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脑萎缩病特效验方
userphoto

2023.01.13 内蒙古

关注
当归15克 党参15克 黄芪20克 赤芍10克 川穹10克 葛根10克 菖蒲10克 益智仁10克 钩藤15克 天麻10克 白术15克 扁豆10克
其中每付药中的钩藤另包一边,待一付药连续一下熬到第三次时最后五分钟时再放入熬五分钟。因该药药性易飞发,只能熬5分钟左右。

特别注明:要用该药时,可先请自己当地的中医看哈药方,以便安全使用。

脑萎缩、老年性痴呆效方
方1  脑萎缩:黄芪20克,当归、党参、白术、钩藤各15克,
赤芍、川芎、葛根、石菖蒲、益智仁、天麻、扁豆各10克,每日一
剂,水煎服二次,常服,治疗脑萎缩显效。
 方2  脑萎缩、老年性痴呆:桑葚子、黑芝麻、黑豆、谷牙、
麦芽各30克,黄芪、熟地、菟丝子各15克,党参、枸杞子、全虫、
地龙各10克,水蛭、土鳖虫、柴胡、羌活、陈皮各6克,每日一剂,
水煎服二次,服一个月显效。
方3  老年性痴呆:桑葚子50克,核桃仁30克,粳米100克,
一起煮粥,每日吃一次,久服奇效。
方4   老年性痴呆:银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放在
一起蒸一小时,一次服下,每日服一次,常服治老年痴呆。
方5  预防老年痴呆:经常按压神门穴,至少每天按压一次,

常做可预防痴呆。

脑萎缩特效验方
黄芪20克 赤芍10克 川穹10克 葛根10克 菖蒲10克 益智仁10克 天麻10克 白术15克 扁豆10克  钩藤15克
其中每付药中的钩藤另包一边,待一付药连续一下熬到第三次时最后五分钟时再放入熬五分钟。因该药药性易飞发,只能熬5分钟左右。

 该药方治疗好了很多脑萎缩病患者,最大的80多岁,因此我在患者处抄录记下以行善事,以便有病或有缘者见之广为传之以治病救人。特别注明:要用该药时,可先请自己当地的中医看哈药方,以便安全使用。

治疗脑萎缩,记忆力不好的特效验方 ;

     当归15克 ,党参15克 ,黄芪20克    ,赤芍10克 ,川穹10克 ,葛根10克 ,菖蒲10克 ,益智仁10克 ,钩藤15克 ,天麻10克,白术15克,扁豆10克。
        其中每付药中的钩藤另包一边,待一付药连续一下熬到第二次时最后五分钟时再放入熬五分钟。因该药药性易飞发,只能熬5分钟左右。

该药方治疗好了很多脑萎缩病患者,最大的80多岁,因此我在患者处抄录记下以行善事,以便有病或有缘者见之广为传之以治病救人。特别注明:要用该药时,可先请自己当地的中医看哈药方,以便安全使用。

中药效果不错,当归12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牛膝20克,葛根20克,牡蛎20克,钩藤15克,杜仲10克,云苓15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日三次。

当归15克 、党参15克 、黄芪2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葛根10克、菖蒲10克、益智仁10克、钩藤15克、天麻10克、白术15克、扁豆10克
其中每付药中的钩藤另包一边,待一付药连续一下熬到第三次时最后五分钟时再放入熬五分钟。因该药药性易挥发,只能熬5分钟左右。

    该药方治疗好了很多脑萎缩病患者,最大的80多岁,因此我在患者处抄录记下以行善事,以便有病或有缘者见之广为传之以治病救人。特别注明:要用该药时,可先请自己当地的中医看下药方,以便安全使用。

老年脑萎缩
目前各大医院无法治愈,严重后造成不少老年痴呆患者。我搜集的偏方中,正好有一个治疗脑萎缩的。有这种病的网友的父母不妨一试,结果最好给予反馈,如果这方真管用,会给多少家庭带来福音啊!方子如下:
主治:脑萎缩
 处方:当归15克 、党参15克 、黄芪20克、赤芍10克  、川穹10克 、葛根10克 、节菖蒲10克 、益智仁10克、钩藤15克 、天麻10克 、白术15克 、扁豆10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煎三次,混合,早晚分服,七剂为一疗程。
 说明:其中每付药中的钩藤另包,待一付药连续熬到第三煎最后5分钟时再放入熬5分钟。因该药药性易挥发,只能熬5分钟左右。
组成:当归15克 党参15克 黄芪20克 赤芍10克 川芎10克 葛根10克

菖蒲10克 益智仁10克 钩藤15克 天麻10克 白术15克 扁豆10克

煎煮及用法:其中每付药中的钩藤另包一边,待一付药连续一下熬到第三次时最后五分钟时再放入熬五分钟。因该药药性易挥发,只能熬5分钟左右。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各一次饭后温服。

特别注明:要用该药时,可先请自己当地的中医看下药方,以便安全使用。

治疗脑萎缩,再老也能愈

治疗脑萎缩特效验方
当归15克,党参15克,黄芪20克,赤芍10克,川穹10克,葛根10克,菖蒲10克,益智仁10克,钩藤15克,天麻10克,白15克,扁豆10克。
水煎服,每天一付。
其中每付的钩藤另包,后下,只能熬5分钟左右。

该药方治疗好了很多脑萎缩病患者,最大的80多岁。

顾中欣 蛭星元龙汤(脑梗死)
组成:生水蛭6~10克,生南星10克,地鳖虫10克,地龙10克,生黄芪20克,茜草根10克,川芎15克,三七10克,天麻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6克。
功能: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主治:脑梗死(痰瘀阻络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

加减及备要:痰多者,加石菖蒲豁痰通络;如伴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加苦参、甘松,两药均有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能迅速调整心律;血脂偏高者,加夏枯草、决明子、豨莶草、山楂软坚通络、平肝潜阳,同时也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肢体麻木、头痛者,加蜈蚣、钩藤,能息风通络,具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肢麻、头痛、头晕疗效迅速持久。该方中多用虫类药物,多活血破血通络搜剔之品,宜饭后服用,素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病史患者不宜。水蛭、南星有一定毒性,服药期间需遵医嘱适时调整药物和剂量。服药期间,需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品,清心静养,勿动怒

脑动脉硬化、多发性脑梗死等所致痴呆一方

【组成】:石菖蒲10g,郁金10g,半夏12g,陈皮10g,甘草10g,枳实10g,竹茹20g,水蛭10g,决明子15g,焦山楂30g,葛根30g,丹参20g。

【功能】:逐瘀通络,豁痰开窍。
【主治】:脑动脉硬化、多发性脑梗死等所致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个月为1疗程,3个月为1周期。
【方解】:血管性痴呆,属于祖国医学“呆病”的范畴,为痰瘀互结,阻塞脑窍所致。本方是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加减组成,可逐瘀通络,豁痰开窍。方中石菖蒲能改善大脑因缺氧引起的脑功能减退、记忆力障碍,能调节神经功能和脑内5-羟色胺水平,并对乙醇引起再现缺失有改善作用;石菖蒲与郁金合用,可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兴奋和苏醒作用;水蛭含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有防止血液

凝固和溶解栓子的作用;山楂可降低血脂,延缓动脉硬化,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丹参具有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及抗脂蛋白氧化作用,可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显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促进细胞再生作用;葛根具有降压、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作用,使脑血流量增大,能提高局部微循环血流量,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决明子降压降脂。诸药与温胆汤相结合,理气清热,豁痰开窍,化瘀通络,可使瘀祛痰清,脉络得养,脑康体健。该方可改善语言功能,增强记忆力,改善认知和行为能力,促进智能的恢复,还可促进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的康复。

【临床应用】:若见饮水即呛,舌强语言不清,可加川贝、炙远志;上肢偏瘫加桑枝、白花蛇;下肢瘫痪加桑寄生、川断、土鳖虫;舌红、唇红、口干,加石斛、麦冬、焦山栀;患肢手足肿胀加薏苡仁、防己、红花;伴有高血压眩晕加夏枯草;心烦易怒加丹皮、合欢皮;口眼目闰动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大便不通加用火麻仁、杏仁;小便失禁加桑螵蛸、益智仁。
脑梗死中医辨证治疗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供血障碍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软化,绝大多数脑梗死为白色梗死,即缺血性梗死。因其病因多样,病机变化多端,致使临床表现错杂多变,常见表现为头痛头晕、突然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可伴有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等。将脑梗死分为以下三型治疗:

1、气虚血滞型
脉络瘀阻型症见半身不遂,偏枯不用,肢软乏力,语声低微,言语不利,面色萎黄或见肢体麻木,患肢浮肿,舌淡紫或有瘀斑,舌淡苔白,脉细涩或细弱。治宜益气活血,行瘀通络。药用:黄芪30~6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地龙12克,秦艽15克,赤芍15 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党参30 克,桂枝10克。
2、痰热腑实型
痰瘀阻脑型症见半身不遂,口歪语蹇,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兼见面红目赤,口干气粗,身热烦躁,便秘,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宜化痰泄热,宣窃通络。药用:陈皮15克,大黄10克,瓜蒌15 ~30克,远志15克,半夏15克,竹茹12克,石菖蒲15克,天竺黄15~20克,胆南星10克,菊花30克(后下),钩藤20克,黄芩12克。
3、阴虚阳亢型
风阳上扰型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伴头痛头晕,耳鸣目眩,腰酸腿软。舌质红或苔黄,脉弦细而数,或弦滑。治宜平肝潜阳,化痰通络。药用:天麻15 克,钩藤20克,白芍20克,生龙牡各20克(先煎),栀子15克,大黄12克,黄芩15克,地龙15克,玄参30克,石决明30克。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中经络”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生主要因素在于平素气血两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房室劳累,外邪侵袭所致。笔者认为其病位在脑,病机为痰浊瘀血痹阻经络,使气血不能周流,清阳之气不得舒展,所以治疗在辨证的前提下,以化痰行瘀、活血通络为其主旨。经临床观察脑梗死患者只要及时正确治疗,并尽早配合针灸、按摩、理疗等康复疗法,可减少患者肢体遗留残疾。本病既应重视治疗,更应注意预防,凡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脂血症等脑梗死危险因素,都应积极治疗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平时应节制肥腻酒食,忌辛辣,戒躁怒,节房事,适当锻炼身体,坚持服药调治,防止发生脑梗死。

脑梗塞的中医辨证疗法
脑梗塞属中医中风的范畴,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属中经络还是中脏腑。脑梗塞发病过程中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涡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属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根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方法,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淤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淤证;阴虚风动证等5型。在脑梗塞急性期以前3型更为常见。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镇肝汤:怀牛膝、黄芩、白芍、玄参各15克,代赭石、龙骨、牡蛎、生地各30克,夏枯草、钩藤、茵陈、草决明各20克,菊花、桑叶、丹皮、天冬、川楝子各12克,龟板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天麻丸、泻肝丸口服。
  2.风痰淤血、痹阻脉络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养血活血,化痰通络。
  祛风化痰汤:秦艽、羌活、独活、防风、丝瓜络、当归、川芎、白术、茯苓、黄芩、半夏、南星各12克,寄生、熟地各20克,黄芪、鸡血藤各30克,白芍、地龙各15克,全蝎、甘草各6克,水煎服。通络丸、珍珠丸口服。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编者注:本文提到的舌强言蹇,是中医术语,意思是舌体伸缩不利索,不能说话。
  治法:化痰通腑。
  化痰通络汤:胆南星、竹沥、茯苓、桃仁、红花、菊花、陈皮、半夏、赤芍各12克,丹参、鸡血藤各30克,钩藤、全瓜蒌各20克,夏枯草15克,甘草、生大黄各6克,水煎服。蛇胆丸、抗衰丸口服。
  4.气虚血淤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既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
  益气养血汤: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茯苓、当归、川芎、赤芍、地龙各15克,桃仁、桂枝、红花、桑枝、菖蒲、远志、泽泻、防已各12克,薏仁20克,穿山甲、甘草各6克,水蛭10克,水煎服。活血丸、参茯丸口服。
  5.阴虚风动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滋阴熄风。
  滋阴熄风汤:阿胶10克,地黄、鸡血藤各30克,元参、牛膝、木瓜、五味子地龙各15克,麦冬、天冬、黄精、龟板、鳖甲、玉竹各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蜈蚣6克,水煎服。知柏丸、消淤丸口服。
  >>相关链接
  老人咬舌警惕脑梗塞
  从小到大,我们常听老人说“咬舌头就是馋肉了”,其实不然。上了年纪的人常咬舌头,就要及时检查是否患上了腔隙性脑梗死。该病发病比较隐蔽,常出现漏诊和误诊。在临床上,不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往往都是因为出现了头痛、头晕、短暂性手臂发麻、口齿不利或失语等症状,而去医院检查后才被确诊的。还有一些人则是在体检或因患其他疾病做脑CT或MRI检查时才发现自己患此病。虽然大多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都较轻,而且多为一过性的,也不容易留下明显的后遗症,但它却向患者发出了一个危险信号――你已经患有脑血管疾病了,若不尽早防治,将会给你的生命带来威胁。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爱咬舌头、精细动作差等情况就要及时就医。

  腔隙性脑梗死的前期症状中就有爱咬舌头、精细动作差等轻微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这种病会让大脑局部微血管发生梗死,脑组织缺血、坏死,从而使舌头失去灵活运动的能力。该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又较特殊的脑梗死,经常发生在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  

中风的中医治疗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常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西医学将本病主要划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致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另外高血糖、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情绪的异常波动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
  一、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或白腻,脉弦滑。
  病机:肝风夹痰上扰清窍,气血逆乱,脑脉痹阻,经络不畅。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脉。
  方药:通脉汤。法半夏12克,白术12克,天麻15克,胆南星12克,丹参30克,钩藤30克,石决明20克,珍珠母30克,陈皮12克,桔梗15克,瓜蒌20克,天竺黄12克,虎杖15克,草决明20克,磁石20克,紫石英15克,甘草6克,水煎服。天麻丸、珍珠丸口服。
  2.风火上扰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苔黄腻干,脉弦数。
  病机:肝郁化火,阳亢风动,风火相煽,气血逆乱,直冲犯脑。
  治法:平肝息风,清泄肝火。
  方药:天麻平肝汤。天麻12克,钩藤30克,石决明20克,川牛膝15克,黄芩12克,苦参15克,夏枯草30克,菊花15克,竹叶12克,泽泻12克,胆南星12克,天竺黄12克,黄连12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泻肝丸、通络丸口服。
  3.痰热腑实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病机:痰热上扰清窍,阻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腑气不通。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通腑汤。瓜蒌30克,胆南星12克,大黄6克,芒硝6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生地20克,麦冬12克,元参15克,当归15克,草决明15克,火麻仁10克,甘草6克,水煎服。莲芝丸、清宁丸口服。
  二、中脏腑
  1.痰热内闭证
  证候:起病急骤,神志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病机:风夹痰热上犯于脑,气血逆乱,清窍闭塞,神机失用。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牛黄汤。羚羊粉2克,牛黄2克,珍珠母30克,竹茹12克,天竺黄12克,石菖蒲15克,远志12克,胆南星12克,半夏12克,浙贝母12克,瓜蒌30克,白芥子10克,苏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清开灵、珠黄散口服。
  2.元气败脱证
  证候:昏聩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病机:痰温蒙神或痰热内闭日久,耗伤正气,元气败脱。此证多见于病情危笃之时,属中风危候,多难救治。
  治法:扶正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汤加减。人参20克,附子15克,干姜12克,姜黄12克,吴茱萸12克,小茴香12克,黄芪6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五味子15克,乌梅12克,炙甘草15克,水煎服。生脉丸、参茯丸口服。

常用中药单方 
许多临床及药理研究证明,中药单方有很好的疗效,有着简便、价廉的特点。下面的单方是临床医生常用的,供参考。
1.涤栓散 用广地龙30g、蜈蚣1条、白芷9g,共研细末制成散剂。每次服6g,日服3次,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停药2日,一般1~3个疗程即见效,治脑血栓形成。
2.红龙汤 红花15~25g、地龙25~40g、葛根30~50g,水煎服。治脑血栓。
3.水蛭口服液 水蛭口服液(每10mL含生药水蛭3g),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30日为1个疗程。治脑梗塞。
4.蜈蚣 蜈蚣1条、白花蛇1条、全蝎10g,共为细末,每日1剂,分3次口服。治中风。
5.豨莶草 豨莶草500g,以米酒、陈醋各30g层层喷洒,蒸透晒干,如法9次,粉碎,再用蜜600g,熬至滴下成珠,和入药末,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20g,分早晚服,以米汤或稀饭送下。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6.三七、人参 三七、人参各50g,粉碎后,每次服用3g,每日2次。益气化瘀,治脑血栓及其后遗症。
7.南星、木香 南星、木香各等分,每次12g,姜片10片,每日1次,水煎服。用于治疗中风痰盛。
8.南星(汤泡)、甘草(炙)、防风 各90g,每服12g,姜10片,水煎。用于治疗中风瘫痪,口眼斜,口噤不语。
9.三生饮 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生姜各30g,加人参30g,煎服。用于治疗中风昏愦,口眼斜,痰气上壅,咽喉有声。
10.桃仁 烧酒浸泡1个月,捞出,晒干研细末,和蜜为绿豆大小的丸剂,每次50丸,每日3次,饭后2小时用酒服下,不能饮酒者,可用水服之,治疗半身不遂、半身麻痹或神经痛。
常用中药复方
脑梗塞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而现在的中医学者则又根据现代的检测设备加以完善,对其不同证型进行临床实验研究,得出了许多有效方剂:
1.丹芪汤
组成 丹参15~30g 黄芪20~40g 桃仁9~12g 红花6~9g 地龙9~15g
加减 伴有畏寒、项背疼痛、舌苔薄白、脉象浮者,加羌活以疏散外风;伴有头晕热痛、目胀耳鸣、舌质微红、苔微黄、脉弦者,加白菊、牛膝、黄芩、钩藤、石决明、夏枯草,以平肝潜阳;伴有失语者加石菖蒲、远志以祛痰开窍。
功能 益气化瘀,活血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5~60天。
2.通栓汤
组成 水蛭、当归各12g 丹参、地龙各15g 川芎、红花、赤芍各10g炙黄芪50g
功能 破血逐瘀,补气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3.补肾豁痰汤
组成 熟地、赤芍、巴戟天、竹茹、决明子各15g 山茱萸、地龙、法半夏、石菖蒲各10g 黄芪30g
加减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麻仁;夜寐不安者加五味子、夜交藤。
功能 补益肝胃,豁痰开窍,祛瘀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
4.补肾化瘀汤
组成 黄芪、地龙、赤芍、川芎、三七粉、生大黄、淮牛膝、补骨脂、肉苁蓉各等份
功能 益气补肾,化瘀通降。主治脑梗塞(急性期)。
用法 每日1剂,每剂煎取400mL,2~3次口服,连服3周。
组成 天麻、牛膝、川芎、益母草、当归、桃仁各10g 钩藤15g 赤芍、丹参各20g 红花3g
加减 肝阳上亢型加石决明20g、鹿衔草15g;肝肾不足型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5g;气虚血瘀型加黄芪30g、地龙10g;痰瘀互结型加法夏、胆南星各10g;痰热腑实型加大黄、栀子各10g。
功能 平肝活血化瘀。主治急性脑梗塞。
用法 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1个月。
6.镇肝熄风汤
组成 怀牛膝、生代赭石各30g 生龙骨、生牡蛎、龟板、玄参、天冬、白芍、茵陈、川楝子各15g 生麦芽12g 甘草6g
加减 若痰盛者去龟板加胆南星、竹沥各10g;心中烦热者加栀子12g黄芩10g;头晕头胀者加石决明30g 夏枯草15g;舌强语謇者加远志10g 石菖蒲、郁金各15g;便秘者加火麻仁12g 番泻叶6g;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12g。方中还可酌情加活血通络药如地龙、红花、鸡血藤等。
功能 滋养肝肾,平肝熄风。主治脑血栓形成。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半月为1个疗程。
7.滋阴潜阳汤
组成 白芍、怀牛膝、丹参各20g 白菊花、桃仁各10g 山萸肉、生地各15g 天麻、钩藤各12g 石决明(先煎)30g 水蛭粉(冲服)、红花各6g
加减 挟痰热者加白芥子、竹茹各10g 胆南星6g;伴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10g;热盛者加黄芩6g 山栀10g。
功能 滋阴潜阳,活血通络。主治脑梗塞。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8.二水消栓汤
组成 水红花子20g 水蛭、全蝎、川芎各10g 天麻、当归各15g 黄芪50g 三七、荆芥、姜黄各6g 木灵芝20g 蜈蚣2条 血竭2g
功能 平肝祛风,化痰通络。主治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塞。
用法 先将水蛭 血竭 三七共研细未冲服,其余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9.滋潜通络汤
组成 生龙骨、生牡蛎、生石决明、牛膝、当归尾、丹参、生地黄各30g白花蛇10g 水蛭5g 鸡血藤50g 白芍15g 生甘草6g
加减 上肢偏瘫严重者加桑枝30g 姜黄10g 桂枝5g;下肢偏瘫严重者可重用牛膝45g 木瓜20g 桑寄生30g;语言謇涩者可选加白附子10g 石菖蒲15g 僵蚕12g;口角斜加蜈蚣3条 全蝎10g
功能 滋阴潜阳,活血通络。主治动脉硬化性脑梗塞。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10.四虫活血汤
组成 水蛭、山药各15g蜈蚣3条 僵蚕12g 全蝎6g丹参24g 川芎、炙甘草各10g
加减 气滞血瘀型加红花、地龙、郁金;气虚血瘀型加生黄芪、当归、鸡血藤;风痰阻络型加胆星、竹沥、远志、石菖蒲;阴虚阳亢型加龟板、女贞子、磁石、钩藤;脑水肿明显加大黄30g 牛膝15g
功能 破血化瘀,益气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11.芪黄蛭通汤
组成 生黄芪60g 大黄、三七各6g 水蛭9g 路路通15g 当归15g 何首乌30g
加减 腹胀便秘者大黄后下,并加枳实、厚朴各10g;神昏不清者加石菖蒲12g 远志9g 郁金15g;痰多者加川贝母10g 胆南星12g 瓜蒌20g;舌红少苔者加天冬15g 熟地24g
功能 益气活血,降浊通络。主治脑梗塞。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12.温胆抗栓汤
组成 陈皮、枳实、地龙、水蛭、半夏各10g 葛根、丹参、石菖蒲、茯苓各30g 竹茹、川芎各15g 甘草6g 生姜5g
功能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活血化瘀。主治脑血栓形成、痰郁实热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不能内服的患者鼻饲给药。10剂为1个疗程,一般需治疗4~10个疗程。
13.消栓振废汤
组成 川芎、桂枝、鸡血藤各30g 葛根、羌活、当归各15g 黄芪60~120g 地龙、炒三棱、炒莪术、石菖蒲、乌梢蛇各10g 甘草6g
加减 头晕、血压高者加天麻、石决明;上肢瘫痪严重者加桑枝、姜黄;下肢瘫痪严重者加川牛膝、杜仲;口眼斜严重者加白附子、僵蚕;语言謇涩严重者加胆南星、远志;舌红无(少)苔者加白芍、知母。
功能 益气破血,温经通脉,祛风活络,豁痰开窍。治脑血栓形成。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14.溶栓通腑汤
组成 水蛭6g 土鳖虫8g(研末装胶囊吞服) 桃仁、红花各12g 丹参30g 川芎、地龙各15g 鸡血藤20g 生大黄(后下)6g
加减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加天麻12g 钩藤(后下)、石决明(先煎)各30g 羚羊粉0.6g(冲服);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加天麻、白附子、半夏各10g 全蝎4g;气虚血瘀型加黄芪50g;阴虚风动型加玄参30g 生地15g;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加芒硝(冲服)、竹茹、胆星各10g;中脏腑阳闭加用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灌服;阴闭加用苏合香丸灌服;脱证加人参15g附子10g 黄芪50g 麦冬30g,去大黄。
功能 活血祛瘀通络。主治脑栓塞。
用法 水煎,日1剂,分2次服。
15.祛内通络汤
组成 豨莶草15g 老颧草、牛膝、秦艽、丹参各12g 桑枝20g 木瓜、地龙、海风藤、赤芍、地鳖虫、僵蚕各10g 全蝎6g
加减 痰多者加胆南星10g 竹沥水20g(兑服);血压高者加钩藤20g、黄芩15g;进入后遗症期,1个月以上,血压不高者加生黄芪30g;后遗症期,半年以上可加肉苁蓉、巴戟天各12g、熟地30g;言语不利加蝉衣4.5g。
功能 散风通络,活血祛瘀。主治脑栓塞。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个月以上者改为隔日1剂。
16.化瘀通络汤
组成 清半夏、橘红、泽泻、石菖蒲各12g 枳实、红花、黄连、大黄、僵蚕各10g 茯芩、丹参各20g 甘草6g
加减 血压偏高加菊花、夏枯草各12g 生石决明30g;言语謇涩加远志、全蝎各10g;血脂高者加何首乌20g 山楂30g。
功能 清热燥湿化痰,活血通络。主治脑梗塞。
用法 水煎,每日1剂,早晚服用,15天为1个疗程。
培元固本散治诸虚百损(李可)---脑梗塞后遗症

三七、血琥珀、红参、灵脂、土元、水蛭、清全虫、大蜈蚣、血竭,共为末,以黄芪60克,煎浓汁送服,每服3克,2/日,弛缓性瘫痪加服制马钱子粉,每睡前温开水送下0.6克,服药7日,停3日,以防蓄积中毒。气虚甚者服补阳还五汤10剂。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者,加川贝、首乌、生山楂肉、羚羊角尖、天麻、僵蚕。中医五脏功能图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梗死验方
14种用于脑梗、脑血栓中成药介绍,不要选错了!
3药活血化瘀、熄风通络,改善脑梗后遗症,保护神经,恢复脑功能
中风(脑卒中)后遗症效验良方
脑梗死的证治体会
乌龙丹的临床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