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代贡茶
userphoto

2023.03.25 内蒙古

关注

中国历代贡茶 | 觀亭茶道

茶叫作“贡”起源于周代。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说“武王既克殷,以其於巴,爵之以子。”“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以后各朝各代贡茶越要越多,越做越精,成为茶农的一种负担。
唐代诗人袁高在湖州当太守时,曾亲自去顾渚山督造贡茶,他目睹了人民做茶的痛苦,曾写过一首诗:“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
氓辍耕农耒,采采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麟皴。悲嗟遍空山,草木不为春。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
众工何枯栌,俯视弥伤神。”最后他愤慨写道:“顾省忝邦守,又渐复因循。茫茫沧海问,丹愤何由申。”

 

唐代规定贡茶必须在清明前送到京城长安,十天之内要赶四千里程,送茶人催马加鞭连夜兼程,真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代诗人李郢在《茶山贡焙歌》中写道:“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贡茶虽从周代开始出现,但真正形成规模是在唐代。以下介绍唐、宋、明、清的主要贡茶。
唐代贡茶
(1)蒙顶茶
产自四川蒙顶山,是我国作贡最长的名茶。从周到清代,长达1000多年。
(2)紫笋茶
产自浙江长兴县,从唐代至明代洪武八年(1675年)一直是贡茶。诗曰“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3)武夷茶
产自福建武夷山,自唐代到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一直是贡茶。诗曰:“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4)君山银针茶
产于湖南岳阳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中青螺岛。有诗曰:“遥望洞庭山水翠,白云盘里一青螺。洞庭帝子春长恨,两千年来草更香。”
(5)青城茶
产于四川灌县道教圣地青城山,唐代曾作贡。诗曰:“道教圣地青城山,以茶作贡献皇天。”

 


宋代贡茶
(1)蒙顶茶(同唐代)。
(2)紫笋茶(同唐代)。
(3)武夷茶(同唐代)。
(4)君山银针茶(同唐代)。
(5)黄山毛峰茶
产于“晴时早晩遍地雾,阴时成天满山云”的安徽黄山。
(6)白毫银针茶
产于福建闽北,北宋时作贡。诗曰:“白茶秀美香雅在,太姥山中仙人栽。”
(7)牛抵茶
产于湖南石门,宋到清代作贡。诗曰:“杯中芽站立,叶叶相碰挤,作贡献皇帝,人称茶牛抵。”


明代贡茶
(1)蒙顶茶(同唐代)。
(2)紫笋茶(同唐代)。
(3)武夷茶(同唐代)。
(4)君山银针茶(同唐代)。
(5)敬亭绿雪茶
产于安徽宣州敬亭山,明代创制并作贡。诗曰:“珍重宣州绿雪芽,钗头玉茗未须夸。晚凉梦到双溪路,宿火残钟索斗茶。
(6)雁荡毛峰茶
产于浙江乐清雁荡山,明代创制并作贡。诗曰:“雁荡山,毛峰苦后甘,异香满口不可言。”

(7)五盖山米茶
产于湖南郴州五盖山。诗曰:“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8)牛抵茶(同宋代)
(9)贵定云雾茶
产于贵州贵定。明代创制,明清两代作贡。诗曰:“贵在定钩,清茗贡修。方海雾都,质量兼优。”


清代贡茶

(1)蒙顶茶(同唐代)。
(2)龙井茶
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地区。清代创制并作贡,为十大名茶之首。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称。古人诗曰:“龙井茶先谷雨长,味甘还作豆花香。”
(3)敬亭绿雪茶(同明代)。
(4)牛抵茶(同宋代)。
(5)黄郎毛尖茶
产于四川凉山,清代创制并作贡。诗曰:“紧细显毫味芳芬,天子未尝不开汤。”
(6)合箩茶
产于广东信宜。清代创制并作贡。诗曰:“茶色清,香味浓,乾隆要作贡。”
(7)贵定云雾茶(同明代)。
(8)九龙茗茶
产自江西九龙山,清雍正五年(1727年)作贡。诗曰:“香高味醇汤清澈,官送雍正作贡茶。”
谁教导陆羽写《茶经》

有人认为陆羽在龙盖寺就懂得了煮茶,这不对,一是当时他年幼,二是智积禅师罚他服劳役,清理厕所,砌墙头,放牛,没有让他煮茶。即使随后到了李齐物、崔国辅两位刺史身边,由于衙门有专人司茶,他也不会接触茶炊,他能写出《茶经》,主要是到了杼山妙喜寺后,受到皎然的教导。缁素结交时,皎然已四十多岁,他已到过泰山、崂山、嵩山、长沙、衡阳、桃源、铙州、洪州以及苏南各地、浙江天台、剡溪等处,他住宿过不少大庙,所以,他阅历广知识丰富,懂得僧侣饮茶寺院必须自置茶园,因此,当时妙喜寺在顾渚山置有茶园,这在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诗中有记载:“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鶗鳺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在这首诗里还提到紫笋茶,“昨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从他的几首长诗中,可以看到他有丰富的茶事知识。所以,陆羽在杼山妙喜寺寄宿了三、四年后,就闭门写书,其中著有《茶经》三卷,皎然看后,在《饮茶歌送郑容》一首诗中说陆羽的《茶经》空有其名不切实际。他不仅就此指出,而是让陆羽深入茶山,研究茶叶栽培、管理、采制等茶事,《顾渚山记》就是陆羽考察后的记录。自此以后,陆羽多次修改补充,使《茶经》逐渐完整。为了让陆羽有个写作环境,早日完成著作,皎然在大历三年(768)造好了自己的苕溪草堂后,到处寻找陆羽回来安心定居。如果把皎然寻访陆羽的多首诗仔细研究,不难看出皎然对陆羽的《茶经》注入了不少心血。再读皎然有关茶事的长诗,皎然的茶事知识确实当得起陆羽写论文的指导老师的。
这些茶名,光听听就醉了!
月光白(普洱茶)

“月光白”是有普洱御茶的特点:形状特异,上片白,下片黑,犹如月光般皎美,汤色先黄后红再黄,清凉透流透澈,一经冲泡香氛四溢,宛如少女般芬芳,入口回甘甜美,意境无穷,兼具乌龙的清香和普洱的醇厚,滋味奇特无比。

月光白的制作工艺和普通的普洱有所不同。月光白茶是普洱茶中的特色茶,它要求选茶精细,制作速度要快,一批月光白茶的制作要在一天内完成,采茶要在露水还没有干之前就采好,用风吹干,凉在篾笆上不能见太阳,在月亮升起来之前做好,此茶一定是在雨水充沛的季节才可以选料加工,味道甘甜,茶气充足,汤色亮丽。
青山绿水茶也叫“小叶苦丁”
苦丁茶主要有两种,一是产于海南、广西的大叶苦丁茶,二是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的小叶苦丁茶。
小叶苦丁是我国南方老百姓长期饮用的一种小苦微甘的清热凉茶。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叶苦、味平、无毒、性寒,煮饮止渴明目,消炎利水”,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消炎的功效。近年来,随着茶学、化学和药学研究的深入,证实青山绿水茶部分成份与茶叶相似,如叶绿素、多酚类、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和少量生物碱等有益成份,能祛除人体内的自由基,防止脂肪氧化,抗衰老。 青山绿水茶中,锌的含量是绿茶的两倍多(锌是上百种酶的活性中心,又为胰岛素成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硒的含量是绿茶的20多倍(硒是大脑神经的重要组成元素,经常补硒可以缓解大脑疲劳)。
雅致好听的茶叶名
我国名茶的名称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是地名加茶树的植物学名称
从这类茶名我们一眼即可了解该茶的名种和产地。如西湖龙井、武夷肉桂、闽北水仙等。其中的西湖、武夷、闽北是地名,龙井、肉桂、水仙是茶树的名称。
第二类是地名加茶叶的外形特征
如六安瓜片,平水珠茶、君山银针等。其中六安、平水、君山是地名,瓜片、珠茶、银针是茶叶的外形。
第三类是地名加上富有想象力的名称
如庐山云雾、敬亭绿雪、舒城兰花、顾等。其中庐山、敬亭、舒城是地名,而云雾、绿雪、兰花等都可引起人们美妙的联想。
第四类是有着美妙动人的传说或典故
如碧螺春、大红袍、绿牡丹等。 其他统统可归为第五类型,这种类型的茶名也多能引发茶人美好的联想,如寿眉、银毫、金佛、佛手等。
比较好听的茶名
1.有茶名实际并非茶:绞股蓝茶;杜仲茶;松针米茶;罗布麻茶;人参茶;菊花茶;桑芽茶;金银花茶;桂花茶;薄玉茶;刺五茄茶;虫茶;柿叶茶;青豆茶;玄米茶;锅巴茶;老鹰茶;老姜茶;红枣茶;竹叶茶;玉米须茶;车前草茶;丹参茶;胖大海茶;番泻叶茶;钩藤茶。
2.乌龙茶类:武夷岩茶;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铁观音;白毛猴;八角亭龙须茶;黄金桂;永春佛手;安溪色种;凤凰水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大红袍;铁罗汉;白冠鸡;水金龟。
3.红茶类:祁门功夫;湖红功夫;滇红功夫;功夫红茶;宁红功夫;宜红功夫;越红功夫;川红功夫;政和功夫;闽红功夫;坦洋功夫;白琳功夫。
4.白茶类: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
5.黄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
6.黑茶类:湖南黑茶;老青茶;四川边茶;六堡散茶;普洱茶。
7.紧压茶类:沱茶;竹筒香茶;普洱方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湘尖茶;青砖茶;康砖;金尖;方包茶;六堡茶;圆茶;饼茶。
8.花茶类:茉莉花茶;珠兰花茶;桂花茶;金银花茶;白兰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

诗僧皎然的茶诗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也是对茶事很有研究的茶僧。
皎然,俗姓谢名昼,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县) 人,自称谢灵运十世孙。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 ,卒于德宗贞元九年至十四年间(793-798),享年70余岁。皎然博学多识,幼时有异才,精通佛教经典又旁涉经史诸子,其为学兼于内外,为文融贯情性,为道达于禅律,堪为有唐一代诗僧之翘楚。生前常与韦应物、卢幼平、吴季德、李萼、皇甫曾、梁肃、崔子向、薛逢、吕渭、杨逵等过从甚密,大家在一起或吟诗赋文,或品茗论道,交谊颇深。著作有《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共40卷,《号呶子》10卷,当时曾颇为流行,今不见留传。传世著作有《昼上人集》(又称《皎然诗集》、《杼山集》) 10 卷、《诗式》5 卷、《诗议》1 卷及集外诗若干。
与皎然命运息息相关的一个年轻人叫陆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陆羽随难民过江,公元756年,陆羽经江西到达浙江吴兴即现在的湖州;在那里,他遇见了皎然;以后,他们结成了生死相依的忘年交——“缁素忘年之交”。40多年,他们的友情达到了生相知、死相随,生死不渝的超然境界。

一、咏陆羽诗皎然是唐代诗人中咏及陆羽且现今存诗最多的一位,计有寻访诗3首,送别诗2首,聚会酬唱诗6首及联句多首,为后代研究陆羽提供了许多资料和重要线索。如其中有名的一首,《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末着花。
叩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陆羽的新宅青塘别业位于城郭附近,要沿着野径穿过桑麻农田才能到达。门前的篱巴旁边种着菊花,已到秋天却还未开放。皎然去访问时,大门紧闭,恰遇陆羽外出,诗人想离开又舍不得,就向邻居打听,邻居回答说,陆羽每天都到山里去忙于茶事,要到日落西山才能回家。皎然无法久等,只得怏怏而归。皎然在诗中赞扬了陆羽为茶事辛苦勤作的精神,而他对陆羽的一片深情也跃然纸上。该诗诗句清新自然,一气呵成,明白如话,真如清水芙蓉,不事雕饰。
更为可贵的是,如果因故与陆羽久不见面,皎然就会很想念他并远道赶去拜访。譬如陆羽因湖州战乱而避居镇江丹阳茅山之时,皎然就曾经长途前去拜访,结果却因陆羽外出而不遇。事后皎然写了一首《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
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
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偏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
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
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
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
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著处即经年。
陆羽客居丹阳与湖州阻隔,皎然远道前去拜访因陆羽而不遇,心中颇为惆怅。从湖州来丹阳一次殊为不易,皎然当然不愿就此离去,但苦苦等待了一整天都不见挚友,只有房舍周围的花朵不解地微笑以对;独自站在丹阳(古代称云阳)古驿旁边,身边的行人有无数却没有熟识的人可以打听陆羽的行踪,皎然只能在陆羽客居的鱼竿村村口一边眺望着陆羽的归船,一边思念附近作者曾经游历过的凤凰山中的寺庙,归船长久不见,唯有寒烟笼罩着远山近水,与陆羽长久离别而思念的心情就像那悠悠的流水绵绵无尽;不知何时何地才能再见,恐怕至少还得等上一年。孤独、失望、惆怅的复杂心情和浓情诚意,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皎然既然与陆羽是忘年之交,当然不会因一两次寻访不遇就心灰意冷,更不可能因此对老朋友产生丝毫的埋怨和责怪心理,而是继续寻访,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正如皎然在《访陆处士羽》一诗中所云: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相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从字面上理解,这一次皎然是在春季去寻访陆羽的。“尝春茗”和“弄春泉”均借喻春景,既含蓄又明快。作者曾在地处太湖附近的姑苏城郊寻访陆羽不遇,心情不免有些焦急,看到鸿雁飞翔的貌状时,就越发想挚友陆羽了。于是心中产生了一连串的假想:莫非陆羽到哪座山上去品尝春茶了?或者跑到哪儿去观赏春泉了?最后又自圆其解地想,也许陆羽悠闲自得地划着扁舟到哪里去垂钓了吧?赤诚之心,跃然纸上。从此诗所流露的情绪来看,不仅表述了皎然与陆羽之间亲密的程度,更颂扬了陆羽为人朴实、与世无争、勤奋敬业的崇高精神,这也就从某个侧面阐述了佛家为人处世的宗旨。

而皎然和陆羽欢聚的时候,却是另一种愉快的气氛。如《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九月九日重阳节,僧院篱墙边的菊花正茂,在这样吉利的日子聚首于“山僧院”,一同品茶、赏菊、赋诗,共叙友情,不亦乐乎。按照传统习惯,重九登高,持螯饮酒赏菊乃高雅之举;他们却重阳饮茶,以茶代酒,显示佛门禁酒而与那些只知“泛酒”而不习饮茶的“俗人”的不同。至于末句的“助茶香”,可能是指以茶菊入茶。《花镜》介绍说:“一种单叶紫茎,开黄白小花,气味甘香者,名茶菊。虽不足观,泡茶入药所必需。”

根据这种形态性状来看,现在产于浙江桐乡等地的杭菊花,似乎即属于此类茶菊。
秋日的雅集若此,春日的欢聚亦不会逊色。不信,就请看《春日集陆处士居玩月》:
欲赏芳菲肯待辰,忘情人访有情人。
西林可是无清景,只为忘情不记春。
众人在“有情人”陆羽的新宅“清塘别业”聚会,玩花赏月,品茗唱和,达到“忘情”的程度。足见是何等的投入,何等的愉快。“忘情人访有情人”,就是诗僧皎然的本色写照。
如果说《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春日集陆处士居玩月》体现了这对挚友欢聚的情谊,那么,《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就表现了皎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闲阶夜雨滴,偏入别情中。断续清猿应,淋漓候馆空。
气令烦虑散,时与早秋同。归客龙山道,东来好杂风。
陆羽要到无锡龙山考察茶事,皎然不能同往,在欢宴送别之际,写下这首送别之诗。时值早秋,绵绵夜雨滴敲打着空寂的台阶,断断续续的猿声传入驿馆,衬托着依依离别之情。好在秋高气爽叫人气爽神清,多少驱散些烦思和愁虑。末尾一句,作者不忍分手,叮嘱陆羽到达龙山完成茶事之后,一定要早日回来湖州。真真是难舍难分,情意浓浓。
由上述皎然咏陆羽所涉及的寻访、聚会、送别三个方面的诗作可以看出,皎然虽然年长陆羽十余岁,但自他们从公元756年在湖州成为莫逆之交直到公元800年左右皎然仙逝,前后长达40余年的时间,他们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而作为他们之间友谊的支柱,则是他们共同对茶叶和茶事的热爱,他们都是爱茶人。

二、咏茶诗皎然不仅以11首描写与陆羽友谊的诗而成为所有诗人中写陆羽诗最多的一位,同时也是所有诗僧中写茶诗最多的一位。据统计,唐代的诗僧中写茶诗最多者是皎然(25首),其次是贯休(18首)和齐己(17首)。

皎然的茶诗,不仅数量多,涉及面也很广。他的咏茶诗,以诗的语言,对采茶、制茶、煎茶、品茶、名茶、茶禅、茶市、茶会、茶情、茶道等等,都写得很有深度、很有韵味,而且富有哲理性。
1、 咏名茶诗
皎然的咏名茶诗,所咏的名茶主要是顾渚紫笋茶、天目山茶、剡溪茶。
在唐代诗人中提到紫笋茶的,皎然如果不是最早也应是最早的诗人之一。他不仅爱茶,在顾渚一带还有寺管的茶园,直接关心和参与茶事活动。其《顾渚行寄裴方舟》诗,即可看出皎然对茶事精通非常:
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鵜鴂呜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
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由来惯采无远近,阴岭长兮阳崖浅。
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刾罥春衣。
迷山乍被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衫犹滴沥。
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咋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
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大息。
清冷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
此诗为皎然游顾渚山茶园而作,以寄之于清冷真人裴方舟。其基本价值,在于描写唐代名条——长兴紫笋茶的采摘和买卖。该诗先写寺院周围的茶事与顾渚山相似,接着以“鵜鴂”、 “伯劳”两种鸟呜来表明采摘茶籽、茶芽的季节,指出不同的山岭和环境所生长的茶芽,其时间和形状各不相同;然后描写采茶姑娘不计远近乘露采摘的美玉般的茶芽,煎出的茶汤胜过金液;又说明雨后、日暮和过时采的茶芽品质都不好。这是研究唐代贡茶生产中心顾渚山地区茶事活动的重要史料,从中亦可看出皎然对茶叶生产技术非常熟悉,非一般爱喝茶者所能比。

另有一首《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土晟》,不仅以“ 香偏胜”、“ 味转嘉”、“ 著碗生花”等佳句来描绘天目名茶,也凸显品茶是皎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嗜好:

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知君在天目,此意日无涯。
皎然高兴地赋诗致谢友人元晟送来天目山茶,并与陆迅等友人分享天目山茶的味趣。他说天目山茶以“露采北山芽”为最佳,而且“文火香偏胜,寒泉昧转嘉”,煎茶时“投铛涌作沫,着碗聚生花”,即将茶末投入沸腾的铛(釜)中,溅起称作沫或花的“华”,然后将它倒入碗中饮用,是一种极美好的享受。
皎然称誉剡溪茶是仙人的“琼蕊浆”,极言其清隽的香气和甘露般的滋味。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前四句诗可证:“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2、饮茶诗

皎然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造诣极深的品茶艺术和首次提出“茶道”一词。这集中反映在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在诗中将雪色缥香的茶汤比喻为“诸仙琼蕊浆”,将茶视为清高之物,并讥笑“世人饮酒徒自欺。”即使是对历史上好酒的名士毕卓、陶潜等人也是愁、笑交加。这是他一贯的态度。他在《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诗中即说:“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将茶视为灵性之物,也常见于其他唐诗:“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韦应物《喜园中茶生》)“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杜牧《题茶山》)“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齐己《咏茶十二韵》)“嫩芽香切灵,吾谓草中英。”(郑邀《茶诗》)等等。可见,唐代诗人们已经赋予茶叶一种超越自然的灵性,皎然认为“此物清高”,只是对此共识的概括而已。
皎然此诗在茶文化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他将品茶的境界归纳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便是“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这是真正的品茶悟道,达此境界,心中不留芥蒂,一切烦恼愁苦皆烟消云散。皎然在诗中将这一境界概括为“茶道”,其含义与现代对“茶道”的界定较为接近,远比陆羽《茶经》中所谓“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更为明确、更富哲理。
皎然与陆羽是忘年的诗友兼茶友,过从甚密,又比陆羽年长13岁,其关于茶道的见识陆羽定然了解。但为何《茶经》及其他诗文中都不见有关“茶道”的记述?其中原因,可能是他们两人对茶事活动的思考角度不同:陆羽偏重茶艺,皎然侧重茶道。如《茶经》对于茶具的实用性和艺术美非常重视,对煮茶过程的技艺和程式美也要求得很具体,但没有从“形而上”角度来思考茶道的问题;而皎然的茶诗,对煮茶过程往往一笔带过,却愿意花更多的笔墨去描述品茶之道的不同境界和层次,并在中国历史上首先提出“茶道”的概念。这可能与他们的身份不同有关。关于这一点,有专家指出:陆羽是位诗人、文学家,他往往从艺术角度来观照茶事活动,……不妨说,陆羽是以诗人的身份在品茶。而皎然是位诗僧,僧人平常就是以传经布道为业,经常会从教化的角度来观照事物,因此更善于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会从禅学角度来对待品茶活动,将之提高到哲理的高度。可以说,皎然是以哲人的身份来品茶。因而茶
道概念会由他先提出来。
如果说《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以丹丘子为例,将茶比作仙药,有的诗甚至认为茶超乎仙药之上,把饮茶的好处说得更为神奇。如他的《饮茶歌送郑容》诗: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常说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慄。
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
茶对于皎然来说,不仅是一种口腹之饮,他认为茶有仙灵,藏于仙府而人莫知。皎然的这首诗用夸张的手法,在诗中极言饮茶功效的神奇:饮茶能祛疾病、荡忧慄、情难毕;因此,从来就轻忽玉食的丹丘洞府的羽人也采而饮之,以致“骨化云宫”而生出羽翼。说茶不仅可以除病祛疾,荡涤胸中忧患,而且可以踏云而去,羽化飞升。再如《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
削去僧家事,南池便隐居。
为怜松子寿,还卜道家书。
药院常无客,茶樽独对余。
有时招逸史,来饭野中蔬。
饮茶、读书、饭野蔬,生活形态虽然简单,却是皎然养生的秘诀。皎然此诗,使我们体味到:饮茶,的确是一种能使人升华到美的境界的赏心雅事。
中国人把饮茶既然看作一种艺术,环境便要十分讲究。传统中国茶道以清幽为主。即便是集体饮茶,也绝不可如饭店酒会
那样狂呼乱舞。唐人顾况作《茶赋》说“罗玳宴,展瑶席,凝思藻,闻灵液。赐名臣,留上客,谷莺转转,宫女濒,泛浓华,漱芳津,出恒品,先众珍,君门九重,圣寿万春。”这里讲朝廷茶宴,有皇室的豪华浓艳,但绝无酒海肉林中的昏乱。皎然认为,品茶是雅人韵事,宜伴琴韵花香和诗草。所以他在《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鄱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中说: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徘徊。
这场从晦日晚上一直开到第二天拂晚的茶会,参加者皆一时英杰,有李侍、潘述、汤衡、海上人、皎然,其中三位文士、官吏,一僧人,一隐士。他们以茶相会,赏花、吟诗、听琴、品茗,很是高雅。诗中描写了隐士逸僧品茶吟诗的闲雅情趣。文人相聚,松风明月,又逢雅洁高士,自有包含宇宙的胸怀和气氛。
唐代宗大历前期,文学之士集中于江东者甚众,先后形成以浙东和湖州为创作中心的两个文人集团。他们以诗会友,联句唱和,创作十分活跃,影响也极为深远。湖州文人集团的创作成果被编为《吴兴集》,诗题大抵不出游赏、宴集、赠别、咏物、优游闲适,消遣笑乐,俨然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陆羽、皎然、皇甫冉留下的茶诗或品茶联句甚多,可见在唐代,虽然也强调茶的清行俭德之功,但并不主张十分呆板。唐代《官乐图》中,将品茶、饮馔、音乐结合,亦颇不寂寞。禅宗苦修,需要的是苦寂,从寂暗中求得精神解放,脱胎换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僧皎然的茶诗
皎然:孰知茶道全尔真
空盦:僧皎然亦诗亦禅亦茶
大赏:煮菜 煎茶的诗意
茶与道 侯志明
浙江长兴风光游(7)顾渚村风景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