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用的中药”金三角”
userphoto

2022.11.09 内蒙古

关注

常用的中药”金三角”,大汇总来了♥干货有用!!
1、心阳亏虚——金三角——附子、桂枝、红参
2、肝阳上亢——金三角——钩藤、白芍、龟板
3、肺阴不足——金三角——百合、沙参、麦冬
4、心脉淤阻——金三角——丹参、三七、水蛭
5、肺寒咳嗽——金三角——细辛、麻黄、白前
6、肝胆湿热——金三角——栀子、茵陈、大黄
7、肝气犯胃——金三角——木香、郁金、柴胡
8、胃气上逆——金三角——沉香、乌药、旋复花
9、大肠湿热——金三角——地榆、败酱草、黄连
10、胆火扰心——金三角——竹茹、龙胆草、郁金
11、胃热呕吐——金三角——芦根、石膏、知母
12、湿热困脾——金三角——佩兰、茯苓、薏苡仁
13、寒湿腰痛——金三角-—茯苓、白术、桂枝
14、淤血腰痛——金三角——血竭、土鳖虫、川断
15、风寒头痛——金三角—-川芎、白芷、羌活
16、阴虚胃痛——金三角——石斛、麦冬、天花粉
17、妇科腹痛——金三角——元胡、香附、小茴香
18寒邪客胃——金三角——高良姜、九香虫、肉蔻

1、脾虚——金三角——白术、党参、山药
2、补血——金三角——当归、熟地、阿胶
3、气虚——金三角——红参 、黄芪、鹤草
4、滋阴——金三角——生地、黄精、女贞子
5、肺寒——金三角——干姜、细辛、五味子
6、耳鸣——金三角——香附、石菖蒲、柴胡
7、头晕——金三角——葛根、川芎、天麻
8、头痛——金三角——羌活、防风、川芎
9、感冒——金三角——荆芥、防风、葛根
10、咳嗽——金三角——半夏、川贝、桔梗
11、痰湿——金三角——陈皮、茯苓、白术
12、湿热——金三角——黄柏、栀子、薏苡仁
13、发热——金三角——柴胡、黄芩、连翘
14、腰痛——金三角——杜仲、补骨脂、川断
15、咽炎——金三角——玄参、石斛、甘草
16、鼻炎——金三角——黄芪、细辛、防风
注意:虽是常用中药,实际使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辩证使用,才能发挥其中药的药性。

人为什么会生病?知道发物,就不易生病

中医方剂之三味药组,组方配伍规律

在日常学习及临证时,很多常用的有效方剂都是由三味药物组成,如很经典的方剂小陷胸汤、茵陈蒿汤、生脉饮、丹参饮、玉屏风散等,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

即使是药味较多的“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及“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的方剂,几乎在每一方剂中也能找出起主要作用的“三味药组”,如桂枝汤中的桂枝、芍药、甘草,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升麻、柴胡等。仔细揣摩及研究其中的组方意义及配伍规律,可得中医方剂之“三味”矣。
“三味药组”成方
  我们曾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在《
伤寒论》所载112首方剂中,有17首是由“三味药组”组成,“三味药组”成方占所有方剂的15.2%;在《金匮要略》所载的205首方剂中,有34首是由“三味药组”组成,“三味药组”成方占所有方剂的16.6%。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细辛、制附子
小承气汤及厚朴三物汤——大黄、厚朴、枳实
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炙甘草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白酒
甘麦大枣汤——炙甘草、陈小麦、大枣
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
栀子柏皮汤——栀子、黄柏、炙甘草
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
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白通汤——附子、干姜、葱白
薏苡附子败酱散——败酱草、薏苡仁、附子
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
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缩泉丸——乌药、山药、益智仁
失笑散——五灵脂、蒲黄、黄酒或醋
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
三妙丸——黄柏、苍术、牛膝
香薷散——香薷、炒扁豆、厚朴
增液汤——玄参、生地、麦冬
消瘰丸——玄参、牡蛎、贝母
三子养亲汤——白芥子、苏子、莱菔子
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
玉壶丸——天南星、半夏、天麻
分析这些方剂可以发现:
一是药味虽简,规矩存焉。
如调胃承气汤以大黄苦寒泄热为君药,芒硝润燥软坚、通利大便为臣药,炙甘草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而成缓下热结之剂,主治阳明燥热结实,或大便燥坚痞满不甚、或腑实重证下后邪热宿垢未尽者;瓜蒌薤白白酒汤以瓜蒌开胸涤痰为君药,薤白行气通阳为臣药,白酒通阳行痹、清扬善行以助药势为佐使药,功能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以治胸痹之病……君臣佐使,配合恰当。
二是相互为用,功专效宏。
如四逆汤“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医宗金鉴》)功成回阳救逆之剂,主治少阴病阴盛阳衰之证;麻黄细辛附子汤以麻黄解表散寒,附子温经助阳,细辛既佐麻黄解表,又助附子温经,三药同用,散中有补,共奏助阳解表之功,用于少阴病兼表证的治疗……三药鼎立,缺一不可。
三是药性相似,方义明确。
如三子养亲汤中白芥子利气消痰,苏子降气行痰,莱菔子行气祛痰,主治咳嗽喘逆、痰多胸痞;增液汤中玄参养阴生津、润燥清热,麦冬、生地养阴清热,主治阳明温病、津液不足……三药一义,针对性强。
“三味药组”配方

《内经》中把方剂分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类。在药味较多的大方、复方中,虽然药物组成较多、配伍关系较为复杂,但我们也可从中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或特殊作用的“骨架”“三味药组”。

其中一类是性味类同,相须为用的“三味药组”。
如黄连、黄芩、黄柏三味药均为苦寒之品,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故常相须配方,用于湿热、实热、热毒等证,是以这个“三味药组”无论是在黄连解毒汤中位列君臣,还是在当归六黄汤中职为佐使,都在发挥着苦寒清热的作用(黄连解毒汤中黄连与黄芩、黄柏相配以苦寒清热,黄连泻心火及中焦之火,黄芩泻上焦之火,黄柏泄下焦之火;当归六黄汤中亦黄连、黄芩、黄柏相须为用以清热泻火除烦),可谓“经典组合”“最佳搭档”。
第二类是起着特殊作用的佐使“三味药组”。
如麻子仁丸用于治疗肠胃燥热、大变硬、小便数的“脾约证”,其中的“三味药组”大黄、枳实、厚朴(小承气汤)固然起着泄热去实、行气导滞的作用,但方中润肠通便的麻子仁与降气润肠的杏仁和养阴和里的芍药组成的另一“三味药组”,对于本方所起的润肠滋燥、缓下通便的作用更为重要。又如《景岳全书》之济川煎,肉苁蓉、当归、牛膝固然为君臣,但方中的泽泻“入肾而泄浊”、升麻“欲降而先升”及枳壳“宽肠而下气”的佐使作用,可谓“四两拨千斤”。
还有一类是君药与佐使药组成的“三味药组”。
如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升麻、柴胡,方中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为君药,升麻、柴胡协助君药升提下陷之阳气为佐使药;《景岳全书》之玉女煎,生石膏清胃火而“泻有余”为君药,麦冬养胃阴以济肾水而“补不足”、牛膝“引热下行”以降上逆之火为佐使药……通过这些佐使药的作用,仿佛使方中各个药物的升降气化都“灵动”起来,“各司其职,上下同心”,共同针对相应病症而发挥治疗作用。
“三味药组”偏方
  常用“三味药组”组成的以治疗一些常见病的偏方验方也很多,如白附子、白芷、川芎相配治疗偏头痛,青皮、柴胡、香附相配治疗胁肋胀痛;石膏、白芷、升麻相配或石膏、生地、牛膝相配治疗胃火牙痛;羌活、川芎、细辛相配或羌活、白芷、细辛相配治疗风寒头痛;葛根、麦冬、天花粉相配或黄连、知母、天花粉相配治疗胃热消渴;穿心莲、大青叶、牛蒡子相配或野菊花、金银花、桔梗相配,或金荞麦、大青叶、牛蒡子相配治疗咽喉肿痛;白前、紫苑、半夏相配治疗肺寒咳嗽;枇杷叶、前胡、桑叶相配治疗风热咳嗽;竹茹、黄芩、瓜蒌相配治疗热痰咳嗽;穿心莲、地骨皮、桑白皮相配治疗肺热咳喘;枇杷叶、桑白皮、沙参相配治疗燥热咳喘;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相配或白前、桑白皮、地骨皮相配,或瓜蒌、知母、浙贝相配治疗肺热咳嗽等。这在有关书籍或相关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
“三味药组”应用
  治疗失眠不寐的方剂中就有许多“三味药组”组成的“安眠三联”,如法半夏、夏枯草与珍珠母,酸枣仁、山萸肉与五味子,酸枣仁、夜交藤与合欢花,莲子肉、桂圆肉与茯神,酸枣仁、柏子仁与五味子,人参、灵芝与黄芪,桂枝、炙草与龙骨(或牡蛎),香豉、栀子与连翘等。常用于治疗中老年慢性失眠的燮理阴阳汤即由以下药物组成:法半夏、夏枯草、酸枣仁、山萸肉、五味子、桂枝、生龙牡、夜交藤、合欢花、炙甘草等。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东汉·许慎《说文》说:“三,天地之道也”。《汤头歌诀》叙说:“盖古人制方,佐使君臣,配合恰当;从治正治,意义深长。如金科玉律,以为后人楷则。唯在善用者,神而明之,变而通之,如淮阴背水之阵,诸将疑其不合兵法,而不知其正在兵法之中也。”此言得之!
中医认为的发物清单

湖南刘用,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长沙市中医医院,

中医所认为的“发物”是什么?
1、湿热之物
饴糖、糯米、猪肉
会影响脾的运化,助湿化热的食物。
忌口人群:脾胃虚弱、痰湿体质、黄疸、痢疾。
2、发冷之物
西瓜、柿子、冬瓜、冰糕、四季豆
这类食物偏寒性,容易损伤阳气,导致脾胃、心肺、肝肾阴寒加重,从而导致腹泻、冷痛、咳嗽等病症。
忌口人群:脾胃虚寒、寒证体质。
3、发风之物
鱼、虾、蟹、鸡蛋、香椿
忌口人群:荨麻疹、湿疹、中风、痛风、易过敏人群。
4、光敏性食物
莴苣、茴香、苋菜、荠菜、香菜
光敏性食物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不宜过量食用。
忌口人群:易过敏人群(特禀体质)
5、滞气之物
豆类、薯类、油腻食品、莲子、芋头
这类食物有滞涩阻气的作用,不易消化,会导致气机阻滞不畅,产生胃胀、腹胀。
忌口人群:脾胃虚弱、腹胀、没胃口。
6、发热之物
葱、姜、韭菜、胡椒、羊肉
对于寒性体质(阳虚体质),吃发热的食物有驱寒益阳的作用,有助于祛除寒气。
忌口人群:热性体质、阴虚火旺、伤口有炎症、发热、口渴、便秘。
7、发燥之物
炒板栗、炒瓜子、炒花生
使人产生干燥、口渴的症状,燥热又伤津。
忌口人群:热性体质。
8、动血之物
胡椒、辣椒、桂圆、羊肉、白酒
这类食物温热、容易诱发出血。

忌口人群:痔疮、崩漏、经量大等出血性疾病。

中医说的7种“发物”中医认为,原本有慢性疾病的人,体内存有“伏邪”,如果吃了“发物”,就可能诱发原有的慢性病,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灵光一闪]
中医说的“发物”是哪些呢?
1、发热之物
指使人体产生火热性现象的食物,如葱、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温热、辛辣易助热上火的食物。
这类发物对于热性体质、阴虚火旺及发热口渴、大便秘结之人不宜食用。
2、发风之物
如海鲜、鱼、虾、蟹、鸡蛋、香椿芽鹅、等易使人生风、疾病扩散、加重皮肤病变(如荨麻疹、湿疹、疮痈疔疖等)的食物。
患有荨麻疹、湿疹、中风等疾病,或患有过敏疾病者不宜食用。另外,海鲜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是发物,容易诱发疾病。
3、湿热之物
指影响脾的运化,助湿化热的食物,如饴糖、糯米、猪肉等。对于脾胃虚弱、痰湿体质等人群,湿热发物都不适宜多吃。患有湿热、黄疸、痢疾等疾病者应忌食。
中医认为甜食会影响脾胃功能,油腻易生湿热,而产生疔疮。
4、发冷积之物
指具有寒凉的特性,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导致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阴寒加重而导致泄泻、冷痛、咳嗽、胸痹等病症,如西瓜、柿子、冰糕、冬瓜、四季豆、莴笋、柿子等食品。
一般脾胃虚寒、寒症体质等人群不宜多吃。
5、发燥之物
可使人体产生干燥津液不足的食物,既具有火热的性质、又具有伤津液的特征,如炒干果中炒板栗、炒花生、炒瓜子等。
6、动血之物
能伤络动血的食物如胡椒、辣椒、桂圆、羊肉、狗肉、白酒等。
此类食物多具温热性质,对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如崩漏带下、月经过多等病症的患者不适合食用。
7、滞气之物
如豆类、薯类、油腻食品、油糕、荞面、莜面、芡实、莲子、芋头、红薯等,这类发物有滞涩阻气的作用,不易消化会导致气机阻滞不畅,产生胃胀、腹胀。
特别是对于脾胃虚弱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没胃口等症状。
彭鑫博士讲解:如何冬季养生【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四十七。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晩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爲痿厥,奉生者少。”——《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冬三月”的养生方法,这段话来源于《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是这样写的:“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指的是立冬以后的三个月,“闭藏”指的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这里的“水冰地坼”,“坼”指的是裂开的意思,“使气亟夺”,“亟”就是急切的意思。“春为痿厥”,“痿厥”指的是手足软弱无力而逆冷。什么叫逆冷呢?从指尖往肘部和肩膀这地方发冷,叫手足逆冷。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是冬季的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这里指的是农历。这三个月指的是冬季,是万物生命现象潜藏的季节。自然界中的阳气深藏,阴寒之气旺盛,表现出风寒凛冽,水结冰、地冻裂的这种景象。为了适应这个环境,人们也要减少活动,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意思。就是说人的活动应该与天地自然的活动是相应的,大自然这个状态人也应该与它相应。所以,与环境相应而言,人应该减少户外活动,叫做“无扰乎阳”,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

“早卧晚起”就是早早休息,晚点起床。“必待日光”,必须要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再起床,这样才能避免寒气的侵袭。“使志若伏若匿”,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平静,“伏”就是安抚下来,“匿”就是藏,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平静下来,好像有所收获,而不肯泄露私密的事情,不肯泄露机密那样,这种心态才能“养藏”。
冬季是生、长、化、收、藏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养藏”。让心情保持平静,外表不露声色,这个时候还应当要注意保暖和躲避寒气,不要让皮肤轻易的开泄而出汗,以免阳气散失。上面这些就是适应冬季“藏”这个节气的特点的养生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方法,就会伤害到肾脏,到了春天就会发生“痿病”和“厥病”。

“痿病”和“厥病”就是手足软弱无力而逆冷这种情况。因为冬季是春天的基础,“冬藏”好了之后,春天才能生发。如果冬天没有很好的藏精、藏阳气,就相当于植物没有根一样。到了春天应该发芽,应该生长的时候却生长不起来了,就会发生“痿病”和“厥病”的这种病症。 《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整体始终贯穿着一个原则,就是上一个节气没养好,下一个节气就会受损伤。比如,秋天的时候要是“收”养不好,到了冬天就会变成“飧泄”,就会变成腹泻,完谷不化。 冬天没有养好“藏”,到了春天生发不起来,人手脚就容易凉,就容易没劲,变成手足软弱无力。

这都渗透一个道理,就是说上一个节气恰恰就是下一个节气的根基。所以,生、长、化、收、藏的循环,每一个环节都是下一个节气的开始和基础。根据《黄帝内经》里边讲了这个原则,我们就知道,冬天应该闭藏,什么叫做闭藏?就是两点。
第一,要让精神保持平静,叫做“若伏若匿,若有私意”,就是让心情平复,就好像藏着什么东西似的,好像自己有一个私密的事情,不告诉别人似的,保持这种安静,保持这种收藏的状态,这是精神。第二,身体叫做“无扰乎阳,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不要扰动阳气,不要大汗淋漓,不要让皮肤开泄出很多汗,要“去寒就温”,就是要到温暖的环境中,不要太寒,太寒伤身体经脉。我们都知道五行当中“水克火”,火对应的脏器是心脏,水对应的节气是冬天,冬天的时候,心脏最容易受伤。所以,我们看到,尤其是北方到了冬天的时候,心脏病发作的频率就会上升,脑血管病变也会上升。这个时候从中医眼光看来,这都是“心”这个脏器出了问题,这都是阳气受损所致。
 
对应到现在我们也发现,到了冬天的时候很多人的心脏出问题,就会出现心悸、心慌。心脏心前区包括它的反射区,后背还有胳膊这些地方就会疼痛。一遇到寒冷的天气,或者说一遇到阴天、下雪、大风,这种天气变化的时候,身上的脏器首先有了反应,就像天气预报一样。第二天就要降温了,自己的心脏这个部位先有反应。这就是心中的阳气不足,中医叫做心阳不足,心阳虚。在临床上通常都是用桂枝、干姜、白术、甘草,有的时候用上一些丹参,等等这些药,来进行调理,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这都是养生的方法。《黄帝内经》里面我们看到“四季调神”,这里边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其实是跟人体的疾病,还有人体的气是相通的。
中医最重要调的就是气,调的是人体的这种气机,身体得病也是因为气机紊乱或者失衡。 综合起来,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和冬三月,这种调整身体的方法,实际上在阐述一个人一年四季身体气机生、长、化、收、藏的一个循环过程。也就是说,《黄帝内经》始终贯穿着一个思路,那就是“天人相应”。
天地与人,天地就是指的自然,人就指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与天地自然是相应的,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尤其是在四季的时候,不同的节气身体的变化不同,所以,我们就要顺应这种四季节气的变化来养生。
好了,今天的讲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四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方剂之三味药组
《方剂学》学习笔记103
五温 下
22《方剂学》麻黄附子细辛汤(续)附:助阳解表的再造散;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大承气汤
邓中甲讲《方剂学》82讲22-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承气汤
方剂之祛痰剂之温化寒痰之苓甘五味姜辛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