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奇万能中药方!

神奇万能中药方!


 
 
万能中药方

看大家吃了我的药好的快,我也苦心想让大家有更好的方法去组合中药,于是,我想了好办法,你自己组合以下的药就好了,打粉早晚一小勺,开水冲的喝了,病好些就减量了。我母亲吃了,血压血糖血脂都好了,我高兴奉献给大家。

补气血,人参10,鹿茸8,黄芪15,当归20

胃不好,木香8,神曲8,山楂10,柴胡15

气血不通,三七15,川穹10,麻黄10

补肾,何首乌15,黄精15,山茱萸20

筋骨不通,水蛭15,附子10,细辛5,川乌10

袪湿,黄柏15,防风10

(以上是基础方,必需有的,下面可选择了,有重复的可去了)

便秘,火麻仁3,大黄5

小便不利脸脚肿,车前草10,泽泻8

头痛,天麻15,延胡索10

睡不好,酸枣仁10,合欢10,远志10

高血压,枸杞15,菊花10,杜仲15,钩藤10

糖尿病,桑叶15,翻白草30,西洋参10(平时可用两位泡水喝)

气管炎,板蓝根10,麻黄15,川贝母20,金银花15,西洋参10

中风,僵蚕15,全蝎15

咽炎,西洋参10,白术20,防风15,薏仁20

妇科病,益母草20,

皮肤病,苦参15,苍术10,黄柏15,防风10,

前列腺,车前草10,泽泻8,金银花10,

眼睛不好,菊花15,枸杞20,决明子20,茯苓10青湘子15

耳朵不好,枸杞20, 磁石10,虎杖10

中药打粉泡开水喝,1-2勺,每天2次,

还有阴虚的就是怕热,吃六味地黄丸,阳虚的就是怕冷的,吃金匮肾气丸了,是中成药。

我的宗旨是复合维生素也必需吃了,我们人是维生素组成的,所以,维生素是基本的保证,吃便宜的维生素是最好的,不要贵的只要对的,我这几天也检查了我的身体,都是好的,我吃了维生素几十年了,不得癌症和怪病,母亲也是,我们的实践是最好的说明了。

吃维生素C-1片,复合B-2片,B2-2片,B6-1片,每天2-3次,A-1片,或AD-1片,E-1片,每一、两天一次,如吃饭不好,可加甘草锌1片,两天一次,三五天的加一片钾,不可常服(老人)

肌苷片(中老年人2片1次)

前列腺中药方:

  心肌梗塞的治疗的偏方一、生蒲黄、丹参、薤白、瓜蒌各15克,桂枝、半夏、桃仁、红花、五灵脂各9克,三七、琥珀各3克。水煎服,1日2次,饭后服。
   男士阴阳双补秘方,续断27G,黄芪20G,何首乌15G,制首乌16G,红花14G,茺蔚子10G,蒲黄7G,白术12G,桂心10G,白蔹9G,柏子仁9G

   研成粉,把蜂蜜煮成红色,把药粉倒入,搅匀。凉后团成小药丸,一次可服用4-6丸,连服两个疗程,停服观察,可隔月再服用!无副作用!
  冠心病,心肌梗塞后心绞痛。治疗:因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等药后头胀痛明显,不愿再服西药,故以中医为主治疗。用乌头赤石脂丸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逐阴散寒,温通心阳,益气活血通脉:乌头(先煎)5g,炮附子(先煎)6g,川椒3g,干姜6g,赤石脂10g,栝蒌12g,薤白10g,田七片6g,丹参12g,炙甘草6g。水煎服;另加西洋参10g(炖服)。日1剂。并用九龙丹1粒口服,日2次。服药3剂,心窝口疼痛明显减轻,背部疼痛已较轻微;冷汗减少,四肢厥冷亦减轻。前方有效,效不更方。守前方,炮附子加至10g。续进服4剂后,患者心痛已轻微,偶觉胸前闷胀不适;手已转温,皮肤未见湿冷,脚仍凉;呼吸转缓,动则稍促。唇舌紫暗减轻,苔白,脉仍结。前方田七片加至9g,再服3剂后,心痛等证已缓解,时有心悸,舌淡,苔白,脉结。嘱停服九龙丹,中药改用栝蒌薤白半夏汤合炙甘草汤加减:栝蒌12g,薤白10g,田七片6g,丹参12g,炙甘草12g,太子参15g,大枣15g,麦冬12g,熟地12g,阿胶10g(烊化),法半夏10g,生姜6g。水煎服,日1剂。服4剂,头晕、心悸等好转。复查心电图示:心律失常减轻,心脏供血改善。中药转以炙甘草汤调理善后。

   慢支肺气肿并感染。治疗:以中医药为主治疗。停用抗菌素及地戈辛等药,静脉滴注参附针、鱼腥草针。中医治则:温通胸阳,化痰降浊,止咳平喘。方用:薏苡附子散合小青龙汤加减:薏苡仁30g,熟附子(先煎)10g,炙麻黄9g,白芍15g,法夏12g,细辛3g,干姜6g,茯苓20g,白术12g,北杏仁15g,桂枝6g,炙甘草6g。3剂,水煎服。患者经上药处治后,胸痛、咳嗽、气短等症明显好转。痰量亦减少。次诊停用参附针、鱼腥草针。守上方,服6剂,胸痛始平,咳喘等症大减,夜间已可平卧;纳食增加,手足转温。后续以本方加减调治2周余,咳喘等症基本缓解,唇舌已无紫暗,苔白不腻,脉略沉。复查血分析正常;X线示:双肺纹理粗,炎症大部分消散吸收。

   混合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高血病Ⅲ期(极高危)。治疗:维持原降糖降压基本治疗,逐步减去美迪康、雅施达等西药。中医以温补脾肾,养血益阴,佐活血祛湿为则。方用真武汤合二仙汤加减:熟附子(先煎)12g,白术12g, 云苓15g,白芍20g,仙茅12 g,仙灵脾12g,熟地15g,川芎12g,当归10g,知母12g,黄柏12g,炙甘草6g。服上方4剂后,患者心悸、头晕减轻,汗多尿多减少;肢厥转缓,但肢端触之仍冷;口仍干,大便虽通仍偏干,厚苔略化。效方不更,故守前方加田七10,熟地增至20g。续服4剂,上述诸证明显好转,厚苔渐化,弦脉亦转缓。先后用上方加减调治,共服12剂。患者心悸、头晕已平,面色始转红润,四肢渐温,尿稍多,色清,大便转常;舌淡红偏暗,脉略沉微涩。近期空腹血糖波动在6.5~8.8mmol/L;血压波动在21~23/12~13kpa。随以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为主调理善后。

     血虚型不孕方
    熟地15g  山药10g  当归10g  白芍10g  枸杞子10g  甘草5g  山芋肉10g    丹皮10g   紫河车25g    龟板15g  鳖甲10g  牛膝10g    杜仲10g    海螵蛸10g    菟丝子10
虫草1g  西洋参10g

  肝炎.肝硬化. 家传密方:五味子100克.芦荟100克.黄连30克       

 上药研末装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主治:慢性肝炎.肝硬化.      

 我父用此方治人无数,在当地很有名.我有幸用此方5例病人,3例恢复正常,2例好转.一般3个月可显効,半年内多可恢复.医理难明,疗效可靠!

   颈椎增生(祖传滴验方),【组成】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川断12克,枸杞子12克,干地黄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使用了3代了,其效果如神!敬请验证!  

1.
小儿特应性皮炎,皮疹以屈側为甚,有渗液,瘙痒:
炒莱菔子10 防风6 白术6 炒麦芽10 炒谷芽10 太子参10 板蓝根10 蝉蜕3 荆芥6 辛夷5 陈皮6 湘曲6 黄芩3 款冬花5黄芪10 银花10茯苓5 甘草3

2.
面部痤疮,丘疹,丘脓疱疹,油多:
山楂15 炒莱菔10 炒麦芽10 炒谷芽10 鱼腥草10 赤芍10 浙贝母10 蒲公英10 玄参10 天花粉10天葵子10

3.
面部脂溢性皮炎,油腻,有鳞屑,微瘙痒:
山楂15 炒莱菔10 湘曲10 连翘10 天葵子10 知母10 银花10款冬花10 辛夷花5 生槐10 生石膏15 炙枇叶10桑白皮10

4.
面部痤疮,皮疹以结节,囊肿,触之硬:
山楂15 炒莱菔10
白芥子10 莪术10 紫苏子10当归10 赤芍10 天花粉10 浙贝母10 玄参10 鱼腥草10 苍术10连翘10

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疹已消退,以神经痛为主:
太子参15 川楝子10 延胡索10 乳香10没药10 郁金10 炒莱菔10 山楂15 木香6 湘曲10 鸡血藤10甘草5

6.
白癜风处方,增色汤:
百部10 白果6 百合6 黑蚂蚁10 玄参10 黑豆10 黑芝麻10 黑木耳10 制首乌15 女贞子10 旱莲草10 白芷10自然铜10 覆盆子10 补骨脂10 车前子10 灵芝10 熟地黄10

7.
疥疮外洗方:
黄柏25 苦参30 白癣皮15 地肤子15 花椒15 明矾15 苍耳子15 千里光30 蛇床子15 百部20

8.
基本外洗方,多适用于手足癣,汗疱疹,脂溢性皮炎等:
丁香6 细辛6 侧柏叶15 皂角刺15 皂荚15 千里光15 透骨草15

9.
夏季皮炎,以红斑,丘疹为主,天气炎热痒剧:
藿香10 佩兰10荆芥10 防风10 生地黄15 栀子10 黄连3 黄芩10 生石膏15板蓝根15
银花10 滑石10甘草5

10.
脂溢性脱发及斑秃,以心肾不交证为主及无家族遗传病史效果最佳:
黄连3 莲子心3 栀子10 车前子10 覆盆子10 枸杞子10 女贞子10 菟丝子10 桑椹子10
制首乌15 蒲公英10 黄芪15 羌活10 天麻10 木瓜10 防风10

11.
带状疱疹初期以红斑在其上有丘疹,丘疱疹,呈簇集状:
龙胆草3 栀子10 黄芩10 泽泻10 柴胡10 车前草 板蓝根15 大青叶10 10 乳香10没药
陈皮6 青皮10当归10 生地黄10 川芎10 甘草5

12.
慢性湿疹,皮肤粗燥,抓痕,血痂,色素沉着:
银花10 赤芍10 川芎10 全虫3 苡米15 黄柏10 地丁 10 夏枯草10 黄连3 黄芩10乌梢蛇10 栀子10 防风10萆薢10 山楂15 甘草5

13.
神经性皮炎,皮肤干燥,多角性扁平丘疹,肥厚:
荆芥10 防风10 制首乌15 白芍10 白蒺藜10 黄芪15 当归10 川芎10 乌梢蛇10 僵蚕10
太子参15 山楂15 甘草5

14.
硬皮病,皮肤触之坚硬,寒冷加重,有雷诺现象:
莪术10 桃仁10 红花6 太子参15 桂枝5 威灵仙10 鸡血藤10 秦艽10 鹿角霜10 白术10
黄芪15 白芥子10 熟地10 丹参10 炒莱菔10 陈皮10 灵芝10 豨笕草10

15.
寻常型银屑病,皮疹以红斑,浸润明显,斑疹,斑块,其上覆银白色鳞屑:
生地黄15 何首乌10 板蓝根15 大青叶10 鬼箭羽10 莪术10 栀子10 丹皮10 白茅根15
紫草10 玄参10 山楂15 银花10 丹参10 蒲公英10

16.
玫瑰痤疮,鼻尖部红斑,丘疹,肥厚:
生石膏15 知母10 生槐花10 黄芩10 山楂15 夏枯草10 款冬花10 辛夷花10 炙枇叶10
丹皮10 当归尾10 川芎10 怀牛膝10 生地黄10 丹参10

17.
面部扁平疣;
板蓝根15 生地黄15 赤芍10 紫草10 木贼草10 马齿苋10柴胡10 牡蛎10丹皮10 土茯苓15 夏枯草10 苡米15败酱草10 石决明15 川芎10 鱼腥草10 鸡内金10 珍珠母15

18.
皮肤瘙痒症,伴2型糖尿病:
生地黄10 赤芍10 川芎10 玄参10 沙参10 炒谷芽10 炒麦芽10 荆芥10 防风10 刺蒺藜10黄芪15 银花10 丹皮10威灵仙10 玉竹10

19.
玫瑰糠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斑疹,与皮纹长轴走向一致,其上覆糠状鳞屑,伴咽喉痛:
玫瑰花10 凌霄花5 生槐花10 当归10 川芎10 蝉蜕3 紫草10 板蓝根15 赤芍10 防风10
丹皮10 白茅根15 薄荷6 牛子6 生石膏15

20急性及亚急性湿疹,痒剧,皮疹多对称,有渗液,丘疹等:
荆芥10 防风10 蝉蜕5 生石膏15 生地黄15 苦参10 苍术10 白癣皮10 徐长卿10 滑石10 车前草10 黄连3 黄柏10黄芩10 栀子10 白茅根15 丹皮10 甘草5

21皮肤痒疹患者,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躯干.四肢可见丘疹抓痕血痂,痒剧
沙参10 石斛10 麦芽10 谷芽10 神曲10 僵蚕10 地龙10百部10 百合10 太子参15 丹皮10 玄参10 茯苓10黄芪15 防风10 紫草10 制首乌10 莱菔子10 山楂10 熟地10

22 多发性肌炎患者,肌酶高,四肢关节疼痛,寒湿天加重
忍冬藤10 丝瓜络10 秦艽10 薏苡仁15 红藤10 桑寄生10 羌活10 独活10 威灵仙10 豨茾草10 当归10 熟地10防风10 杜仲10 桂枝5

23 寻常型银屑病 痒以血瘀证为主要表现
桃仁10 红花5 丹参15 鸡血藤10鬼箭羽5 生地15 当归10 川芎10 牛膝10 白茅根15 黄芪15 紫草10 板蓝根15太子参15

  一张神奇的“生子方”刘蔼韵上海中医药大学  教授

  当归20、赤芍15、川芎20、生地15、苏罗子10、路路通8、制香附8、蒲公英10、炙山甲3、沉香5。打粉早晚一小勺吃泡开水。

 

“三两三”奇效秘方真传

秘传“三两三”

记得1961年新年,我在谈起《江西中医》熊梦“冷庐医话”载“三两三”用于一切久不愈之皮肤病经验有卓效,熊梦说:“吾之开业期中,曾用此治疗数例患荨麻疹,病程达十余年之久,服用此方月余,收到根治效果,诚良方也。”

我好奇地问宋老,“三两三”方出自何书?为何人所创?图书馆能否借到?宋老说,“三两三”是民间医秘传镇宅之宝,无创作者和书籍流传于世。你这一问,使我回忆起1936年资兴民间医生袁国华先生,他在宜章执业,与我性情相投,交往年余,因其年已古稀,没有著作,也不带徒,因恐家中秘传良方失传,才把“三两三”口传心授给我,今年我挤时间把它整理出来。

1962年第2期《广东中医》刊登了宋老整理发表的袁国华先生的“三两三”,全文抄录如下:

“三两三”,亦称“三两三钱三”,很可能因为方剂分量而命名。名为“三两三”的方剂很多大都属于秘传,多捷效,一般掌握在民间医师手里,草药医掌握的更多,所以在群众中流传这样一句话,“病要好的快,须用三两三”,可见群众对“三两三”的评价。

“三两三”的组成,一般都是四味药,君臣佐使配合很严谨,每一个“三两三”的汤方,都有三分保密药,由医师亲自加入汤内,虽然加的只是三分药,而疗效就高很多了。

1、“疮疡三两三” 治疮疡,肌肉风湿、荨麻疹:

生黄芪、金银花、全当归各30克、生甘草9克、川蜈蚣0.1克。

养气血解毒。治疮疡,肌肉风湿,风疹。用于久治不愈的皮肤病及荨麻疹等。《江西中医》熊梦“冷庐医话”载“三两三”用于一切久不愈之皮肤病经验有卓效,熊梦说:“吾之开业期中,曾用此治疗数例患荨麻疹,病程达十余年之久,服用此方月余,收到根治效果,诚良方也。”刘某,男,40余岁,患肌肉风湿已十余年,更历多医,迄未根治,甚以为苦,后更生黄水疮,自以为疮疹小毒,未曾就医,迁延二年余,形体日惫,如来就诊,详其病情经过,按辨证施治标本先后原则,先治其新病,与“疮疡三两三”六剂,药后不但黄水疮结痂告愈,肌肉风湿痛亦随之大减,遂教再将原方服六剂,肌肉风湿痛亦获全愈。后经访问未复发。此后,每遇肌肉风湿痹痛之久治无功者,转予本方,莫不获效。邱氏,女,20余岁,经闭三年余,多方疗法无效,时发风疹来诊,予本方服三剂后,风疹愈而经行。后曾多次用于体弱经闭患者,均得奇功。

2、“首风三两三”治久而不愈之头痛:

麻黄(打碎节先煎去沫)、桂枝(去皮)、罂栗壳各30克、甘草9克。痛偏于左的加龙胆草0.1克,痛偏于右的加钩藤钩0.1克、痛头不偏的加陈细茶0.1克。用水约四碗,先煎麻黄,沸后去净沫(或连水都去掉),再用600克水与诸药同煎,取汤水240克,分作三次温服,袪风逐寒,一服痛即止。本方剂量不可减轻试用,否则患者容易产生抗药性,以后再足分量,亦不生效。麻黄必须打碎节,先煎去沫,或去头煎,桂枝必须去皮,不然会有鼻衄的后果。服药六日内禁生冷、油腻、鱼腥酸辣,36日内禁房事,男女同法。头痛、偏头痛久而不愈的主要原因是风寒入于骨髓,一般性头痛,其痛不会逾月的。

此方服之鲜有不效者。轻者一服即愈,重者二剂必愈。如服一剂不效,不可再服。因尚有不属于风寒入里之头痛,如梅毒蕴结、胃热熏蒸等,就不是本方可治疗的。邓某,男,50多岁,患偏头痛10年,发则头面汗出,每遇气候将变,疼痛必甚,袁国华医师予首风“三两三”,服药一剂,其痛即止,后屡经访问,迄今未复发。

3、“跌打三两三”治危重跌打伤:

全当归、金银花、大川芎各30克、炮山甲9克、滇三七0.1克、(研冲),用酒一碗,水两碗,煎取一碗半,分两次温服。通气活血;解结去瘀。第一次服后约四小时,伤者必然大便,若便中带血,不必惊讶,继续服第二次,次日必渐能行动,再将原方配服一付,静养2~3日就可以劳动了。病者从高树或楼上失足跌下,伤重垂危,没有破皮折骨者,只服用“跌打三两三”就行。1947年,有一曾姓者,由高楼跌下,牙关紧闭,气绝无声,其家中人请村中一跌打医师诊出,该医师见病危重,连摇头表示不可救药,当时我正该村出诊,遂请同往救治,检查伤势后即处原方予之,那位跌打医师不信,并有激词,我即对伤家说:“吃了这三付药便可挽救”。药煎好,即将滇三七末调入汤中与服。药后腹中雷鸣,过了三个多小时,伤者渐知人事,再将二煎药服下,又过一时许大便一次,便中纯为紫色血块;第二日原方继续服一剂,又下紫黑血块二次,疼痛消失,已能步履;第三日再服一剂,便中已无血,伤势也基本好了,那位跌打医师方才信服。以后三四年当中他用此方治疗15例,没有不收到效果的。1976年五建老工人队为中医研究院盖房,墙高2米多,夜间施工,一老工人失足从铁架跌下,上午八点多用担架抬至门诊,神志清醒,跌下已五个小时,不见出血征象,受了点惊吓,臀部先着地,地下是从根基翻上的湿土松软,所以伤的不重,脉无涩象,方处以减半“跌打三两三”五付,七天假满就能来上班了。

4、“溃疡三两三”治溃疡臁疮:

赤小豆、栝蒌根、浙贝母各30克、大冰片0.1克。研成极细未,称足分量后,再将药末和匀,治痈疽溃后,久不敛口,或远年近日之溃疡均可敷贴。视疮口大小分为二或三包,每包用鸡蛋清调敷,日换一次,换下之药,不可扔掉,将脓血放置净土上,(地气)吸去其毒,次日仍以鸡蛋白合前药匀调包敷,以一料交替使用,至愈为止,药力始可用尽。此药用后可保存,使用次数越多,效越大,看来不符合卫生和科学原理,但在实践中确是如此,原理在哪里,仍不可得。

彭XX,男,60余岁,中医师,足生痈毒,冬愈春发,往始20余年,内服外敷,百药不效,后来求诊时自称为臁疮,遂予本方敷贴20余日,即告全愈。

吴氏,女,患手背发一年余,溃后肉腐见骨,更历十余医,均未见效,因家贫寒异常,遂教向彭XX家乞其余药,敷贴十余日,即生肌敛口而愈。其邻居家有小孩,头部生一疖毒,已三年余,医药未效,吴氏以余药予之,敷贴六七日,亦获痊愈。

5、“热痹三两三” 治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

益母草、透骨草、仙鹤草各30克、知母9克、制马前子0.1克、治热痹、痛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我从此方化裁出一个痛风丸,专治痛风症。

6、“安眠三两三” 治不寐:

生地黄、酸枣仁、茯神各30克、防已9克、硃砂0.1克、(分冲)

治少寐易醒(即神经衰弱症),但硃砂不能多服,6~12付即可。本方有防己地黄之意,若温服后加白酒或黄酒一杯,则会“不安神而神自安”。

7、“自汗三两三”治自汗:

生黄芪、黑豆各30克、生龙牡各15克、炒白术9克、灯芯0.1克、

治自汗出。也可去炒白术,加桑叶9克。

8、“镇衄三两三”治衄证:

生地、桑叶、白茅根各30克、党参10克、每服一付,可提高血小板一万,一般七付,衄血可止。 1964年,在泪罗为了治急性血吸虫病导致顽固性鼻衄,中西医皆束手无策时,我创制了此方。用于治疗除阳虚以外的各种衄证,如鼻衄、耳衄、齿衄、眼衄、唇衄、指衄、肌衄(血小板减少)、精衄(精索炎症)腘衄、乳衄等。特别令我高兴的是,“镇衄三两三”,每服一付,可提高血小板一万,一般七付,衄血可止。若阳虚则用甘草干姜汤(甘草6g,炮干姜15g),五付即可,再用附子理中丸善后。

转自:http://blog.163.com/haijun19820212@126/blog/static/10732778120126254545681/

名老中医运用角药的经验方:(转载)

原文来源:用药心得串雅: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4f22260102e8yn.html

名老中医运用角药的经验方:(转载)

原文来源:用药心得串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4f22260102e8yn.html

笔者行医三十年来,平时喜对名老中医所介绍的一些用药经验,特别是由三味组成的角药运用经验,在临床上反复去验证,这样做既可充实自己的中医药理论水平。又可提高治疗效果。现将其中部分名老中医运用角药的经验整理成文,以供同道参考。

1、谢海洲老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仙鹤草、连翘、何首乌。此三味为谢老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组角药。谢老认为该病有原发、继发两种,继发者易治,原发者难疗,究其病证,无非阴阳两类;审其病机,不外虚实两端。临证治疗,除辨阴阳,分虚实外,尚需注意标本缓急。一般来说,出血为主者,急当凉血止血以治标;而出血缓解后,则当益气养血滋阴以固本。凉血止血之剂甚多,谢老习用者以犀角地黄汤为最。然犀角价昂而难得,故常以水牛角或玳瑁代之。其他如连翘、白茅根、侧柏叶、栀子、连翘、黄芩、黄柏、地榆、茜草等皆可随证加入。益气养血之剂。仍以归脾为佳。而滋阴则常以一贯煎或三才封髓丹加减。它如玉竹、黄精、龟板胶、何酋乌、红枣、鸡血藤、仙鹤草等均可选用。然上述药物中,仙鹤草、连翘、何首乌三药为必用之品。仙鹤草,性味苦平而涩,功在强壮止血。某些地区称为脱力草,用治脱力劳伤。现代药理研究,其所含仙鹤草索有促进凝血的作用,可使凝血时间加快,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连翘,苦而微寒,为清热解毒之品功可清解风热,又为疮家圣药。李东垣谓之散诸经血结气聚;朱丹溪云其除脾胃湿热,治中部血证以为之使。其凉血散血止血作用,意在其中。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其尚含维生紊P(即路丁),能保持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有保护肝脏及抗感染之作用。何首乌仍补肝肾益精血之品。《开元本草》云其:益血气、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李时珍谓其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所含卵磷脂为构成神经组织特别是脑髓的主要成分。同时为血细胞及其他细胞膜的重要原料。

并能促进血细胞的新生及发育,同中医之养血益精生髓功用相互印证。以上三药对血小板之升高均有促进作用,经临床应用,确有效验。

2、朱仁康治疗皮肤病:

生地黄、赤芍、丹皮。此三味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朱仁康研究员所创的一组角药。他说:余治皮肤病,惯用生地,药量既大(多在3O g以上),使用范围亦广,常为同道们所瞩目。问日:生地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甘苦而寒,有清热凉血,养阴润燥作用,历代沿用至今。您善用此药治疗皮肤病,其理何在?其经验可授之乎?余日:因考虑到疮疡皮肤病血热所致者颇多,故喜用生地作为凉血清热的主药。临床上凡遇血热证者,除重用生地外,常与丹皮、赤芍二药配伍,收效颇为满意。问日;配丹皮、赤芍又有何妙用哉?余日:有热当清乃为常法,但热与营血交结,情况就复杂了。虽然《素问?调经论》有'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之论,但是热乃温之甚,血遇热失其度而妄行,或邪热煎熬营血而滞涩。故在重用生地的同时,配丹皮、赤芍既可加强凉血清热的作用,又能活血散血,以防火热煎熬,营血瘀滞。此即取叶天士热入血分'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之意。朱老这一观点可体现在他自拟经验方中,如皮炎汤(生地、丹皮、赤芍、知母、生石膏、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生甘草)功用:清营凉血,泄热化毒,主治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凉血清肺饮(生地、丹皮、赤芍、生黄芩、知母、生石膏、桑白皮、枇杷叶、生甘草)功用:清肺胃经热,主治痤疮、酒齄鼻;凉血除湿汤(生地、丹皮、赤芍、忍冬藤、苦参、白藓皮、地肤子、稀莶草、海桐皮、六一散、二妙丸)功用:凉血清热,除湿止痒,主治丘疹性湿疹等,多能应手而愈。

3、刘惠民老中医治疗感冒、流感:麻黄、生石膏、怀山药。此三味系原山东中医学院院长刘惠民老中医治疗感冒、流感时应用的一组角药。刘老认为:中医所称之伤寒,在多种情况下乃是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感冒、流感自应属于这一广义的伤寒范畴中。因之他对感冒、流感的辨证治疗,多遵循《内经》、《难经》,取法《伤寒论》,按六经病证进行辨证,并根据《内经》伤于风者,阳先受之的论述。

采用治三阳经病的方法(以治太阳经病为主,根据见证间或应用治少阳或阳明经病的方法),以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葛根汤、小柴胡汤等方剂为主方。结合临床见证,化裁应用。

主张早期解表,更重表里双解,认为此类疾病早期不仅限于表证,而且多数病例常兼见不同程度的里热。因之,解表清里同时并行,以奏表里双解之效。处方用药除麻、桂等解表药外,多喜用石膏、知母等清里之药,实践证明,每有良效。然而,刘老在用解表清里重剂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脾胃之气,强调脾胃乃后天之本,为汗液滋生之源。

故在应用麻黄、石膏等解表清量药的同时,常配伍应用怀山药。山药既可养阴,又可健脾益胃以防石膏寒凉太过而伤及脾胃。可见该组角药是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刘老对表里双解法的应用达到了认证精确、胆识过人的境地。如1957年,毛泽东同志患感冒,发热多日不退,延医数人而不效。省委推荐刘老赴诊。

刘老诊后,认为外感日久,表未解而里蕴热,急需表里双解,采用大青龙汤重剂加减,一剂热退病除。

4、张志远治疗崩漏:地榆、贯众、白头翁。三味为山东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张志远先生治疗崩漏的一组角药。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患,临床所见以气虚不摄、血失故道、血热妄行者为多,特别是因于热邪迫血妄行而致的,更属屡见不鲜。处理此证,将重点放在血热妄行这一类型上,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具有针对性药物。实践中,既采用历代文献所收录名方,也注重疗效明显的药物,如田三七、蒲黄、小蓟、紫草、早莲草、阿胶、生地黄、黄芩、侧柏叶、丹皮、鸡冠花、赤芍、茜草等,最富有心得而效果十分彰著者,则首推地榆、贯众、白头翁。三味药物,皆为苦寒之品,有凉血作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言有治崩之力,验之临床,效果确切。它们在止血方面的区别是,地榆味酸偏于收敛;贯众苦寒,侧重清热解毒;白头翁祛瘀生新,兼消积聚。三药配伍,不仅能清热泄火,且有涩以固脱和祛瘀生新,相辅相成的功用。用量可视人与病二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用15—30 克,最大量可用至50克,每日1剂,连服5剂。出血若停,减去1/2用量,再服3—5剂以巩固之。此组角药对血热妄行之崩漏,不仅治标,也可治本,主要是取其凉血作用,使血遇寒则凝,裨妄出自息而达到治愈目的。

5、杨继荪治疗痰热咳嗽:鱼腥草、生黄芩、野荞麦根。三味药是原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杨继荪主任医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基本方中的一组角药。杨老认为,无论是外感新起之咳嗽,或是新感引动宿痰呈急性发作之咳嗽,因表邪不解,邪循经人里,郁而化热,引起咳嗽,痰多,痰质粘,痰色白或黄等证。强调痰因热成,重视痰与热之问存在因果关系,结合自己多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以清热解毒法为主,治疗痰热咳嗽。其基本方由鱼腥草、生黄芩、野养麦根各3O 克,桔梗6克,前胡,杏仁,姜半夏,枇杷叶各9克,浙贝母l2克组成,该方重用鱼腥草、生黄芩、野养麦根,杨老喜称为清肺三斧头;合以桔梗、前胡,一升一降,宣降肺气;浙贝母、杏仁清热化痰,降气止咳;姜半夏、枇杷叶下气化痰,且均有和胃降逆之功。本方以大剂量清热解毒药为君药,其中黄芩治肺热是明代医家李时珍的亲身经历体会。《本草纲目》有:因感冒咳既久,遍服…诸药,月余益剧。思李东垣治肺热。以一味黄芩汤泻肺经气分之火,遂用片芩一两。水煎顿服。次日身热尽退,痰咳皆愈的记载,杨老则在此基础上,增加鱼腥草、野养麦根各3o克,清泄肺热,治疗痰热咳嗽用之皆效。它不仅对外感咳嗽疗效显著,对内伤咳嗽,只要予以局部、整体兼顾,在此组角药的基础上加味,寒热清补并施,用之亦多能获得明显疗效。(内部资料: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当代浙江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和特点》1998年1月)。

6、朱曾柏治乙肝:土茯苓、板蓝根、生甘草。三味药物为湖北中医学院朱曾柏教授所创制的朱氏乙肝散中的组角药。虽然目前中西医对该病尚缺乏特效药,但朱老对乙肝的认识,治疗原则,方药的筛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全国中医界有较高的声誉。朱老认为乙肝系湿热疫毒所致,治疗乙肝要求本。乙肝的本就是乙肝病程中最显露、最突出的症;而证又是病机的核心表现,因此按当时的病机施治也是治本。乙肝治疗求本,还应包括因人治宜,因时治宜,因地制宜等因素。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明白,那就是湿热疫毒遏阻中焦症,既可见于西医所称的大三阳、小三阳、活动性乙肝、慢性迁延性乙肝,还可见于无症状携带者。其治疗原则:清化湿热疫毒,少佐活血疏肝。

方用朱氏乙肝散。由土茯苓、板蓝根、茵陈、黄芩、丹参、大黄、藿香、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甘草组成。方中土茯苓甘、淡、平,无毒,入肝经,是化湿利湿之要药。湿从尿出,湿从水化,湿去热孤,俾湿热分消,病毒亦可化解或潜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的粗黄酮类成分有解毒、抗肿瘤、抗脂质过氧化和利尿作用,这些都与中医中药治疗湿热疫毒中阻症并行不悖;板蓝根味苦,性寒,是中医历代治疗时行疫病、疫毒内伏血分之要药。本品有较好的解毒、清热、散结之功效,而治疗病毒性疾病和乙肝湿热疫毒中阻证,自应当以主药应用。板蓝根治疗乙肝还有一个特点,即可以单骑独战,单味研末与服(或佐以1/6的甘草同用),2O多年来,屡试不爽。故敢为来者言。

所以,朱氏乙肝散运用2O多年七次易其方,而土茯苓、板蓝根、甘草三药始终不变,其制方之义,也在于此。

药功秘方真传:

原文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229/22/7786271_436729778.shtml

1、还魂保命散;

明雄黄、石菖蒲、鹅不食草各6克、牙皂、细辛、麝香各9克。研末混和装瓶密封备用,凡受伤者不知来事,此药粉吹入鼻内,男左女右即会立醒。

2、万能止血散:

马勃、生地、白芨、金银花各30克、血余炭、儿茶、自然铜(醋淬七次)各15克、生大黄、生桅子、生黄柏、生黄连各9克、乳香(醋制)、没药(醋制)各12克、血竭10克、麝香、冰片各3克。将上十四味药研成细粉末,装入瓶子内密封备用。局部受伤出血者,立即取此药粉敷患处,能止痛止血,如有内伤瘀血。可取6克药粉用黄酒或童子尿冲服,如局部已成疮化脓,久治不愈,用生香油把药粉调成膏药敷于患处。此主要有清热解毒,清肿止痛,止血化於。排脓生肌等作用。可治内外损伤出血,疼痛、疮毒。

3、治外伤破损速愈的奇敦效方:

胆南星、血竭、南红花、防风、白芷、七叶一枝花、升麻各15克、雄土鳖、川芎各12克、净乳香30克、没药、狗脊各24克、马钱子(微炒)9个、龙骨、当归、川羌活、菖蒲、螃蟹骨各9克、三七、冰片各3克。共研成细粉,储瓶备用。凡是刀伤、划伤等皮肤外伤出血时以老酒或唾液调敷患处。一般几分钟即可止血、止痛而愈。未破者,可消肿止痛。此方乃武术家秘传,从不外露,祖辈幸得此方,经多年试用,多显奇效。

4、特效接骨散:

麝香、乳香、红花、马钱子各2克、血竭、黄瓜子、甘草各3克、狗骨、鸡骨、人参各10克、金沙牛0.5克、土鳖虫、大枣各14个、河蟹盖1个。焙干,研成细末,倒入煮沸的黄酒中浸泡5—20分钟。后服。服下15分钟即见效,立即止痛,骨折处自动接合,一般10—20天完全恢复正常功能。对三年内的陈旧性骨折也可治愈。

类风湿关节炎特效秘方;主治类风湿关节炎特效秘方;

青风藤 、海风藤、穿山甲、追地风各10克,研成小块,用高度白酒泡7天以后,把瓶塞用针扎多个小孔,放在锅里煮,听到瓶口有吱吱的声音就行了。放凉后,每天晚饭后喝一两,10天为一个疗程!效果很好,我爱人以前肩部,膝盖很疼痛,用此方后不疼了。

治脂肪肝特效验方:脂肪肝特效验方

生山楂,泽泻,何首乌,海藻,丹参各20克,虎杖20克,生大黄(后下)6克,鸡内金10克。痰湿盛加法半夏,车前子,各茯苓20克;淤血盛加红花10克,三七20克;脾气虚加人参25克,炒白术各25克;肝肾阴虚加枸杞子20克,黄精30克。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60分钟,二煎40分钟,两次煎液合并,分两至三次服,连服三十天为一个疗程,一般连服三个疗程痊愈。

治顽固性牛皮癣、瘙痒特效验方:

复方阿司匹林20片 、冰片15克、打成粉,用粮食米酒30毫升调合擦患处,轻者一天2—3次,重者一天多次,2天以后就见效,一个星期左右痊愈,永不在复发。不刺激皮肤,没有副作用,我朋友验证过的。,

消炎止痛、消肿特效药酒秘方:

狗脊、追地风、骨碎补各20克。用2斤高度米酒浸泡上,待酒的颜色变红了,就可以擦抹患处。擦抹不限次数,病重者还可以每天晚上睡觉前口服一小酒盅。祛风排湿、活血化瘀。经过验证,对扭伤、消肿、腰腿痛、脉管炎、都有良好效果。

治青春痘特效秘方:

红霉素粉 3瓶、甲硝唑36片、 黄芪、 黄连、 黄芩、 黄柏各5克、大友谊雪花膏一瓶。先把黄芪、黄柏、黄芩、黄连用适量的水煎剩一小勺,甲硝唑打成粉和注射用的红霉素粉混匀,用煎好的药水调成糊状,再把雪花膏混合调和,装入瓶中待用。早晚洗完脸擦患处,几次就好。经过多人验证,没有副作用,效果显著,皮肤恢复效果极好,永不再复发,一定不要吃辛辣食物,油腻不要吃的太多。

治鼻炎特效验方:不复发

儿茶10克、打成细粉,用适量的香油调成糊状备用。每天晚上睡觉前,用棉签沾点药糊,放入一个鼻孔中,20分钟后拿出来,再沾点药糊放入另一个鼻孔中20分钟。,每天一次 , 7天为一个疗程。适用于慢性肥厚性鼻炎。使用时会有鼻水流出来,这是正常的,待不再流鼻水了,还要继续使用一段时间,鼻炎就好了。经过多人验证,效果非常好,还不复发!我弟弟鼻炎很重,使用此方也好了,没有复发。儿茶能通窍、消炎、解毒 ,价钱便宜 ,疗效很好。

*治疗肾结石特效秘方:化石散

患肾结石症的病人,西医要施打手术割除结石,中医却有很灵验的内服药方—化石散:鱼脑石研为细粉末。每次3-10克,开水冲服。每天早中晚饭前1小时各服一次。对肾结石有特效,一般20-30天即可治愈。曾经做过一次试验,在一个小瓶里,放入一块肾结石和少许鱼脑石粉,再倒些水浸泡,15天后发现结石块竟然已经彻底化没了。注意事服药期内,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姜及花生仁和较咸的食物与腌渍物、酸性食物等。


道家药力三绝方

中草药是我国的国宝,其效不但是能治病而且对练功的功力进展有不可估量的效果。

道家整套秘法,非掌门道长不传,后来零星传于民间,如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套《道家药力九绝》,可说也是三十六套中的秘中之绝。现介绍几方,供练功爱好者一验:

一、轻身秘方:茯苓、桂枝、灵芝各150克;杞子、黄精、莲花各100克;西红花2克。

服法:将上药装入6斤白酒坛内,密封口,埋入地下30天后取出,每日早饭前服一小杯,使人全身气血充盈,身轻如燕,纵跳如飞。

二、通周天方:红参4克;鹿茸3克、雪莲、西红花、何首乌各30克。

服法:将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常服使人体经络通畅,气血充盈,力大无穷,身轻如燕,行走如飞。

三、身体放香方:小米150克,大红枣9个,玫瑰花9克、麝香0.6克。

服法:将上药与小米同煮熟,当早饭食用49日,即会感觉记忆倍增,身体透出丝丝清香,可健五脏养大脑,思维、反应灵敏。

另外还有结丹放光方,通灵方等均是道家较实用的秘方,在此只是抛砖引玉,望有此类秘技的高人,携手共同研究,共同发展,造福人类。

绝好的助内功药方----玄精丹

处方:熟地 山药 杜仲 巴戟天 肉苁蓉 菟丝子 木香 小茴 楮实子 菖蒲 怀牛膝 山茱萸 炒枣仁 砂仁 远志

用法:上药各等份 研磨成细粉(带湿性的焙干) 每日服用三次 每次6克左右(淡盐水送服) 如果要练成蜜丸服用上药加等量“阿胶”练制( 这样做太麻烦了 虽然好吃 浪费钱哦 我都是干吃)

功效: 增功激能 输活经络 补气养肾 滋阴壮阳(不要笑话我哦 气由肾生 没听过吗你 ) 排毒养颜(服药初期你会发现你的尿色变黄大便增多 这是体内毒素排除的好现象 不是肚子坏了)健体延年

百试百验的祖传秘方(共14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验证过、特效药方
畲医王健教授治疗各种眼病验方
妇科问答
中医治疗渗出性心包炎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下)
用药心得串雅【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