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脑病吃什么维生素

心脏病:维生素B6/维生素B12
高血压:维生素C/维生素B
动脉硬化:维生素C/维生素E

中风患者:维生素C/维生素E

中医养生六字箴言:顺、静、修、调、补、固

“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说的是啥?中年人需了解
老祖宗总结出的一些经验之谈,都变成现代口口相传的俗语,对于一些俗语,有的人很是看重,会觉得很有道理。

尤其是一些说得比较多的俗语,会更引人关注,而这些俗语大多出自于老一辈人口中,他们会更加地相信,有一句俗语,中年人应该要多了解。

这句俗语就是“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在周围有没有听人聊起过,对这句话有没有好奇过,想要了解其中意思。

“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究竟有啥含义?

我们来一一解释一下,先说一下晨不吐口水:
简单来说,就是古人认为,肾气以液为唾,而夜半之时,人体的阳气较为充足,会延续到次日清晨,而阳气大多被认定为肾阳,也就是说肾气也是充足的。

经过一夜的休整,肾气变得很充足,而唾液中携带肾气,早起后就吐口水,也就相当于将肾气一并吐出,体内的肾气会随之减少,阳气也会被消耗

所以,按照古人的理解,就是早起后吐口水,可能会消耗阳气、肾气,自然也就不建议在早起后吐口水了。
午不泄精水:
这里的午,与大多数人想的一样,就是中午,此时间段阳光正好,也比较适合补充阳气,可有的人不仅不去补阳气,还会做一些消耗阳气的行为。
就需要说到精水了,直白来讲,就是在中午适合补阳气时进行夫妻生活,会使得阳气过度耗损,没有补阳气,反而消耗了大量的阳气。

阳气是人体内的精气,与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过度消耗精气,也就会对健康产生较大的伤害,尤其是人过中年,更得要注意。

晚不流汗水: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睡觉时不宜流汗过多,人在休息时,没有过多的活动,出汗量相对也就比较少(夏季除外)。
在睡觉时如果总是出很多的汗,排出环境温度过高,就需要排查是不是身体出现问题,若问题久久不能得到解决,对身体造成的损伤会更大,阳气耗损也会比较多。
所以说,睡觉时出现汗多的情况,其实也算是一种身体警示,而且,汗液大量排出,也算是精气的一种耗损,别不当回事。

总结来说,“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都在强调一件事,阳气对人体很重要,人过中年后,更得要多关注,要少做损阳的事情,还得要多关注健康。

人过中年,3种伤阳行为,能改一个是一个。

补益不当,滥补保健品

现代的人,在健康科普之下,都开始注重养生保健,想着通过一些方式来强身健体。当需求量增多后,五花八门的保健品也就随之出现。
在商家的吹嘘和宣传之下,有些中年人就心动了,开始大量地服用一些保健品,且夸大了保健品的功效,比如说三七粉、睡眠软糖、维生素、护肝片,其实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功能强大,滥补之下,反而容易损伤阳气,伤害肝肾。

过度耗费心神,易伤阳

过了中年,工作强度没那么大,且很快面临退休,空闲时间就会变多,再加上儿女都了,已经成家立业,有了各自的家庭后,很少会来看父母。
此种情况下,也就会产生较多的想法,总是会担心儿女,再加上孤单感作祟,衰老会让身体机能衰退,心神耗费的也就会比较多,阳气也会随之耗损。
不愿戒烟戒酒,认为没有必要
到了中年时期,会觉得烟酒已经伴随自己半辈子了,也就没有必要再去戒了,反正已经形成伤害,此时戒烟戒酒已经晚了。
但事实上多少岁戒烟都不晚,只要及时戒掉烟酒,可降低肺癌以及其它疾病的发生风险,也能帮助守住阳气,可继续烟酒,可能就会让阳气大量的耗损。
人过中年也是防病的绝佳期,防病需做好一事。

不让自己闲着,就是最好的养生。

发现很多百岁寿星,他们的共性就在于无论自己多大,都没有让自己闲着,要么是种菜,要么就是爬山,还有的人则是会去集市上多逛逛,或者去周围的景区逛一逛,又或者去周围邻居家窜窜门,以及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所以说,步入中年以后,该动还是要动起来,如果能坚持做运动,能给身体带来很多益处,保护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人体代谢、调节激素水平,锻炼心肺功能,强健骨骼和增加肌肉力量,哪一个都是有益健康的。

可以选择的运动就会有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力量训练,几个运动可供选择,俯卧撑、踮脚尖走路、游泳、深蹲配合腹式呼吸,这些运动组合起来,能收获到更多益处。

古人留下的一些俗语,有的是有道理的,有一些则是会有些夸大,或者说不适用,但总体来说,概括下来,还是会有一定道理。
「中医养生」10条中药药对顺口溜,蕴含实践大功效
1、枸杞遇见菊花,眼睛就亮了。
2、山药遇见灵芝,血糖就低了。
3、三七遇见山楂,血压就降了。
4、冬瓜遇见荷叶,大便就通了。
5、莲子遇见芡实,脾胃就好了。

6、黄芪遇见当归,气血就顺了。
7、茯苓遇见薏米,湿气就去了。
8、金银花遇见菊花,炎症就消了。
9、莲子心遇见麦冬,心火就清了。
10、酸枣仁遇见百合,睡眠就好。

人生“九不过”,句句有天机

俗话说: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凡事达到一定的限度,要懂得适可而止。
守好“九不过”,自在从容过生活。
1、衣不过暖
孙思邈《千金方》中说:“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
穿衣戴帽不要过于暖和,也不可以过于单薄。
捂得太严实,身体会被“惯坏”。
无力抵御气温变化,吹点小风就发烧感冒。
古代老中医有一句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热不马上脱衣,冷不立即穿棉。
让身体时刻处于“七分暖、三分寒”的环境中,才能增强抵抗力。
2、食不过饱
《黄帝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吃饭也是一样。
暴饮暴食,会给肠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三餐均衡搭配,荤素要吃、杂粮也要吃。
也要注意节制,切莫大鱼大肉、高盐高油。
吃饭只吃七分饱,胃口好到老。
3、住不过宽
《增广贤文》有言:“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
故宫占地面积150000平方米,有9000多个房间。
皇帝住的卧室,却不足10 个平方。
卧室越小,越能聚气,目的是保证人气不散。
房子不必太大,能够遮风挡雨就好。
家,不在于豪华,而在于温馨;
不在于宽敞,而在于完整。
4、行不过快
有句谚语叫:“急行无好步,缓走当歇气。”
走路不宜太快,容易造成关节磨损,耗伤气血。
一般人的步速,每分钟约60步即可。
餐后1小时慢步走,长期坚持有助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出门选择以步代车。
5、劳不过累
《庄子》有言:“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
身体劳累而不休息,就会疲惫不堪;
精力消耗而无休止,就会元气劳损。
过劳则耗,损伤肺、肾之气,身体虚耗枯竭。
要注意劳逸结合,一旦身体感觉到疲惫,应当尽快休息。
年轻时不注意,过度劳累;等年纪大了,就要还健康的债。
合理膳食,充足睡眠,不过度劳累,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6、、逸不过懒
《道德经》里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
人可以享受安逸,但不能活得太懒,懒会让人百病缠身。
现在的人,能坐车就懒得走路,能乘电梯就懒得爬楼,能点外卖就懒得做饭。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为自己的懒惰付出代价。
有活力,有奔头,生命才能充实丰盈,长盛不衰。
7、欲不过多
《孟子》有言:“养心莫过于寡欲。”
生活本没有烦恼,欲壑难填,烦恼就滋生了。
做最简单的人,吃最简单的饭,过最简单的日子。
一个人想要的越多,算计得越多,身心就越是不得安宁。
放纵自己的欲望,那忧愁祸患也会随之而来。
8、思不过虑
《黄帝内经》讲:“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思虑过重的人,一般脾胃都很差。
劳倦伤脾,暗耗阴血,容易心火过盛。
还会使大脑“早衰”,影响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白天用脑过度,又不注意养神,最容易失眠。
想要休息好,不但要让身体放松,更要让精神归于平静。
9、福不过享
明代学者焦澹园曾说:“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
人这一辈子,命里多少福,都是有定数的。
只享受,不积德,福报迟早会耗尽。
要是自己没有德,空享受,那就会折福。
人在走运、享福的时候,不妨分一些给需要的人。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去行善积德,福气才能够长久。
#国学文化 #多听老人言受益一生 #老祖宗的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是什么意思?|阳气|肠胃|肾阳
“晨不吐痰、午不泄精、晚不出汗”,这些民俗有道理吗?——御坊堂养生哲学
俗语:“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有科学道理吗?吧
“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老祖宗的告诫,望早知
为什么说,不让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一文说明白
“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有何寓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