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不亏不得脑出血,阳不亏不得脑血栓

阴不亏不得脑出血,阳不亏不得脑血栓

阴阳的涵义:
阳——推动,主导,刚执
阴——守持,承应,柔顺
现实中的阴阳
地理环境、居住环境、男女性别、人体构造、季节气候、心理情绪、颜色、音乐。

人之本,阴阳平衡
   病之本,本于阴阳

治病必求于本

阴者,物质也

阳者,动力也

阴不亏,血管弹性好,经络联系紧密,不得脑出血,也就少得三高症

阳不亏,一身温暖,血脉活,不得脑血栓,也就少得肿瘤

阴者何物:脑髓、骨髓、精液……(血属阴)

阳者何物:体温、温暖、温热(体内的阳气形之于外)(气属阳)

静则养阴

   动则促阳

如何做阴才足:节欲、少劳、营养(核桃榛子松子豆花生,猪肉皮、深海鱼一类,酸甘味)、爬山,居住北方、居住山区

如何做阳才足:晒太阳、游泳、内家拳锻炼,居住湖海边、居住南方,食辣椒、葱姜蒜类,辛甘味为主

独家绝秘脑血栓偏方

一号方:
药物组成:钩藤15g~30g     石决明30g   生石膏30g     瓜娄30g  生军10g   川芎15g     红花15g     土虫10g     桃仁10g
适应证:脑血栓急性期,中风初起。血压偏高(超过160/100毫米汞柱)。半身不遂、口渴、舌强、语蹇、头晕、头痛、烦燥或嗜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弦数有力。
随证加减:
1.有意识障碍者,加羚羊角粉1.5~5g(冲)并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每次一丸,日二次。
2.舌红苔少干者,去石膏、瓜娄、生军,加生地20g玄参15g白芍10g。
3.大便秘结用番泻叶10g泡水饮。
4.痰多、失语、苔腻者,加菖莆10g郁金10g竹沥30g(冲)天竺黄10g。

脑血栓偏方 二号方:
药物组成: 黄芪15g~30g     红花10g~15g   川芎10g~15g  赤芍10g  当归15g   挑仁10g   土虫10g 适应证:脑血栓恢复期,血压和颅内压不高,偏瘫,肢体稍有动意或肌张力较前增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舌质胖嫩,脉弦缓无力,腑行通畅。
随证加减:
1.大便干者,加瓜娄与生军10g。
2.舌强语蹇,加菖莆10g郁金10g。
3.舌胖嫩加仙灵脾15g巴戟15g。
4.偏瘫,肢体久不恢复,酌加山甲9g水蛭6g冲服。

脑血栓偏方 三号方:
药物组成:生地25g   山萸10g   山药10g   麦冬10g   石斛12g  牛夕10g   巴戟15g   丛蓉15g   菖卜10g   志肉10g  肉桂3g   黄芪30g     川芎6g     全蝎3g~6g
适应证:脑血栓后遗症,或伴脑软化患者,症见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蹇,肢体不遂,眩晕,大小便失禁,舌红干或胖嫩,苔白或黑润,脉况细弱,或虚大无力。
加减同前,均为水煎服

简效疗法口诀

蹲起:面壁蹲起,守中无倾,身心如一,松腰强肾
拉筋:全身舒展,筋柔骨正,通则不痛,排毒养颜
拍打:心狠手辣,激发正气,调伤祛邪,立竿见影
功法:周正守一,神不外露,虚静易简,无为而治
针灸:针下无物,通经活络,补泻迎随,存乎一心
中药: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辨证论治,阳主阴从

之所以称为简效疗法,就是因为这些方法简单有效。包括中药,如果用好了也是立杆见影,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慢郎中,不能因为某个医生的水平不行就否认了这门医术。这些方法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廉价,高额的医疗费用已经让很多人不胜其苦。这些方法也无一例外地建立在对生命本身的尊重,激发人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功能,扶正祛邪,从而达到健身治病的目的。这和大多数西医采取的对抗疗法是完全不同的健康理念。为便于理解和运用,还是将这些方法的要点总结了一下,算是一点心得体会,望得道之人多多指正。

有道是法无定法,其实不管什么方法,都是易学难精,关键在于勤学苦练,熟能生巧,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出神入化。

黄元御的圆圈论中各脏腑升降不力的症状

按照黄元御的理论, 肺, 胃, 胆, 心应降, 肾, 脾, 肝应升. 如果升降不顺, 会有各种症状. 现将已知的一些症状罗列如下:

肺: 不降 - 大肠不降, 便秘
    上逆/热 - 哮喘, 发热出汗, 人悲观
胃: 负责浊气下降
    不降 - 吃不下饭, 腹涨
    上逆 - 呕吐
心: 不降 - 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 火克金, 烦躁,咳嗽,口渴
    上逆/热 - 吐血, 说胡话
胆: 不降 - 两胁痛
    上逆 - 口苦

肾: 不升 - 上热下寒
    反降/寒 - 遗精
肝: 不升 - 肝瘀的各种症状, 包括眼睛流血
    反降 - 左肢冷, 左手脚蜷, 无知觉
脾: 负责清气上升
    不升 - 吃后病重, 夏天潮湿时病重, 水肿
    反降/寒 - 泻泄
                                                      
          气机与气机失调
        人体之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而无处不到,不断地推动和激发着人体各种生理活动。

       气机,即指气的运动。气的运动形式虽然复杂多样,但《内经》将其概括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并将气的升降出入视作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和象征。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气的升与降,出与入,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无论是呼吸运动中清浊之气的交换,抑或是水谷精气的吸收(升清)和食物糟粕的排泄(降浊),都必须是有升有降,有出有入,而且在升与降、出与入之间维持着相对的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否则必然导致脏腑机能失调,物质代谢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对各个具体脏腑的气机来说,在升降出入运动中,是各有侧重、各有特点的,如肝、脾的气机以升为主,肺、胃的气机以降为主。但是,从总体上说来,脏腑之间在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中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人体之气的运行流畅,升降出入之间的和谐统一,称为气机调畅、气机调和。反之,气的运动不利,有所滞涩,或升降出入之间失却协调平衡,可统称为“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多由情志内伤、邪气留滞,或脏腑经络等功能障碍所致。常见的气机失调状态,大体上可分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五种。

气滞:亦称气郁,是指气的运行不畅而停滞或郁结不散的病理状态。

气滞的病理表现因其气滞部位、脏腑的不同而异。气滞的证候表现甚多,但因其主要病机为气机郁滞不通,故多以气滞部位的闷、满、胀、痛为主。

气逆:是指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而导致脏腑之气向上冲逆的病理状态。气逆以肺气、胃气、肝气上逆为多见。

不同脏腑的气逆,其病理表现虽各不相同,但均呈现气自下向上冲逆的特点。

气陷:又称中气(脾胃之气)下陷,是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气陷的形成,多与脾气虚衰有关。脾主升清,故气陷往往是脾气虚弱、无力升清的进一步发展。

中气下陷的病理表现多见小腹坠胀,便意频繁,或见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肾下垂等。由于气陷多在气虚基础上发展而成,故中气下陷每可兼见神疲乏力,气短声怯,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气虚症状。

摘自:《上海中医药报》文/李其忠教授主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基础/奇恒之府病机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中医辨证常识
第八章 病 机(试题与答案)
病机学说之气的失常:气为人之根本,人赖气化而生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九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