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虚不受补”患者用药之心得
李稚余:治疗“虚不受补”患者用药之心得

”虚不受补”之说,即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药之谓也。细析之,体虚有阴、阳、气、血之不同,又五脏均有阴阳,而虚者以肾阴(亦称真阴)不足为主也。肾阴乃人体津液之根本,有濡养脏腑的作用,可影响其他脏腑之阴,所以古人说“一阴而诸阴俱虚”也。真阴不足日久可表现为阴虚、血虚、更兼气虚,或阴阳俱虚等复杂证象。

治疗大法虽云“虚则补之”,但温热药均不能接受,药性略温,即感“上火”而出现热象,此热药重伤其阴之故。

如虚不受补之体,又患虚性肾病,则桂附等温热药不可用(用少量以引火归元者例外),只可用平补、清补之品,如生地、天冬、麦冬、石斛等,缓缓调补之。

又患脾胃病虚不受补之体,如人参、党参均不可用,条件好者用西洋参,条件差者可用太子参;白术较燥,而用焦白术;扁豆健脾,嫌其壅气,改用扁豆花,其他亦多用花,如佛手花、厚朴花、代代花、玫瑰花等。

四物汤为常用补血名方,但熟地粘腻而滞膈,白芍酸寒而伤胃,川芎易上行头目,四物汤不可用,而以功兼四物之丹参代之。又鲜药治此类病,更为适宜,如鲜麦冬、鲜生地、鲜芦根、鲜茅根、鲜杷叶、鲜荷叶、鲜竹叶、鲜藿香、鲜佩兰等,疗效显害,而又气味清香,患者亦喜服用也。

如胃肾阴虚,而现食欲不振,口渴,气逆等症,用鲜石斛以清养胃肾之阴,能立增食欲。又如黄精、玉竹,二药功用近似,能“补中益气,安五脏,益脾胃,润心肺”(《本草从新》),则四季均可用之,而无弊也。

治慢性病用药之量宜轻,服药见效后,逐渐加大药量,此治病之必然法则。治疗虚不受补之人,更当如此。观过去名家医案之用药量甚轻,而收效理想者可知。如有些慢性病患者,初服药见效,稍久则效反不著,皆开始即全力以赴,以后无增援余地之弊也。

以上浅谈,乃先师李稚余老大夫治疗虚不受补患者用药之大略,然患者虚不受补之程变及症情各异,吾人当师其意,而临证灵活用之可也。

摘自《燕山医话》,作者郑春元

虚不受补”就是进补不当 谈如何进补

来源: 中国医药报 
“虚不受补”就是进补不当造成的典型问题。
补品,顾名思义,是滋补身体的食品或药品。适当服用滋补品,能使机体增强抗病能力,少生疾病;使患病之人尽快恢复健康。故有些人把服用补品看作是对健康的投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并不是任何人都需要补品。若盲目进补,或进补不当,不但无益,反会引起种种弊端。“虚不受补”就是进补不当造成的典型问题。所谓“虚不受补”,是指一些体质虚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脾胃虚弱或脾虚湿盛、运化功能差等原因,在应用滋补品之后,不但不能得到应有的补益作用,反而会出现纳呆厌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一种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遇到这种情况又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是导致“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由于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功能差,而补品又多为滋腻之品,所以在服用后,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对策
调理脾胃。对“虚不受补”者,可先调理脾胃,采用健脾除湿、芳香化浊、开胃助消化等治疗法则,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人参健脾丸、藿朴夏苓汤等方药,消除湿浊,恢复胃肠功能,使脾胃保持最佳状态,为以后进补铺平道路。同时,可对脾胃虚弱患者采用食疗的方法调养脾胃。饮食原则是多品种多变化、富营养而易消化,饮食宜温、宜软,首选鱼、瘦肉、鸡、奶类、豆制品、莲子、薏米、百合、山药、大枣、核桃等,新鲜蔬菜与水果也应适当多吃些,并最好“少食多餐”,每餐只吃七、八成饱。年老体弱脾胃虚弱之人,要少吃生冷、油腻、煎炸、熏烤与容易胀气之品;辛辣刺激之物,也应少吃或不吃。
补不对证
服用补品一定要辨证,首先应了解自己是什么体质,然后才能对证选择相应的补品。否则,盲目进补,补不对证,自然难收应有之效。
对策
进补之前,最好先向有经验的中医师咨询,明确自己的体质是阴虚、阳虚,还是气虚、血虚。对自己的体质有了清楚认识,进补就有了明确目标。如平日感到乏力、气短者为气虚,可服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等;若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月经量少者则为血虚,宜服当归、熟地、阿胶、首乌、龙眼肉等;若有全身功能衰退、怕冷、腰酸背痛、四肢不温、**等则属肾阳虚亏,可选鹿茸、肉苁蓉、锁阳、胡桃肉、海马等益肾壮阳之品;若表现为津少口渴、潮热盗汗、眩晕遗精等阴虚者,则可选百合、麦冬、黄精、银耳、西洋参等。至于气血两亏、阴阳俱虚之症,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气血双补或阴阳兼顾的办法对症进补。
中医认为,“一药一性,百病百方”,每一种补品只能适合一定的体质,一定的病症。一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不同,病症有别,季节有变,体质各异,所以进补必须对症,因人、因时、因病、因地制宜,通补百病的补品是不存在的。对于阴阳俱虚、数病同发、病情错综复杂者,如表现为“四高”(即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和高尿酸)的代谢紊乱综合征者,当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仔细观察,全面分析,谨慎配伍,方能奏效。
剂量欠妥
进补一定要根据人的体质、年龄等具体情况掌握补品的剂量,剂量过小,难以奏效,而剂量过大,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对脾胃虚弱之人,更应严格掌握剂量。
对策
对年老体弱的慢性病患者,只能“平补”、“缓补”,平调阴阳,流畅气血,而不可“骤补”、“峻补”,急于求成。最好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到最佳剂量。而且药物宜选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之品。凡过寒过燥、大辛大热之剂,对老年人都是不适宜的。
体有实邪
体有实邪时进补,会导致“闭门留寇”、“留邪致变”之隐患。如属阴虚火旺体质,却用鹿茸之类进补,就如同火上浇油;有感冒发热、食积腹胀表现者进补,则是助纣为虐;有气滞、血淤、痰浊等实证表现者进补,则更是有害无益。
对策
表现为邪实而无虚证者(患病而正气不虚)不可进补。即使体质虚弱,在外邪未尽的情况下,原则上应先清除外邪之后再进补。一般来说,不论什么季节,服食什么补品,凡有感冒发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呕吐泻痢等表现时,都应暂时停止进补,等病情好转后再继续。若外邪比较轻微,也可采取“补泻双施”,或“补中寓消”等方法,以达“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之目的,而不可单纯进补。
滥补过补
服用补品一定要适度,如超过这个度,就可能引起身体不适。如人参能大补元气,是补品中之上品,但若服用不当,或长期服用,则会引起“滥用人参综合征”,出现兴奋、失眠、食欲不振、血压升高等症状。
对策
进补一定要做到适可而止。进补也要和有病吃药一样,身体好了就不必再吃了。小儿、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身体虚弱应以调理脾胃为主,不宜盲目进补。否则,进补不当,不但易导致消化吸收不良,还容易造成性早熟等弊病,所以应特别慎重。
服法不当
不管药补还是食补,都应注意服用方法。应用补药时,还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剂型。如服用方法不当,也可引起各种不适或异常。如用浓茶送药,因浓茶中含有鞣质,易和补药中的有效成分结合而降低疗效。
对策
丸散之类补药,应以温开水送服,服用汤剂也宜温服,而且以站立姿势服药最佳,不要用茶水、酒、饮料、牛奶等送服。煎煮汤剂一定要按医嘱执行,并注意服药禁忌。如用鹿茸,应磨成细粉吞服,或用酒浸泡服用,这样有效成分易被机体吸收,收效迅速。若将鹿茸放在水中煎煮,有效成分会被破坏,自然就无效了。
总之,服用补品,一定要有的放矢。正如清代名医余听鸿说:“见病不可乱补,一日误补,十日不复。

虚不受补的焦点 阳虚的症状

虚 损
虚损是经过多年时间积累形成的,并在有了基础之后才暴露出来。为什么从古至今“虚不受补”已成定论了呢?其主要原因就与此相系。概括说来,缘于几点:1、生命基础的枯竭;2、肾寒脾湿;3、新陈代谢衰减;4、先天能量不足;5、虚不受补的焦点落在脾上。
四十二岁至五十二岁时,心脏进入休眠期,这是个多病之秋,其实质在于生命体液的枯竭上。心、肝、脾、肾是相通相连的,是互相制约的,一个脏器衰,另一脏器同样也衰,逐渐就形成了枯竭。从某个角度讲,只要平衡一打破,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年龄大的人体内就好比是个粗树干,你击它一下,并没多少反应,其缺失的养分太多了;年青人内里则象个小树干,击它一下立即就弯摆摇晃起来。年轻人气血旺盛,治病好得也快;年龄大的人最初没反应,像个木头疙瘩,待上了道后,也是越治越复杂,暴露出的病症也越来越多;待有所好转了以后,变得敏感了,反应很大,受到的冲击也大。用其它姑息的方法也可以将脉象调得很正常,但这是假像,只有虚补是实实在在真实的。传统中医认为“虚不受补”是定论,其实是由于谁都不了解怎样去补——这其中是大有学问的!
虽然排净了内脏所蓄的毒素,可人的颜面无色,出现许多白发,并对事物毫无兴致,其主要原因就是缺血。全身发软、没劲儿,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感觉累和不适,这是因为循环缺乏能量推动的缘故。
相比之下,年轻男性补入的速度较快,原因在于没泄原气。若手术后,再填补就缓慢得多了。假定年青人仅需5天的话,年长者则需20天以上。
在排毒的过程中,会消耗部分自身体能,造成体能下降,进入填补后,内脏枯竭的老底也就暴露出来了。
如果未经排毒,内脏中有毒素的存在,毒素也会同样释放出能量,这样人就觉察不出来。只有排毒后才暴露出自身能量、体液的微不足道,其短缺的程度常令人难以想象,脾肾先天不足表露无疑——年老者皆是这种情况。
年轻时,两脚涌泉穴比较干净;中年以后却干燥起皮,脱落的角质细胞增多,这是气血循环不佳的表现,从下面某患者对于自身虚像的叙述可见一斑:
【现在坐都坐不住,胳膊必须有依扶,坐着的时间不能长;两腿走路发沉,脚步沉重有声响,不像年青时那样轻快,这是由于拼体力、拼身体导致气血不足而至血亏,最终形成肾虚损的结果。
从此以后,稍一工作就出汗,必须喝大量的水来补充进入血液,以水代血。血液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分,而实际上属于自己的血量并不多。累大了,手都握不紧,没力气,需要躺下睡上一觉,才能恢复体能。
与同事谈话时,坐不住,必须躺在地板上。就在这几天,有了改变,不定时地感觉到体内某一部位,能量在轰地一下冲开过去,于是身上就觉得舒服,也有了精神;大脑由原先的空白、一盆酱糊的状态变得清醒起来。
现在已经能坐住了,感觉身上有劲了,确实强了,这只是开始。原先,一天之内必须躺几次、睡几次,那种情况说明是太虚弱了,已经是枯竭状态了。】
治病最难、功夫下的最大之处就在虚损上,不能只看脉象,主观武断,要倾听病人亲身的感受。药不能开多,只一付,服入二十分钟后会有反应,激烈时一天换四种药,根据患者的反应来及时调整,以达到平衡,;个中微妙是一般医术难以做到和掌握的。
也有许多反应,是患者自己用语言或文字难以表达的,这就要靠医者的经验,通过分析诸多症候来判断,有时经过半年也未必摸清这些蛛丝马迹,就很难归类落实下结论。常常在病患机体激烈反应时,下药是否准确这样的揣摸就让医者不得不谨慎,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所遭致的将是更加激烈的反应,会使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人们通常把治病的希望寄托在输液上,重视检验血的各项指标,而忽视了血的质量。输液和输血,只是在抢救的当时有用,但归根结底机体还是要靠自己自生自长的血液才行。外来输入的鲜血,在使劲用力的时候,通过汗毛孔就丢失散发掉了。抢救时输入的鲜血是为了救命,速效;而中医的补血,即靠自己生成的则会很慢,但只有自己生成的血才是稳固的。输入的血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生长出的血才靠得住。但人虚到一定程度时,早已是气血皆亏了。
填补首先从心脏开始,心脏向各个脏器输送新鲜血液、营养和氧气,需要循环多次才能填满。在向各脏器填补时,不知药汁究竟都到哪里去了。从肾虚开始,要一阴一阳平衡走,开头会很难,走不下去;待情况好转了,就不能老是看脉象,只能听患者自述的感受、反应,随反应来调整平衡。
经过长期填补,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越是接近终点时,感觉上的反应越复杂。为了一个预期的目标反应,去补益,之后才能达到设定的目标,全身补益达到平衡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填补第一个受益的是脾,饮食量会增加,此时需要加速填补;只有把肾填上,才能补上气,才能再补血。平时肾水为什么补不上去?主要在于肝中和毒素时,将肾水给解掉了,所以排泄物中肯定有毒素;当需要肾水的时候,赶紧补,这时正是交替的时机,所以能补上,人的颜面即显年轻;能量不足时,整体综合不起来,机体会对药物不予吸收。
年长者与年轻人相比,在质的方面就不如年轻人,手术泄了原气,就更加不如正常人了;输液的结果,会使患者的造血功能进一步减弱,所以一般情况下年轻男性补血的效果要比年长者快,能体会到精血进入大脑的快感。但从心理上讲,年长者似乎比年轻人更能坚持,就好比兔子与马,在短距离上比较,兔子跑的快,在长距离的耐力上,还是马占优势。
实际上虚损是各脏器能量匮乏、在相互关联和影响下长时间形成的结果,各脏器都虚一点,合在一起,虚损额就比较大了。人的虚损,实际所缺的能量就差那么一点,可医学上要下的功夫却非常大,费了好长时间,最终的结果也只是补充上所差的那一点能量罢了。
病理组织的修复方面就简单多了——待一段时间脏器组织的缺损长满以后,也就达到痊愈的目的了。
拼命工作之人,疾病主要是心病,长期反复的刺激,损伤的是心脏和大脑。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一、心机过旺型:这种人是天生的心机过旺,他的体能与素质相得宜彰,如果不让这种人去消耗,释放自己过盛的心机,机体就会受病。这类人中有的睡眠甚至只有二、三个小时,如果让他持续躺着,时间长了,会受不了,反而就会得病。
二、 心刚命不强型:这种体质的人是硬要去拼命向上攀爬,却对立身处世把握的没有章法。
三、 心有余而力不足型。
这三种人在自体心脏内都发生有重创,形成死点,大脑皮层形成小部分石灰质化。
心机过旺型的人,心火大,造成鼻涕多、痰多;这种类型的人,好胜心切,嫉妒心也特别强;“别人不能比我强,我一定要超过别人”,原因在于心恸。这类人惊大、火大、气性大,喜好戴质好的寒玉压惊、压气、压火。大病时,自己的大脑中会有预感,知道不妙了,但是又说不出,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上医院检查的话,却查无实据。
心火也是一种看不见的无形的能量,气量很大,时时冲击心脏,这一类患者就需要靠在精神上的发泄来宣泄这种气量,全身会疲劳得始终缓不过来劲,气量不足形成脑萎缩,颜面透射出心火,发红的眼睛也散发着心火,短时间内表现出呆滞、恐惧。
这种人的心脏与常人不一样——心火旺,与常人所患的心脏病是两回事,一般脑力劳动者所患的心脏病在于耗干了心血和心液。典型的这种人,成天都在滔滔不绝的演讲,来散发他的心火,如果这种心火的气量一丧失,患者立即就迅速衰老了。
心理医生如同牧师样推心置腹地疏导,仅能起到安慰作用。这种人失眠、梦多、惊大、恐惧,生性多疑。不用别人去做吸血鬼,自己就把自己的心血吸干了。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典型的劳心过度而死的。
这种人衰老得快,五官上表现明显的,是两只眼睛没有神,自己比谁都明白,能预感到毁灭正在逐步到来,所以常采用避邪的方法来自我安慰。这类人平日里饮食起居没规律,立身处世没有度,因而修身养性、改变生活规律是很必要的。
现在许多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比如IT界的许多性质的工作,雇员多为二十上下的年轻人,强度大的,往往只需三年时间,这些年轻人的心血便会被榨干,很容易患上身心疲劳综合症,这种疾病心理上的痛苦难以言述,严重者能陷于精神分裂状态,从而成为废人。
患上此类病,难以医治,因为心脏内都是死点,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治愈,因为这一类人的心机过旺是天生的,强于常人。
某些阶层的人与普通百姓的虚损是截然不同的。通常低阶层人群只消耗不补,中产阶级补少消耗少,上层人群人是又补又消耗。
社会底层人群忙于解决温饱,只懂出力,并没有能力去补;中等阶层人群不出大力,有病及时吃药,消耗较少,只有累积;高层人士勤于锻炼,所出之力与底层人群消耗的能量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而特权人群每天的进补如同吃饭一样,就把消耗的能量及时补了回来,所以这个阶层的人一般得病少,易长寿;但是,一旦患病,必迅速死亡。
最难治疗的就是底层社会的个体,填补不上,易至短寿。

谈谈阳虚的症状 

、阳虚必伴有气虚。病若轻时,气虚为主,此时心率还正常,唯有脉象空虚,为气虚之象。病若重时,阳虚凸现,不但脉象空虚细弱,更兼脉沉缓,心率显著偏慢。
    阳虚所致的病症也是多种多样,整体可表现为身体素质下降,不能适应较强消耗的身体运动。容易出现劳累,乏力,腰腿酸软,精神不足,头晕,易出虚汗等现象。并且抵御外界环境变化能力下降,容易外感风寒,出现发热,寒泻,寒咳,寒痛,荨麻疹,手足不温,风寒湿痹等病症。消化系统功能必定减退,严重的则出现食欲不振,或容易泄泻。各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出现局部组织间隙水肿是必然的,这是因为血流量不足,以及局部组织代谢强度下降而导致血液渗透压下降,静脉阻抗增大,静脉血压相对升高所致。如果肾脏功能减退,则非常容易出现广泛的全身水肿,严重者并可导致高血压。心功能减退,低血压比较常见。肝功能减退,容易畏寒怕冷。胰岛功能减退,容易得高血糖。阳虚病症的局部损伤不容易愈合,因而慢性炎症以及伴随的各种痛症长期存在,或者反复发作,严重的可以慢慢导致纤维化,硬化等,最终不治,病症重的还可以出现组织异常增生等癌性病变。女子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伤,若伴阳虚则创伤不容易修复,容易出现经期延长病症。由于随着年龄增加,人体基础代谢强度下降,所以更容易得阳虚这样的病症。社会文明进步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但也同时导致人体功能衰退,故而容易得阳虚病症。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经济状况不好而导致营养不良,或者是生活饮食观念不正确而容易得阳虚病症。实际生活中,用药错误,误下寒凉药物或服用损害脏腑的药物而导致阳虚的也很常见。

虚不受补?这样进补就对了!虚损既成,不补将何以复」。冬季进补,已成为一种传统,每到这个时候,很多人觉得不吃点人参、阿胶、燕窝、海参之类的,都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上天安排的最佳进补时机。

但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补品我吃了不少,可是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啊。活法儿后台也收到不少这样的留言,看看下面这位妹子说的。

为什么会虚不受补?进补的人那么多,有些人吃了感觉很好,面色好,精神好;为什么你补完不是嗓子痛、口腔溃疡,就是便秘、口臭,甚至有人流鼻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你的脾胃不好。脾胃功能虚弱,或脾胃不通,无法消化和吸收这些补益的精华,淤积在身体里,就出现上火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要想吃进去的补品转化成我们需要的气血,一定要脾胃壮、脾胃通。通常这四种人,因脾胃不好,容易出现虚不受补:
一、脾胃虚寒
经常饭后腹胀
消化不良
食欲不好,吃得不多
容易大便不成形
吃寒凉食物或受寒会肚子痛、拉肚子
二、脾胃积食
嘴里有酸臭味儿
时而便秘、时而大便不成形
大便非常臭
不想吃饭,吃完肚子胀
舌苔厚
三、脾胃湿热
胃容易灼热疼痛
经常反酸,吐酸水、恶心
口干口苦
小便黄,大便黏马桶
舌苔黄腻
四、肝郁脾湿
心情不好
容易腹胀
两胁胀疼,乳房胀痛
胸闷
爱叹气
大便不成形
食欲不好
你是哪种,请对照自己的症状,也有可能是几种类型间杂在一起。没关系,进补不要着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力」 ,要想补得好,得先慢慢调养脾胃。
怎样养好脾胃?

养脾胃最好的方法就是晨起喝粥。《粥记》说:「每一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肚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脾胃虚寒的人常吃生姜大枣粥,暖胃补气血;
脾胃有积食,常吃山楂粥,消食化痰;
脾胃有湿热,常吃薏米红豆粥、青菜粥,健脾、清热利湿;
肝郁脾湿,常吃黄花菜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
另外,调养脾胃有几件事情必须坚持做,才有效果:
1、不要吃从冰箱刚拿出来的东西,寒湿最伤脾胃阳气,影响脾胃的消化及代谢。
2、少生吃寒性水果、蔬菜,寒易伤阳,减弱脾胃功能。
3、晚餐少吃,七八分饱足以,千万不可暴饮暴食、大鱼大肉。
4、生气后不要吃东西,「怒后不可即食,食则不化」,带气吃饭会造成气机不畅而胃痛。
怎么补才补得进?

当你胃口变得吃嘛嘛香,便便正常就可以进补了,平补清补最保险。下面特别为虚不受补的人,推荐几种比较平和的进补方法:

芡实 脾肾双补
芡实,也叫鸡头实,用来补养脾肾特别好。苏东坡有一家传益智强身之法,就是每天吃一些芡实。《本草经百种录》中也说:「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它的最佳搭配是西米、银耳、莲子肉、山药、白扁豆之类的白色食物,既可强强联手,又可弥补润肺功能的不足。
经常用它煮粥或煲汤后,细嚼慢咽,一次不要吃太多,25~50克就好。由于芡实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便秘、尿黄的时候及产妇都不适合。
羊肉 益气补血
五畜为益,有血肉之情的羊肉,补益气血也是非常好的。体质偏寒的人,特别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温中补血、补肾驱寒。体质偏热、上热下寒的人也可以吃羊肉,只要配上甘蔗就可以了。因为甘蔗生津止渴,除胃热的功效特别好,把甘蔗切成小段,跟羊肉一起煲汤,不上火,不会口干舌燥,汤还特别清甜。
记住别放太多生姜、大葱、胡椒、八角、香叶等辛温调料,以免助长热性,有几片生姜去去腥就可以了。
黄酒 温阳行气
肝郁和体寒的人喜欢这种补法了,温上一小杯,小口慢饮,怡情又温补气血。补身首选黄酒,经过发酵,度数不高,口感不激烈,温和的把脾肾都补了。如果怕上火,可以辅助吃点酸性的山楂丸、乌梅汤等,收敛肝胆火气。
记住,酒一定要温热了喝,酒乃水中火、湿中热,如果冷酒入喉,湿热会郁在体内,缠绵难除。
足三里 健脾和胃
民间流传:「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名医华佗用足三里治疗「五劳赢瘦,七伤虚乏」,因为它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肠导滞之功。
体质虚寒的人经常艾灸足三里20分钟左右,有时间的话搭配关元穴、三阴交穴,效果更好哦身体不通畅、有湿热的人按揉更适合,每天用大拇指由轻到重按压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按压5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膏方虽然特别擅长补虚损,但需要量身定制。如果你真的特别虚,又体质复杂,就找有经验的中医师开方定制,不要盲目跟风。
提醒一下:感冒、发热、咳嗽、有积食的时候不能进补,急性病或慢性病发病时,也不适合进补。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妙招,进补的时候,每天看看舌苔。如果舌苔厚、嘴里粘腻就要暂停几天,这时候清理体内淤积的垃圾更重要,特别推荐吃点萝卜。

《本草纲目》中记载:「萝卜,大下气,消谷和中,利五脏,宽胸膈,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治反胃噎疾等。

补过了、吃多了、吃的不合适,腹胀、没有食欲,可以生吃几片萝卜消食化痰,和胃顺气。

吃了辛辣食物上火,口鼻干燥、流鼻血、便秘,吃几片生萝卜,火就下去了。

气血两虚,虚不受补怎么办?“进补”之前先“灸补”!

【导语】

小杨一直就是妥妥的瘦竹竿一枚,加上最近工作任务繁重,体重又暴跌了10斤。“没点儿脂肪可怎么过冬啊”,小杨觉得再不进补太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上天恩赐的最佳进补时机,便买了党参、黄芪、当归等中药材,隔三差五炖一锅羊肉汤犒劳自己。谁知,没补多长时间,小杨就口腔溃疡了,喉咙也成天干巴巴的,怎么喝水都不管用。问了老中医,说是“气血两虚,虚不受补,进而引起上火症状”。这下,小杨傻眼了:怎么进补才能补得进呢?

没点儿脂肪可怎么过冬啊,我要大补特补!

时值深秋,自然界和人体都开始进入“阴盛阳衰”的阶段,很多人出现畏寒怕冷、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其实这些均与肾阳不足有关),想通过进补改善身体状况。小编一早打开电脑就看到一条后台留言,一位灸友说她气血两虚,想好好进补一番,问具体该怎么进补?

灸友:气血两虚该怎么补呢?:当然是“灸补”咯!

日常生活中,似乎一提到“虚”,人们就习惯性地将之与进补联系在一起。但你知道吗?对于气血两虚的人来说,往往越进补越添乱,因为虚不受补,稍不留意各种不适症状就会找上门来。今天,小编就跟您一起讨论,针对气血两虚的状况,该如何科学地“补”?
气血两虚,那是“脾”在发脾气

气血两虚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和血紧密相连,相互滋生,气虚可致血虚,血虚亦可致气虚。打个比方,气与血就好比火与柴,火(气)不够,柴(血)就不够;同理,柴(血)不够,火(气)也不够。这也是中医临床中出现相关症状时需要气血双补的原因。

气血两虚常伴有以下症状:面色萎黄、头发脱落、皮肤干燥、视物模糊、指甲开裂、失眠健忘、神经衰弱、贫血头晕、疲倦乏力、月经不调、经血色淡等。

中医认为,“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对气血的生成起主导作用,因此脾虚会直接导致气血不足。《证治准绳》亦曰:脾胃者,气血之父也。可见,气血两虚归根结底都是“脾”在发脾气。

虚不受补,都是脾胃惹的祸

虚不受补,就是说身体虚弱,难以承受补品补药的威力。虚不受补,其根在脾胃不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与胃互为表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消化任务,脾胃不调就无法消化吸收补品补药的精华,更无法将之转化成人体需要的气血,进而淤积在体内,出现上火症状。许多人气血出问题,就一味地补气补血,殊不知没有脾胃加以运化吸收,再怎么补也无济于事。这其实就是中医开膏方前先开“开路方”的道理所在,只有先运脾开胃改善脾胃功能,才能为膏方的消化吸收创造有利条件。

气血两虚,“进补”之前先“灸补”

关于这个问题的个中缘由,小编想以举例的方式来阐释,比如:震后,灾民急需救援物资,但山体滑坡导致道路堵塞,救援物资无法送到灾民手中。因此,此时首要任务是打通道路,如若对道路堵塞置之不理,等四面八方的运输车拥堵到路上,可想而知,不仅救援物资无法发放到灾民手中,还给道路增加了新的负担。

在这个例子中,补品补药好比救援物资,道路堵塞好比脾胃不调,若不先解决脾胃不调的问题就一味进补,便极易出现“重伤脾胃”和“闭门留寇”的现象,不但补品补药无法吸收,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引起各种不适症状。艾灸就蕴含着“先通后补”的道理,此时艾灸相当于起到抢修、疏导道路的作用,通过调整脾胃功能保障补品补药被人体顺利吸收。

气血两虚之人由于脾胃不调,服用补品补药后很难消化,容易引起食滞,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腹胀便秘等症状。若骤然大补,肠胃更是不堪重负。因此,气血两虚之人“进补”前必须“灸补”。

艾灸以下穴位,效果杠杠滴!

除了为“进补”扫清障碍、夯实基础,艾灸还可以凭借健脾和胃及行气活血这两个功效直接补充气血,并且效果十分理想。

具体取穴如下:

脾俞穴

脾俞穴是脾的背俞穴,是脾经的经气传输之处,为健脾要穴,具有健脾利湿、和胃益气的功效。常灸此穴,可促进脾的运化功能,有效缓解腹胀、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脘穴

中脘穴又名“胃脘穴”,本穴气血与胃经气血同性,因此可直接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常灸此穴,可促进经气运行,增强胃功能,对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均有作用。

神阙穴

神阙穴为任脉经穴,常灸此穴,可温通元阳、健旺脾胃,对因脾胃虚寒引起的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效果尤佳。

气海穴

气海穴意为“人体元气的海洋”,具有极高的补益元气的功能。中医认为气海穴能够治疗脏气虚弱、真气不足等一切因气虚导致的疾病,是补气的首选穴位。常灸此穴可补元气,暖脾阳。

关元穴

关元穴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常灸此穴能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理气和血、补虚益损,“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

血海穴

血海穴具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功效,常灸此穴,可以活血化瘀、引血归经、补血养血。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为胃经合穴,擅治脏腑疾患尤其是脾胃方面的问题。所谓“肚腹三里留”,常灸此穴,具有健脾胃、补中气、通经络、和气血的作用。

 注 
小腿集中了很多脾胃经的穴位,比如阴陵泉穴、三阴交穴、太白穴,如果时间允许,建议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艾灸。
【结语】

平日里,我们常用“气色好”来形容健康有活力的女性。“气色”其实就是“气血”的外在表现。因此,想要气色好,调理气血是关键,而调理气血首在健脾。值此进补佳季,注重保养的朋友们都开始进补,但无论是食补还是药补,首先得要有一副好脾胃,而艾灸就是你健脾和胃的不二之法。So,赶紧行动起来吧!

补血的捷径,虚不受补的人的方子

补血无疑是最令女孩子们欣喜的话题,各种秘方都被拿来试用,乐此不疲,为的就是一张红扑扑、饱满、丰润的脸蛋。我这里介绍的补血方法,对于改善面部的气色帮助最大,虽然比直接补血要麻烦一些,但是它治标治本,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秘方。对于年龄越大的人来说,效果越好。

有的人提到进补就欢喜,可是补过之后,又有很多后遗症,比如说上火,或者不吸收等等。我的这个补血的方法不是补,而是“清”,原理说来很奇妙呢!中医里有句话叫“血热则血虚”以及“瘦子血虚多火气”,都是说明火旺的体质,是造成血虚的罪魁祸首。所以血虚就要先祛火,不是先进行补血。

对于身体特别好的人来说,直接补血才会见效快。如果你的补血进展的不顺利,就要从这个思路入手,第一步是祛火,把火气赶走,给血液腾出地方来。中医里说,火气都是沿着身体向上走的,而祛火也一定祛的是中焦或者上焦的火,上焦主要指的是是心脏和肺,这两个脏腑有火气,则我们脸色煞白、眼眶通红、眼白充满红血丝、毛孔粗大、皮肤粗糙、有黑头、法令纹深刻,中焦指的是胃和肝脏,这两个脏腑有火气,则我们脸色焦黄、眼眶发青、有眼袋。

而下焦就是肾脏的部位,我们还盼着它火力旺盛一点呢,这里的火气越大越好,嘿嘿。火气旺是身体免疫力低下的标志,不但令人变丑,而且极其容易长痘子。祛火就可以用我写的那个用梅花针和拔罐器调理肩胛骨的方子,一般肩胛骨祛火之后,整个上焦的火气就已经祛了一大半了。

祛火之后,人会感觉非常的放松,也会感觉很疲倦,因为火气其实也是体内的一种能量,它是身体能量负增长出来的能量,虽然火气令人不适,但是它是维持人进行工作生活的能量来源,所以祛火之后,人要大概好好休息一周,令原先储存火气的地方,变成气血。如果继续熬夜,揪心揪肺,绞尽脑汁的过日子,那就白忙活了,火气又会迅速占领身体的上半部。

再没有比肩胛骨放血更好的祛火方子,见效快又不伤身。祛完火之后也不要着急去补血,第二步是要去理气,这一点是因为“气为血帅,气帅血行”,血虚很有可能只是因为此处气机不畅通,只要把气带到那里,血液自然就过去了,这样血虚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其实是一个先排除毒素,然后疏通导引的方法,帮助身体把不该停留的毒素排出,并帮助把好的血液引导过来,虽然没有进补,但是却能够解决血虚的问题,很妙吧。

理气的食物像是陈皮泡茶,山楂,玫瑰茶,茉莉,而最简单的方子莫过于吃萝卜,或者喝胡箩卜汁,俗语里说,“吃萝卜,喝热茶,郎中改行拿钉耙”,“萝卜小人参,常吃有精神”,“红萝卜,显神通,降压降脂有奇功”,……,萝卜在冬天吃的话,理气顺气的效果则加倍,我跟Sean每天都要喝胡箩卜汁,冬天天气冷,凉凉的胡萝卜汁喝不下去了,我们就会在菜里面加一点,或者把萝卜切了当水果吃。吃过萝卜之后,气机先畅通原先被火气阻塞的地方,然后气帅血行,自然就调理好了血虚。

嫌麻烦的话就直接去药店买陈皮和山楂,用它们两味泡茶,这两味最强壮脾胃和理气顺气,效果很好,我爸一直在喝。理气顺气太重要了,中医说,“久病必瘀”,气滞就会血瘀,理气的方法也有简单的,就是按摩脾胃经,脾脏主管全身的气机,每日按摩脾经,就可以纠正紊乱的气机,令气顺。

只要把火气去掉了,并且调理了一阵子的气之后,你会发现脸色整个就变了,皮肤变嫩,脸上有了血气,整个人看起来娇嫩了许多,其实这个时候补不补血都已经无所谓了,好好保持就可以了,所以我家买的阿胶都冻在冰箱里。

“虚不受补”的人如何进补
临床上常常见到一些病人因为进补不当而出现各种问题,中医称为“虚不受补”。为什么会出现 “虚不受补”的情况呢?有些人是脾胃虚弱,补得多却不能吸收;有些人患炎症热邪未清,身体内还有一些未被消灭的细菌或病毒,进补时机不当容易助长邪气;有些人体质虚弱但时常咽喉肿痛、腹胀便秘,进补后容易发热气;还有些人大病初愈或未愈,消化系统还没有恢复正常操作就超负荷进补,加重了脾胃及肝脏的负担,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特别是老年人血衰气微,生理机能减退,进补不当就可引起不适;服用补药的同时如果睡眠不充足也会影响进补的效果。“虚不受补”最常见的现象有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头痛发热、胸闷不适、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烦躁、腹胀便秘,还有人会血压骤升,血糖血脂及尿酸升高,严重的可能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数年前,我曾经医治过一个中风患者陈女士。由于其血压较高、身体肥胖,我在用药方面使用的都是比较温和安全的方剂,配合针灸治疗未到一个疗程,陈女士已基本痊愈。这天,我和陈女士在某州务大臣官邸做客,同桌的还有一中医前辈。他听说陈女士是门庭显赫的政要家眷,毛遂自荐为其开了一张进补处方。前辈不知道陈女士是我的病人,我也出于礼貌没有去看前辈的药方里都有哪些药物,更不好意思阻拦陈女士服用前辈的药方。过后几天之中,陈女士都没有来治疗。过了一些日子,陈女士又来针灸时说她按前辈的药方服了3天药就嘴歪眼斜,血压收缩压升到了200毫米汞柱,再一次中了风。
服用补益药时应了解自己的体质是阴虚还是阳虚,气虚还是血虚,然后才选择相应的药物。时常感到气喘乏力、心悸气短、少言懒语、神疲肢软、嗜睡眩晕、不思饮食者为气虚,可服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或服用人参蜂王浆和补中益气丸等;若有畏寒怕冷、四肢无力、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大便溏泄、小便频数等是肾阳虚,可服鹿茸、肉苁蓉、淫羊藿等补肾壮阳药或选用金匮肾气丸等;如有头晕乏力、精神萎靡、心烦失眠、面色无华、指甲苍白等症状为阴血亏损,可服阿胶、生地、当归、枸杞子、银耳等滋阴补血药或十全大补丸等。补血补气、壮阳滋阴,在中医学里有很大的学问,不但要看病人的体质还要根据气候和病程的进展来决定,阴阳本是互根互生的关系,补阳宜阴中求阳才可以防止虚火上浮;滋阴也宜阳中求阴以防止滋腻太过而助长湿气。另外,进补还分缓补与峻补,缓补即先补益脾胃,峻补只适用于危重病人。胃肠功能虚弱的患者应先服白术、茯苓、砂仁、白扁豆、陈皮等中药健脾益气,然后进补才能增进吸收而提高药效。   
比如,马来西亚地处热带,进食补品不能过于温热,宜服食一些平和的补品,没有病的健康人不需要进补,多进行户外有氧运动即可。至于老年人和体质向来衰弱的患者也不需要经常服用补品,常进补不但容易上火,还会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进补和服用温热中药时应忌食生冷和油腻食物,以免妨碍脾胃的消化功能,影响药物的吸收。
服用补益药时,如有感冒发热和喉咙肿痛时,则应停止进补,等到痊愈之后再继续服用。服补药期间忌食生冷和煎炸刺激性食物。另外送服补益药要用白开水,如用茶水送药,茶中的鞣酸容易与药物中的金属离子或生物碱发生络和反应,产生一种不溶解的沉淀物,使人体无法吸收而降低疗效。有些补药可兴奋大脑皮层,如同时饮用茶水或咖啡,可能引起失眠。
服用人参、党参过量出现胸闷呕吐、便秘腹胀等“虚不受补”证候时,可以吃萝卜或萝卜籽化解;服用中药所致发热、咽喉肿痛、牙痛及便秘时可服知柏地黄丸或牛黄解毒丸;耳鸣耳胀、失眠烦躁又胸闷不适的可用龙胆草30克煎汤或服龙胆泻肝丸;头晕头痛、胸闷欲呕、大便溏泄的可服藿香正气水或香砂养胃丸。
“虚不受补”的人可在进补前先进行“引补”(亦称“底补”):芡实15克、红枣10余枚、花生米一小把,加红糖炖数十分钟服用,也可先喝红糖姜水底补之后再服补益品。实在“虚不受补”的人可以用西洋参切片舌下含服。西洋参性凉而补,可补肺生津、降火除烦、提神除倦,适于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的有虚火者,畏寒肢冷、经常腹泻、胃寒湿困、舌苔腻浊的患者和少儿忌用西洋参。“虚不受补”者也可用药材汤清补:怀山10克、生熟薏米15克、去芯莲子15克、芡实15克、百合10克、沙参15克、玉竹15克、龙眼肉10克,加红糖或冰糖煲水食用

二陈丸,虚不受补用它打底!胃肠不适,咳嗽痰多,用它改善

如果有胃气不舒、咳嗽痰多、恶心呕吐等痰湿困脾引起的症状,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的二陈丸可以用上。

怎么知道自己的体内有痰湿呢?

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就是看舌苔,因为舌苔可以很准确地反映消化系统功能和状态,舌苔腻预示着体内有痰湿,胃肠里面被它骚扰,身体就很虚弱,吃什么营养也吸收不了。

尤其是一些想吃补药调理身体的人,因为补药中甘味的居多,比如阿胶,熟地,山萸肉,虽然都是补血的,但是很滋腻,本身就比其他药物难以消化吸收,即便平时胃口好的人,吃了这种药物之后,胃口都易被滞住,食欲变差。如果这时候你身体里还有痰湿,消化起甘温药物就更难了,结果往往得出结论说自己“虚不受补”,不能吃补药。

其实,不是不受补,而是不会补,补得不是时候。

遇到舌苔腻,可以吃两三天二陈丸。

二陈丸是由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四味中药配伍而成的方剂。由于陈皮和半夏是二陈丸中的主药,而且半夏在制做二陈丸中又以陈半夏最佳,因此称此药为二陈丸。

陈皮具有宽胸理气、化痰和胃等功效,是向上散气的,可将胃中阻滞的气机向上发散出去。半夏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茯苓健脾、利湿、安神,是向下降气的,能将人体运化的水谷精微物质通过下焦顺顺当当地排泄出去,而不是停留在胃中上不去下不来。

这样一来,人体气体就顺畅了,通调了,脏腑的功能就能正常。

连吃两三天二陈丸,舌苔会干净一点,但不会一点苔都没有,而是会变成一种薄薄的白苔,这是有胃气的正常舌苔(一点苔都没有的“镜面舌”是胃气阴双虚的标志)。这个时候,想通过补药来调理的人,才不会导致虚不受补的情况出现。

但也有人为了能吃补药而吃二陈丸,结果居然发现几包二陈丸吃过之后,身体就已经不那么疲劳,不那么发沉了,可是他还没吃补药呢。

这种情况,就说明他原本就不虚,他的疲劳也好,身体发沉也好,其实就是痰湿导致的。因为中医说的湿,性质是黏滞、重坠,身体里有湿的人,总会感到身体发沉,如果是因为湿邪导致的头痛,也是觉得头发蒙、发沉,好像有块湿布裹住了一样。

所以,如果仅仅是靠二陈丸就将身体调理过来,补药就还是一边去了吧!

二陈丸不仅可治疗上面所说的症状,还可改善胃肠不和所致的失眠症。由于配方中茯苓有一定镇静作用,与向上行气的陈皮、向下行气的半夏,以及补脾益气的甘草相配合,不仅调和好了胃肠,更调理气机与安神,饮用了它,睡眠立至,安神入眠功能棒棒的。

二陈丸是不少中成药的基础方。比如藿香正气水,就包含有二陈丸。由于夏天湿气最重,这个时候人如果感冒,往往夹带着湿,喝喝藿香正气水,湿邪一去,人也就轻松了。

另外要注意,二陈丸对有些人,是一吃就管用,有些人却需要加味药物,这时候,就要注意区分舌苔白腻和舌苔黄腻。腻而偏白是寒湿,腻而偏黄是湿热。治疗起来是不同的。前者要用温的药物去燥湿,后者要用苦寒的药物去清利。

寒湿可以用二陈丸加三子养亲丸。三子养亲丸是由三子养亲汤衍化过来的,在药店能买到。这三个“子”分别是萝卜子、芥菜子、苏子,都是性质偏温的,因为只有偏温的药物才能胜寒湿,把寒湿给蒸化出去。三子养亲丸过去是开给那些消化不好的老年人,吃多了,食积住了,结果痰多,坐在那里就呼噜带喘。所以这个“亲”是双亲的意思。

除了老年人之外,三子养亲丸也很适合舌苔白腻的胖子,他们往往属于寒湿体质,别看胖,但胖反倒容易阳虚,而且已经虚到了和老年人一样的地步。

阳气就是功能,阳气虚的时候各方面功能都会下降,其中主要的就是代谢功能的下降,没代谢出去的脂肪停在身上就是肥肉,停在肚子里就成了高血脂、高血糖。这些情况,都需要通过阳气的振作驱邪外出。

所以,中医减肥,最正宗的办法不是泻肚,而是壮阳。不是吃泻药,而是吃补药。三子养亲丸具备的温性也包含了一种补阳的含义,只是除了用其温性去补阳,还借助了三个“子”的除痰化湿作用。

如果舌苔是黄腻的,就说明是湿热。这时就不能用补药了,而要用清热祛湿的办法,要用二陈丸配合二妙丸。二妙丸这个中成药,是金元时期朱丹溪创制的方子,一直沿用至今,在药店就可以买到。这个药里面有黄柏和苍朮两味,都是治疗下部湿热的。湿热引起的男性阴囊湿疹、瘙痒,女性白带黄、臭,泌尿系统感染,甚至小便黄,也可以用它治疗。

如果湿热太重,在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的时候,还可以再配合薏米红豆粥。薏米和红豆也是利湿的,很多利湿方子都有薏米,但是加在汤药里的薏米不能超过50克,再多熬起来就要糊锅了,但熬粥的时候就可以多加了,甚至可以在湿热重的时候每日都喝这种粥,比放在汤药里效力更集中。用薏米红豆粥配合前面两个药物,去湿的效果会更好。

另外,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二陈丸还有许多新功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二陈丸不仅具有祛痰、镇咳功用,还具有解痉、保肝、利胆、抑菌和调节免疫的作用,能治疗多病症。

比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失音症,梅尼埃综合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神经性呕吐,慢性胃炎,治疗内耳性眩晕,治疗迁延性肝炎,都可采用二陈丸治疗。

服用二陈丸的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本品适用于痰湿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或带灰色。

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用一周病证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5、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我们吧

不要错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血两虚,虚不受补怎么办?“进补”之前先“灸补”!
气血两虚,虚不受补怎么办?
颜德馨:进补必须识补
一直补气血,为何还是虚?气血失衡分5种,对症艾灸才管用!
虚人到底如何补?
【冬季养生】补了那么多,手脚却依然冰冷,到底是哪里补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