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芪泡水并不适合所有人
userphoto

2022.11.27 内蒙古

关注

黄芪泡水并不适合所有人,“五喝四不喝”!每天喝一杯,疾病都赶走!

将象和黄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之一,相信大家对黄芪也不陌生。黄芪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一种滋补药材,是补中益气的好东西,不仅可以改善身体气虚的情况,还可以增强体质,美容养颜。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并了解,黄芪并不适合所有人。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黄芪泡水,到底有哪些“四不喝”和“五必喝”。
黄芪补气最常用、效果好、还便宜
黄芪,历经千年检验,无论是用来治病还是日常保健,都是一味效果卓群的药物,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应用广泛,其最主要的作用是补虚、益气固表,利水消肿,又可保护肝脏,托毒排脓,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血管,减少血栓、降血压、调节心肌动力,双向调节血糖等功能。
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作用迅猛。而黄芪相对温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
黄芪有三大突出特点
1、补气效果非常好
应该说它与西洋参、太子参相比来说,黄芪补气的效果毫不逊色。
2、味道非常好
咱们常说的“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对于黄芪是不是适用的,它既是一个补气的好药,同时它又是不是那么苦的良药。
3、非常便宜
黄芪好吃效果好又便宜,是适合老百姓补气的药。对于气虚、气短,容易感冒、易出汗的朋友,经常的吃黄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黄芪泡水四不喝

1肾阴虚、湿热、热毒炽盛不喝
如果有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
2经期不喝
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是不可以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3感冒发热不喝
感冒发热的患者不要服用黄芪,可能会影响感冒或退烧症状的缓解。
4怀孕不喝
怀孕期间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特别是孕晚期的准妈妈更是需要特别注意。
黄芪泡水五必喝
冠心病、脑梗塞、脑缺血、老年性痴呆、慢阻肺都属于气虚血瘀的严重状态,也是常见的衰老和导致死亡的原因,但是在治疗时,往往只重视了活血化瘀,忽略了补气的重要性。
气虚是万病之源,它会导致支气管炎、哮喘、萎缩性胃炎、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心肌缺血、骨质疏松、记忆力减退、浑身无力、脏腑功能低下等。因此,中老年朋友一定要重视补气。
1、脾气虚必喝
饮用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其中还包括了治疗脾气虚症。常见的脾气虚症主要表现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等情况。将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脾虚的情况。
2、高血压必喝
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作用。
3、糖尿病必喝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肿,面色蜡黄的情况,可以喝一些黄芪水,如果有出现下至溃疡的情况,那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参效果则会更好。
4、银屑病必喝
银屑病俗称牛皮鲜,是一种慢性炎症皮肤病。可以将黄芪与当归、生地和白蒺藜,四种中药各准备三十克,然后用水煎服两次,每天早晚喝一次,可以有效治疗此病。
5、心血管疾病必喝
黄芪本来就有强心降压,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高血压等病人每天用三十克左右的黄芪水煎后代茶饮用,或者再加上枸杞,党参等药材一起泡水喝能有效保护心血管系统。
四种基础吃法,简单方便
1、干嚼
你就把生黄芪当瓜子一样,放在嘴里嚼着吃,黄芪的味道非常好,就像是一种豆香的感觉。
2、泡茶
黄芪片 5~10 克,用沸腾的开水直接冲泡,盖好泡10~20分钟,当茶饮用。若想黄芪味出得更彻底,可反复冲泡。
3、煮粥
黄芪 15 克,党参 10 克,梗米 100 克,大枣 30 克,先将黄芪和党参一起煎水取汁,再放大枣和梗米一起熬成粥,味道可口,适合女士食用。
4、烹饪
若平时喜欢吃烧肉、烧鸭等,可以放适量黄芪,味道更独特,还可以起到滋补作用,效果非常不错。
服用黄芪的最佳搭配方

1、黄芪+枸杞
《神农本草经》称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本草汇言》赞之“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
有效抗衰老:枸杞有类似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且能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效。
提高睡眠质量:枸杞一年四季均适合食用,经常饮用可以改善身体体质,对于睡眠质量不佳、难以入睡等睡眠问题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提高记忆:枸杞子被称为“智慧果”,配上黄芪不仅能改善大脑记忆力,还能提高学习能力,适合学生及上班族常喝。

2、黄芪+当归
在中医眼中,当归甘温补润,辛能行散。主要入肝、心、脾经。具有很好的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功效。
调经止痛:许多妹子经期不正常,出现痛经及各种妇科疾病,用黄芪泡当归喝,不仅能消除妇科炎症,还能让经期正常,减少痛苦。
动脉硬化:当归还能够有效抑制动脉硬化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很好的促进血液中红血球的生长,补血养血。
3、黄芪+金银花
清热解毒: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还有解表祛湿的功能。
慢性肾病:黄芪与金银花在治疗各类肾脏疾病中,可以说是一对绝配药对。
皮肤瘙痒:常喝金银花水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
4、黄芪+丹参
中医认为,丹参是活血的,黄芪是补气的,所以二者有益气活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可以用于冠心病患者平时气短乏力,胸闷心悸,体虚自汗者,有改善冠脉供血的作用。
胸痹心悸: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经常会感觉胸闷,呼吸欠畅,喝上几次黄芪丹参汤可以很好的缓解此症状。
抑制增生:黄芪丹参一起使用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
抗击血栓:肥胖人群及老人,很容易出现血栓,多喝丹参水,能清除血管壁垃圾,畅通血管,降低血栓的形成。
5、西洋参+黄芪
中医认为,西洋参和黄芪都具备有补气补虚作用,由于西洋参还具备营养心肌,增强心肌功能的作用,因此西洋参黄芪茶还可以作为心肌炎的辅助治疗佳品。
西洋参黄芪茶药效互补,经常饮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压,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很好的调理功效。
用法:西洋参和黄芪各 3 克,加入 300 毫升的水就可以泡一壶养生茶,冲泡 10 分钟后即可饮用,可以往茶壶添水,直至水味淡为主。
“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充足,外邪不侵,内邪不乱。用好黄芪,无病延年!

黄芪“五喝四不喝”,大家一定要记牢,发给身边需要要的人!

浅谈黄芪的配伍和使用注意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者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内蒙古。以切面色淡黄,粉性足,口味甜者为佳。

主要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一、黄芪的配伍
1、黄芪配枸杞
有效抗衰老:枸杞中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硒及黄酮类等,黄芪与枸杞配伍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提高睡眠质量:枸杞一年四季均适合食用,经常饮用可以改善身体体质,黄芪配枸杞对于睡眠质量不佳、难以入睡等睡眠问题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提高记忆:枸杞子被称为“智慧果”,配上黄芪不仅能改善大脑记忆力,还能提高学习能力,适合学生及上班族常喝。

2、黄芪配当归

调经止痛:许多妹子经期不正常,出现痛经及各种妇科疾病,用黄芪泡当归喝,不仅能消除妇科炎症,还能让经期正常,减少痛苦。
动脉硬化:当归还能够有效抑制动脉硬化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很好的促进血液中红血球的生长,补血养血。
3、黄芪配金银花

清热解毒: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还有解表祛湿的功能。

慢性肾病:黄芪与金银花在治疗各类肾脏疾病中,可以说是一对绝配药对。
皮肤瘙痒:常喝黄芪金银花水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

4、黄芪配丹参

胸痹心悸: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经常会感觉胸闷,呼吸欠畅,喝上几次黄芪丹参汤可以很好的缓解此症状。
抑制增生:黄芪丹参一起使用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

抗击血栓:肥胖人群及老人,很容易出现血栓,多喝黄芪丹参水,能清除血管壁垃圾,畅通血管,降低血栓的形成。

5、黄芪配西洋参
功效:西洋参和黄芪都具备有补气补虚作用,由于西洋参还具备营养心肌,增强心肌功能的作用,因此西洋参黄芪还可以作为心肌炎的辅助治疗佳品,西洋参黄芪药效互补,经常饮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压,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很好的调理功效。
6、黄芪配升麻
黄芪甘温,长于补气升阳,升麻辛甘微寒,善于升阳举陷。两药配伍,可增强补气升阳举陷的作用,适用于气虚下陷的崩漏以及脱肛,子宫脱垂等脏器下垂。

二、黄芪的使用注意

1.肾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不用
如果有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黄芪,因为这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
2.经期不用
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是不可以服用黄芪,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3.感冒发热不用
感冒发热的患者不要服用黄芪,可能会影响感冒或退烧症状的缓解。
4.怀孕不用
怀孕期间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特别是孕晚期的准妈妈更是需要特别注意。

可见,黄芪虽好,但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好,所以如果被疾病困扰,还是要谨遵医嘱,对症下药。

黄芪是个宝,常喝百病少!

黄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之一,相信大家对黄芪也不陌生。黄芪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一种滋补药材,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黄芪也是补中益气的好东西,不仅可以改善身体气虚的情况,还可以增强体质,美容养颜。

黄芪偏于生肌敛疮,托毒排脓,固表止汗;炙黄芪(蜜炙)偏于补气,长于补气生血,适于肺虚气短,气虚血弱,气虚便秘;炒黄芪补脾益气而不壅滞,治脾虚腹胀,食少便溏;酒炙黄芪温升作用较强,适于气虚肺寒,气虚下陷。
黄芪之功效与应用,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补气升阳,长于升举之力。常应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崩漏及眩晕乏力,或短气不足以息等,并常与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同用;
二是固表敛汗。多应用于表虚不固的自汗。若卫气不固,汗出,又复加外感风邪者,可与防风、白术,以固表逐邪;
三是托毒排脓。常应用于疮痈久不溃破,或疮疡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又可用于疮疡溃破之后,气血虚弱,久不收口之患者,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伍金银花、皂角刺、蒲公英等用之;
四是利水消肿。常应用于阳气不运所致之虚性水肿。通过黄芪补气健脾,使脾阳得运而水利肿消。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而兼有气虚的,亦可用之,且常与防己、茯苓、白术等同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黄芪还有升高白细胞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虽然大家都知道黄芪的功效很多,但是很多人可能不并了解,黄芪并不适合所有人。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黄芪泡水,到底有哪些“四不喝”和“五必喝”。
黄芪泡水五必喝
1.高血压必喝
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作用。
2.糖尿病必喝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肿,面色蜡黄的情况,可以喝一些黄芪水,如果有出现下至溃疡的情况,那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参效果则会更好。
3.银屑病必喝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皮肤病。可以将黄芪与当归、生地和白蒺藜,四种中药各准备三十克,然后用水煎服两次,每天早晚喝一次,可以有效治疗此病。
4.脾气虚必喝
饮用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其中还包括了治疗脾气虚症。常见的脾气虚症主要表现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等情况。将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脾虚的情况。
5.心血管疾病必喝
黄芪本来就有强心降压,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高血压等病人每天用三十克左右的黄芪水煎后代茶饮用,或者再加上枸杞,党参等药材一起泡水喝能有效保护心血管系统。
黄芪泡水四不喝
1.肾阴虚、湿热、热毒炽盛不喝
如果有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
2.经期不喝
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是不可以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3.感冒发热不喝
感冒发热的患者不要服用黄芪,可能会影响感冒或退烧症状的缓解。
4.怀孕不喝
怀孕期间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特别是孕晚期的准妈妈更是需要特别注意。
服用黄芪的最佳搭配方
现在相信大家也对黄芪的“四不喝”“五必喝”已经有了了解。黄芪泡水喝,对于体质虚弱,气虚体弱的人会有很大的帮助。
黄芪虽好,但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好,所以如果被疾病困扰,还是要谨遵医嘱,对症下药。下面我们来看看服用黄芪时和哪些中药一起搭配喝会更好。

黄芪配枸杞
1、有效抗衰老:枸杞中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硒及黄酮类等,这些物质均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2、提高睡眠质量:枸杞一年四季均适合食用,经常饮用可以改善身体体质,对于睡眠质量不佳、难以入睡等睡眠问题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提高记忆:枸杞子被称为“智慧果”,配上黄芪不仅能改善大脑记忆力,还能提高学习能力,适合学生及上班族常喝。

黄芪配当归
1、调经止痛:许多妹子经期不正常,出现痛经及各种妇科疾病,用黄芪泡当归喝,不仅能消除妇科炎症,还能让经期正常,减少痛苦。
2、动脉硬化:当归还能够有效抑制动脉硬化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很好的促进血液中红血球的生长,补血养血。

黄芪配金银花
1、清热解毒: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还有解表祛湿的功能。
2、慢性肾病:黄芪与金银花在治疗各类肾脏疾病中,可以说是一对绝配药对。
3、皮肤瘙痒:常喝金银花水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

黄芪配丹参
1、胸痹心悸: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经常会感觉胸闷,呼吸欠畅,喝上几次黄芪丹参汤可以很好的缓解此症状。
2、抑制增生:黄芪丹参一起使用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
3、抗击血栓:肥胖人群及老人,很容易出现血栓,多喝丹参水,能清除血管壁垃圾,畅通血管,降低血栓的形成。

西洋参黄芪茶
功效:西洋参和黄芪都具备有补气补虚作用,由于西洋参还具备营养心肌,增强心肌功能的作用,因此西洋参黄芪茶还可以作为心肌炎的辅助治疗佳品。
西洋参黄芪茶药效互补,经常饮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压,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很好的调理功效。
材料:西洋参和黄芪各3克,加入300毫升的水就可以泡一壶养生茶,冲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以往茶壶添水,直至水味淡为主。

黄芪的经典药方
1.高血压
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
防己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经验用量为:
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己12克、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克,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泽泻20克,胸痛头晕者,加川芎10克、丹参12克。
2.慢性鼻炎
常用玉屏风散:黄芪15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主治气虚自汗,容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哮喘、老人感冒等经常用。方中可加用生姜3片、红枣10粒。
3.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贫血等,可见关节疼痛、麻木自汗等症者,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药15克、生姜3片、红枣12枚。
此方不可用甘草。当年范文虎治疗医家沈某之媳病肢体酸麻,曾服桂枝汤加味治疗未效,范氏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2剂即效。桂枝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仅甘草、黄芪之差异,一味药的区别,效果竟然大不一样。
4.上消化道溃疡
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可用黄芪建中汤。
组成: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生姜3片,红枣12枚,麦芽糖适量冲服。
多适用于病情呈慢性化,有轻度贫血,自汗盗汗,喜欢吃甜食,舌质暗淡者。如体型消瘦者,黄芪不宜大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腹胀和食欲减退。
5.糖尿病
消渴多汗,常一味取效。对糖尿病伴有浮肿、面色黄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等。
如果糖尿病所致的下肢溃疡或深部血栓者,则用生黄芪60克,配合葛根30克,怀牛膝30克、石斛30克、赤芍30克、丹参20克等。
6.老年人便秘
黄芪30克,陈皮10克,蜂蜜30克。黄芪、陈皮加水煮20分钟,取汁300毫升,兑入蜂蜜搅匀即可。每日1次,可作为早餐之饮料。
具有补益脾肺,理气消滞,润肠通便功效。适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大便秘结。
黄芪虽然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都非常的好,并且副作用非常小,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群经常食用进行身体的调理。但是黄芪总归药物,药物都是有药性的,有些不适宜的人群可别乱服用哦!快转给身边的人也看看吧~黄芪的药性、应用、验方
黄芪是名贵中药材,根据药典记载有补气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间还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因此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 米左右。主根直径1-2厘米,长可达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处。地上茎直立,具棱;被长毛。叶互生,奇数羽复叶,具小叶21-31片。小叶椭圆形,长7- 30毫米,宽4-12毫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托叶披针形,长6毫米。总状花序生茎上部叶腋,每花序10-20朵。花淡黄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 形,顶端微凹,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子房有柄,花后荚果膨胀,长圆形,长2-3厘米,顶端有短喙,果外被短毛,内有种子3-8粒。

黄芪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前苏联、朝鲜和蒙古也有分布。为了保护好野生资源应适当限制采刨,采刨季节应在种子成熟落地之后,严禁采挖幼株。为了扩大资源应大力发展种植或者人工播植幼株,然后保持半野生状态,直到采收。
黄 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 “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 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
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所谓“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
服用黄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体质不同适量服用,黄芪的吃法很多,现介绍几种: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
分布: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现状:
    渐危种。又名膜荚黄芪,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是一种较名贵的中药材,以根入药。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若不加强保护和人工繁殖,有趋于绝灭的危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一150厘米;主根粗而长,直径1一3厘米;茎直立,有细棱,被白色长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有长柔毛;小叶(13一)21一27(一 31),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长7一30毫米,宽4一12毫米,先端圆钝或微凹,有时具小刺尖,基部圆形,下面有伏生白色柔毛;托叶狭披针形,长约6毫 米,有白色长柔毛。总状花序生于上部叶腋,具花(5一)10一20,花梗在果期显著伸长;花黄色或淡黄色,长(12一)15一18毫米,有线形苞片;花萼 钟状,长5一7毫米,有白色长柔毛,萼齿短,长为萼筒的1/5或1/4,三角状;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几无爪;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较旗瓣稍短,均 有长爪;子房有柄,被柔毛。荚果膨胀,卵状长圆形,长2一3(一3.5)厘米,顶端具短喙,基部有长柄,果皮膜质,被黑色短柔毛,有时被白色毛或二者混 生,具3一8种子。
特性:
    黄 芪分布于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为深根性植物。喜凉爽气候,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不耐热,不耐涝。气温过高常抑制植株生长,土壤湿度过大,常引起根部 腐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在粘土上则根多,生长缓慢。多生于林缘、灌丛、林间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处。花期(6)7-- 8月,果期(7)8--9月。
保护价值:
    黄芪根入药,常作滋补中药,又可作兽药,销售量大。根茎之10倍水浸液,对马铃薯晚疫有抑制效率。黄芪还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保护措施:
    黄芪生长地一般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为不使其灭绝,建议药材收购部门应根据各地不同具体情况确定收购量,并向群众大力宣传,在采挖时注意保护幼苗,对成长的植株应适当保留,以利繁殖和永续利用。还应进一步扩大栽培面积。
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在北方于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播种,因种子多具不透水性的硬种皮,播种前应加以适当的机械损伤,播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气温在18--20℃时约9天即可发芽。降雨过多时应及时排水。

1、药证

  黄芪用于多汗而浮肿。《金匮要略》中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的黄芪量最大,用5 两,主治“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风水,是全身性浮肿;汗出可沾衣,说明出汗的量比较多。《金匮要略》中配伍最简单的 黄芪方为防己黄芪汤,药味共6味,主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外台秘要》则主治风水,“其人或头汗出,……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可见也有 出汗与浮肿。简单地说,黄芪主治汗出而肿。   
所谓汗出,以自汗为多见,即在未服用发汗药,也未剧烈运动,气温室温均属正常的情况下,出汗量较多,并可伴有气短乏力、恶风、头晕、容易感冒等症状,这 个症状群,中医概括为“气虚自汗”。出汗的程度比较严重,常常衣被尽湿,有的可以见到汗渍发黄,出汗以上半身为显著。临床上有的患者不以汗出为主诉,但通 过问诊,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时汗出比较多,稍有体力活动,就容易出汗,或者皮肤比较湿润。  
  民间治疗自汗,常用黄芪红枣汤:黄芪15 -30g、红枣15枚,煎汤,每日服2次。也可以使用中成药黄芪口服液。《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张锡纯治疗沧州一女,年二十余,胸胁满闷,心悸,动则自 汗,其家适有预购黄芪一包,遂煎服,服后果愈。产后多汗,有报道用黄芪30g、益母草30g,煎汤,日服2次。本人经验,对于自汗而恶风者,可用桂枝汤加 黄芪:黄芪2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3g、生姜10g、红枣10粒,水煎服。   
所谓肿,主要为全身性的浮肿,但以下肢为明显。由于体位的变化,早晨面部有浮肿,而下午则下肢浮肿。有些人虽无明显的浮肿,但肌肉松软,体型肥胖,犹如 浮肿貌。由于浮肿,患者常常自觉身体沉重,活动不灵活,关节重痛。清代陆定圃《冷庐医话》中记载:王某患肿胀病,自顶至踵,大便常闭,气喘声嘶,二便不 通,生命垂危,求医于海宁许珊林。许氏用生黄芪120g、糯米30g,煮粥一大碗,令病家用小匙频频送服。药后喘 平便通,继而全身肿消而愈。近代名医范文虎先生治疗一例产后浮肿,腹大如鼓,后渐及全身,按之软,皮肤不起亮光。病人气喘脉软,十分危急。范文虎遵照以上 方法,用生黄芪30g煎汁,煮糯米半杯,成粥,淡食,5日其肿即消。据传说1920年冬,胡适患糖尿病、慢性肾炎合并心脏病,全身水肿,协和医院不治,后 请中医陆仲安,以大剂量黄芪(10两,相全于300g左右)配党参等而愈。这提示黄芪能退肿。   
2、应用
  (l)慢性肾病
  现代名医岳美中先生,在《冷庐医话》黄芪粥治疗浮肿经验的启发下,创制黄芪粥治疗小儿慢性肾炎,收到良好效果。其处方为:生黄芪30g、 生苡仁30g、赤小豆15g、鸡内金末9g、金橘饼2枚、糯米30g。先以水600ml,煮黄芪20分钟,捞去药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次 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作1日量,分2次服之,食后嚼服金橘饼1枚。此方对慢性肾炎、肾孟肾炎残余的浮肿,疗效较高,消除蛋白尿也有效果。其实,单用 黄芪糯米煮粥也有效果。其做法是:黄芪30-120g,糯米30-50g,先煎黄芪,取汁,后入糯米,熬粥,每日食用。黄芪粥是中国传统的药粥,在宋代已 经风行,苏轼有诗“黄芪煮粥荐春盘”,可见苏轼是食用过黄芪粥的。  
  民间还有用黄芪蒸鸭子治疗肾病的。做法是:活鸭1只(约1kg),黄芪60g,先将鸭子宰杀洗净,放沸水中汆透捞出,肚中放入黄芪、生姜、葱白,放入少量胡椒粉,并在腹中放少星水和酒,用棉线缝好,装盆内蒸2小时。去黄芪,吃肉喝汤。一只鸭可分3天吃。可作为慢性肾病的食疗方(《大众医学》1999年第4期)。  
  临床本人治疗慢性肾病,常使用玉屏风散配合真武汤治疗,坚持服用,有改善肾功能的效果。  
  (2)心脑血管疾病   
  ①高血压病:本人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防己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本人经验用量为:黄芪30g、白术12g、防己12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g,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泽泻20g,胸痛头晕者,加川芎10g、丹参 12g。   
  ②缺血性心脏病:黄芪每日50g,水煎分3次服。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  
  ③脑血管意外:近代宁波名医范文虎擅长应用此方治疗中风偏瘫,黄芪常用60 -120g。他说:“中风一症.有属火、属风、属痰诸说,依法治之常不效。此乃气虚之极,脉络瘀滞为多,独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可信。黄芪可增至四两,连服数 十剂无妨”。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经验方,其组成为:黄芪6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5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主 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现代用于治疗脑梗塞、脑血栓、糖尿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3)糖尿病   
  对糖尿病伴有浮肿、面色黄者,本人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等。如果糖尿病所致的下肢溃疡或深部血栓者,则用生黄芪60g,配合葛根30g,怀牛膝30g、石斛30g、赤芍30g、丹参20g等。 
  (4)肿瘤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后 
  患者出现贫血、浮肿,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及感冒等,常是应用黄芪的指征。临床常用黄芪建中汤、十全大补汤等。本人曾治疗1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主要症状为多汗、恶风,发高热,用黄芪60g、肉桂10g,配合真武汤,服药1周后,出汗恶风显著减少,治疗1年,病情稳定,几乎 未出现发热。十全大补汤是常用的肿瘤后的体力增强剂,日本应用比较普遍。其组成为:黄芪15g、肉桂3g、人参5g、白术10g、茯苓12g、甘草3g、 当归6g、川芎6g、熟地12g、白芍10g,水煎服,日分2-3次服用。中国传统有丸剂和膏剂,日本有颗粒剂,主要是便于久服。  
  (5)慢性鼻炎
  常用玉屏风散:黄芪15g、白术12g、防风10g。主治气虚自汗,容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哮喘、老人感冒等经常用。方中可加用生姜3片、红枣10粒。   
  (6)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贫血等,可见关节疼痛、麻木自汗等症者,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黄芪30g、 桂枝10g、白芍药15g、生姜3片、红枣12枚。此方不可用甘草。当年范文虎治疗医家沈某之媳病肢体酸麻,曾服桂枝汤加味治疗未效,范氏用黄芪桂枝五物 汤原方,2剂即效。桂枝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仅甘草、黄芪之差异,一味药的区别,效果竟然大不一样(见《魏长春临证经验集》)。
  (7)经久不愈的溃疡
  黄芪是传统疮药,有生肌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久败疮”,即溃疡久不愈合的化脓性感染。其表现为脓水清稀,创面平塌、全身状况差。现代中医外科名医赵炳南先生有黄芪膏一方,用黄芪浓煎成膏,加入等量蜂蜜,混均匀后备用。  
  上消化道溃疡,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可用黄芪建中汤。组成: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5g、甘草6g、生姜3片,红枣12枚,麦芽糖适量冲服。多适用于病情呈慢性化,有轻度贫血,自汗盗汗,喜欢吃甜食,舌质暗淡者。如体型消瘦者,黄芪不宜大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腹胀和食欲减退。  
3、参考
  (l) 使用黄芪应当注意患者的体型:黄芪体质--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光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 抗感以及痛胀感。笔者称之为“黄芪腹”。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别是足肿, 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  
  (2)中老年人应用黄芪的机会较多: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均可导致肌肉松软,腹部尤为明显,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并可伴有水肿等。这种人即《金匮要略》所谓的“骨弱肌肤盛”的“尊容人”。中老年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因此黄芪应用于中老年较多。  
  (3) 黄芪须多服久服方能见效:《伤寒》不用黄芪,《金匮》罕见四逆,可见黄芪是内伤杂病的用药。岳美中先生经验,“黄芪之于神经系统疾患之瘫痪麻木消削肌肉等 确有效,且大症必须从数钱至数两,为一日量,持久服之,其效乃效”。黄芪以10-30g为常用范围,大剂量可达120g甚至更多。本人曾见家乡皮肤科老中 医孙老先生黄芪用至500g。但用量过大可以导致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并可出现头昏潮热等。尤其是肌肉坚紧,大便秘结者少用或慎用。多汗而发热、咽喉红痛 者,不宜使用。
  (4) 张仲景用黄芪有一个剂量段:黄芪大量治疗水气、黄汗、浮肿(5两),中量治疗风痹、身体不仁(3两),小量治疗虚劳不足(1两半)。现代应用可以根据张仲 景的用药经验适当变化。如用于治疗浮肿,量可达60-100g,治疗半身不遂,骨质增生疼痛等,可用30-60g;用于上消化道溃疡,可用15-30g。
  (5)黄芪证的脉象没有特异性。防己黄芪汤用于脉浮,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则主治脉沉,所以,使用黄芪不论脉浮脉沉,关键是看体型和肌肉是否松软。
4、验方
  (1)脑梗塞
    生黄芪60克,天麻、川芎、桃仁、牛膝、莪术各10克,生当归、生丹参各20克,钩藤 15克。随证加减:阳闭者加安宫牛黄丸;阴闭者加苏合香丸;痰盛者加半夏、胆南星、石菖蒲、茯苓、竹茹等;脱证者加人参、附子等;肝肾亏虚者加左归丸。1 日1剂,水煎2次混合,早晚分服,治疗63例,治愈(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四肢活动自如者)17例;有效(生活基本自理者)39例,总有效率 88.8%。
   (2)脑动脉硬化症 
    生黄芪 25克,茯苓、海藻、法夏各10克,首乌、麦冬各15克,水蛭6克,炒杏仁3克。加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鹿角霜、巴戟天等;肾阴虚者加女贞子、熟地、旱 莲草、山萸肉、枸杞子;失眠多者加枣仁、夜交藤、生牡蛎等;痰浊者加胆南星、陈皮等。1日1剂,水煎3次,早、中、晚分服,治疗48例,治愈17例,有效 30例,无效1例。
   (3)急性肾小球肾炎 
    北芪 3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1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治疗27例,治愈19例,有效6例。
   (4)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
    黄芪50克,沸水冲泡30分钟当茶饮,1日l剂,30日为1个疗程,治疗13例,其中2例治愈,9例有效。
   (5)重症肌无力
    黄芪25克,仙茅12克,山茱萸、枸杞、熟地、附子、鹿角胶各10克,党参30克,大枣20枚。加减:复视、眩晕、耳鸣者加桑椹子、菊花,加重熟地、枸 杞;痰多,胸闷不适,呼吸困难加苏梗、陈皮、法夏、瓜蒌等;头痛、眼胀、舌质紫暗或瘀点加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牛膝等;腹胀、纳差加鸡内金、莱 菔子、神曲等;夜尿多者加杜仲、益智仁、桑螵蛸等。1日1剂,水煎3次混合,早中晚分服。
   (6)心律失常
    黄芪50克,党参、丹参各30克,麦冬、当归、附子各10克,五味子、红花、生姜各 5克,大枣20枚。加减:孕期早搏者加茶树根、胆南星;胸闷甚者加甘松、瓜蒌皮;心悸明显者加龙齿、柏子仁、沉香、珍珠粉;纳呆便溏者加木香、苍术、焦山 楂等;肢肿胀者加大腹皮、万年青根等。1日1剂,治疗56例,治愈34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 91%。
  (7)银屑病
    黄芪30克,当归、生地、白蒺藜各30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有人治疗94例,治愈63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9.3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芪是个宝,常喝百病少!
黄芪泡水,注意“四不喝”“五必喝”,每天一杯,血栓再见!收藏
黄芪的药性、应用、验方
黄芪补气扶弱,许配给当归防风后,更有惊人功效!
黄芪这样吃抵过10味药!巧搭一物功效更是“赛人参”!护肝、降压、养血就这么吃……
黄芪这样吃抵过10味药!巧搭一物功效更是“赛人参”!护肝、降压、养血就这么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