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中医的脾?
userphoto

2023.03.05 内蒙古

关注

白话解读:什么是中医的脾?

1、什么是中医的脾?
一言句话总结:中医的脾就是饮食入胃后,在脾系统(肝胆、脾脏、胰腺、小肠、肺等脏器)相互协作之下,完成将饮食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完成输送的一个系统功能的总称。
如果单纯论述中医理的脾藏,那么中医理的脾,就是西医脾,再加上西医的胰脏。《难经》是这么描述脾的,“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胰脏分胰体和胰腺,颜色不一样,散膏半斤指的就是胰体部位。《内经》云“脾与胃以膜相连”,这个膜,就是指的包裹脾胃的脂膜。
中医很少去谈及某个单独器官的功能,一般都是多个器官的综合功能总结。以下简要说一下与脾系统相关的几个脏:
1、肝脏。从消化系统的角度讲,与脾相关的第一个脏器就是肝。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平均重达1.5公斤,人体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肝脏及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胃腺肠腺等无数小腺体,大多是由肝调节的,这些消化腺的分泌一般都储存与胆中,消化食物的时候,从胆囊中分泌出来,从胆管及肝管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分解食物。而且,很多动物体内胰脏和肝脏是不分的,直接就是一体,被称为肝胰脏。

中医的肝脏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主疏泄,也就是调节新陈代谢。这里不做详细说明。

2、胰腺。胰腺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外形狭长,长约12~16cm,宽约3~4cm,厚约1.5~2.5cm,重约80g,位于上腹区腹膜后,横跨第1~2腰椎间,可分头、颈、体和尾四部。头、颈部在腹中线右侧,居于十二指肠弯内。体、尾则在腹中线左侧,毗邻胃大弯、脾门和左肾门。
胰腺质软,无纤维包膜,其腹侧为后腹膜所覆盖。胆总管从十二指肠上部的后方略向右行,胰颈为胰头和胰体之间的狭窄部,其后有肠系膜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常于此与脾静脉汇合成为门静脉。胰体向脊柱左侧延伸,向后向上行至左肾上腺和左肾上部的前方,延续为胰尾而终止于脾门处。胰体周围的血管有位于后方的腹主动脉和脾静脉,脾静脉的走向与胰腺长轴一致。胰体上方有腹腔动脉和脾动脉,胰腺下方有左肾动脉。
胰脏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胰脏本体为外分泌腺,是人体内第二大消化腺,分泌消化酶进入胰管,胰管与胆总管会合成胆胰管,入于十二指肠。内分泌腺散布于胰腺内不足胰腺体积1%的胰岛,其生产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液,控制血糖。血糖的作用是参与人体新陈代谢。
3、脾脏。内具有大量血窦,是血液循环的一个过滤器。脾脏在正常情况下,只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但在病态及大失血后可以制造各种血细胞。脾主要功能是参与免疫反应,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细菌和异物,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贮存血液。胚胎时期可造血。
从解刨图上明显可以清晰的看到,脾与胰腺,以及血管联系的非常紧密,所以中医认为脾具有藏血、生化血液的功能。

4、小肠。小肠上接于胃,小肠通体皆是油膜相连,内有微丝血管与小肠通。胆之苦汁,从微丝血管注入肠中以化食物脾之甜肉汁注入.小肠化物而物所化之精汁,即从膜中出小肠而达各脏,故曰化物出焉。小肠附小肠之油膜就是中焦。而小肠又系心之腑,其相通之路则从油膜中血管上膈达心包络以达于心。

 
5、三焦。 那么中医的的“脾”为什么能降这么多器官的功能联系到一起呢?一是从形体上的链接,无论是胃、肝胆、十二指肠、小肠,无不是形体上相互连接,而且也通过血管链接在一起。可以说,从胃到小肠乃至大肠,所产生的营养物质,都被大大小小的血管统一回收,进入血液循环。供养四肢剂肌肉,这个过程,中医里叫营血。
而另一个方面,人体腹腔之内,有一个脂肪系统,在下包裹肾与大小肠,在中包裹脾胃、在上又联络心肺,在四肢肌肉则又存在于肥肉和瘦弱之间,在皮肤则又连接皮肤和腠理。人体的营养物质,都是靠着三焦脂膜进行调节和运输,就是说明如果三焦脂膜缺乏脾所产生的津液,则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个功能,中医里成为三焦气化,说明的是人体津气生化的过程,被称之为卫气。
人体的气和血,生化之源都来源与脾,所以脾主四肢,主肌肉。
6、胃与大肠。在人体里,脾的功能,是与胃(肠胃系统)的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这属于肠胃系统,属于阳明病的范畴,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二、什么是中医的脾?
1、脾主运化。提供营养物质。饮食进入胃后,胆汁先分泌消化液,从胃底注入分解,然后进入小肠,此时胰腺的分解液(肯定包含有胰岛素,张锡纯叫做甜肉汁)混入,在千折百回的小肠里一边蠕动(像不像揉豆浆),一边分解成乳汁状的乳糜(张锡纯说是白色的乳汁,倪海厦说是奶水,还说奶水和经血同源,这个看似荒唐的说法是对的,只是他故意没说那么细),这些甘甜的乳汁,被小肠内壁的万万千千的毛细血管,上传入心室,然后肺气进入,化合成血,再进入动脉血管。
那么这个中医里的津液,就是脾系统化食物水饮为液态营养物质以及能量的一个总称。糖尿病慢性肾炎病人,只所以尿蛋白尿糖,也是因为脾脏的功能发挥失常,没办法将蛋白和糖分解,直接进了小便成了尿糖尿蛋白。所以西医的办法就是直接给你注射胰岛素促进胰脏发挥作用,而中医则统统排出病因的方法,恢复脾的功能(胰脏只是脾功能的一部分,胰脏不发挥作用,光治胰就行了?
在中医的认知中。脾与胃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人出生后,生命过程的维持及其所需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生成,均依赖于脾 (胃)运化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故称脾 (胃)为 “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 脾藏血。脾脏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贮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
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脾是血循环中重要的过滤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因此,脾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
此外,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脾脏还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而另一个方面,人体腹腔之内,有一个脂肪系统,在下包裹肾与大小肠,在中包裹脾胃、在上又联络心肺,在四肢肌肉则又存在于肥肉和瘦弱之间,在皮肤则又连接皮肤和腠理。人体的营养物质,都是靠着三焦脂膜进行调节和运输,就是说明如果三焦脂膜缺乏脾所产生的津液,则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个功能,中医里成为三焦气化,说明的是人体津气生化的过程,被称之为卫气。
人体的气和血,生化之源都来源与脾,所以脾主四肢,主肌肉。
6、胃与大肠。在人体里,脾的功能,是与胃(肠胃系统)的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这属于肠胃系统,属于阳明病的范畴,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二、什么是中医的脾?
1、脾主运化。提供营养物质。饮食进入胃后,胆汁先分泌消化液,从胃底注入分解,然后进入小肠,此时胰腺的分解液(肯定包含有胰岛素,张锡纯叫做甜肉汁)混入,在千折百回的小肠里一边蠕动(像不像揉豆浆),一边分解成乳汁状的乳糜(张锡纯说是白色的乳汁,倪海厦说是奶水,还说奶水和经血同源,这个看似荒唐的说法是对的,只是他故意没说那么细),这些甘甜的乳汁,被小肠内壁的万万千千的毛细血管,上传入心室,然后肺气进入,化合成血,再进入动脉血管。
那么这个中医里的津液,就是脾系统化食物水饮为液态营养物质以及能量的一个总称。糖尿病慢性肾炎病人,只所以尿蛋白尿糖,也是因为脾脏的功能发挥失常,没办法将蛋白和糖分解,直接进了小便成了尿糖尿蛋白。所以西医的办法就是直接给你注射胰岛素促进胰脏发挥作用,而中医则统统排出病因的方法,恢复脾的功能(胰脏只是脾功能的一部分,胰脏不发挥作用,光治胰就行了?
在中医的认知中。脾与胃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人出生后,生命过程的维持及其所需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生成,均依赖于脾 (胃)运化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故称脾 (胃)为 “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 脾藏血。脾脏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贮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
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脾是血循环中重要的过滤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因此,脾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
此外,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脾脏还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4、脾主肌肉。脾为太阴.主化水谷以生肌肉,肌是肥肉,肉是瘦肉。肥肉是气所生,瘦肉是血所生。二者都与脂膜相连,脾气足则内生膏油,透出于膏膜外,则生肥肉。脾血足,则又从膏膜中凝结而生瘦肉,亦由内生出于外。肥肉只所以包裹着瘦肉,就是气在外而血在里所化生形成的。所以脾阳虚则肉浮虚,脾阴虚则肉消瘦。
5、脾藏意。《素问·刺法论》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及“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这里的谏议是以政治体制形容脾的作用,脾是一身的营养物质提供者,如果人体生病了,就从脾这里得到了谏议,“知周出焉”也为脾藏意,在志为思提供了营养物质基础。

如果说人体的气血就是经济基础,那么人体的情志、精神、智慧活动就是上层建筑,所以凡是上层建筑的问题,首先就要寻找经济基础的原因,人所思所想,均需要脾提供弹药,这就叫脾藏意,而意能否坚持的长久,在于弹药能否充足供应,这就涉及到人体营养的存藏系统——肾,如果肾能降脾生产的营养物质及时收纳以供上重建筑使用,而且不间断的供给“意”,这就叫肾藏志。

三、什么是中医的脾虚?
一句话总结:脾虚就是脾的功能发挥失常,导致人体的消化功能、营养吸收及运输功能、供血功能等都出现了问题。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常成为判断人生理功能强弱和判断疾病预后的关键指标,并由此形成脾胃学派,出现很多脾胃大家和医学大家,而这些人并不是单纯的只会看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的疾病。在中医看来,一切疾病都可以与脾胃相关联,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都可以从脾胃进行论治。
中医认为脾功能异常为什么叫脾虚?
脾的功能是在胃的形体上发挥作用的,中医的胃,就是从口到胃到小肠到大肠的这一整体的消化系统的实体,如果消化系统出现了“实证”,就是出现阻滞、疏导失常、二便异常,这就叫实证,需要保持畅通,所以以实为病,以畅通的虚空状态为健康。
与之相反,脾这种主消化输送的系统,以津液气血充实为健康,如果气虚血少,自然就是脾的功能虚弱无力,就叫脾虚。
脾虚的表现有哪些?
1、消化系统的问题
。可以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的腹胀、消化无力、厌食、泄泻等。一般都是因寒湿引起,脾虚寒或者肾寒都能影响到脾。
2、呈现血虚问题。面色苍白无华,口唇发白,或者贫血,或者出现月经量少、崩漏、便血等出血情况。当然血虚也与肝的新陈代谢及调节功能发挥有关系。
3、化生湿痰。出现水湿积聚不化发生水肿痰湿等痰湿现象。
但脾虚该如何治疗?仅仅是需要补脾吗?非也。脾虚当然不能仅仅靠补。
一是脾虚寒。表现为不想饮食、膈食、腹胀、大便溏泻、泄痢肠痈等症,那么治疗就需要温寒,但大多数的脾虚寒,也伴随着肾虚寒,所以大多用理中汤,四逆汤之类的治疗。
二是阴血虚。就是化生气血助消化的能力弱。这个如果单纯是脾的问题,就需要健脾丸之类的帮助脾消化,如果伴随着肝血不足,肝气不舒,失眠多梦等,则需要归脾汤、逍遥丸等方剂综合使用。如果伴随着肺气弱,需要麦冬、五味子、柏子仁、白芍等严降肺气,化生津液。
三是阴火盛。这种情况一般伴随着肾精不足,比如出现口干口渴,口干咽喉干燥,甚至虚火上浮,这就需要滋脾化液,或者清热存阴,甚至如果呈现大便燥结等,还需要用下药急下存阴。
四是湿痰多。比如咳嗽,风湿病,肢体面目浮肿,这既有脾虚寒的原因,也有肺气虚、肺燥热等原因,需要脾和肺两方面兼顾治疗,或温寒化痰,或清热化痰。如果是风湿病,一方面需要健脾利湿,需要采取发汗解表、通风散邪,或者利尿祛湿等方法治疗。
以上只是简单的分类,其实人体的大多数慢性代谢性异常疾病,大多都与脾有关系,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等,慢性肾炎,生殖类疾病,大多都与脾系统异常有很大关系。

(中南山,秦岭中医,专注风湿病与肾病。关注我,分享更多中医经典与经方解读)

中医的脾是什么器官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0月第28期 4121-4122页 
中医认为: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主肌肉四肢[1]。主运化就是指脾是人体的一个最主要的消化器官,能把食物消化和把消化后吸收的物质运送至周身。按现代医学的认识,脾属于淋巴系统,即使切除脾脏也不妨碍消化。因此有些西医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中医的解释是:中医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个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的概念[2]。也有认为中医学所指的脾就是现代医学所指的脾和胰[1]。现在让我们看看我国历代中医学文献中描术的脾是怎样的一个器官。 
一、历代中医学家所指的脾 
1、战国秦越人《难经》[3]描述的脾 
战国秦越人《难经》四十二难中对脾有如下描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 其中的二斤三两折合现在的重量约为105克(按一斤约48克,一两约3克计[3]),宽约10厘米,长约18厘米。可见在战国时代人们对脾脏的认识为:扁长形,质软有膏状物。所以从重量、形状、大小看,秦越人所指的脾即为现代解剖学上的胰脏。 
2、唐朝孙思邈所指的脾[4] 
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十五上中有以下记载:“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凡脾脏象土,与胃合为腑”。可见孙思邈描述的脾的颜色呈棕黄色(并非紫红色),扁长形,在胃旁,中有膏状物。所以从颜色、重量、形状看,孙思邈所指的脾为现代解剖学上的胰脏。 
3、明朝杨继洲等指的脾是什么[5]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六脾脏图中有以下叙述:“脾者,仓廪之本、……,为胃行津液。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其图形状为长条形。所以杨继洲所描述的脾是:长条形,呈黄色,貯藏津液的器官,津液入胃。这样的器官显然与现代解剖学上的胰一致。 
4、明翟良篡《经络汇编》,在经络之图中有长条形脾图及有引难经的说明。在内景图中有人体内脏图,其中有呈横位的如现代胰的形状和位置的脾图。明张三锡篡《经络考》足太阴脾经图有长形脾经图[7]。 
5、清朝王清任心目中的脾是什么[8]?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上卷亲见改正脏腑图中的脾为长条形,中间有一条珑管。叙述如下:“脾中有一管,体像玲珑,易于出水,故名珑管。脾之长短与胃相等。”所以王清任心目中的脾为长条形,长度与胃相当,中间有一管。显然王清任指的脾就是现在解剖学上的胰脏。 
5、清吴谦等的《医宗金鉴》中的脾脏[9] 
《医宗金鉴》卷八十一脾脏经文如下:“经云:……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俞,当十一椎下,……难经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中藏经曰:脾主消磨五谷,养于四旁。” 其中有图四七,形状为头大尾小的长形。从上可见,清朝官方集体编写的《医宗金鉴》中的脾也是现代解剖学上的胰脏。现把历代中医文献所指的脾与现代解剖学上的胰。 
二、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 
脾脏位于左季肋部,胃底左后方,与9-11肋骨相对,呈椭球形、拳头状、暗红色,长径约13厘米,宽径约8厘米,厚约3厘米。重约50-170克,是一淋巴器官[10]。 
胰腺(pancreas)是人和脊柱动物都有的腺体,是一条扁长三角形带状,质地柔软的腺体,长约17-20厘米,重约82-117克。在胃的下方,位于1、2腰柱高度,横贴于腹后壁,横跨于下腔静脉和主动脉前面,胰尾连脾门,胰头被C形的十二指肠包围,中有开口于胰头的胰管与胆管合并排于十二指肠。 
胰腺在30岁达最大值,5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40岁以上胰腺出现弥漫性纤维化增长的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这种增长沿小叶内细静脉或毛细血管而发生,其原因与毛细血管肥厚有关,这种肥厚也在胰岛内出现。组织学研究发现,老年人胰腺细胞萎缩,酶原颗粒减少,微小脂肪颗粒沉着明显。老年人胰腺管周围组织增生和胰腺管腔狭窄,也有胰腺管扩张或上皮化现象[11]。 
不知何时何人把的英文Spleen和Pancreas译成中文时颠倒了。在这种颠倒译法的情况下,中医学“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现在正确的说法应是“胰胃是人的后天之本”。只有“胰胃”健康了,消化功能和再合成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功能好了,身体才能健康强壮,才有生命力。所以中医的“脾胃”现在英文应译为“pancreas- stomach(胰胃)”才对。中医的脾实指现代解剖学上的胰脏 
从上可知,我国历代从战国直至清朝的中医文献所指的“脾”都是指人体胃旁一条头大尾细,扁长三角形,棕黄色、长约12-20厘米、现在叫“胰”(英文为Pancreas)的腺体,并非指紫红色(暗红色),拳头状,软而脆的“脾”(英文为Spleen)。中医在三千年前就已经清楚了人体胰脏的作用,中医确实是伟大,中医确实是超前了的现代科学。
  
脾和胰的思辨
关于中医“胰”的问题,一年多前因为和人辩论,曾经专门对这个问题做了一点考证。
结果很令人惊讶:中医所谓的脾主要指的竟可能是现在所谓的胰,出错主要是中医对脾的解剖语焉不详,而中西汇通时翻译搞错了。
在杀猪宰羊的哪里中国既有脾也有胰,脾在杀猪的那儿土话叫“沙肝”, 胰叫“胰子”,可是到了中医这里,胰就没了。
翻译错不错跟有没有胰 脾关系不大啊。
考察中医理论建构的基础《黄帝内经》,对脾脏的解剖特点谈的并不多,但在古人的心目中,脾以及其他的诸多脏腑绝不是虚拟的脏器而是实有所指,这倒是确实的。
《内经》提到的脾脏解剖特点主要有下列几处:《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他还 有脾与胃相表里、在膈下腹中等散在的论述。虽然“pancreas”和“spleen”都可以说是“与胃以膜相连”,但是“pancreas”更靠近中 部,“spleen”却偏安于一隅,而这与《内经》认为脾居中央的认识是不大符合的。从另一方面说,“pancreas”紧贴于胃后壁,和胃的结合比 “spleen”要密切的多,也更符合中医脾胃相表里的认识。
从《黄帝内经》对脾功能的论述上说,脾也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其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更加密切,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 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这也和“pancreas”在物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更相符合,《内经》甚至还把脾的病变和消渴(症状表现大致相当于西医糖尿病,现代认为和 “pancreas”功能紊乱直接相关)联系起来了,如《素问·病能论》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 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 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脾的功能失常也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素问·刺热》曰:“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 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这和现代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是很相似的。
总之,无论从解剖、功能还是相关的疾病,中医的脾和“pancreas”都更相近,而和“spleen”却有很大的差别。不过《内经》也确实没有把 “pancreas”和“spleen”明确的分开(是古人没有观察到还是误认为一个脏器,还是为了建构理论的需要有意把它省略了呢,这都不好说),这给 以后脾认识的混乱埋下了伏笔。《内经》全文无“胰”字。
再来先生说的不错,我记得小时候我们那里的乡下老百姓使用不是香皂之类的清洁剂。而用的是胰子,就是一种用猪胰脏土法自制的洗涤剂。一方面清洁皮肤,同时 还有一定滋润皮肤的作用。不知道是何人发明,又是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土法制作。不过这已经说明过去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胰脏有分解脂肪,消除油腻的作用了。那 时的人们肯定不知道胰脏中含有什么酶之类的成分,。。。
如《医学入门》谓脾“微差左胁”,应该是略偏于人体正中线的左侧部,与“pancreas”的位置相当;《针灸大成》谓“脾掩乎太仓附脊十一椎”,太仓即胃,乎,作“之于”讲,掩藏于胃之下而附脊,这明显是指的“pancreas”而非“spleen”。
至于《医纲总枢》所说“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更活脱脱就是“pancreas”的典型描述了,相信任何一个看到这句话的人都不会和“spleen”联系起来
【单词】:胰
【解释】:胰 yí 胰腺 [pancreas] 一种大的复合性消化腺,位于第一腰椎的前方,胃的后方,形状略似铁锤,胰头被十二指肠环绕,通过胰管胆总管合成胆胰管后与十二指肠相通
陈珍阁 《医纲总枢》 1886
当然也有一些记载和现代的“spleen”近似,如王冰曰:“脾,形象马蹄”;《医贯》:脾“色如马肝紫赤”等。
朱凌凌等曾对中医脾解剖实体相关古代文献进行过比较仔细的研究,从脾的含义、形态、色泽、大小、重量、脾与周围脏器关系等方面考证认为中医脾的解剖形态学基础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两个脏器。
不过笔者认为:后世医家对脾认识的混杂不一定代表《黄帝内经》的原始认识,而在《内经》对脾解剖语焉不详的情况下,更应该结合《内经》脾功能的论述来决定中西医学脏器的对应,“脾”和“pancreas”的对应显然更符合《内经》的本义。
既然中医的脾和“pancreas”更加类似,那么为什么会把中医的脾和“spleen”混到一起而没有和“pancreas”联系呢?
这一方面是由于《内经》没有把“pancreas”和“spleen” 在解剖上明确分开的缺陷,另一方面就要从中西医交流翻译的历史找原因了。
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初,面临着翻译的迫切现实需要,在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那些西医翻译的开拓者们几乎是各自凭着各自的理解拿中医的概念去 比附西医,很多概念都是经历了一个混乱的过程才逐步定型下来被大众所接受,这在当时是不可能不这样的,试想:如果把“Heart”翻译成“哈特”而不翻译 成“心”会有多少人理解呢?!
可是,由于中西医研究范式并不相同,不同的范式代表着不同的分类,两者概念内涵不可能完全等同,因此很多中医概念被西医借用后大多伴随着含义的部分改变,比如“霍乱”、“伤寒”等等都和中医理论中原来的意思不一样了。
脾和“spleen”的误读大约是中医被翻译所误解比较典型的例子。
概念是在不断的演化的,几百年前中西医交流刚刚开始的时候,西医对“pancreas”和“spleen”的认识还很原始,胰岛素直到1922年才被发现,中西医的理论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翻译存在误读是很可能的事。
这本来应该由以后中西医的发展逐步修正,然而在当时所谓“科学”至上的时代背景下,中医没能理清自身发展的思路,发展缓慢,脾和“spleen”的误读渐 渐约定俗成,最后处于解剖和言语弱势的中医不得不默认了这种误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称“pancreas”为“脾之副脏”。本来应该是“正 脾”的反而成了“脾之副脏”,这反映了当时中医在西医解剖和言语强势压迫下力图调和两种医学的矛盾所采取的妥协和折衷态度。
可是这种言语上的折衷主义也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西医的普及,如今“pancreas”为“脾之副脏”的说法也很少听人提起了,“脾”和“spleen”的关系已经为大众所习惯和接受,似乎很少有人还能想起这个“脾”其实是来源于中医,后来被西医借去的。
现在,脾概念的混淆甚至成了某些人摇旗呐喊攻击和否定中医的理由,这就像自家的商标被别人冒签,最后自家倒被冒签者来打假了,这真是有种讽刺和挖苦的意味。
而如果从“pancreas”角度来理解中医脾,那些“主运化、主升清、在液为涎、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等等就都有了一定的道理,难道不是么?联想到这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贤哲创造的天才认识,就更令人感佩不已。
其实“胰”的本义更和“pancreas”不相干,宋代《广韵·脂韵》曰:“胰,夹脊肉也。”。(古代的“胰”本意并非是指现代所谓的胰腺)
受中国医学影响甚深的日本汉方医学中并无脾脏称谓,代之以膵脏,而膵脏和西医翻译时就没有和“spleen”混同,而是和“pancreas”相对应了, 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医的脾译成“pancreas”应该更合适一些。(日本汉方医学的“膵脏”在其理论体系中相当于中医的“脾”,可是翻译西文时没有翻 译成“脾”,而是翻译成“胰”)
这些东西在我的书《中医:祛魅与返魅: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营卫解读》出版时加进去了,当作一小节。
引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的高晞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中国现代医学术语形成的若干问题》,她的发言中提及了数个问题,例如西医早期从中医术语中寻找对应的名字。在德贞出版于1886年的《医学词汇》中,他甚至还能注意到南北用语的不同。
中医中原本是没有"胰"这个概念的,所以在早期的西医著作中,将之称为"黄液"或"甜肉"。"胰"也是一个从日本来的词。和近代史上许多其他领域一样,许 多医学名词是从日文中吸收进来的。例如"动脉",原本翻译成"回管"或"回血管"。再如被博医会名词委员会吸取的日本名词中,还有"细胞"(原本被翻译 成"天珠",但实际上"细胞"这个词最早是李善兰使用的)。不过其中有一个特例,就是"前列腺",这是中国自己的翻译。当1915年中华医学会成立后,他 与原本由传教士所组成的博医会开始争夺医学领域内的话语权,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引进了日本留学生,日本因素大量进入中国的医学领域。传教士才节节败退。 报告揭示了现代学科术语形成的背后,那些政治、经济以及其他因素的斗争。
理清这笔“旧账”,有意义!
正如再来先生所说,民间在解剖上对脾脏和胰脏的认识还是比较明确的。到了现代中医人的论述中却把它们混淆了。中医绝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从来就没有解剖学的根据。
王不留行 先生的考证,非常具有现实价值。他为中医解剖学做了有力的辩解,对我们学习和重新认识中医学提供工了新的思路,有了巨大的启发。

谢谢二位。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中基学习笔记连载---脾脏篇
五脏里边,如果说中西医在认识上存在分歧,那分歧最大的,就要算是脾脏了。

脾脏在西医里主要是一个免疫器官。但在中医呢,脾脏主持运化,就相当于负责消化吸收的器官。

那么,中医说的脾和西医说的脾脏,到底是不是一个东西呀?
回顾一下,在胃的时候,脾气运的工作重点是,告诉我们,需要运多少粮食进来,然后慢慢把水谷向下运送给小肠。
在小肠呢,工作重点就变成了配合脾气化的节奏,把水谷精微向上传,再把糟粕往下送。
到大肠了 ,脾气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呀?当然就是让大便顺利的排出去了。
如果这部分工作没做好,人就容易便秘。
好。今天,我们学习了脾。
中医脾的作用,主要有运和化,这两点。
运,指的就是把水谷从食道往下,经过胃、小肠、大肠,最后一直运出体外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来看。
化,就是把饮食加工成精微物质,再进一步转化生成气血的过程。

脾的运化功能,我们学到这里。

脾胃一虚百病生 健补脾胃尤为重

民以食为“天”,饮食对老百姓的生活不言而喻,同时饮食又是维持生命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食物进入机体后的消化吸收是由“脾胃”支持完成的,所以又有“脾胃一虚百病生”的说法。

首先,大家应该要区分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西医的脾脏就是解剖器官,与造血、免疫等功能有关,但与消化系统的关系不大。
中医的脾脏并不指某一个具体的解剖器官,而是一个功能单位,具有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医五脏的脾,其实包含了胃、小肠、大肠、胰腺、西医脾的功能。中医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统血。
关于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可以将脾简单的理解成“人体食物加工厂”。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但是要注意的是,食物还不是人体所需的“成品”精微物质,人体需要气(能量)、血、津液(机体水分)等精微物质的供给,而这些精微物质是由食物(水、谷)转化而来,而脾将食物消化、吸收、转运水谷精微的功能,中医称之为“脾主运化”,因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于此,所以脾胃又被合称为“后天之本”。具体的过程:第一步是对饮食物进行“化”。饮食水谷经过口、食道入于胃,胃接受并进行经过初步消化(胃受纳、腐熟水谷),将水谷变成“半成品”食糜,胃将其下降送至“加工车间”,经过小肠进一步消化,将“半成品”分门别类加工成“成品”水谷精微和“废品”糟粕。胃和小肠的作用都是在脾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二步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出厂”输送至全身,即“运”。在脾气主升清这一“上升运输机”的输送下,将精微送至心肺,再由心肺这一“销售网络”送至全身以供机体消耗,另一方面,脾这一“加工厂”直接厂家“销售”送至全身。另外胃肠道就是“下降运输机”,将消化后的糟粕排出体外。
若脾气虚,“加工厂”动力下降,则消化能力下降,表现出不想吃饭,吃后腹胀,甚至是排出的大便里有明显的食物残渣(完谷不化);或者脾气虚升清无力,“上升运输机”动力不足,导致头面缺乏营养供应而头晕眼花,精微物质不能上升与糟粕一起下降排出而出现拉肚子;脾气虚日久,水谷精微化生减少,人体气血生成不足,而出现体倦乏力、面黄肌瘦等表现;或者脾虚向外输送机体吸收的水液的能力下降的话,就会使水液在体内停留、聚集,导致体内湿盛、水肿等病症的生成。

因为脾脏通过气运化作用,可以把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以保证机体正常的功能,一旦脾胃虚弱,功能下降,就会导致人体“补给”不足而生病,所以说“脾胃一虚百病生”。因此在养生过程中健补脾胃,在治疗用药过程中保护脾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脾”“胰”辨
英语“spleen”汉语习惯翻译成“脾”,许多人想当然的认为中医的“脾”和 “spleen”是同一个东西。然而,仔细回顾中医基础理论关于“脾”的有关论述,可以发现,中医“脾”和西医“pancreas”的对应其实更符合中医“脾”的本义,而“脾”和“spleen”的混同很可能是中西医交流之初翻译误读的结果。
1 论 “脾”和“pancreas”的对应更符合《内经》本义
考察中医理论建构的基础《黄帝内经》,对脾的解剖特点谈的并不多,但在古人的心目中,脾以及其他的诸多脏腑绝不是虚拟的脏器而是实有所指,这倒是确实的。《内经》提到的脾脏解剖特点主要有下列几处:《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他还有脾与胃相表里、在膈下腹中等散在的论述。虽然“pancreas”和“spleen”都可以说是“与胃以膜相连”,但是“pancreas”更靠近中部,“spleen”却偏安于一隅,而这与《内经》认为脾居中央的认识是不大符合的。从另一方面说,“pancreas”紧贴于胃后壁,和胃的结合比“spleen”要密切的多,也更符合中医脾胃相表里的认识。从《黄帝内经》对脾功能的论述上说,脾也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其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更加密切,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这也和“pancreas”在物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更相符合,《内经》甚至还把脾的病变和消渴(症状表现大致相当于西医糖尿病,现代认为和“pancreas”功能紊乱直接相关)联系起来了,如《素问·病能论》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脾的功能失常也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素问·刺热》曰:“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这和现代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是很相似的。无论从解剖、功能还是相关的疾病,中医的脾和“pancreas”都更相近,而和“spleen”却有很大的差别。不过《内经》也确实没有把“pancreas”和“spleen”明确分开(是古人没有观察到还是误认为一个脏器,还是为了建构理论的需要有意把它省略了呢,这都不好说),这给以后脾认识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中医另一本经典《难经》曾对中医脾的解剖做过更明确地阐述:《难经·四十二难》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难经》成书年代和《内经》相距不远,内容和《内经》有很大的重复,虽然理论和《内经》有一些细微的不同,但应该比其他的书更接近《内经》的原始认识。仔细对比对比,《难经》应该是把“pancreas”和“spleen”混在一起当成一个脏器的可能性更大,要不然“散膏”指的又是什么呢?!
后世医家关于脾的记载也大多与“pancreas”类似:如《医学入门》谓脾“微差左胁”,应该是略偏于人体正中线的左侧部,与“pancreas”的位置相当;《针灸大成》谓“脾掩乎太仓附脊十一椎”,太仓即胃,乎,作“之于”讲,掩藏于胃之下而附脊,这明显是指的“pancreas”而非“spleen”。至于《医纲总枢》所说“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更活脱脱就是“pancreas”的典型描述了,相信任何一个看到这句话的人都不会和“spleen”联系起来。
当然也有少数记载和现代的“spleen”近似,如王冰曰:“脾,形象马蹄”;《医贯》:脾“色如马肝紫赤”等。朱凌凌等曾对中医脾解剖实体相关古代文献进行过比较仔细的研究,从脾的含义、形态、色泽、大小、重量、脾与周围脏器关系等方面考证认为中医脾的解剖形态学基础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两个脏器【1】。不过笔者认为:后世医家对脾认识的混杂不一定代表《黄帝内经》的原始认识,要解析几千年前《内经》理论体系的结构框架和概念内涵,必须首先依赖于《内经》的原始文本。而在《内经》对脾解剖语焉不详的情况下,更应该结合《内经》脾功能的论述来决定中西医学脏器的对应,显然,相对于“spleen”,“脾”和“pancreas”的对应更符合《内经》的本义。

2 论中医“脾”和“spleen”的混淆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翻译误读的结果
既然中医的脾和“pancreas”更加类似,那么为什么会把中医的脾和“spleen”混到一起而没有和“pancreas”联系呢?这一方面是由于《内经》没有把“pancreas”和“spleen” 在解剖上明确分开的缺陷,另一方面就要从中西医交流翻译的历史找原因了。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初,面临着翻译的迫切现实需要,在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那些西医翻译的开拓者们几乎是各自凭着各自的理解随意拿中医的概念去比附西医,很多概念都是经历了一个混乱的过程才逐步定型下来被大众所接受,这在当时是不可能不这样的。试想:如果把“Heart”翻译成“哈特”而不翻译成“心”会有多少人理解呢?!可是,由于中西医研究范式并不相同,不同的范式代表着不同的分类,两者概念内涵不可能完全等同,因此很多中医概念被西医借用后大多伴随着含义的部分改变,比如“霍乱”、“伤寒”等等都和中医理论中原来的意思不一样了。由于具体的历史原因和中医自己发展的失误,西医成了目前世界的主流医学,把握住了医学中的强势话语权,这时需要翻译和解读的就已经不再是西医,而是中医了。时势改变了,中医要想赢得承认和理解,在现实世界下,必须要和西医沟通,这是无可奈何而且必定要做的事。而如果不注意中西医范式的差异和由于翻译所导致的混杂,简单拿这些被西医改变过的概念再来解读和参照中医理论,中医理论就会遭遇误读,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和困难。翻译所造成的中西医概念混淆和误读,其实是中西医纷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一个需要诠释学来研究和澄清的问题,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们是回答不了的。
脾和“spleen”的误读大约是中医被翻译所误解比较典型的例子。概念是在不断的演化的,几百年前中西医交流刚刚开始的时候,西医对“pancreas”和“spleen”的认识都还很原始,尤其是器官的功能理解甚至存在很多错误。西方医学的传入是在明末清初时候以当时西方相对先进的解剖学为先导的。中国最早翻译的西方解剖学著作是1622-1623年成书的《泰西人身说概》,书中主要论及骨节肌肉和脑,并没有脾等内脏解剖的内容。第一次提及“spleen”(脾)的是成书稍晚的中国第二部解剖学译著《人身图说》,书中“论脾”一章明确记载了当时西医对“spleen”功能的认识:一是炼粗血为细血,二是具有消化功能这和现在“spleen”是免疫器官的功能认识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然而,它和中医脾主运化的传统认识却是比较接近的,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中医的脾和西医的“spleen” 就错误的对应起来。伴随着《人身图说》的广泛传播,中医脾和西医“spleen”的误读逐渐流行开来【2】。
需要说明的是:在《泰西人身说概》、《人身图说》这两本中国最早的解剖学译著中并没有提及“pancreas”的解剖和功能。直到二百年后,1851年英国传教士兼医生合信译著的《全体新论》才明确阐述了“pancreas”,不过由于当时中医“脾”和西医“spleen”的对应已经先入为主,所以合信误以为中医并没有与“pancreas”对应的器官名称,只好把“pancreas”直译为“甜肉”。这种译法曾被稍后的西医译书广泛采用。1886年英国医生德贞在其著作《全体通考》中,根据自己对中医概念的理解,参考中国北方民间对动物身上这个脏器的俗称,首创把“pancreas”命名为“胰”,日本则创造了“膵”脏代指“pancreas”,1934 年科学名词审查委员会讨论解剖学名词最终采纳了“胰”这一翻译名称【3】。至此中西医“胰”、“脾”的混淆经过官方权威而最终确定下来,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其实“胰”的本义和“pancreas”并不相干,宋代《广韵·脂韵》曰:“胰,夹脊肉也。”。用“胰”来代指“pancreas”不过是德信医生的个人创造罢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历史的误读,除了和翻译家本身的中西医学素养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受制于当时中西医尤其是西医的实际发展水平。在中西医交流之初的十七到十九世纪,西医的器官生理学还很不发达,除了对“spleen”功能认识存在明显的错误外,对“pancreas”的功能认识也很肤浅。德贞时代西医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可是对胰腺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地位还可以说是很无知的,胰岛素直到1922年才被发现,中西医的理论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翻译存在误读是很可能的事。这本来应该由以后中西医的发展逐步修正。然而在当时所谓“科学”至上的时代背景下,中医没能理清自身发展的思路,发展缓慢,脾和“spleen”的误读渐渐约定俗成,最后处于解剖和言语弱势的中医不得不默认了这种误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称“pancreas”为“脾之副脏”。本来应该是“正脾”的反而成了“脾之副脏”,这反映了当时中医在西医解剖和言语强势压迫下力图调和两种医学的矛盾所采取的妥协和折衷态度。可是这种言语上的折衷主义也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西医的普及,如今“pancreas”为“脾之副脏”的说法也很少听人提起了,“脾”和“spleen”的关系已经为大众所习惯和接受,似乎很少有人还能想起这个“脾”其实是来源于中医,后来被西医借去的。现在,脾概念的混淆甚至成了某些人摇旗呐喊攻击和否定中医的理由,这就像自家的商标被别人冒签,最后自家倒被冒签者来打假了,这真是有种讽刺和挖苦的意味。而如果从“pancreas”角度来理解中医脾,那些“主运化、主升清、在液为涎、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等等就都有了一定的道理,难道不是么?联想到这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贤哲创造的天才认识,就更令人感佩不已。
3. 结语
中医理论奠基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秦汉时期,《内经》肇始,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和统一的理论体系。《内经》理论中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看似漫不经心,天马行空,神龙见首不见尾,实则概念明确,结构谨严,层层推演,前后呼应。《内经》理论的这一特质,如果作者生为现代,直可以成为牛顿或者爱因斯坦一样的大科学家。而《内经》的行文笔触,又堪比曹雪芹之《红楼梦》,一喉两声,横云断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补遗拾阙,得空便入,正笔侧锋,水到渠成,真真用最简练的文字传达了最复杂的精神,让人叹为观止,可以说是科学论著中的无上奇文。可是,长期的流传和战乱,反复的编次整理,语言文字的不断变迁,历代先贤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不断加入自己的理解,这中间有很多真知灼见的阐发,但也有很多误读和偏见的混淆,《内经》文本的原始含义反而渐渐隐没,其最核心部分至今尚不为现代中医人所理解。
在中医概念术语的传承过程中,中西医翻译对中医概念术语体系所造成的混杂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可是并不为人所重视,至今仍看不到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著述。脾概念的误读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个例子而已。试想:如果不是中西医交流之初翻译家引当时西医之论,误以为“spleen”“具有消化功能”,“脾”和“spleen”的误读就可能不会发生。然而,历史已经不可能改写,“脾”和“spleen”的误读经过了几百年,语言渐渐约定俗成,现今恐怕不可能再重新更改“脾” “胰”和“spleen”“pancreas”之间的对应了。不过,在目前条件下,中医仍应该厘清这一段历史悬案,尽量讲清楚中医术语的现代内涵,避免翻译造成的中医概念的误读,这无论是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传播还是发展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节 脏腑脾:生命现象的后天之本《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这段论述表明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地位。后天之本是相对于先天之本而言,先天之本在于肾,主要涉及到干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和细胞中遗传信息输出过程;后天之本的脾胃就涉及到能量代谢和能量代谢同遗传信息相结合的过程。一、气机“入”的生理学基础包括了能量物质、遗传信息和干细胞进入生命系统等生理过程
脏腑脾在运行方式中以“入”为主。“入”的生物学含义就是能量物质和干细胞分裂分化结束后进入生命系统;在细胞中则是遗传信息最终进入生命系统。生命体占据有限生命空间作为自身存在基础,这一有限空间既与外界相对独立,又与外界存在物质和能量之间的交换,细胞膜是形成这一有限独立空间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单细胞生命还是多细胞生命,都必须从外界获取能量以满足自身代谢需要,能量物质进入细胞是生命体进行能量代谢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是生命体进行所有能量代谢过程和遗传信息输出过程的基础。在遗传信息输出过程中,蛋白质合成完毕,行使功能并进行特定能量代谢时才表明遗传信息进入生命系统中,这是气机“入”在遗传信息输出过程中的表现。在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中,干细胞分裂分化结束形成体细胞后,并进行特定能量代谢时才能表明干细胞最终进入了多细胞生命体中,这是气机“入”在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中的表现。上述三个方面是气机运行“入”的生物学含义。
二、胰腺是脏腑脾的解剖学基础
中医学文献中对脏腑脾的解剖基础有两种记载,即脏腑脾相当于解剖器官中的胰腺或者脾脏。《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脾与胃以膜相连”。现代解剖学发现:胃通过胃脾韧带与脾脏相连;胃通过胃胰韧带与胰腺相连。韧带就相当于《黄帝内经》中所讲的膜。胃同脾、胰腺间相似的解剖关系使得《素问》中对脏腑脾的解剖形态描述得含糊不清,也使得后世医家对脏腑脾的解剖认识出现混乱。《医学入门》的描述是“扁似马蹄”,这种描述相当于解剖学中的脾脏。《医贯》中指出“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医纲总论》指出“形如犬舌,状如鸡冠”,这二者的描述类似于解剖学上的胰腺。虽然《素问》中对脏腑脾的解剖结构描述得较模糊,也没有对中医理论形成和临床治疗产生太大影响,却一直困扰着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构建。“胰”字几乎不见于传统中医著作中,在现今文献著作中,“胰”的含义非常狭窄,使用非常局限。《辞海》中有关“胰”的词条都局限于解剖学上的胰腺以及与胰腺相关的生理概念,没有更多衍生含义。“胰”可能是一个新会意字:“月”字旁同“肉”,表明同肉相关。“夷”字边不仅表音,而且还提示可能与中西医学结合有一定关系:“夷”的本意就是泛指汉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西方国家也曾经被称为“西夷”。因此,“胰”字出现的历史并不长,它出现后就将胰腺和脾脏进行了区分。由于没有明确脏腑脾的生物学含义,这种区分就进一步造成了中医脏腑脾概念混乱。在对解剖器官进行五行划分时,脾脏承担着免疫功能而划入脏腑中的肺,现在仅有胰腺可以归入脏腑脾。在肠道中,食物被消化分解为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能量物质后才能被吸收。在吸收过程中,能量物质首先透过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进入肠上皮细胞。这是能量进入生命体的第一步,也是细胞膜归入脏腑脾的依据。糖、脂肪酸和氨基酸进入细胞过程受到胰岛素调控,胰岛素由胰腺中的β细胞调节分泌,是胰腺功能之一。由此可见: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调节能量物质进入细胞,在肠道细胞中就表现为能量物质的吸收,即调控能量物质进入生命系统过程。这是胰腺归入脏腑脾的生理学基础。
三、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建立了脏腑脾胃相表里的生理关系
明确了脏腑脾的解剖基础,脏腑脾胃相表里的关系就可一目了然。在人体脏腑气机运行过程中,能量物质首先进入的就是脏腑胃,经过脏腑胃腐熟后进入五脏。脏腑胃是能量物质进入六腑的第一环,脏腑脾是五脏中能量代谢的第一环,这种在气机运行上的相似性是二者互为表里的原因之一。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胃通过自身运动、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十二指肠以后,胰腺分泌的碱性液体可以中和盐酸;分泌大量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消化酶将初步消化的食物进一步消化。从气机运行过程来看,胰腺外分泌功能也应该等同于脏腑胃。
解剖学上的胰腺同时具有外分泌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这在解剖器官中是唯一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是分泌胰液和消化酶,内分泌功能是以分泌胰岛素为主。胰岛素可以调节葡萄糖、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脂肪酸转化成为脂肪存储于脂肪细胞中。胰岛素生理作用就有利于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质的浓度,在肠道就表现为肠腔内外浓度梯度增大,这种浓度梯度是物质能量被吸收的生理基础。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等小分子的吸收有利于促进食物消化,这是由生化反应的核心原理所决定。由上述生理关系可以看出,胰岛素促进小分子能量物质的利用就能够促进食物的彻底消化和分解,而食物的消化分解过程又可以增加肠腔中小分子能量物质的浓度,有利于这些能量物质的利用。这种相互关系就是脏腑脾胃相表里的生理基础。这种气机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造成胰腺同时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机理。四、脏腑脾的生理功能包括主运化,主生血和统血
脏腑脾在完成气机入的过程中形成了主运化,主生血和统血等生理功能。这些生理功能是建立在胰腺、细胞中膜相结构等解剖基础上;在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中,干细胞分裂成为体细胞后同能量物质结合并进行特定代谢的过程属于脏腑脾的功能;在细胞中,新合成的蛋白质同膜相结构进行结合的过程也属于脏腑脾的功能。
1、 脾主运化:后天之本的体现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脏腑脾主运化是指脏腑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脏腑脾运化功能主要依赖于脾气气化和升清以及脾阳温煦作用。脏腑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
1)运化水谷
水谷泛指各种饮食食物。运化水谷是指脏腑脾对食物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转输作用。脏腑脾运化水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脾气气化和脾阳温煦作用使饮食食物消化为水谷精微。这一过程称之为“化”。其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身转输,这一过程称为运。胰腺是实现这两个生理过程的解剖基础。水谷精微的生理学本质应该等同于氨基酸、单糖、脂肪酸、甘油等小分子易吸收的能量物质。
解剖上的胰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胰腺的外分泌腺主要分泌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脂肪酶等,这些消化酶几乎可以将所有食物消化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胰腺的内分泌功能主要是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最主要功能是降低血糖水平,在人体众多内分泌激素中,胰岛素几乎是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内分泌激素,格外受到重视,这是将胰腺划入脏腑脾的重要依据。胰岛素降糖作用是通过各种组织加速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从而使得血糖水平下降。另外,胰岛素对氨基酸、脂肪的代谢都有影响:胰岛素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氨基酸利用;通过促进甘油三酯合成促进脂肪吸收和利用。
胰岛素通过受体介导而发挥其生理功能,建立细胞膜内外能量物质的浓度梯度,完成能量物质透过细胞膜的生理过程。从能量代谢角度看,葡萄糖等能量物质进入细胞是进行能量代谢过程的第一步。在肠道中,葡萄糖进入肠上皮细胞是多细胞生命进行能量物质吸收的第一步。胰岛素不仅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同时还促进氨基酸以及脂肪酸等能量物质进入细胞。小分子能量物质被吸收以后,产物被移出,食物就可以在肠道内继续被消化。
总之,运化水谷的生理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食物的消化过程,这在多细胞生命体中表现最明显。另一方面的含义就是能量物质透过细胞膜的过程,能量物质透过细胞膜是细胞内进行能量代谢的基础,然后才能进入各种生理代谢途径。
运化水液又称运化水湿,是指脏腑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人体中水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生命体吸收的水份,称之为外源水;另一个来源就是能量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生成的水,又称内生水。内生水存在形式又有两种,一种是氧化以后生成的水,这是一种狭义水;另一种是以能量物质形式存在的水,即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脂肪,这是一种广义水。狭义水是可以通过渗透压关系出入细胞,但受到细胞膜调控。细胞膜上存在Na+-K+-ATP酶,又称钠钾泵,该酶的生理作用是利用分解ATP后获取的能量将Na+离子泵出细胞,K+离子泵入细胞,建立细胞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梯度。钠离子泵出细胞后,由于细胞内渗透压降低,水分子顺渗透压扩散到细胞外。
细胞膜对水液调控方式在消化道中就表现为对水的吸收,即对水的运化。在消化道中,钠钾泵位于细胞基底膜一侧,能够将钠离子泵向基底膜一侧,降低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形成肠上皮细胞和肠腔内之间的钠离子浓度梯度。肠腔内钠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后再在钠钾泵的作用下到达细胞外基底膜一侧,从而进入人体中。钠离子到达基底膜以后建立的渗透压是外源性水分子吸收的动力。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水分子通过扩散作用而被吸收。内生水是以能量物质的方式进入细胞,葡萄糖、脂肪和氨基酸是内生水的来源,它们进入细胞的过程也受到细胞膜的调控,胰岛素的作用同样是不可忽视。内生水是伴随这些能量物质氧化而形成,内生水排出细胞外过程则同外源水排泄过程一致。
脾主生血和统血:后天之本与先天之本之间的结合
脏腑脾主生血是指脏腑脾具有生血功能;主统血是指脏腑脾具有统摄血液,控制血液在脉内运行而防止逸于脉外的作用。脏腑脾主生血和主统血就涉及到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的体细胞通能量代谢相结合的过程;在细胞中就涉及到了合成的蛋白质同能量代谢进行结合的过程。
1)脾主生血
脏腑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血包括了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狭义血就是血管中血液。脏腑脾主生血就包括了广义血和狭义血。广义血的生物学本质是指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脏腑脾则通过两方面调控这一过程。首先是通过信号传导过程进行调控。细胞膜上存在各种细胞标志物,这些标志物与信号传导通路进行耦联后就可以调控细胞代谢方式和分裂分化方向。细胞标志物多为细胞膜上镶嵌蛋白,它们是遗传信息输出的产物,这些蛋白合成完毕以后就需要与细胞膜结合,然后才能发挥细胞调控生理功能。蛋白质合成以后与细胞膜结合过程是属于脏腑脾所主的生理过程。这是从遗传信息输出角度阐述脏腑脾主生血的生物学机制。另一方面,细胞膜通过调控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能量物质进入细胞,从而促使细胞形成不同的能量代谢方式,诱导遗传信息输出,这是从能量代谢角度调控遗传信息输出。在这一过程中,胰岛素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这两方面作用,细胞膜可以调控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
血液是狭义血,来源于干细胞分裂分化,血液生成过程也是受到细胞膜功能的影响。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也是脏腑脾主生血的生理学机制之一,胰岛素对干细胞分化和血细胞生成都有作用。就广义血而讲,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氨基酸进入细胞;作用于核糖体,加速蛋白合成;作用于细胞膜促进RNA和DNA合成。上述作用机制有利于干细胞分裂分化,也有利于分化后的体细胞进行特定的能量代谢过程。近些年的一些研究表明,胰岛素对骨髓干细胞分裂分化有促进作用,可以促进血细胞的再生。对代谢综合症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代谢综合症患者有血细胞升高现象,而现今西医公认代谢综合症与高胰岛素血症有密切联系。
就从人体能量代谢角度来看,肠道中的能量物质、水分等吸收以后,直接进入血液,从而转变成为血液中的成分。而对水分和能量物质吸收的调控则是脏腑脾的生理功能。因此,脏腑脾将能量物质吸收以后转变成为血液成分也是脾主生血的生理基础。
2)脾主统血
脏腑脾主统血是指脏腑脾具有统摄血液,控制血液在脉内运行而防止血液逸于脉外的作用。现代中医理论认为,脏腑脾统血作用是通过气的固摄作用实现的,即气对血的统摄作用的具体体现。脏腑脾主统血是通过细胞膜完成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决定了脏腑脾是否能够完成统血功能。
首先,在血管中,血管内皮细胞是各种血管都具有的生理结构。大血管就有多层细胞结构,而血管表层则是单层内皮;在毛细血管中就只有单层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结构功能的完整性就可以保持血液在血管内运行。在内皮细胞被破坏以后,内皮下结构就会暴露,从而启动相应的凝血和止血机制。细胞膜上的生化反应是凝血机制和止血机制能够启动的重要因素,细胞膜功能正常就有利于止血和凝血,避免出血的扩大。其次,内皮细胞胞膜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以后,细胞内的内容物就有可能溢出细胞外,细胞内的蛋白酶类溢出细胞后可以发挥其水解酶活性功能,促使细胞死亡,血管完整性进一步被破坏,从而导致出血增加。上述脏腑脾主统血只是相对对于狭义血而言,这种统血功能是由细胞膜单独完成。
就广义血而言,脏腑脾统血的机制同生血机制相一致,都是通过对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影响、对干细胞分裂分化结束后体细胞代谢方式影响而实现调控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在行使自身功能过程中也需要自我更新,这种自我更新过程也就是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新生成的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来由血管中的周细胞分化而成,也可能由骨髓干细胞迁徙到血管,然后分裂分化后形成。血管内皮细胞能够正常进行更新是保持血液停留于血管之中的必要条件。血管内皮细胞更新出现紊乱就会造成血管壁的急性或者慢性损伤,急性损伤可以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如临床上的脑出血、急性冠脉综合症等;而慢性损伤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理基础。
中医学中气的本质就是能量代谢过程。气在脏腑脾统血作用中占据重要作用,气的生物学本质就是正常的能量代谢过程,是脏腑脾主血、生血的生理基础,这一生理机制同脏腑脾的解剖基础和生理功能相一致。以细胞膜为例,细胞膜上进行一定的能量代谢过程,如钠钾泵分解ATP过程,这一过程是保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能量物质进入细胞的生理基础。其次,在信号传导过程中,细胞膜上同样存在能量代谢过程,这些过程顺利进行才能有效调控细胞分裂分化过程。
3、脾主升:水谷运化的延续
现代中医学认为,脾主升。升,即上升和升举之意,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的生理作用。通过对中医气机运行机制补充后认为,脏腑脾的功能主要是控制能量物质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同时通过细胞膜对能量物质输入的控制和对信号传导的控制完成对干细胞功能调控。这些功能的形成又都是细胞中蛋白合成以后同能量代谢过程相结合的表现。在气机运行上主要表现为“入”,这里“入”的含义就是进入生命系统完成代谢过程。“入”的物质基础包括能量物质、分裂分化完毕的干细胞和新合成的蛋白质。能量物质透过细胞膜以后才能够在生命体中进行代谢。合成后的蛋白质必然和细胞膜相互作用,或形成镶嵌蛋白,或透过细胞膜成为胞浆蛋白而催化特定的生化反应,此时才表明蛋白质进入生命系统。干细胞分裂分化以后需进行特定能量代谢过程,此时才能表明细胞已经进入生命系统,能够完成特定的生理代谢功能。
虽然脏腑脾在气机运行中表现为“入”,但是不否认“入”中有“升”。“升”是“入”的继续。前文中曾经讨论过,气机“升”的生物学本质是一种转化过程。能量进入细胞以后必然出现转化,如葡萄糖进入细胞后首先转化为六磷酸葡萄糖,这样才能维持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差,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蛋白质和细胞膜相互作用后就显示自身的催化功能,这也是一种升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存在才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同样,干细胞分裂分化以后再同能量代谢进行结合的过程必然会对细胞功能进行调整,这也是一种升的过程。因此,“升”是“入”的生理延续,“入”是“升”的生理基础,脏腑脾在气机运行上是以“入”为基础,以“升”为延续,即“入”中有“升”。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脾主升的主要含义是主升清和升举内脏。
1)升清:清,指轻清的精微物质。升清是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其它脏腑。这一过程本质上是通过细胞膜的透过作用完成,升清的含义本质就是能量物质输入过程的继续。没有升清,能量输入过程就会出现停滞。脏腑脾在气机运行上是以入为主,以升为辅的生理过程。
2)升举内脏:脏腑脾主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够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临床可以观察到,若脾气虚弱,无力升举,可导致某些内脏下垂,常见内脏下垂包括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等,临床采用补中益气汤来治疗。这种现象可能与脏腑脾主肉相关。上述器官多数依靠平滑肌的作用才能使得位置相对固定,由于脾主肌肉,脾气强健则肌肉有力,内脏才能不出现下垂。脏腑脾主肌肉的生物学原理将在后文中论述。
五、脏腑脾的生理特性包括脾气易升和喜燥恶湿
在脏腑脾完成自身生理功能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生理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脾气易升和喜燥恶湿。
1、脾气易升
脏腑脾在气机运行过程中主要是调控能量物质的输入,升是能量物质输入后的继续。能量物质进入细胞后必须进行转换才能进一步促进能量物质的输入。在遗传信息输出过程中,蛋白质合成以后都需要同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或成为镶嵌蛋白,或成为胞浆蛋白才能发挥基本功能。在干细胞完成一次分裂分化周期以后必须先吸收能量物质,进行特定的能量代谢,然后才能够发育成熟。上述生理过程即为脾气易升的生理基础。
2、脏腑脾喜燥恶湿
喜燥恶湿是脏腑脾的生理特征,这种特性与其运化水液的生理功能分不开。这一生理特性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主要结构,蛋白质或覆盖,或镶嵌、或穿透双分子层从而形成完整的细胞膜。细胞膜的新陈代谢过程就同蛋白质和脂质代谢有着密切关系。脂质分子既拥有亲水基团,又拥有疏水基团,亲水基团位于双分子层的外侧,而疏水基团位于双分子层的内侧。细胞膜的这种结构就将细胞内容物与外界进行分离,保证了生命活动具有相对的封闭空间,也成为脏腑脾喜湿恶燥的生理基础。
在中医学范围内,水湿的含义非常广泛,水湿不是单纯指水液,还包括脂质等正常生理物质的异常集聚(详见后文)。脏腑脾喜燥恶湿的特性就包括了水液和脂质两方面。就水液这一方面来看,水液可以影响细胞膜的渗透性。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细胞膜。水分子过量的进入细胞以后,会将细胞内蛋白浓度、底物浓度进行稀释,造成生化反应速度减慢,严重时将使细胞膨胀,细胞膜破裂,直至细胞死亡。水份过多的排出细胞膜,细胞将会皱缩,细胞内蛋白和反应底物可以适度浓缩,生化反应也将适度加快,细胞可因此此时能量物质氧化,产生更多内生水以抵抗这种浓缩现象。这是单纯从水代谢角度来论述脾喜燥恶湿的生理学机理。
从脂肪代谢这一角度来看,脂质代谢是构成细胞膜代谢的重要物质基础。当脂质在细胞内异常增多时就意味着能量物质在细胞内过度集聚,细胞就可以利用这些脂质合成细胞膜。因此,脂质增加可以导致细胞膜代谢加快,但是脂质的代谢过程必须同蛋白质合成相平衡。如果蛋白质合成相对较少,细胞可以膨大。但是,没有适当的蛋白质作为细胞骨架,细胞膜结构将不稳定,细胞膜功能可能出现异常,信号传导过程也可能被阻滞,最终导致细胞整体功能失常。
六、脾精、脾气、脾阴和脾阳是描述脏腑脾生理功能的概念
在描述脏腑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征的过程,中医理论采用了一系列的概念,这些概念包括包括脾精、脾气、脾阴和脾阳。胰腺、细胞膜是这些概念的解剖学基础,能量输入、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同能量物质的结合以及合成后蛋白质同细胞膜相互作用等过程是这些概念的生理基础。
1、脾精
现代中医认为,脏腑脾所藏之精称之为脾精。脾精是脏腑脾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根据脏腑脾的解剖基础,脾精的本质就是胰腺所分泌的胰岛素和细胞中的膜相结构。细胞膜有控制能量物质进入细胞的作用,而胰岛素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调控三大能量物质透过细胞膜完成能量代谢过程。因此,胰岛素和能量物质共同成为脾精的物质基础。
2、脾气
气的生理学本质是能量代谢过程的外在表现。脏腑脾的能量代谢过程表现为两个方面,在细胞水平表现为能量物质进入细胞膜过程和蛋白质合成后同细胞膜相互作用并进行特定能量代谢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中表现为能量物质的消化吸收以及干细胞分裂分化以后同能量代谢进行结合的过程。上述两个方面构成两对生理平衡,也是脾气的生理基础。
3、脾阴
阴的生理学本质是指物质结构基础,根据脏腑脾的功能,脾阴的解剖学基础在细胞水平包括了细胞中膜相结构、合成后的蛋白质;在多细胞生物中,脾阴的物质基础包括了胰岛素、分裂分化完毕的干细胞等。
4、脾阳
阳在生物学上的本质是功能体现。脏腑脾的生物学功能就是表现为能量输入过程。因此,脾阳的生物学本质在细胞水平表现为能量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而在多细胞生物中就表现为能量物质消化和吸收过程。
七:细胞中的膜相结构是脏腑脾主时的生理基础
在中医脏腑理论中,脏腑脾的主时最为特殊,有两种主时理论,一种认为脏腑脾主长夏,即夏至至处暑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另一种理论是脾主四时,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提出脾主四季之末各十八日。我们先来看看“脏腑脾主长夏”的生理基础。长夏是指每年的6月底至8月初这段时间,环境气候主要表现为湿热。湿意味着水份增加,并使得细胞内外渗透压减低,导致水份排泄出现障碍,进而减慢能量代谢过程。热有利于削减分子间作用力,减低细胞膜脂质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得细胞膜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同时,长夏时节的高温又可以促使生化反应加快,细胞膜上的生化反应也相应的加快。水湿减慢生化反应同高温加快生化反应之间出现矛盾,这种矛盾现象使得脏腑在是长夏这一时间段中,脏腑脾更容易受到损害,造成湿热困脾现象。
脏腑脾主四季之末各十八日理论应当从细胞内膜相结构得到理论解释。细胞内存在大量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膜相结构,这些膜相结构同细胞中各种生理代谢密切相关,如细胞核中的核膜,内质网膜,线粒体膜,过氧化物体膜等等。核膜同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有关,内质网膜同蛋白质合成、物质转化有密切关系,线粒体膜和过氧化物体膜同物质最终降解有关,细胞膜不仅调控能量物质进入细胞,也是多数信号传导过程的起点,而细胞中上述代谢过程有分别与脏腑肾、肝、肺、心在细胞中的功能相一致,这就是脏腑脾以四时长四脏的细胞基础。在多细胞生物代谢过程中,处于G0期的干细胞只进行基本的能量代谢过程,需要能量物质输入;当干细胞进入分裂周期以后需要能量物质输入增强;在对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调控时,不同的能量代谢方式决定了干细胞的代谢方式;干细胞分裂分化成为体细胞并进行特定能量代谢过程仍然需要能量物质的输入。在多细胞生命体中,上述代谢过程也分别归于脏腑肾、肝、心、肺。由于能量代谢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必然条件,进行能量代谢就必需有能量输入过程,脏腑脾主能量输入过程,这就是脏腑脾旺于四时的生物学基础。由此可见,脏腑脾主长夏和主四季之末各十八日的理论中可以得到相同的物质和生理基础,只是侧重面有所不同而已,需要进一步临床观察和应用。
八、脏腑脾的其它相关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脾的其它功能还包括在体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这些观点是中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观察得到的理论。
1、在体合肉,主四肢
中医学中的肉大多指肌肉。脏腑脾在体合肉需要从肌肉的生理特点来论述。肌肉组织主要为肌细胞构成,肌细胞的微观结构特征就是存在大量肌纤维。肌纤维的生物化学本质是一种ATP酶系,并与机械运动相耦联。构成肌纤维的蛋白质包括原肌凝蛋白、肌纤蛋白、肌钙蛋白等。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结合以后就具有酶催化活性,可以将ATP转化成为ADP和Pi,并将化学能转化成为机械能,完成机械运动第一步,即能量输入过程。在四肢机械运动过程中,肌纤维的特殊结构和生化反应是整个机械运动的能量输入点,这在气机上同脏腑脾主能量输入的生理功能相一致,并成为脏腑脾主肌肉的生理机制之一。脏腑脾主四肢是脏腑脾在体合肉的延续。在四肢的解剖结构中,肌肉占据主导地位。
脏腑脾主肉是脾升举内脏的生理基础。胃肠、肛门、子宫等是容易出现下垂现象的器官,平滑肌是这些器官中主要的组织结构。平滑肌是肌肉组织的一种类型,具有同肌肉组织类似的微观结构和生化基础,可以将化学能转化成为机械能,是机械运动中能量输入源头,也由脏腑脾所主,并成为脏腑脾升举内脏的生理基础。
脏腑脾在体合肉还同葡萄糖代谢有关。现代西医研究表明,葡萄糖吸收以后可能不是直接被肝脏吸收转化成为糖原储存,而是先经过血液到达四肢肌肉,经过肌肉组织进行糖酵解,合成乳酸以后在回到肝脏合成葡萄糖,这就生物化学中的乳酸循环。在这一循环过程中,胰岛素起着重要作用,胰岛素的作用之一就是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组织从而降低血糖。由此可见,乳酸循环和胰岛素作用机理是脏腑脾主肌肉的另一生理学机制。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窍,即孔窍,是脏腑器官与外界相通的部位。脏腑脾的功能是主能量输入,口腔是能量输入的主要门户,这是脏腑脾在窍为口的生理学机制。同时,唇又是口腔的门户,口唇色泽可以反应脏腑脾的功能。这是中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理论。
3、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和脾气化生并传输布散。从生物学本质上来看,涎是口腔内分泌物,是脏腑脾“在窍为口”的生理功能的延续。

另外,脾在志为思,由于西医对情志活动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此就不再论述其生物学及细胞学机理。

万病归于脾,脾虚尽头是肿瘤,脾虚到癌的7个阶段如何参考中成药
万病归于脾,脾虚的尽头是肿瘤,这句话是否夸张呢?

从中医看来,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接下来和医生就为大家分享一下,这脾虚到癌的一步步变化,根据舌像来帮助大家参考中成药。

首先第一个舌像,中间凹陷,这是中焦的反射区,说明脾虚的症状呀,不是特别明显,是初步的阶段,有时候呢,可能会出现没有胃口吃饭,或者不消化,气短懒言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一个四君子丸。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阶段,除了舌中凹陷以外。舌头颜色还很淡,淡白,这个时候呢,你可能一吃凉的呀,就容易不舒服,腹痛腹泻,或还见手脚冰凉,肚子凉,这可能是脾胃虚寒了,可以参考一个附子理中丸。

接下来就是第三个阶段了,除了上面说的情况,还多了一个齿痕,怎么回事呢?脾气虚了,运化水湿的能力弱了,体内的这些水谷精微呀,以及体内的其他津液,可能会停留变湿,这个时候呢,你可能会出现大便不成形,头重如裹,周身困重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一个参苓白术丸。

然后就是第四个阶段了,除了有齿痕以外,舌苔还厚腻了,这是因为什么呢?湿气聚集生痰了,变成痰湿了,这时候你可能多见嗓子里面总有痰,痰多吐不完,烦躁恶心,反酸烧心等情况,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一个二陈丸来健脾化痰。

然后我们来说说第五个阶段,舌苔厚腻不说,中间呢,它还鼓起来了,为什么呢?是气滞了,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如果痰湿重了,放任不管,可能会引起脾胃气机的失常,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出现容易累,头晕腹胀,或者还有打嗝,反酸烧心的情况,平时呢,屁还很多,容易长结节增生类的产物,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一个香砂六君子丸,来化痰理气。

然后就到了第六个阶段了,舌头还开始出裂纹了,并且舌头颜色加深了,除了有痰湿,气滞的情况呀,这时候就可能还有血淤了,你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或者是一些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胃肠道,胃息肉等情况。怎么办呢?建议找专业医师辨证治疗。

这最后一个阶段呀,不管是你现在,有息肉也好,或者是其他的病理产物也罢,这个时候我们的脾胃功能,已经收到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建议去当地医院做个检查,积极治疗。

那如果脾胃之气耗尽了,这是医生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

好了,今天关于脾胃虚弱发展的阶段呢,就分享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脾”“胰”辨
给中医“脾”正名:当初英译中出错
中医里的“脾”到底指什么?
[转贴] 脾和胰的思辨
中医关于脾的实体
太阴之肺经,1,LU1,中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