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硬化腹水就是中焦坏了
userphoto

2023.08.17 内蒙古

关注

赤脚医生对我说:肝硬化腹水就是中焦坏了,根本不用手术排放腹腔积液

赤脚医生对我说:肝硬化腹水就是中焦坏了,根本不用手术排放腹腔积液!后来我才明白:在利益面前,良心算个屁!
多年前,我被派到一个村子进行援医。记得来到这个村子时,遇见一位赤脚医生,他很是奇怪,他只有晚上出诊,白天就在村子里瞎转,下下棋、喝喝茶,反正白天从不看病。
有一次,来了一位肝硬化腹水的患者,他的腹部十分肿胀,像是一个怀孕,2,3个月的人一样。
我便对患者说:因为你腹水较重,所以要想快点解决,就需要去医院做手术排放腹腔积液,这样患者的腹部才可以像常人一样,剩下的问题可以用中医调理。
这时赤脚医生刚好找我还药材,他听到我说的话,怒骂着说:你们城里来的医生,张嘴闭嘴就是手术,没有一点良心,就想着赚取利益!这肝硬化腹水就是中焦坏了,根本不需要手术排放!
随后赤脚医生便叫患者晚上找他,我感到一头雾水,丝毫不明白这腹腔的水,不放出来,怎么能进行下一步治疗呢?
可结果却是,不到一个月时间,我再次见到这位患者时,他的腹部好了,没有积水了。与此同时肝硬化的症状也改善了很多。
这样的效果让我大吃一惊,于是我赶忙去请教赤脚医生这究竟是为何?
而赤脚医生只是将这张方子给我,说:你能明白多少,全靠你自己!
拿到方子后的我,便开始研究这里面的含义。后来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多,我才领悟这其中的含义!
随便说一位患者吧!他肝硬化腹水伴脾肿大,腹胀明显,起初用西医治疗,但是这腹水有时候好一点,有时候又严重了,后来医生建议他做手术。
他也做了,可是没过多久,这腹水又出现了,而且比之前还严重。这时他便觉得做手术无用,会复发,所以就不愿意做手术排放腹水了,便想着来中医试试。
除此,他还有尿频,饮食不佳,大便偏溏,失眠,口干渴又不想喝水。
刻诊,见他神态憔悴,身体瘦弱,舌质淡、苔灰白而厚腻,腹胀如鼓。脉来弦实有力,沉取而涩。
了解完情况后,我便给他开方。方:苍术、白术、茯苓、木香、青陈皮、香橼皮、泽兰、汉防己。
结果,1周后二诊,患者病情缓解,腹水减少,腹胀不显,苔脉同前。接着又坚持服用10剂,病情趋于平稳,腹水量减少。服用1个月,腹水基本消失。后追踪观察3年,无复发。
这到底是为何呢?
其实这中焦,指的就是脾胃,胃接受食物,脾运化食物的营养。现在的人总是吃的大油大腻,杂乱无章,这就会让脾胃负担加重,如此一来中焦自然就不好用了,坏了。
这就像是一个机器每天都在超负荷的使用,是不是损坏的速度也就快了?而脾胃也是如此。
可是中焦的脾胃,怎么会和肝有关呢?
这是因为肝硬化腹水,其病机为正虚是病之本,腹水是病之标。肝失疏泄,脾土不能制水,就像是雨天,井盖被堵,路面上的水下不去了。
《金匮要略》中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而当中焦出现问题了,那么脾水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这就会导致痰饮结聚,饮食精华无从上归于肺,下输膀胱,浊气在下则化而为湿,湿郁过久郁而化热,湿热相搏而致腹胀,于是形成了腹水。
肝受湿热的羁绊,就会导致肝郁,肝失调达而气结,因而肝经脉络受阻,致肝血瘀阻日久而硬变,形成肝硬化。
况且,这脾胃同居中州,为后天之本,气血之化源。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故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抓住脾的升清,就等于抓住了水谷精气的布化、血液的固摄,从而保证胃气的顺降与代谢。
只有脾升胃降,上下通达,才能使肝木条达,正常输化胆汁,进而维系肝胆之间的协调平衡。
所以说,想要消除肝硬化腹水,就需要让中焦强壮起来,如此一来脾胃的水湿好了,那么腹水就不会出现,肝气也不郁结,肝自然也就好了!
这副方子则是:
1. 养护中焦——苍术、白术、茯苓、木香
苍术和白术,是健脾的铁杆兄弟。茯苓健脾利湿,木香行气健脾。
这5味药有健脾行气之功用,使肝脾之精气得以复苏。为肝病实脾的具体体现。
2. 疏肝行气——青陈皮、香橼皮
青陈皮、香橼皮行气疏肝。脾胃的运化功能需要肝木的疏泄,木气条达,则土气自舒。
3. 除湿利水——泽兰、汉防己
泽兰活血利水,着眼肝脾,兼顾血、水,以达扶脾利水、养血和肝之功。汉防己专行水,善走下行,长于利水退肿,能泻下焦血分湿热。
这一步用来治标,将腹水以尿液的形式,代谢出体内。
后来我用这张方子消除了不计其数的肝硬化腹水,这也让我明白了,现在的医者总想着用病人的病痛,来换取钱财!
就拿肝硬化腹水来说,患者到了医院就面对各种检查,然后再开一堆上千元的药物,最后患者吃了不见效果,再来医院,就是做手术排放积液。而一次手术就要上千上万。
可医者却能拿走一半的利益,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去到医院就是检查、手术。可谓是丝毫不顾及病人的痛苦,只想着敛财罢了!所谓的良心,在利益面前屁都不是!
我很憎恶、讨厌这种行为,但是我却改变不了他人,所以我只能坚持自我,守住自己的良心,不同流合污!
名医名方------软肝要方(治疗肝硬化)
组成  鳖甲30克(先煎30分钟),郁金12克,香附12克,佛手12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

  功效  软坚散结,柔肝活络。

  主治  肝硬化。
  用法  水煎服,日1剂,连煎2次,所得药液混合分2次温服。症状消失,肝功检验正常后,将以上药量加倍研细粉制成胶囊,日服3次,每次3~4粒,可连服5~8个月。如肝功正常无症状者可每年服此胶囊6个月。
  方解 主要以鳖甲软肝散结;当归、川芎、白芍柔养肝体;香附、佛手疏达肝气;丹参、郁金解郁活血。诸药相合,柔肝养阴以护肝体,疏肝活血以制肝用,可以畅通门静脉血流量,减少阻力以降低门脉高压,从而也使得肝纤维化及再生结节对肝窦及肝静脉的压迫降低,从而起到软肝的作用。
  加减 不欲饮食或食后脘腹胀满,加木香10克,砂仁5克,莲子20克,白术12克;伴有腹水者,加云苓12克,车前子20克,通草10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加蚤休12克,虎杖15克,半枝莲30克;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加太子参15克,黄芪15克。 
  临床应用  肝硬化的发病主要是肝阴亏虚,血络瘀阻及脾虚失运而成,所以在治疗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始终要注意肝体阴用阳的关系及肝脾之间、肝肾之间的关系,因肝体最易耗伤,故要以柔养肝体为主,但不能滋腻太过而助脾湿,又不可寒凉太过伤及肝用。
  2. 肝缩小而脾增大主要以降低肝纤维化及再生结节对肝窦及肝静脉的压迫为主,但不可过猛地破血祛瘀,宜软坚散结,活血通络为主,防止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 腹水严重服中药效果不明显者,可以西为中用。口服螺内酯及双氢克尿塞。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难治性腹水,用白蛋白、速尿静脉注射,但以上中药不可停用,要时时注意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肝性脑病的出现。
  4. 对肝功能失常的乙肝、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肝硬化患者,可服用清肝要方(见《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9月3日名医名方),以延缓肝硬化的发展及预防肝癌的发生。
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腹水方(张梦侬方)
【组成】 苍术、白术、厚朴、炒枳实、旋覆花炭、煨三棱、煨莪术、炒槐角、陈皮、赤芍、白芍,昆布、海藻、槟榔各30g,醋炒鳖甲、败酱草各90g,绵茵陈、蒲公英、紫花地丁、赤小豆各120g,土鳖虫、蝼蛄各30个。
【用法】 共炒焦,研极细。另用皂矾120g,入半斤醋中加热熔化,再加入粟米1 000g,拌匀、晒干。入锅内慢火炒成炭,待烟尽,俟冷,隔纸将粟米炭摊地上,约2小时后研末,合上药拌匀,用白面粉750g加醋与水各半,打成糊,和合为丸,如小豆大。每次服30粒,饭前糖开水送下,每日3次。
【功效主治】 肝硬化腹水。
【方解】 此方宗周益公阴骘丸之义,以利湿散满、健脾益胃之平胃散,活血消瘀之醋煅皂矾,补脾胃、利小便之粟米,醋浸炒炭,用为主药,助以治肝着之旋覆花及治黄疸之茵陈与槐角,佐以行气消瘀、破结攻积之三棱、莪术、鳖甲、枳实、赤芍,败毒消肿之蒲公英、紫花地丁,软坚散结之昆布、海藻,使以逐水通络之土鳖虫、蝼蛄等药,共奏疏理肝脾、清热利湿、活血消瘀、软坚散结之功。
【体会】 张曰:“《金匮》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藏血而主疏泄,肝病则血瘀气滞,不能疏泄脾土,脾病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亦不能制约肾水,致水气泛溢而成腹水臌胀。治法当以健脾胃而资运化,破凝血而散坚结。瘀血消则新血自生,脾胃则运转自复,疏泄正常则水道自利。”
【方源】 《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肝硬化腹水——甲术消臌汤

组成:柴胡9克,茵陈20克,丹参20克,莪术15克,党参15克,炒白术20克,炙黄芪20克,仙灵脾15克,醋鳖甲30克,五味子15克,大腹皮20在,猪茯苓各20克,泽泻20克,白茅根20克。

简介:
【功能】 调补脾肾,祛瘀化结,利水消肿。
【主治】 肝硬化腹水。
【用法】 日一剂,小煎分服。
【加减】 若肝病虚损严重,可加重培补脾肾之品,白术可增至40克、60克,另外加仙茅10克、女贞子20克、鹿角胶9(烊化)克。在扶正补虚的同时,尚须重用活血祛瘀之品。一般是轻重药并用,有时加重丹参、莪术等药之分量,再加赤芍、三棱、元胡、郁金等。
注释:肝硬化的病理,肝络阻塞,血瘀肝硬,水漏腹腔,肝脾肿大,正气耗损,本虚标实。
鳖甲在肝腹水中应用广泛,《本经》言“主心腹症瘕坚积,寒热。去痞满息肉,”、李时珍谓“鳖甲乃厥阴肝经血分之药”。
中满分消丸治肝硬化腹水配方、医案

【原方配方组成】白术、人参、炙甘草、猪苓(去黑皮)、姜黄各3克,白茯苓(去皮)、干生姜、砂仁各6克,泽泻、陈皮各9克,知母炒12克,黄芩(去腐,炒)36克,黄连(炒)、半夏(汤洗7次)、枳实(炒)各15克,厚朴(姜制)30克。

【用法】上药除茯苓、泽泻、生姜各另为末外,共为极细末,人上三味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焙热,白汤下,食远服。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液体时,称为腹水。肝硬化出现腹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血清白蛋白减少是引起钠、水潴留最重要的因素,而门静脉高压则是使体液潴留于腹腔内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腹水,腹部胀大如鼓,纳食减少,食后胀甚等症状。
本病属于中医学“鼓胀”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肝血瘀滞、肝络瘀阻所致。临床辨证分型有:气滞湿阻、湿热蕴结、寒湿困脾、肝脾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型。本方可用于湿热蕴结型的肝硬化腹水,症见腹大坚满,脘腹撑急疼痛,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
根据《甘肃中医》1997,(5):21,刘永秀报道:以本方主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显效3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肝腹水——用苍牛防已汤】苍牛防已汤由苍术、白术、川牛膝、怀牛膝、防已、大腹皮组成。功效:健脾活血利水。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学“水肢”范畴,多本虚标实,本虚以脾气虚、脾胃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多见。
【主治】肝硬化腹水,属本虚标实,脾虚血瘀证。症见:单腹胀大,形如蜘蛛,面色青暗等,脉沉舌淡。
【方解】方中以苍术、白术补脾燥湿,以治其本;以川牛膝、怀牛膝益气活血、缓肝疏肝以利补脾,以防已、大腹皮行气行水以治其标。
诸药合用,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共奏健脾、活血、利水之效。全方量大力专,对肝硬化腹水中医辩证属肝脾两虚、气滞血瘀水停者有较好的疗效。

【原方配方组成】白术、人参、炙甘草、猪苓(去黑皮)、姜黄各3克,白茯苓(去皮)、干生姜、砂仁各6克,泽泻、陈皮各9克,知母炒12克,黄芩(去腐,炒)36克,黄连(炒)、半夏(汤洗7次)、枳实(炒)各15克,厚朴(姜制)30克。

【用法】上药除茯苓、泽泻、生姜各另为末外,共为极细末,人上三味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焙热,白汤下,食远服。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液体时,称为腹水。肝硬化出现腹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血清白蛋白减少是引起钠、水潴留最重要的因素,而门静脉高压则是使体液潴留于腹腔内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腹水,腹部胀大如鼓,纳食减少,食后胀甚等症状。
本病属于中医学“鼓胀”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肝血瘀滞、肝络瘀阻所致。临床辨证分型有:气滞湿阻、湿热蕴结、寒湿困脾、肝脾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型。本方可用于湿热蕴结型的肝硬化腹水,症见腹大坚满,脘腹撑急疼痛,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
根据《甘肃中医》1997,(5):21,刘永秀报道:以本方主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显效3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温肾健脾方肝硬化腹水
制附子5 g、茯苓 20 g、泽泻 10 g、桂枝 5 g、猪苓 15 g、白术 10 g、香附 10 g、黄芪 15 g、金钱草 15 g、丹皮 10 g、大腹皮 20 g、炙甘草 10 g
本方以制附子和茯苓为君药,制附子辛甘大热,可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还能温补中焦,温运水湿,茯苓甘淡,渗湿健脾,利水消肿,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排除;桂枝辛甘化阳,温阳化气,即加强附子温阳之功,还能解表散邪, 泽泻, 利水消肿, 其性寒还可渗湿泄热, 猪苓甘淡, 归肾、膀胱经,以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益气,利尿消肿,香附疏肝解郁,理气调中,此五药共用可强君药温阳、行气利水之功;黄芪健脾补气,利尿,与茯苓、 白术相配, 健脾以治生湿之源, 金钱草甘咸微寒, 可清热利湿退黄、利尿消肿,丹皮能入血分,可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 四药味佐药, 炙甘草既可补脾益气, 还能制约制附子大热之性,缓和诸药的药性, 调和诸药, 为佐使之用。 全方诸药共凑温肾健脾、 疏肝、益气、行气、活血、利水之功。
鼓胀学说形成过程
《灵枢·水胀》记载: “鼓胀如何,歧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鼓胀的阐述, 给出了病名并描述了其临床特征。张仲景《金匮要略》 ,指出本病的临床特点为腹部胀大,胁下疼痛, 腹水时时产生, 且小便不畅。 巢元方在 《诸病源候论》 中记载 “经络痞涩,水气停聚,在于腹内” ,指出经络不畅,水气滞留于腹内为其病机特点;朱丹溪又提出“七情内伤……清浊相混,隧道壅塞,郁而化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 ,指出了本病的病因病机,病机为湿热等邪气壅塞中焦。朱丹溪指出“鼓胀又名单鼓…理宜补脾,又须养肺金以制木,使脾无贼邪之患;滋肾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 ,提出了本病在治疗大法上当从肝脾肺肾等与水液代谢相关的脏腑上加以灵活施治的理论;李健斋提出: “凡胀初起是气,久则成水…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 ,提示本病的病机演变过程,初起为气鼓,后期为水鼓,在治疗上当攻补兼顾,并在历史上首次指出要限盐、限酱等饮食原则。又有人指出“血分者,因水而病水也,水分者,水病而及血也” ,提示水病日久可导致血病,出现水、血同病。喻嘉言在前人认识之上总结出: “胀病不外乎水裹、气结、血瘀”的病机。
温肾健脾方理论依据
①肝主疏泄和藏血,肝气具有疏通和调畅全身气机的功能,气对水、血液和津液的运行有促进作用, 气行则精血津液行, 气滞则精血津液瘀滞。若血液淤滞,则为淤血、癥积和肿块,与现代医学中肝硬化患者出现的蜘蛛痣有相似之处,所以戴思恭称此病为蜘蛛病。若津液运行失常,可形成水痰饮等病理产物, 出现四肢水肿和腹水; 脾气以升为健, 胃气以降为和,肝气的疏泄功能是脾升胃降的重要保障,肝气疏泄异常, 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脾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胃失受纳和降,清气不升,胃气不降,则出现出现胸胁肋胀满、腹泻、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的症状,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气的调节,肝气未受损,胆汁代谢正常,若肝失疏泄,胆汁泛溢肌肤,则为黄疸;肝藏血,指其不仅能涵养肝气,还可凝血以防出血,又血可化精,肾藏精,肝藏血量足可补充肾精,肝藏血两不足可致肾精亏,进而影响肾功能。
②脾主运化和统摄血液, 为后之本, 脾气将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吸收可营养全身,可补充先天之本肾中精血,若脾气运化失职,可出现消化功能降低, 又脾气可将消化吸收的津液转输到肺,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布散到全身;水的上源是肺,下源是肾,而脾在中焦,是水液代谢的枢纽,水液的向上和向下运行都离不开脾气的转输功能。 当脾气虚衰, 水液代谢紊乱,可形成某些病理产物, 其中的湿邪又可困遏脾阳, 使脾运化能力继续下降,加重水湿在体内的积聚,所以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血液在血脉中正常运行依赖脾气的统摄功能,如脾气不足,可致血溢脉外,出现鼻衄、齿衄、呕血和便血等出血症。
③肾藏精和主水主, 肾是先天之本, 肾阴和肾阳可补充其他脏腑阴阳的不足, 肾气可推动五脏六腑的气化, 调控其他脏腑的功能和气血津液等代谢,若肾推动脏腑气化功能异常,则五脏六腑功能发挥异常,进而出现各种临床病证,又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肺、脾、胃等有促进作用,间接影响水液代谢, 且肾气可将肾和膀胱中的浊液进行蒸腾汽化, 其中清者重吸收,浊者化为尿液,在肾调节膀胱的开阖后,可排出体外,所以说肾为主水之脏。

④水湿之邪在五行属于阴邪, 阴邪易损害人体的阳气, 所以鼓胀日久患者易出现阳虚症候,所以治疗上可予以温法。 肝、脾、肾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影响人体水液的代谢, “水液产生的根源在于脾,其布散在于肺,其主宰在于肾” ,所以鼓胀病变与这三个脏腑关系密切。现代中者认为,肝硬化失代偿早期多为气鼓,病变为肝脾,而出现腹水多为中晚期,为水鼓,病位在肝、脾、肾又因为鼓胀中后期容易出现阳虚症候,所以治疗上以温肾健脾法为主,兼以治标。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属水臌者,从臌胀论治,对脾肾两虚型确有良效。
贾某,男,62岁。1998年4月6日初诊。
患者患乙肝9年,迁延不愈,1年前被诊为肝硬化。
初诊:现症状:两胁胀痛,脘满纳减,神疲体倦,小便不利。查:腹部胀大,腹水明显,四肢消瘦,面色黧黑,舌色紫暗,脉象弦滑。检查:转氨酶89单位,血浆总蛋白59g/L,白蛋白29g/L,球蛋白30g/L。诊其为:脾肾两虚臌胀、水臌(肝硬化腹水)。证系病变日久,气血耗损,络脉壅阻则胁痛腹胀;迁延不愈累及脾肾,脾虚不运,肾虚气化无力,则脘满纳减,神疲体倦;脾肾两虚,水湿内停,营卫失和,正气日衰,正不胜邪,水湿日重,形成腹水。治法:健脾固:肾,益气行水、养血柔肝。取香砂六君子汤合四苓汤加减。处方:
西洋参7. 5g,白术25g,茯苓25g,甘草10g,陈皮25g,半夏15g,木香7. 5g,砂仁10g,猪苓25g,泽泻25g,泽兰20g,丹参25g,水红花子30g,黄芪50g,柴胡15g,枳壳15g,生姜12片。水煎,每剂取汁300ml,每日早、晚分服。
复诊:服药20剂,腹胀渐软,腹水消其大半,饮食增进,全身症状改善。效不更方,仍守前方随症略为增减,共服84剂。诸症明显改善,饮食增进,胃中和,纳谷香,腹水逐渐消尽,体力恢复,二便正常,面色转润,脉象和缓。复查:转氨酶25单位、血浆总蛋白68g/L,白蛋白40g/l.,球蛋白2.8g/L。随访1年,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按:香砂六君子汤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之功。四苓汤具有助肾利水渗湿之效。方中四君益气和中;二陈理气燥湿逐饮;加黄芪助气行水;香砂行三焦之滞气,使腹胀可消;伍四苓利水泻湿,腹水可除;配泽兰、丹参、水红花子化瘀行水,利水消肿力强;加柴胡、枳壳疏肝理气,调理气机。诸药配伍,益气养血与行水化湿并用,祛痰与扶正并用,发挥健脾固肾,益气行水、养血柔肝之用。使营卫和,气血畅,痞块自消,腹水除尽,故收全功。

看国医大师李佃贵如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
作者:娄莹莹 
单位:河北省中医院

肝炎后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系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实质性病变。属于中医“积聚”“臌胀”范畴,是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病情缠绵难愈。李佃贵杏林悬壶50余年,博采众长,衷中参西,不仅擅长治疗脾胃病,对肝胆病的诊治亦有很高的造诣,对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治师古而不泥古,颇具特色。

详查病因,谨守病机
中医学有关积聚、鼓胀的成因,《内经》认为是“浊气”,《诸病源候论》认为与感染“水毒”有关。李佃贵认为主要因感染病毒、饮酒过多、饮食不节及其他疾病转变所致使肝脾受损,脏腑失和,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浊中阻,郁而不解,蕴积成热,热雍血瘀而成毒,形成“浊”“毒”内壅之势,脉络闭阻,瘀血内停,日久结于胁下,形成痞块,化热伤阴耗血,肝体失于濡养,渐至肝体硬化缩小而成肝硬化,其甚者,则因脾肾阳亏,肾失开阖,失于气化,三焦通调受阻,而致气滞、血瘀、水停,病久则人体正气受损,终成正虚邪实的“臌胀”病。究其基本病机,主要为虚、浊、毒、瘀,病位在肝脾,日久及肾;正虚为本,浊毒瘀内蕴为标。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国家,有很多是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既没有症状、体征,也没有肝功能改变的HBV感染者,仅少数被意外检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唯有人体正气不足,对HBV无免疫应答,才会让病毒在体内长期停留而变成慢性携带者。在初期阶段,应遵循“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扶正祛邪,调理脏腑,并通过改变生活环境、饮食因素,增加必要的锻炼摄生方法和加用中医药来增强免疫能力等,逐渐使体质的偏性得以纠正,提高其代偿机制,来预防病的发生。张仲景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本意为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先调补脾气,使脾脏正气充实,不受邪侵。李佃贵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阶段,其气必虚,乃湿热浊毒疫邪久留不去损伤正气所致,已不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时,而多是“肝病已传脾”。主要表现为脾气虚弱或肝郁脾虚或脾虚湿盛,此时应调理脾胃,以顾后天之本,脾旺方能正气旺,有利于正气抗邪而使肝病向愈,即《内经》“厥阴不治,求之阳明”及厥阴病应“调其中气,使之和平”之论治。李佃贵选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为主方,加减应用,着眼肝脾,补虚未忘调肝,补中兼运,寓补于运,调肝则忌用破气、过于疏泄之品,肝体阴用阳,非柔不克,柔肝为主,疏肝、滋肝、软肝兼而用之。
化浊解毒,分期论治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恶心,上腹隐痛等肝胃同病之症候,亦可见胸腹面有红缕、赤痕,并伴有肝脾肿大,属中医学“胁痛”“臌胀”范畴,治宜祛湿化浊,解毒逐邪,疏肝和胃,理气活血为主。常选用①渗湿利浊解毒法,选用茯苓、猪苓、泽泻、滑石之属渗湿清热,保持小便通畅,可以使浊毒从小便排出;②通腑泄浊解毒法选用大黄、芒硝、冬葵子之属,通过通腑泄浊将浊毒排出体外;③达表透浊解毒法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保持汗出可以通经活络、疏通血脉,有利于体内浊毒通过汗液透达于体外,从而排出浊毒;④健脾除湿解毒法选用百合乌药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减,健脾除湿以化浊解毒;⑤芳香辟浊解毒法选用芳香辟浊类药物,如藿香、佩兰、砂仁、紫豆蔻等,以解郁散结,除陈腐,濯垢腻;⑥祛痰涤浊解毒法选用半夏、瓜篓、川贝母、浙贝母、竹茹等以荡涤痰浊,化浊解毒;⑦清热化浊解毒法选用三黄石膏汤加减,以清热化浊解毒;⑧攻毒散浊解毒浊毒已成,胶结固涩,需以毒攻毒,活血通络,才能将聚集在一起的浊毒攻散,使浊毒流动起来,或排出体外,或归于清气。根据轻重可分层选药:浊毒轻者常用茵陈、藿香、佩兰、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等。浊毒重者可选用黄连、砂仁、白豆蔻、全蝎、蜈蚣、土元等。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症状显著,主要以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腹部有腹水,腹壁青筋显露,形体消瘦或面色晦暗,乏力,纳少食入胀甚,尿量减少,舌边紫暗,脉弦细。胸腹颈面出现红缕、赤痕。肝功能多数有严重损害,肝质地偏硬。乃肝硬化代偿期久治不愈,湿热浊毒之邪久羁肝脾,使肝之疏泄失职,脾之运化不利,最终损及肾水,气化开合失司,气滞、血瘀、水湿、浊毒交结为患,病理性质属虚实夹杂,标为气滞、血瘀、水结、浊毒,本为肝、脾、肾三脏倶虚。故治疗应从整体着眼,肝脾肾三脏同治,分清轻重主次,标本同治,突出治疗重点,注重患者体质,针对其气血阴阳与湿、热、浊,毒、瘀等邪的盛衰,既要祛邪,更宜扶正。同时见水不应单独利水,应配合补气调中,使气足血行而水化,还应重视疏利三焦,三焦的决渎作用排泄水液又与肺、脾、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若肺、脾、肾功能失调,则三焦气化无主,临床除肝硬化腹水的一般症状外,每因水气上泛而见气短、咳喘、胸胁满闷、腹胀、腿肿、尿少而黄、苔白或白腻等症。临床上常用麻黄、杏仁、防风等宣通肺气,以开发上焦;用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运脾气,以理中焦;选用木通、车前子、猪苓等通利下焦。“血不利则为水”,基于此,李佃贵十分注意水血同治,肝脾兼调,常以当归芍药散养血活血、健脾利水。
“新瘀宜急散,久瘀宜缓攻”,在活血化瘀药物的选用上,李佃贵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病人体质特色用药。病轻病程短体质强者,选用三棱、莪术、水蛭等峻攻破血之品;病重病程长体质弱者选用当归、丹参、赤芍、白芍、郁金等平和之品,同时配合应用软坚消癥之物治之,如鳖甲、龟板、生牡蛎等。病由肝脾传入肾,症情进一步恶化,腹水特别严重,证见腹大如瓮,脐突尿少,腰痛如折,气短不得卧,下肢浮肿等,用黄芪、党参、肉苁蓉、菟丝子等补真阳,行肾气,力图使气得峻补,则上行而启上,中焦运行,壅滞疏通,中满自消下虚自实。若真阴涸竭,亦可用熟地、枸杞、龟板等厚味滋阴,育阴化气,全在审时度势,灵活运用。
衷中参西,辨病辨证
李佃贵认为中医的优势在于辨证施治,从整体出发去治疗疾病,而西医则长于辨病,重视疾病局部的病理变化,二者各有优势,衷中参西,辨病辨证相结合,以中医辨证为主基础上,辨病选药,提高了疗效。肝硬化腹水常存在低白蛋白血症,从中医辨证分析,此系脾虚失运、肝肾不足所致,应从健脾运脾、滋养肝肾入手,多选用白术、黄芪等健脾益气之品,山萸肉、枸杞子等滋养肝肾之品。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患者常有鼻衄、齿衄甚或呕血、便血等血证,辨证选用凉血止血之大蓟、地榆、白茅根;化瘀止血之三七粉、蒲黄、茜草;收敛止血之白及、仙鹤草、藕节;补血止血之地黄、阿胶、何首乌等。肝功能转氨酶升高者,常选用龙胆草、五味子、贯众、桑椹等,疗效颇著。另肝硬化患者病情缠绵难愈,易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或烦躁易怒,精神紧张,常选用疏肝解郁药物如合欢花、丹皮、栀子、八月札等药物。除药物治疗外,生活、饮食、精神的调摄亦非常重要,配合药物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滋阴潜阳,攻补兼施
浊毒其性属热,极易燔灼阴液。唯肝乃刚脏,浊毒缠绵不愈,真阴被耗,一则阴虚阳亢,易痉挛动风;一则脉络空虚,气滞血凝,终致虚实夹杂,诸症蜂起。李佃贵在临床中喜用鳖甲、龟板和土鳖虫治疗肝硬化后期之正虚邪恋、浊毒未尽、痰瘀滞络证。临床以低热,胁肋下刺痛,肢颤拘挛,神呆为主症。鳖甲为甘、咸、寒之品,入肝、肾经,具有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之效。《温病条辨》赞其“守神入里,专入肝经血分,能消癥瘕”;龟板偏于入肾通心,滋阴养血,清热潜阳,补益之力大于鳖甲,且入血分,能补血止血,益肾健骨。土鳖虫咸寒,性善走窜,可破血逐瘀而消积通经。二药合用,攻补兼施,刚柔并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良春治晚期肝硬化及腹水临证精华
温肾健脾方肝硬化腹水
内外兼治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有效方
肝硬化腹水——我有一方,效果显著,今日公之于众!
国医大师冀爱英:肝硬化腹水辨治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