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按摩脾经 除13病 按摩胆经巧祛病
按摩脾经 除13病
脾的功能非常强大,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运用经络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为防病治病储备最大的能量。健脾的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就是揉脾经。
具体是:
1、治各种出血症、慢性鼻炎:
艾灸或点掐隐白穴。 脾经的循行是从脚到胸,隐白穴是其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趾甲旁约1毫米的位置。隐白穴最主要的功效是止血,对各种出血症状都能有效地缓解。
2、治缺钙引起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痛以及颈椎病、糖尿病、消化能力弱:
按揉大都穴。 从隐白穴往上,大脚趾根的位置就是大都穴。 大都穴对老年人来讲特别重要,因为这是一个补钙的要穴。
3、治睡觉流口水、舌两边有齿痕、消化不良、手脚冰凉、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糖尿病等脾虚引发的病:
用拇指内侧多硌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它穴位都强。
4、治消化不良、胃反酸、妇科病:
揉公孙穴。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公孙穴有通气、活血、解淤的功效
5、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
商丘穴。 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商丘穴能消除下身的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6、治肝、肾、脾上的病症及妇科病:
剌激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的点,所以这一穴位可以治3条经上的疾病,真可谓一穴多用。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的通治要穴
7、治不消化、男性前列腺问题、腿肚子酸痛:
点揉漏谷穴。 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
8、治慢性胰线炎、糖尿病: 揉地机穴。
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
9、祛湿、治各种炎症、水肿: 揉阴陵泉穴。
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穴
10、专治瘙痒、调节血液循环:
揉血海穴。 血海穴又称百虫穴,它是专门治痒痒的穴。
11、胖人减肥、瘦人增肥:
推小腿脾经。
12、治急性扭伤:
按揉大包穴。 大包穴是脾经的最后一个穴,在肋骨这块儿腋窝直下6寸处
13、推腹法:腹部的脾经穴位一把推。
脾经还有很多穴位都在肚子上,一推腹就全给推了。它们通常都在人体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上。
熟知脾的经络和穴位 按摩血海穴能让女人的血充足
女人最重要的是血,男人最重要的是气。按摩血海穴能让女人的血充足。血充足了,脸色会好,头发也会好。脾经的循行路线是起始于大足趾的内侧边缘,沿着脚的内侧、胫骨的内侧缘往上走,到小腹部两侧,然后上行到胸口,止于腋下。
脾的穴位有公孙穴、血海穴、大横穴等。
足太阴脾经脉循行示意图
揉公孙穴可促进消化和吸收
公孙穴是脾经的第4个穴位,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公孙穴
这个穴位在脾经上,但是又代表着胃,所以它兼顾消化和吸收两方面的功能。这个穴位的保健作用比足三里还要好,没事的时候可以揉一下,艾灸也可以。拉肚子的时候可以揉公孙,减肥可以按这个穴位,孩子不喜欢吃饭或挑食也可以按摩一下这个穴位。如果觉得里面有硬颗粒,可以轻揉,直到硬颗粒消失为止。经常做一下足底按摩,对身体很有好处。刺激所有的穴位时,刺激的都是神。扎针的时候也是先调气,后调神。
揉血海穴有补血作用
血海穴是脾经的第10个穴位,在大腿内侧,位于屈膝位的髌骨上角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隆起处。定位的时候常用右手掌心放在患者左膝髌骨上,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45度斜置,拇指尖下即是血海穴,右侧取穴方法同左。
血海穴
女人最重要的是血,男人最重要的是气。按摩血海穴能让女人的血充足。血充足了,脸色会好,头发也会好。经常揉一揉这个穴位,身体里的血液就会增多。很多女人来月经很少,一两天就没了,这说明身体有问题。白头发、掉头发,都要揉一揉血海穴。男人经常揉血海穴也有好处,可以降血脂,避免血液黏稠度高。血压低、头晕的人也可以揉一揉这儿。
按大横穴可以治便秘
大横穴是脾经的第15个穴位,位于肚脐旁开4寸,即两个乳头垂直向下与肚脐所在水平线相交的地方。
如果拉肚子、没有劲,就按一下这个穴位,或是艾灸一下。如果小孩子老是大便干,拉不出来,或者老年人便秘,按这里也有帮助。但是记住,如果按到穴位感觉到酸、胀,说明这里有气,那么按它是有用的;如果按到这里什么感觉都没有,那就是没用。人体有几百个穴位,只有有问题的那些穴位才有气,所以医生给别人按摩穴位的时候,要问人家是否有酸、胀的感觉。
按摩胆经巧祛病
胆经的穴位不仅特别多,有44个,而且还是我们学习中医的一条重点经络,它对人的健康状况来说太重要了,使用得当就会立竿见影。而通过剌激胆经,我们也可以马上了解经络穴位的很多神奇妙用。
说到胆经,先得说一下胆。如果胆有了问题,通常就是胆汁上溢,那早上起来一般会嘴苦。有的人面色看起来好像蒙有一层尘土,这就是胆经堵塞了;经常偏头痛、坐骨神经痛或乳线方面有问题,都是胆经有了毛病;另外,妇科疾病都是胆经所主。有的人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也是胆经不调造成的;有的人心里有愁苦的事,经常需要叹气才能缓解;还有的人经常两肋疼痛,这些都是与胆经淤堵有关。
这些症状怎么去治呢?随天下养生网小编一起看看:看经络的循行位置,它循行到那里,就治那里的病。
胆经可以治偏头痛、颈椎病、肩膀痛、乳线糸统疾病、两肋痛。
另外,股骨头有问题、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尤其是外侧老痛、腿经常抽筋、脚外踝经常扭伤,都是胆经不通造成的。还有,耳聋、耳鸣的位置也是在胆经的循行路线上,胆经也能治。
具体说:
1、治各种眼疾、祛鱼尾纹:按揉瞳子髎穴
2、治耳聋、耳鸣、面瘫:点按听会穴
3、治头晕目眩:揉悬颅穴、悬厘穴
4、治消化不良、酒后头痛、肚子不舒服:按揉率谷穴
5、治熬夜、失眠造成的白发:揉浮白穴
6、治各种风症:多揉风池穴
7、治痛症、乳线疾病、淋巴结核:按揉肩井穴
8、治乳线增生、肋间神经痛、腋窝出汗:多揉渊腋穴
9、养筋护肝、行气化淤:揉辄筋穴
10、有胆囊炎、胆结石:多抒日月穴、敲打中渎穴
11、治高血压、水肿、静脉曲张:多敲环跳穴
12、治风症、失眠、、腰酸、腰胀痛:风市穴
13治膝盖痛:敲敲膝阳关
14、治抽筋、扭筋、月经不调、岔气、肝胆有郁气:拨动阳陵泉穴
15、治嗓子红肿、咽喉肿痛、牙痛、眼睛发红等上火之症:揉丘虚穴
16、眼病、慢性头痛:揉光明穴
17、头疼、乳线疼等胆经循行线上的急症:点按阳交穴、外丘穴
18、头痛、腰痛、颈椎病、关节炎等与骨头有关的疾病:揉悬钟穴
19、减肥、治前列线疾患、便秘、偏头痛、乳线增生、妇科病:斜推腹、敲带脉
日常养生锻炼可敲胆经 通经活血让身体健康
敲胆经的作用
活气血,促胆汁分泌:敲胆经可促进胆汁分泌,增加气血。人体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人吃进去的食物,有一部分由胆汁分解成人体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因此,如果胆汁分泌不足,则食物被分解成可供人体吸收的蛋白质就不够,也就不能提供人体造血所需的足够材料了。
调脏腑,理气机:敲胆经可以调理脏腑的气机,人体是一个升降出入气化运动的机体,肝气通达,气机调畅,则脏腑气机升降有序。气机该升的升,该降的降,身体才能达到平衡,如果气机不通畅,就会出现喜欢叹气的情况,这是因为叹气可以使气稍稍通畅一些。
增强抵抗力:足少阳胆经是处于半表半里的,邪气侵犯人体往往会和正气在半表半里中进行抗争,这时人就会感到忽冷忽热,正气强,就会把邪气驱赶出去;如果正气虚,邪气就会长驱直入进入身体里,从而使疾病加重。敲胆经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
敲胆经的方法及作用
方法:拍打胆经从臀部到膝关节这一段(大腿外侧正中间的那条线)。手握空拳,用掌面一侧从臀部往下顺着气血的流向(从上往下)缓慢拍打,直到膝关节处。两侧都要拍打。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很厚,因此必须用力敲打,而且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
作用:通过对胆经上重点穴位的敲打,起到通经活血的效果。
脾经大药房---化掉任何慢性病
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非常强大,被称作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食疗法有平常喝山药薏米粥、冬天吃大枣,或吃些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但安全有效且持久而久之方法就是揉脾经。
1、 气血充盈邪无踪----品味觉脚大的脾经大药。
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能把子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每天一定要多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同时还可以做跪膝法、揉其他穴位把气血引过来。
==================
治各种出血症、慢性鼻炎,艾炙或点掐隐白穴。脾经的循行从脚到胸,隐白穴是其第一个穴位,在大脚趾趾甲旁约1毫米的位置。最主要的功能是止血。通常是用艾炙的方法,或用香烟亦可。另一个功效是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鼻出血。穴位不好找,可用指甲掐。
==================
治缺钙引起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痛以及颈椎病、糖尿病、消化能力弱,按揉大都穴。从隐白穴往上,大脚趾根的位置就是大都穴。大都穴对于老年人来讲特别重要,因为是补钙的要穴,能帮助吸引钙质。
==================
治睡觉流口水,舌两边有齿痕、消化不良、手脚冰凉、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糖尿病等脾虚引发的病,用拇指内侧多硌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脾虚的症状如夜里睡觉流口水(脾不摄津),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就腹胀等。
==================
治消化不良、胃反酸、妇科病、揉公孙穴。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公孙穴功能非常强大,既可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是一个疏散点,一个枢纽,又可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淤滞造成的各种症状,通气,活血,解淤。
==================
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商丘穴。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该穴对应足底反射区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可以治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每天一定要多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同时还可以做跪膝法、揉其他穴位把气血引过来。
2、为先天之本添砖加瓦---品味腿上的脾经大药。按揉小腿脾经,肥胖者可以变窈窕,消瘦者可以丰满圆润。
治肝、肾、脾上的病症及妇科病,刺激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的点,一穴多用。三阴交穴是妇科病的通治要穴。
=================
治不消化、男性前列腺问题、腿肚子酸痛,点揉漏谷穴。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可治小便不利,如腿肚酸痛的可在上午3点到11点脾经气血最旺时点揉。
=================
治慢性胰腺炎、糖尿病,揉地机穴。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脾属土,土属大地,人体的后天之本都靠脾胃来供应,所以可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
=================
祛湿,治各种炎症、水肿,揉阴陵泉穴。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就是阴陵泉穴。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人体湿气大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
=================
专治瘙痒、调节血液循环,揉血海穴。血海穴又称百虫窝。“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先,血海穴可以调配人体的血液,其功效相当于足三里穴,一个补气,一个调血,但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治本大穴。.
=================
胖人减肥、瘦人增肥,推小腿脾经。在推小腿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可以坐在椅上,弯腰双手十个指肚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
3、不给疾病原体任何藏身之地----品味胸腹部的脾经大药。
推腹法,脾经还有好多穴位都在肚子上,一推腹就全经推了。通常都在人体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上,如有痛点,就是脾经上的问题。
治急性扭伤,按揉大包穴。大包穴是脾经的最后一个穴,在肋骨这块儿腋窝直下6寸处。可治急性腰扭伤、急性脖子扭伤、急性肋间神经痛等。
4、脾经健康大课堂。长在舌头上的口疮,推心经上的少海穴可以消除,长在嘴唇上的口疮,多揉小腿脾经上的穴位可以解决。膀胱经和肾经这两条是从根本上治肿的。
推腹法:舒肝理气、开胃健脾、补肾养心(细说推腹法)
一切慢性病都可以从推腹开始”,还记得这句话吗?
它成了很多慢性病康复的领航灯,消化道、心血管、生殖器、泌尿系统…,无论您患有什麽病,从推腹法开始,只要在腹部这一亩三分田的地方,耐心耕耘,总会有所回报。
您会问,这不成了包治百了病吗,太玄了吧?
一点也不玄,首先要看我们为何得病?
俗话说“百病从气生,百病从郁起”,回想一下现在的生活….多少事情事与愿违,您就象上了弦的发条,整天被许多不得不做的事情赶着、追着,推着,太多场合要口是心非的面对……种种矛盾情绪都被您控制着、压抑着,难以及时宣泄,整天在各种的压力下度过,如此怎能不肝气郁结,心肾暗耗,脾胃皆损呢,这些都是现代人的时髦体质,再加上饮食不节,起居无度,从而“三浊两害泛滥”,经络阻塞,百病从生。
就拿肝气郁结来说,你可保证不了自己从来没有怒气、怨气、闷气,抑郁之气,这些浊气使肝受伤,工作能力下降,时间一久肝的很多浊气毒素会聚集在胸肋,这就是所谓“肝胆有邪,其积在胁”。
你自己检查一下自己那个部位有无赘肉或压痛的地方,就能知道自己的肝胆毒素聚集的情况。
这些东西导致两侧胸肋闷胀,呼吸不畅;肝胆工作不好,直接影响脾胃气血的供应。
脾胃缺乏气血,不但后天能源的吸收乏力,而且同时也会导致脾胃自身防御能力下降,无法对抗外界细菌和不良成分的刺激,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等各种消化道疾病就出来了。
而平日治疗,只会针对胃肠的外敌,抗酸啊,杀菌啊,增加胃动力啊……却缺乏对肝气郁结对这个病源的治理。
脾胃疾病仅仅只是冰山一角,由此引发的后天气血危机才是颗重型炸弹,在先天脏腑功能就不很平衡的身体内,它们专门轰炸虚弱的脏腑,把它们渐渐拉垮,于是各种病就出现了。
从此您也可以看出,肝气舒畅、脾胃健康才是养生第一要诀。
推腹法就是通过简单的手法,帮你清扫经络垃圾,从而达到舒肝理气、开胃健脾,补肾养心的目的,这简直就是不用钱的十全大补丸嘛。
这样好啊,那我们赶紧开始推吧!别急,有些准备功课需要您做。让我们先了解下腹部这几条重要的经络。请仔细观察下腹部的经络图:
腹部经络图
从过脐的中线往外两侧对称,分别有任脉-主全身之阴,肾经-主先天之本的,胃、脾-主后天之本,还有主生杀决断的肝、胆经,五脏之经络无不汇集于此。
其上调节脏腑机能的孔穴、募穴、交会穴,各种枢纽星罗棋布。
例如任脉上的关元穴,您大可理解成关于元气阳气的穴位,与肾经相通。
中极穴,是脾经营气的中转站。
曲骨穴是肝血运输枢纽。
这三个穴位是管理生殖系统的要穴。
提到这些例子,只是为了说明腹部的重要性,并不是要您去背那些穴位名称及功能,推腹前先对这些经络走行及其管辖区域有所了解,对今后的治疗康复会有很大帮助。
做完功课,我们可以开始推了。
最好是躺在床上,先用双手握拳(用掌跟也可以),从心窝下腹部正中的任脉开始往下推,然后是沿着胃经、脾经、胆经等等经络区域,依次推,在推的过程中力度要适中,并同时感觉腹部有无异样,如此循环往复推10-20个轮回,期间可能会感觉到腹部表皮某个区域疼痛,或酸,或麻,或有水声,这些表浅的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并随着推渐渐的发散,移动,前进,最后消失。
首轮推腹完成后,我们再用拇指沿着几条经络一路点压下去,力度稍微比推时候大,手指一路边压边揉,这样可以发现更多细微的硬块,结节,气团,痛点……,由于力度大,往往可以发现许多更深层次的问题。
并通过点揉,把深部的毒素表到浅表来,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去进攻,把阻滞点揉开,散掉。
比如用手指,掌根甚至按摩棒,刺激阻滞点,不过别太大,以免伤到内脏。
也可用类似捏脊的手法一样,捏起皮肤向下推,也可以提拉皮肤和肌肉向外拽,拨动…..
许多您想的到的方法,刺激敏感地区,以帮助粘连和异常的组织分离,从而恢复经络的通畅。
在点揉过程中,很可能出现钱眼般的淤血点或青紫,不用怕,那些都是陈旧的淤血被您翻了出来,从此不再阻塞经络了。
就这样简单,好学吧,推的时候,不必仅拘泥于腹部,整个前半身都可以成为您推的目标,大家这就在自己身上开始实践吧。
还是弄不明白?那就拿我自己的体会来具体讲讲吧。
脾气不好,经常抑郁,生闷气。
从而总是两肋区闷胀,吃点东西就堵,老觉得呼吸费劲,喜欢大喘气。
胃常串气,胀疼,属于慢性胃炎范围。吃过很多胃药都没好,有次体检做B超检查,那个检查探头轻压腹部,我感觉到处刺痛,医生说我痛觉过敏,因为体检一切正常,没病。这种刺痛的现象,在第一次推腹治疗时又出现了,用十个手指轻轻一压,顿时始觉得刺痛感到处都是,十分混乱,平日不碰一点感觉都没有。
这时才明白那是我的经络在跟拉警报,轻压表皮刺痛说明问题比较表浅,局部有淤血。
当冷静下来,对着经络图仔细分辨疼痛的路径,原来这些看来纷乱的痛点,几乎都规律的排列在胃经沿线,从锁骨到下腹,整个胃经都在疼。
同时另外一条疼的路线是两边腋下的肝胆经走行。
看来我的问题是主要肝气郁结加脾胃虚弱,于是针对这两条经开始了进一步治疗。重点按揉那些疼的区域,简直可以用自虐来形容。
治疗时,范围不仅仅限于腹部,而是整个前面的身体,多数会从脖子下正中线开始,沿经络走行挨着压揉所有的线路。
习惯捏起皮肤向前赶着推任脉,特别是当胸闷时,从脖子下到心窝上的一段会很敏感,若再重点点压膻中穴几分钟, 加上心包经乳房边的痛点,没多久就可会听到胃里叽里咕噜叫, 胸闷多数会随之而解。
顺经络推按过程中,在心窝和肋骨交界区,特别是脾胃经沿线会有几个非常疼的点,那里是慢性胃病的反射区。
肚脐上下左右的几个区域,按压时多数会引起胃肠鸣叫,蠕动加快。肚脐上的水分穴是体内慢性炎症警报器,天枢穴是治疗消化不良和便秘的常用穴。
遇到淤滞点时,通过重点点揉,掌跟按揉,使气结散开,结节软化,经常会听胃肠鸣叫,接着浊气随串气放屁而消。
对付胸肋闷胀的肝气郁结,经常采用舒肝理气的手法。
这是跟一位很有经验的按摩师学的。
先看清楚肝胆区的范围,然后从腋下开始到胯部,用手捏住整个侧面身体的肌肉和皮肤,提起来,同时用手指捻,感觉里面有无条索样的东西或是疼痛的敏感点,发现敏感位置后,用拇指重点拨揉哪个地方,然后将整块皮肉拽起来向身体侧面揪拉,强刺激那些部位。
重点刺激日月,期门,章门和京门、带脉几个要穴,治疗时候非常疼。
头几次治疗后,表皮会过敏而痛不可触。
以前因各种原因生过太多闷气,那些毒素都存在了腋下这些胆经走行的地方,那里的肉摸起来好象有许多网里面,还有结节筋一样的东西,可能就是所谓的橘皮组织,用手捏起来轻轻一抓,肉会很疼。
每次用舒肝理气的手法,在肝胆经所过之处都很疼,然后胃肠串气,并伴随浊气释放。
特别是在胃因胀气而串痛的时候,疗效最为立竿见影。若同时配合敲胆经和拨动胆经的阳陵泉,点肝经的太冲、曲泉穴,舒肝理气的效果更佳。
还有要重点治疗的就是下腹,特别是腹股沟会阴部那个区(大腿跟部与腹部交界的地方),这里是肝,脾、胃、肾,冲脉等几条重要经络汇集的地方,这里若有条索样的变性,点揉拨动很疼,多表明相关经络功能不良,有泌尿及生殖器疾病的应特别重视这个区域的治疗。
第一次治疗后,腹部皮肤疼痛过敏起来,不碰皮肤都疼,胃堵的情况减轻,等皮肤过敏减轻后,又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治疗,疼痛的经络从开始痛觉敏感,渐渐的慢慢减轻,直到治疗2周后,脾胃和任脉的区域怎么推按都没感觉了。仅仅留下肝胆经区域还有些隐隐刺痛。就这样老胃病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稀客,长期的腰部酸痛也好了,慢性腹泻好了,晚上睡眠也改善了……,最重要的是心情舒畅的日子随着肝胆浊气的减少越来越多。
在操作过程中,很多朋友都担心对经络不熟悉,找不准穴位,其实,只要大概按着经络走行操作,根本不要去管痛的地方是哪,因为出问题的地方可能是经络上的某一段,也可能根本不在经络上,并不一定是特定穴位,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问题区域,因此也没有专门针对的处方可开。等治疗完再去看图查对,目的是知道是哪条经的问题。然后配合治疗该经大腿或小腿甚至脚上的敏感穴位,能更快的消灭阻滞经络的顽固病灶。
在以后的保健推腹中,梳理肝气的方法是保留项目,特别是春天,肝胆气旺,经常做做可开胸顺气。推腹法的好处,许多朋友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有的便秘好了,有的妇科炎症好了……很多多,就不再罗嗦了。
许多朋友问,推腹法有药可以替代吗?当然有,不过再好的药物和营养补充品,若经络不畅,都不能很好发挥效用!
在我看来,这个方法就是逍遥丸,就是舒肝止痛丸,人参归脾丸、加味保和丸,六味地黄丸、阿胶补血冲剂,就是…….多少副名贵药物就在你这一推一揉之间!!
在补气养血的的基础上,若可灵活变通运作,其中的奥妙绝非言语可以尽述。还等什么,赶紧去做吧,健康正在向您招手呢,记得把您的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啊!
相约315 的博客中:找到与“推腹”相关的博文共60篇
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earch/search.php?uid=1401454463&page=1&keyword=推腹
用“推腹法”治疗常见慢性疾患
2010-06-08 08:57
用“推腹法”治疗常见慢性疾患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详述一下推腹的方法:先从心口窝向下推,然后从肋骨两侧向前下方推,碰到硬结就仔细按揉。人体腹部有九条主要经络,这样推可谓一举多得。推腹的时...
查看全文>>
百善孝为先--推腹法、跪膝法、金鸡独立
2011-03-20 10:20
百善孝为先--推腹法、跪膝法、金鸡独立当我们的父母步入老年,常常会步履蹒跚,腰酸膝痛,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同时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心血管病、前列腺等疾病也会接踵而至。老年病症多不胜数,防不胜防,以致我们无从下手。其实,这些都是“上实下虚...
查看全文>>
用“推腹法”治疗常见慢性疾患
2010-10-15 15:27
用“推腹法”治疗常见慢性疾患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详述一下推腹的方法:先从心口窝向下推,然后从肋骨两侧向前下方推,碰到硬结就仔细按揉。人体腹部有九条主要经络,这样推可谓一举多得。推腹的时...
查看全文>>
揉腹术 名为揉腹术,实为推、云、搓、摇等法的集中运用。本法具有宣通经络,调和营卫,舒畅气机,平秘阴阳的作用,促进脏腑慢性疾病痊愈。
此法立、卧施行皆可。
(1)两手之食指中指无名指各伸直并拢成叁指状(大拇指小拇指可各伸直向外张开),左右同并排按在心窝处,双手一起由左向右顺时钟方向擦揉心窝二十一次(圈)。
说明:手掌与身体的角度要小,用手指头的一二关节指肚按,两只手气血和注意力更集中一些,用于激发中庭这个穴位,内心要平静,人要放松,不要仰头挺腰, 腰放松,下巴略内收,舌头平放,双脚平踩在地板上,当然是穿鞋的,由左向右顺时钟方向,按照历代按摩的经验,由左向右顺时钟方向是补气法 ,双眼要垂眼帘,凉热反映都是正常的,凉是外面的气进入了,热是体内穴位激发了。
(2)双手再往下顺时钟绕圈擦揉至肚脐下膀胱处之高骨为止,双手再由高骨处分向两边绕圈圈擦揉而上回到心窝处。
说明:感觉肚子空空的,挺舒服。有气散开的感觉,也有空的感觉。就是开任脉穴位的体验。是可以开郁气,化解积滞。
(3)接着双手再由心窝处向下直推至高骨二十一次。
说明:要慢,要轻柔,还是用三根指头肚,由上到下,推完一次,手拿回来,再推第二次,心窝处有热感从心窝到下面向是竹筒一样也是空的感觉,想排便。这是推荡肠中的积滞。
(4)以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此中叁指按于膀胱边之左大腿盘骨处如左手叉腰状,接着以右手中叁指(食指中指无名指)顺时钟方向擦绕脐腹二十一次圈。
说明:以脾气推动腹部按摩。
(5)然后换边以右手中叁指按右大腿盘骨处如右手叉腰状,而左手中叁指逆时钟方向擦绕脐腹二十一(圈)。
说明:以此顺肝气。以上按摩,调和肝脾。
(6)接着左手大拇指向前其他四指向后轻捏在左腰肾处,而右手中叁指自左乳下直推至左大腿盘骨边二十一次。
说明:推降胃气。对那些呃逆,泛酸者有极好的保健效果。
(7)然后换边右手大拇指向前其他四指向后轻捏右腰肾处,而左手中叁指自右乳下直推至右大腿盘骨边二十一次。
说明:左右宣降胃气,胸中宽敞。
(8)完后双腿交叉而坐双手掌心各置左右大腿膝盖上身体上半身顺时钟由左向右摇绕二十一次,再逆时钟摇绕二十一次。
说明:这是摇肾气。
摇时宜自然放松尽量使上半身向外方绕,但不可绕太急促,之后收工起身。以上整个步骤做完算一度,可早午晚各做一次,初做时一次做叁度,叁日后一次做五度,再叁日后一次做七度,此法人人可行唯孕妇忌之。
日常行此法可通健肠胃膀胱减腹部之肥油,亦可治身体虚弱气喘五脏六腑之症,能防感冒治高血压、脑神经衰弱、失眠等,亦可预防疾病减缓衰老能消除疲劳强壮身体使精神健旺而长寿,行此法时如能定心、缓揉、自然放松,行之则最佳而力道可随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玉琴经络养生
求医不如求已之经络篇(上)(下)
你也可以给别人治大病之“一气有周流”
求医不如求已《1-4》合集摘要
推拿腹部 可除百病
按摩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