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天常吃参苓白术煲脊骨,健脾祛湿又养胃
userphoto

2023.02.28 内蒙古

关注

春天常吃参苓白术煲脊骨,健脾祛湿又养胃

主要功效:补气、健脾、祛湿
推荐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乏力以及春天湿气比较重的人群。
材料:
党参20g、白术10g、茯苓20g、淮山30g、白扁豆30g、赤小豆30g、红枣4粒、生姜适量、脊骨300g(3-4人份量)。
烹调方法:
脊骨切块汆水去掉血污,白扁豆、赤小豆用温水浸泡2小时后与其余洗净的药食材一同放入煲中,先武火煲开,文火再煲1小时,最后加入食盐调味食用。
汤品点评:
扁豆、赤小豆是健脾祛湿常用的食材,再加上药性平和的茯苓,不但加强了健脾祛湿的功效,还增加了安神消肿的作用。白术性温,为补气健脾要药,与山药同用能既补脾气,又益脾阴,加少许红枣可减少白术的苦味。
党参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其性缓和,不燥不腻,善补脾肺之气,其补气之力虽不及人参,但胜在价格较廉,且不会过于温燥,一般补益剂中多会使用。
此药膳乃四君子汤转化而来,具有比较好的补气健脾的功效,同时配以祛湿的食材,雨水季节可经常煲来食用。
来源:广州日报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补气健脾 推荐参苓白术煲鲫鱼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

主要功效:补气、健脾、祛湿
推荐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乏力以及春天湿气比较重的人群
材料:党参20g、白术5g、茯苓20g、淮山30g、白扁豆20g、赤小豆10g、生姜适量、红枣4粒、鲫鱼2条(3~4人份量)。
烹调方法:鲫鱼斩杀洗净,放至锅里加少量油及生姜略煎至两面鱼身金黄色备用,白扁豆、赤小豆用温水浸泡2小时后与其余洗净的药食材一同放入煲中,先武火煲开,文火再煲半小时,然后放入鲫鱼煲半小时,最后调味食用。
汤品点评:
明天是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进入雨水节气之后,气温继续升高,同时降雨增多,空气更加湿润,养生宜以祛湿养脾为主。扁豆、赤小豆是健脾祛湿常用的食材,再加上茯苓,不但加强了健脾祛湿的功效,还增加了安神消肿的作用。此药膳乃四君子汤转化而来,具有比较好的补气健脾的功效。
十大祛湿气食疗方
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

  湿邪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一是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多由过度嗜酒或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内侵脾阳失运,湿自 内生。总之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症状。 而眼下阴雨连绵的天气,人们长期处于过度潮湿的环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湿症。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有湿?
  如果最近两周内常有以下表现,就说明体内有湿需要治疗了。
  一、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
  二、口中发黏舌苔腻: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
  三、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四、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便完后感觉不爽。
  五、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湿气入侵,不妨试试以下十款食疗方
  推荐一:山药茨实薏米汤

  材料:每次可选用怀山药15克,茨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做法:
  1.先用水浸泡怀山药,以去掉硫磺之味。
  2.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
  3.茨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推荐二:鲜土茯苓煲猪瘦肉

  材料:
  鲜土茯苓200克、马蹄10个、红萝卜、连须玉米各1条,蜜枣3个,陈皮1/3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
  1.各物分别洗净。鲜土茯苓切块,马蹄去皮,红萝卜、玉米切段,蜜枣去核,陈皮浸泡。
  2.一起与猪瘦肉、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用。
  功效:土茯苓有祛湿热、利筋骨、健脾胃的功效,以新鲜的土茯苓配爽甜鲜美消滞的马蹄、宽中益气滋润的红萝卜煲猪瘦肉汤,有清热祛湿解毒、健脾养胃润肺之功。
  推荐三: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鱼2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赤小豆洗净,冬瓜洗净,连皮切,生鱼洗净,宰净去鳞、内脏,慢火煎至微黄
  2.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
  3.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供3—4人用。
  功效: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清淡不腻滞又富有营养,同时又有祛湿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广东民间常用的煲汤料之一,有健脾去湿,消肿解毒的作用,而生鱼能补脾利水。
  推荐四:白鲫鱼煲汤

  材料:鲫鱼、陈皮、香菜、生姜
  做法: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加入调料调味即可。
  功效: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是健脾祛湿的良方。
  推荐五:山楂扁豆金银肾汤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鲜鸭肾、腊鸭肾各2个,猪肉2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浸泡,陈皮去瓤;鲜鸭肾洗净剖开,去脏杂,可不剥去鸭内金,洗净;腊鸭肾温水浸泡,洗净;猪肉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盐便可,为3~4人量。
  功效:开胃消滞、健脾祛湿。
  推荐六: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汤

  材料:木棉花20克,鸡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扁豆各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生姜2片。
  做法: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陈皮去瓢,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推荐七:木棉花炒扁豆煲鲫鱼
  材料:木棉花20克、炒扁豆30克、苡米15克、鲫鱼500克(1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料稍浸泡,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功效:祛湿健脾益气。
  推荐八:参芪粥

  材料: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
  做法: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湿盛带来的身体不适。
  推荐九:扁豆瘦肉汤
  材料:扁豆10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食盐、生姜适量。
  做法:
  1.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
  2.把1中的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本汤可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推荐十:五指毛桃鸡脚煲猪脊骨
  材料:五指毛桃100克、鸡脚3对、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
  做法:
  1.各物分别洗净。鸡脚去甲、敲裂,猪脊骨敲裂。
  2.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腹式呼吸法:生命深层能量来源(强烈收藏)

呼吸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的事情,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呼吸的频率也不断加快。呼吸快,心跳就快,代谢就快,寿命就短。所以古人非常重视呼吸吐纳对于养生的影响,今天我来教你如何正确而健康的呼吸。
腹式呼吸是让横膈膜上下移动。由于吸气时横膈膜会下降,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因此,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进行深度呼吸,吐出较多易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
1 呼吸方式

常见的呼吸主要有两种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正常的胸式呼吸一次约10-15秒,能吸入约500毫升空气。腹式呼吸时,横隔肌会下降,腹压增加,感觉好像是空气直接进入腹部,这时若把手放在肚脐上,会感觉手上下微微抬放。
胸式呼吸
大多数人,特别是女性,大都采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运动及胸部微微扩张,许多肺底部的肺泡没有经过彻底的扩张与收缩,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这样氧气就不能充分地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时间长了,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很多慢性疾病就因此而生。
所以学会呼吸,能有效地增加身体的氧气供给,使血液得到净化,肺部组织也能更加强壮。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抵抗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同时由于横膈膜和肋间肌也在呼吸中得到锻炼,我们的活力与耐力也都会相应得到增加,精力也就更充沛了。以下方法能帮你判断自己的呼吸方式是否健康:如果吸气时胸部和腹部收紧,呼气时反而鼓起,则说明呼吸方式错误。
2
腹式呼吸的特点

腹式呼吸能够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量。研究证明:膈肌每下降一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250至300毫升。坚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四厘米。这对于肺功能的改善大有好处,是老年性肺气肿及其他肺通气障碍的重要康复手段之一。
第一,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
第二,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降低患肺炎的可能。
第三,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促进分泌。腹式呼吸可以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
第四,安神益智。

3
腹式呼吸的练习方法

仰卧或舒适的冥想坐姿,放松全身。观察自然呼吸一段时间。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就可以将手拿开,只是用意识关注呼吸过程即可。 呼吸过程不要紧张也不要刻意勉强,如果是初学者就更应该注意练习的过程和对身体的影响,吸气时,感觉气息开始经过鼻腔、喉咙充分的集中于肺部,当肺部容积逐渐增大,而保持胸廓不动,就会迫使横膈膜下沉,同时腹略向外鼓起;呼气向内收回腹部,横膈膜向上提升,使大量浊气呼出体外。
把腹部当皮球,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略停一两秒后,经口呼出至腹壁下陷。每分钟大约有五六次即可。一般每日两次,在城市可选在上午10时和下午4时,每次约10分钟。
腹式呼吸的关键是: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尽量达到“极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应收缩与胀大到极点,如果每口气直达下丹田则更好。
练腹式呼吸一般是用来养生保健,由于其吸入的氧量高于正常情况下的两到三倍,所以也可用来治疗人体内脏各部位的疾病。比如头痛,就可以在吸满一口气时,脚跟突然离地,迫使气体直冲头部,然后呼出。
腹式深呼吸简单易学,站、立、坐、卧皆可,随时可行,但以躺在床上为好。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思想集中,排除杂念,也可说是进入气功态。由鼻慢慢吸气,鼓起肚皮,每口气坚持10~15秒钟,再徐徐呼出,每分钟呼吸4次。做腹式深呼吸时间长短由个人掌握,也可与胸式呼吸相结合,这便是呼吸系统的交替运动。如能长年坚持每天做腹式深呼吸,就会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强身延龄的奇效。

4
腹式呼吸的注意事项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钟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第四,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5
腹式呼吸的好处

一般哺乳动物均采用腹式呼吸,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心、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强心脏功能,加大了消化系统的动力,进而增强、激活其功能,利于排除聚积在肠道毒素及内应力的释放。
为什么腹式呼吸对生命如此相关?因为腹腔内藏着除心、脑、肺之外的全部脏器。包括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生殖泌尿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及淋巴系统的一部分,并拥有大量的血管神经,因此腹腔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加强腹式呼吸,促进腹腔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腹式呼吸好处还在于通过腹腔压力的改变,使胸廓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高,上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由于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腹内脏器活动加强,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起到加速毒素的排出,减少自体中毒,而达到减慢衰老的目的。此外,对结肠癌及痔疮的预防也卓有成效。
另外,腹式呼吸还包括盆腔运动,即在作腹部大呼吸的同时,配合收肛及舒肛运动以及缩腹上举,目的在于促进盆腔血流,因为盆腔中的脏器涉及到人的内分泌系统、生殖泌尿系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腹式呼吸无论在跑、走、坐、卧工间课余时皆可进行。此功方便易行,如每日坚持下去,对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废物,改善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腹部及盆腔脏器的生命活动等皆有重要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几则秋季健脾养胃食疗方
你为什么必须学习横膈膜呼吸法
每天三分钟腹式呼吸,竟然有那么大的好处
老祖宗留下的传家宝(三):腹式呼吸,内脏最需要的按摩
八段锦初级练习中的呼吸方式探讨
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