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仅为用药科普常识,不能作为自行用药参考,用药需先辩证,不建议自己盲目试药,体质不同,用药也大不相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口臭——“药中之王”——黄连上清丸
2、鼻炎——“药中之王”——鼻炎通喷雾
3、腹泻——“药中之王”——蔘桂理中丸
4、眩晕——“药中之王”——正天丸
5、青光眼——“药中之王”——美尔瑞益脉康分散片
6、骨质疏松——“药中之王”——仙灵骨葆胶囊
7、腰肌劳损——“药中之王”——腰息痛胶囊
8、慢性肠胃炎——“药中之王”——薯蓣丸
9、口疮——“药中之王”——知柏地黄丸
10、冠心病——“药中之王”——地奥心血康软胶囊
11、失眠——“药中之王”——养心安神丸
12、高血压——“药中之王”——愈风宁心片
13、慢性胃炎——“药中之王”——沉香化气片
14、眼疲劳——“药中之王”——杞菊地黄丸
15、乳腺增生——“药中之王”——乳核内消液
1、高血压(肝火上炎、肝阳上亢)——降压丸2、高血脂(脾虚痰瘀)——血脂康
3、糖尿病(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止渴降糖胶囊4、乳腺增生(肝郁血瘀)——乳核内消液5、单纯性肥胖(气虚、痰湿)——轻身消胖丸6、肾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水湿内停)——肾炎康复片7、肝炎(气虚、转氨酶偏高)——肝复康丸8、关节滑膜炎(湿热、瘀血)——滑膜炎颗粒9、骨刺、骨质增生(肾虚、血瘀)——抗骨增生片10、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肝肾亏虚)——塞隆风湿酒
1、黄芪生脉饮——专克——神经衰弱
2、四磨汤口服液——专克——腹胀
3、乳核内消液——专克——乳腺增生
4、黑豆馏油软膏——专克——湿疹
5、骨友灵搽剂——专克——腰肌劳损
6、大黄利胆胶囊——专克——脂肪肝
8、痹祺胶囊——专克——类风湿关节炎
9、菊杞地黄丸——专克——暴发火眼
10、藿香清胃胶囊 ——专克——口臭
11、通塞脉片——专克——静脉曲张
1、高血脂——“百里挑一”——决明降脂片
2、鼻炎——“百里挑一”——布地奈德喷鼻
3、头疼——“百里挑一”——元胡止痛片
4、骨质增生——“百里挑一”——穿龙骨刺片
5、便秘——“百里挑一”——麻仁丸
6、月经不调——“百里挑一”——坤顺丸
7、糖尿病——“百里挑一”——盐酸二甲双胍肠溶
8、厌食——“百里挑一”——参苓白术丸
9、银屑——“百里挑一”——克银丸
10、慢性咽炎——“百里挑一”——清喉咽颗粒
11、耳鸣——“百里挑一”——益气聪明丸
12、湿疹——“百里挑一”——地塞米松片
13、口腔溃疡——“百里挑一”——清火栀麦片
14、失眠——“百里挑一”——牛黄清心丸
15、眼疲劳——“百里挑一”——杞菊地黄丸
所谓“百里挑一”,可以理解为对症效果较好,皆为长期临床总结出来的经验,可供大家参考学习,但不建议自己盲目试药,体质不同,用药也大不相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一药降一病,常见病“最怕”这些药,值得收藏!!!
1、尿酸高——“最怕”——威灵仙
2、鼻窦炎——“最怕”——鱼脑石
3、牛皮癣——“最怕”——乌梢蛇
4、耳鸣——“最怕——牡蛎#清风计划#
5、脱发——“最怕”——女贞子
6、血脂高——“最怕”——丹参
7、骨质疏松——“最怕”——补骨脂
8、蛋白尿——“最怕”——芡实
9、结节——“最怕”——川贝母
10、痰湿重——“最怕”——半夏
11、肝火大——“最怕”——夏枯草
12、口腔溃疡——“最怕”——黄连
13、胃疼——“最怕”——白芷 #真相来了#
14、 肾气不足——“最怕”——川牛膝
15、抵抗力差——“最怕”——红景天
1、腰痛——“最怕”——虎杖酒
2、肺火咳嗽——“最怕”——桑白皮汤
3、神经衰弱的失眠——“最怕”——五味子酊
4、肺结核——“最怕”——羊胆粉
5、高血压——“最怕”——罗布麻叶汤
6、上消化道出血——“最怕”——将军丸
7、高脂血——“最怕”——香蒲降脂片
8、湿热泄泻、痢疾——“最怕”——马齿苋汤
9、风湿性关节炎——“最怕”——胡蜂酒
10、气管炎——“最怕”——蛞蝓汤
11、急性肠炎——“最怕”——老鹳草汤
12、轻症糖尿病——“最怕”——南瓜粉一病一药!12种常见病的“药中帝王”,收藏备用,不用追着医生问
1、慢性肠胃炎——不用追着医生问——薯蓣丸
2、毛囊炎——不用追着医生问——如意金黄散
3、心脏病——不用追着医生问——麝香保心丸
4、手脚冰凉——不用追着医生问——桂附地黄丸
5、颈椎病——不用追着医生问——归芪活血胶囊
6、肾炎——不用追着医生问——益肾化湿颗粒
7、高血压——不用追着医生问——首乌丸
8、手抖——不用追着医生问——四物丸
9、皮肤过敏——不用追着医生问——乌蛇止痒丸
10、风湿关节炎——不用追着医生问——追风透骨丸
11、糖尿病——不用追着医生问——消渴丸
12、体癣——不用追着医生问——百癣夏塔热片1、鼻炎“最怕”——便宜好用——辛芩颗粒
2、前列腺炎“最怕”——便宜好用——前列消胶囊
3、更年期“最怕”——便宜好用——更年安片
4、胃炎“最怕”——便宜好用——八味肉桂胶囊
5、尿频“最怕”——便宜好用——热淋清
6、荨麻疹“最怕”——便宜好用——防风通圣丸
7、月经不调“最怕”——便宜好用——逍遥丸
8、便秘“最怕”——便宜好用——麻仁润肠丸
9、失眠“最怕”——便宜好用——天王补心丹
10、口腔溃疡“最怕”——便宜好用——牛黄解毒片
11、脂肪肝“最怕”——便宜好用——舒肝解郁胶囊
12、乳腺增生“最怕”——便宜好用——丹栀逍遥散
再次提醒:很多人留言问吃什么药好,再次提醒大家,文章仅为常见病用药知识普及,不作为自行用药依据,用药前需辩证,如需用药请先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
1、入睡困难——天敌处方——艾司唑仑
2、痛风急性发作——天敌处方——秋水仙碱
3、剧烈干咳——天敌处方——可待因
4、保肝降酶药——天敌处方——双环醇
5、癫痫——天敌处方——丙戊酸钠
6、白日咳——天敌处方——苯丙哌林
7、三叉神经痛——天敌处方——卡马西平
8、抗抑郁药——天敌处方——舍曲林
9、儿童病毒发热用药——天敌处方——阿司匹林
10、中和胃酸——天敌处方——铝镁剂
11、解热镇痛药——天敌处方——环氧酶
12、退烧——天敌处方——对乙酰氨基酚
本内容仅为用药科普常识,不能作为自行用药参考,用药需先辩证,不建议自己盲目试药,体质不同,用药也大不相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尿酸高——“最怕”——威灵仙
2、鼻窦炎——“最怕”——鱼脑石
3、牛皮癣——“最怕”——乌梢蛇
4、耳鸣——“最怕——牡蛎#清风计划#
5、脱发——“最怕”——女贞子
6、血脂高——“最怕”——丹参
7、骨质疏松——“最怕”——补骨脂
8、蛋白尿——“最怕”——芡实
9、结节——“最怕”——川贝母
10、痰湿重——“最怕”——半夏
11、肝火大——“最怕”——夏枯草
12、口腔溃疡——“最怕”——黄连
13、胃疼——“最怕”——白芷 #真相来了#
14、 肾气不足——“最怕”——川牛膝
15、抵抗力差——“最怕”——红景天1.人参——中药界——元气之王
2.黄芪——中药界——补气之王
3.白术——中药界——健脾之王
4.茯苓——中药界——渗湿之王
5.甘草——中药界——和药之王
6.白芍——中药界——止汗之王
7.天门——中药界——消痰之王
8.黄连——中药界——清心之王
9.栀子——中药界——解郁之王
10.连翘——中药界——解毒之王
11.贝母——中药界——止嗽之王
12.大黄——中药界——通便之王
13.柴胡——中药界——清肝之王
14.桔梗——中药界——清咽之王
15.紫苏——中药界——消胀之王
16.麻黄——中药界——发汗之王
17.葛根——中药界——解酒之王
18.薄荷——中药界——醒脑之王
19.羌活——中药界——活血之王
20.白芷——中药界——化脓之王
21.乌药——中药界——温肾之王
22.厚朴——中药界——消胀之王
23.半夏——中药界——降逆之王
24.槟榔——中药界——杀虫之王
25.泽泻——中药界——止渴之王
26.车前子——中药界——利尿之王
27.地骨皮——中药界——凉血之王
28.薏米——中药界——祛湿之王
29.玄参——中药界——滋阴之王
30.沙参——中药界——益气之王
31.丹参——中药界——调经之王
32.苦参——中药界——平喘之王
33.益智——中药界——固精之王
34.山楂——中药界——消食之王
35.神曲——中药界——开胃之王
36.肉桂——中药界——温补之王
1、尿酸高——“最怕”——威灵仙
2、鼻窦炎——“最怕”——鱼脑石
3、牛皮癣——“最怕”——乌梢蛇
4、耳鸣——“最怕——牡蛎#清风计划#
5、脱发——“最怕”——女贞子
6、血脂高——“最怕”——丹参
7、骨质疏松——“最怕”——补骨脂
8、蛋白尿——“最怕”——芡实
9、结节——“最怕”——川贝母
10、痰湿重——“最怕”——半夏
11、肝火大——“最怕”——夏枯草
12、口腔溃疡——“最怕”——黄连
13、胃疼——“最怕”——白芷 #真相来了#
14、 肾气不足——“最怕”——川牛膝
15、抵抗力差——“最怕”——红景天
1、十二指肠溃疡——“最怕”——甘草汤
2、冠心病——“最怕”——参芦饮
3、关节酸痛、腰膝酸软——“最怕”——豨莶丸
4、月经不调——“最怕”——益母草膏
5、咯血、呕血、便血——“最怕”——花蕊石散
6、百日咳——“最怕”——禽胆丸
7、慢性便秘——“最怕”——蜜煎导
8、淋巴结核——“最怕”——石吊兰片
9、阴囊湿痒——“最怕”——龙胆草片
10、胆结石——“最怕”——金钱草汤
11、慢性阿米巴痢疾——“最怕”——石榴皮汤
12、闭经——“最怕”——蚕沙酒【1】银屑病——“最怕”——复方青黛丸(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提醒:肝脏生化指标异常、消化性溃疡、白细胞低者禁用。
【2】浅表性胃炎——“最怕”——三九胃泰(消炎止痛,理气健胃)
提醒: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炸、过酸食物及酒类等刺激性食品。
【3】湿气重——“最怕”——茯百甘粉(健脾祛湿、活血化瘀)
提醒:少吃生冷硬、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4】肝胆湿热——“最怕”——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
提醒: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高血脂——“最怕”——脂必妥片(健脾消食,除湿祛痰)
提醒: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6】肾虚症——“最怕”——桂南宝片(温补肾阳、扶阳起萎)
提醒:少食辛辣、过咸的、过高热量的东西。
【7】腰肌劳损——“最怕”——腰痛丸(补肾活血、强筋止痛)
提醒:阴虚火旺、有实热者忌用。
【8】肩周炎——“最怕”——复方伤痛胶囊(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提醒:长期慢性腹泻者慎用。
【9】慢性鼻炎——“最怕”——鼻咽清毒颗粒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提醒:尚不明确。
【10】卵巢早衰——“最怕”——玫瑰安巢片(益气养血、滋阴养巢)
提醒:备孕期及孕期慎用。
掌握辨证用药规律 灵活组方治感冒
感冒包括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是四季多发病,每年冬春时节,往往寒暖无常,普通感冒更为常见。流行性感冒多见于冬春季节,由于其起病较急,具有传染性,症状严重,需要及时治疗。中医治疗感冒有较好的疗效,关键在于辨证施治。特别是流感病毒极易变异,难以选用固定方药,配伍组方也十分复杂。为便于临床更加灵活地选药组方,以提高疗效,现根据其症状特点,将用药规律归纳如下。
根据中药功效辨证用药
一、发热用药:根据症状分为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两大类。
(一)实证:多见于素体健康感受外邪者,可分为五种。1.外感风寒型。发热轻恶寒重,鼻塞流清涕,头痛无汗,无咽痛口渴,重者可选用发汗力强的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羌活。轻者可选用发汗力弱的辛温解表药:如荆芥、防风、苏叶、葱白。2.外感风热型。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咽痛,重者可选用发汗力强的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浮萍,更多选用轻宣发散的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贯众等;轻者可选用发汗力弱的辛凉解表药:如桑叶、菊花、豆豉。3.外感湿邪型。身热不扬,伴有头痛如裹,体重倦怠,若兼有恶寒、苔白腻,为外感寒湿,可选用辛温芳香化湿解表药:如香薷、藿香、佩兰;若兼有汗出口渴,舌苔黄腻,为外感湿热,可选用:青蒿、荷叶、竹叶;若兼有肠鸣腹泻,可选用:茯苓、薏苡仁、砂仁等。4.转为少阳发热型。多由外感失治、误治引起,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可选用:柴胡、黄芩、半夏等。5.转为阳明发热型。多由外感失治、误治引起,症见高热、大汗、口渴,可选用:生石膏、知母、水牛角等。
(二)虚实夹杂证:多见于素体虚弱和原有其它疾病感受外邪者,可分为四种。1.阳虚型。多见于风寒感冒,兼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可配用:制附子、肉桂等。2.阴虚型。多见于风热感冒,兼有五心烦热,午后低热,或夜热早凉,可配用:玉竹、麦冬、沙参、石斛、地骨皮、青蒿、柴胡等。3.气虚型。多见于风寒感冒,兼有无力气短,声音低弱,可配用:黄芪、党参、白术等。4.血虚型。多见于风热感冒,兼有面色萎黄,心悸头晕,可配用:生地、当归、黄精等。
二、头身疼痛用药:
(一)头痛: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可分为四种。1.太阳头痛:痛在巅顶脑后,可用藁本、羌活。2.阳明头痛:痛在前额眉骨处,可用白芷。3.少阳头痛:痛在两侧太阳穴,可用蔓荆子。4.少阴头痛:痛在颅内,可用细辛、延胡索。
(二)身痛:头颈部痛用葛根,上半身痛用羌活,下半身痛用独活,腰背酸痛用狗脊。
三、咽痛失音用药:
(一)咽痛:可用山豆根、射干、马勃、青果、桔梗等;薄荷、牛蒡子也有治疗咽痛的作用。
(二)失音:可用蝉蜕、胖大海、木蝴蝶、凤凰衣等。
四、鼻塞流涕用药:白芷、辛夷、藿香、苍耳子、细辛、鹅不食草等。
五、口干口渴用药:外感风热可用淡竹叶、芦根、葛根等;热盛津伤口大渴可用知母、天花粉、麦冬等;兼有气虚者可用西洋参。
六、咳嗽用药:干咳可用霜桑叶、炒杏仁、炙百部、紫菀、款冬花等;咳痰色白质稀量多,可用细辛、干姜、半夏、陈皮等;咳痰色黄质稠,可用黄芩、瓜蒌、知母、桔梗等。
参考现代药理研究用药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感冒病毒作用的药物有:麻黄、桂枝、防风、紫苏、牛旁子、藁本、香薷、佩兰、大青叶、板兰根、青黛、金银花、连翘、贯众、鱼腥草、菊花、马齿笕、蚤休、白头翁、秦皮、射干、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虎仗、紫草、赤芍、丹皮、茵陈蒿、夏枯草、侧柏叶、地榆、石韦、胖大海、青果、独活、老鹳草、丁香、槟榔、艾叶、百部、紫苑、前胡、五味子、黄精、桑寄生、生甘草、金樱子、柯子、鹅不食草、大蒜液等等。
从上述药物可以看出,抗病毒药物以清热解毒药为多,也有少量补益药,在应用时仍以辨证为主,符合辨证要求时,可适当配伍。
发热是感冒的常见症状,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草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调节体温中枢而解热的,这一类中药较多,如柴胡、防风、蔓荆子、菊花、青蒿、地骨皮、银柴胡、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栀子、丹皮、紫草、水牛角、茵陈、汉防己、威灵仙、地龙、淡竹叶、石斛、冰片等。第二类是通过兴奋汗腺而发汗解热的,这一类中药有: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香薷、薄荷、牛旁子、柴胡、升麻、葛根、浮萍、秦艽、白藓皮等。其他解热药还有:大青叶、牛黄、丹参、甘草、玄参、羚羊角、蝉蜕、连翘、金银花、细辛、香附、穿心莲、薏苡仁等。从这里可以看出,解表药和许多清热解毒药都有退热作用。
配伍用药要点
根据上述辨证用药表,可以针对症状灵活选药组方,但在临床辨证配伍用药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辨别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者的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在传染性上,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是许多人集体发病;而普通感冒多是散在发病。二是在症状上,流行性感冒症状比普通感冒要重,发热多在39度以上,全身症状也明显。因此在选药配伍组方上,两者截然不同。流行性感冒要选用发汗力强的药物,特别是要用轻清发散的清热解毒药,而且在用量上要重;普通感冒多选用发汗力弱的药物,用量也轻。但从配伍而言,由于流感集中发病,症状大多相似,选药组方差别不大。普通感冒四季都有发生,因季节兼夹邪气有所不同,选药配伍较为复杂,如夏季多为湿邪,应以祛湿药为主组方,兼有食积气滞,又当配伍消食行气药,兼有腹泻,又当配伍利湿止泻药等。
二、宿疾新感配伍要顾正气。宿疾是指原有其它疾病,如原有糖尿病气阴不足,又感受风寒之邪,要选用辛温解表药为主组方,同时要照顾糖尿病气阴不足的体质,适当配伍益气养阴药等。对于冠心病、中风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等感冒病人,都要根据体质辨证,进行适当的配伍,做到标本兼治,既可治疗流感,又可防止旧病加重。也就是说,要辨清表实与里虚的主次,正确处理祛邪与扶正的关系,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敛邪。而且对这类病人,一般不重用发汗解表之药。因久病之人,往往气阴不足,重用发汗之剂,则气阴耗伤更甚,也不利于病邪的去除。
三、辛凉与辛温恰当配伍,使其相反相成。一般而言,风寒外感要用辛温解表之药,风热外感要用辛凉解表之药,但在临证中还要灵活掌握。如风热感冒应用辛凉解表药,可少佐辛温透邪之品,可增强发汗功能,以利于驱邪外出,如银翘散中配伍荆芥之类。若风寒感冒内有郁热,可用辛温解表药配以清泻里热药,如麻杏石甘汤中麻黄配生石膏之类。临床实践证明,温凉同用,确能起到退热迅速之效。
四、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所谓因人制宜,是指老幼妇孺体质有所不同,因而选药配伍用量也有所不同。如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故不宜过用峻猛之药,以防伤其身体;又因小儿常兼食积,故多配伍消食之药,以有利于病之速愈。所谓因时制宜,是指根据季节的不同,选用的解表药不同。如夏季感冒风寒,常选用香薷而不用麻黄,因为夏季多湿,香薷祛湿力量较强;又因夏季腠理疏松,人体多汗,故不用麻黄峻猛发汗,以防伤其津液。所谓因地制宜,是指南北地域不同,选用药物也不同。北方严寒,人之腠理固密,又多兼内热,故多选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配以清泻里热之品;南方酷热,人之腠理疏松,又多兼湿,故多选用发汗力弱的解表药,配以清热祛湿之品。这正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精髓,更是取得疗效之关键。(刘德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