺,通鼻的最佳的穴位,此时是气管炎,过敏,呼吸道等问题出现的频繁的季节。

经常的按摩迎香穴,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针对防风等引起的流鼻涕、鼻塞,鼻炎,咳嗽,呼吸困难,发烧等症状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节气。今年的10月8日22时43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的气候特点是气温下降,露水更凉。寒露时节多有天气,谚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之说。可见寒露节气天气渐寒,而不露脚是以防凉气从脚底侵入体内。那么寒露是什么节气?寒露节气的由来又是什么呢?小编在此为您讲述关于寒露节气的常识吧。

寒露是什么节气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了。
寒露节气养生小贴士 今至寒露须知道
寒露到来,节气气温进一步降低,草木上的露水不仅发白,而且非常冰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天文上规定,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今年寒露交节是10月8日(农历八月廿六)22时43分。民间称“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到了寒露,中国各地已全面进入秋季。北方是深秋景象,红叶,天冷露寒;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而东北和西北地区,则四野萧瑟、时见早霜,即将或已经进入初冬。
寒露为什么不能露脚
寒露节气的由来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我国传统将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秋季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气养生】寒露节气燥邪当令 食以润燥穿以保暖
又是一年秋分至
白露将至,嬛嬛喊你来泡脚!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将至,做好5件事,健健康康迎接冬天
明日立秋,吃三食、喝三水、忌三事、按三穴,身体安康少生病
下月冬至:关键的日子到了!1躲、2养、3补、4防,或可整年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