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人深受失眠、膝痛困扰,穴位处方大揭秘

有时候,父母常常用一句“老了,身子骨不灵啦”来把身体的不适轻描淡写的略过。

特别是失眠、膝痛这些老人中的高发病,有时候老人们聊天,隔壁的老伙计也睡不着,一起跳广场舞的王大妈也膝盖疼,别人也有的毛病,那就不是大病。

哪怕失眠以后,好像觉得精神差了很多,食欲也不好了,也觉得没什么。

膝盖疼也是“去医院看没用,还费那个钱”,“我有药,老毛病,治不好了,忍忍一天就过了”这可不行!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老年人失眠和膝痛的问题。

失 眠

中医理论中, 经络和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经络运行着人体全身的气血,保持着身体阴阳平衡,如果气血不畅,阳不入阴,或阴不敛阳,都会造成睡眠障碍。因此,从经络理论中选择对睡眠起关键作用的穴位进行针灸保健,对睡眠有着非常直观且迅速的影响。如果没有条件去专业的针灸医生处接受针灸治疗,点按下面的穴位,也能达到为良好睡眠“保驾护航”的目的。
神门在腕掌侧横纹上,豌豆骨的下缘;大陵在腕掌侧横纹的中间,握拳时手腕部两条明显的肌腱之间。
将一手拇指立起,用指尖点按另一手腕掌侧横纹处的神门穴和大陵穴,每穴各1分钟,左右手交替治疗各3次。
太溪:在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的中点处,拇指指尖立起,用力掐按,使酸胀感向足跟部放散,每次点按3—5下,即可补益肾气。

TIPS:睡前梳前额

梳前额需要两人配合完成,被治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施治者站其头后,将双手拇指微微立起,用拇指的指腹,自被治者面部正中两眉之间印堂穴起,交替按揉至前发际边缘处的神庭穴,按揉时用力要柔和,要先稍用力按下再轻轻揉动,以被治者感觉点按局部有轻微酸胀感为度,从印堂至神庭,再从神庭至印堂,反复按揉,至少10分钟,能缓慢入睡为佳。

膝 痛

膝痛是典型的中老年性疾病,是人体组织受到异常伤害时的一个症状,疼痛多由膝关节本身的疾患所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也叫老年性关节炎,另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半月板损伤等也是造成膝痛的常见病因。
中医认为膝痛多属于“痹证”的范畴,痹病是指因人体本身的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治疗膝痛,从舒筋活血、通络止痛入手
膝痛在中老年人中非常常见,多有退行性疾病引起,很难在短时间内根治,因此膝痛患者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保健方案,其中包括患者的生活起居习惯、工作姿势及日常锻炼等,这里我们选择的穴位均为膝关节局部选穴,可以疏通膝部气血,通经活络止痛。

其中,因为中老年人多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所以在选择局部腧穴的同时可选择足三里、膈俞、肝肾、肾俞、太溪以补益肝肾,从根本入手,改善膝关节的状态。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穴位图>

此外,膝痛患者也可以用艾条施灸于以上穴位来活络止痛,治疗时以穴位处感到灼热为度,直至穴区出现红晕。但热邪偏盛者不宜用灸法治疗。

程氏针灸之梅花针+电脉冲治疗“骨刺”
步入中老年,几乎人人都有过膝痛的经历,少则一次,多则终年反复;短则几天,长则终年不断。其中发病率最高的要数“增生性膝关节炎”,即人们常说的“骨刺”,膝关节出现肿痛,屈伸不利,行走困难,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对此,程氏针灸依照针灸学中循经而治的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的疼痛部位,分别选取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膝阳关、曲泉、鹤顶、血海、梁丘等穴进行梅花针叩刺治疗,治疗后再进行2-3个穴位的针刺+电脉冲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穴位图>

文字 | 程氏针灸

失眠汤 :银耳百合米糊

失眠最怕喝这汤,一碗不到3元,坚持晚上喝点,一觉睡到自然醒!

食材:银耳半朵、干百合30克、大米20克、冰糖20克、水适量。
做法:
1、干百合用清水清洗干净,放在水中浸泡12小时以上,浸泡好之后多次用清水清洗掉表面的杂质备用。
2、银耳用清水洗干净,放在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银耳泡发之后去掉银耳蒂,然后用手将银耳撕成小朵状备用。
3、大米用清水淘洗干净,放在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多次清洗干净备用。
4、准备一个破壁机,将大米、百合、银耳一起倒入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然后启动破壁机,选择米糊功能,等30分钟左右即可出锅食用,顺滑浓稠,滋阴润肺又养颜,口感清香,失眠的小伙伴别错过。
“失眠克星”终被找到,一碗不到3元,安神静心,失眠“悄悄走”。晚上失眠不要怕,也不要吃安眠药,试试这道美食米糊,做法简单快手,坚持晚上喝一杯,可以很好的促进睡眠,对治疗失眠有很好的帮助。 

百合和它一起熬,三头两天喝一碗,一觉睡到大天亮

我认为世间唯美食不可辜负,能品尝到直击心灵的各种无上美味更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因此发现美食、品尝美食、制作美食和分享美食是我人生的一大乐事。今天我又来和大家分享美食啦!

我自己觉得要是不长大,一直是小时候就好了,只要好好读读书,开开心心地玩耍和吃吃喝喝就好了,如果人长大了,烦恼就多了,例如什么工作压力、人情交往等,烦恼多了,可能睡眠质量就不好了,我有一段时间烦心事多,睡眠质量就不好,经常感到非常困,老妈知道后,就叫我多运动和不要想东想西的,放松心情,还叫我适当吃一些有助睡眠的食物,给我推荐了一堆食物,其中一款就是苹果百合银耳羹,叫我经常要熬这款汤羹喝。

百合有宁心安神,清心除烦的作用,苹果有健脾养心,补血安神的作用,银耳和枸杞子都有补血的作用,因此百合和苹果、银耳及枸杞子一起熬是一款不错的有助于睡眠的汤羹,并且这个汤羹的味道还非常好吃,酸酸甜甜的。那么,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苹果百合银耳羹的简单做法。

【苹果银耳百合羹】

所需食材:苹果一个,银耳适量,百合适量,枸杞子适量。

烹饪方法:

第一步:准备好制作苹果银耳百合羹所需的全部食材。

第二步:将银耳放在碗中,然后向碗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将银耳泡发,清洗干净银耳的杂质备用。

第三步:将苹果清洗干净,用削皮刀削去苹果的外皮,然后将苹果切成小块放到碗中,向碗中加入适量清水,清水刚好淹过苹果,加水是为了防止苹果氧化变黑。

第四步:将百合和枸杞子清洗干净备用,将清洗干净的银耳撕成小块备用。

第五步:锅清洗干净,然后将银耳、百合、苹果倒入锅中。

第六步:向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盖上锅盖,开火熬10分钟。

第七步:再向锅中加入适量的枸杞子,盖上锅盖,再熬5分钟,酸甜可口美味又有助睡眠的苹果银耳百合羹就做好了,可以关火出锅了。大家不妨也试试多做来吃。

小提示:因为苹果和枸杞子都是含有糖分,甜的,因此不需要加糖甜度就刚刚好,酸甜可口,非常好吃。当然,喜欢吃更甜一点的朋友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糖。

冬季养阴吃百合

干燥的冬季到来了,该如何养阴呢?冬季养阴可试试百合。

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是老幼咸宜的药食佳品。冬季燥邪为患,肺阴不足,而百合甘寒质润,有润肺之功,对冬燥有明显治疗效果。适时食疗也有助于养阴,推荐以下三款食疗方。

1.百合莲米银耳汤 百合30克,莲米15克,银耳10克,冰糖适量。将莲米、银耳用水发开,与百合、冰糖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汤浓即成,每日1剂,可润燥养阴。

2.百合雪梨汤 百合30克,雪梨一个,冰糖适量。将百合用清水浸泡一夜,次日将百合连同清水一起倒入砂锅内,再加半碗多清水,煮一个半小时,待百合已烂,纳入去皮核切块的雪梨及冰糖,再煮30分钟即成。可滋阴润肺。

3.百合枣仁汤 鲜百合50克,生、熟枣仁各15克。将鲜百合用清水泡一夜,取生、熟枣仁水煎取汁,纳入百合煮熟,连汤食下。可清心安神。 夏乐敏/文

百合银耳汤的做法

1. 白木耳放入冷水中泡软,取出,撕成小块;鲜百合切除梗,剥片、洗净;枸杞泡水5分钟,捞出、沥干;红枣泡热水10分钟,捞出、沥干,去核。
2. 锅中倒入3杯水煮开,改小火,放入白木耳略煮,再依序放入红枣、鲜百合、枸杞及A料拌匀,再煮约10~15分钟即可。
Tips:
百合的味道清香脱俗,而银耳则脆嫩爽口;此道甜品能安定心神、活络气血,还有润肺止咳、生津滋阴的功效。
百合银耳莲子汤做法

  一、食材准备

  银耳、莲子、红枣、百合、枸杞、桂圆、冰糖

  二、制作步骤

1、将银耳略撕清洗一下(最好不要用根部黄黄的地方),装入暖水瓶数小银耳莲子汤时,等到有点粘软时备用。

2、先将锅里加水煮开,放入冰糖(依个人口味)

3、下莲子(可将莲心取出)大煮,因为不煮面,口感就差很多。

4、然后下入银耳煮至开锅,再下入红枣、百合、枸杞,也要多煮一会,才能将营养煮出来。

5、最后放入桂圆略煮一下就可以入盅了。

  三、注意事项

  银耳虽然单薄,但是要煮的软软滑滑,可是要费些功夫的,放入暖水瓶是一个比较省力的做法,视情况可以加长时间

  以上介绍了制作百合银耳莲子汤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只有在制作过程中的步骤正确,才能使百合银耳莲子汤的功效和味道达到极致。不要小看烹饪的过程,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每天适当的喝一点,肯定对身体有所帮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加一些枸杞之类的养生产品。这样也会不错的。

香蕉百合银耳汤

 

香蕉味甘、酸,入脾、胃经。清热生津,润肠解毒,养胃抑菌,降压降糖,辅助治疗热病伤津、烦渴喜饮、便秘、痔血等。香蕉的营养非常丰富,每百克果肉中含蛋白质1.2克,碳水化合物19.5克,粗纤维0.9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及丰富的微量元素钾等。适当吃些香蕉,可以驱散悲观、烦躁的情绪,增加平静、愉快感;  还能有效防治血管硬化,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同时也降低高血压。脾胃虚寒、胃痛、腹泻者应少吃。

香蕉百合银耳汤  干银耳20克,鲜百合50克,香蕉2根,冰糖适量。干银耳用清水浸泡2小时,择去老根及杂质,撕成小朵;鲜百合剥开,洗净去老根;香蕉去皮,切成1厘米厚的片。将银耳放入瓷碗中,以1:4的比例加入清水,放入蒸锅内隔水加热30分钟后,取出备用。将蒸好的银耳,鲜百合、香蕉片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用中火煮10分钟。出锅时加入冰糖化开即可。可舒缓情绪。

营养滋补银耳羹, 教你7道一学就会的银耳羹, 好喝滋润, 值得收藏

初秋的养生以养阴润肺除秋燥为主,人更容易烦躁不安,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去秋燥,下面教你美味的银耳羹。

一、紫薯百合银耳羹
主料:紫薯1个 百合2个 银耳1把
辅料:冰糖10克 水适量
制作工艺:
1、紫薯、银耳。银耳提前泡发两个小时以上
2、银耳洗净,去老根,掰成小朵

3、掰成小朵的银耳放入煮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
4、煮锅置火上,大火烧沸,盖上盖子,改小火
5、煮银耳的时候把紫薯去皮切成大丁备用
6、银耳制大约60分钟,银耳胶质已经煮出,汤汁粘稠,这时加入紫薯丁
7、根据自己口味加入冰糖
8、煮至紫薯丁绵软即可

二、苹果银耳羹
主料:苹果一个 银耳一朵 无心莲子适量 清水一大碗
制作工艺:
1、取个大碗,用清水将木耳和莲子泡发
2、用水冲洗泡发过的银耳,沥干后将银耳切碎
3、银耳和莲子放入砂锅,加入清水,炖煮至浓稠
4、苹果切丁备用
5、银耳莲子炖至浓稠后加入苹果丁
6、银耳羹再次煮开后即可

三、木耳红枣银耳羹
主料:银耳一朵 红枣4颗 剥皮桂圆5个 冰糖适量 木瓜适量
制作工艺:
1、银耳在冷水中浸泡至泡发。并摘去其尾端蒂,摘成小朵,越小越好
2、锅中加入清水,放入银耳碎、红枣、桂圆,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炖煮90分钟
3、木瓜去皮切小块,放入银耳中,炖10分钟,调入冰糖至融化即可
4、此汤可热食,亦可冷食。夏季冷藏后食用,口感更好 
四、 双色冰糖银耳羹
主料:银耳15克 枸杞子20克 枸杞叶25克 冰糖60克 精盐1克 湿淀粉25克
制作工艺:
1、将银耳漂洗干净,用温水浸泡至透,撕成小块。枸杞子用冷水漂洗干净。枸杞叶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左右,冲洗干净
2、锅置火上加入热水烧开,下入银耳,加入冰糖、精盐烧开,煮至银耳软糯
3、下入枸杞子煮3分钟,下入枸杞叶略烫,淋入湿淀粉勾芡,出锅装入汤碗内即成 

五、花生百合银耳羹
主料: 银耳半朵 莲子1两 花生2两 百合1两 冰糖适量
制作工艺:
1、材料备好
2、银耳、莲子、花生、百合洗净,隔晚泡发好
3、把泡好的材料放入电高压锅内,加上适量的水,高压20分钟
4、排气开盖后加入适量的冰糖即可

六、荸荠蜜枣银耳羹
主料:荸荠200克 银耳2朵 蜜枣5颗 冰糖适量
制作工艺:
1、荸荠去皮洗净,银耳泡发好,去杂质洗净。
2、荸荠切小块,用清水浸泡
3、取砂锅,放适量清水,放下银耳中火煮开,小火50分钟
4、撇去浮沫,放入荸荠,放入蜜枣

5、中火煮开,小火20分钟,加冰糖煮3分钟即可

  

七、百合雪梨银耳羹主料:银耳15g 雪梨100g 百合20g
辅料:枸杞子10g 冰糖40g
制作工艺:
1、准备好银耳、雪梨、百合、枸杞子

2、银耳泡发,洗净备用 

3、百合头天晚上提前泡发,洗净备用,雪梨去皮、去核,切桔瓣备用4、银耳入饭煲,加适量冷水,炖煮20分钟,加入百合,炖煮15分钟
5、加入冰糖,煮5分钟,加入枸杞子,倒入雪梨,炖煮10分钟,至梨块呈透明状
6、炖好的银耳羹盛入碗中,温热食用

以上就是银耳羹的制作工艺,欢迎补充,喜欢的话就关注并留下留言,你的关注与评论就是动力。

冬季夜尿多 防治除烦恼 
对很多人来说,冬天睡觉最烦恼的事情就是本来睡得舒舒服服,却被尿憋醒。这主要是因为冬季寒冷刺激会引起膀胱活动度增加,诱发夜尿次数增多。此时,忍一忍吧,对身体不好;上厕所吧,挨冻不说,还可能再也睡不着了。尤其是老年人,起床还存在摔倒等风险。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应付这种情况呢?

  首先,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进行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白天消耗适当的体力,晚上就可以延长深睡眠时间。

  其次,睡前适度控制饮水,尤其不要饮浓茶、咖啡、啤酒等有利尿作用的饮品;失眠者可适量服用安眠药;慎用阿品脱等消弱膀胱收缩能力的药物。

  第三,还可按摩穴位缓解。比如揉按照海穴(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可以激发人体肾阳,增强其蒸腾汽化体内水液的能力,使其汽化变为精微物质,尿液生成就会减少。揉按时要两侧同时进行,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每次10分钟。

  此外,前列腺疾病也可能导致夜尿增多。所以,如果确诊为前列腺疾病,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

经久不衰的秋冬滋补糖水!老祖宗传下来的,就是有道理啊!

银耳莲子羹:此款糖水秋冬必备,简单经典,经久不衰,所需不过是一点儿心思和耐心。除银耳、莲子以外,尽可凭自己喜欢添加辅料。银耳难熟,要炖出胶质才口感软糯、营养滋补。可以用高压锅炖,也可以用普通炖锅慢慢熬、焖,掌握材料加入的先后顺序,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保留主辅料的营养价值。

材料:银耳30g,莲子50g,鲜百合2朵(或干百合30g),大枣10粒,枸杞子适量,冰糖适量,清水适量(大约2000ml)

1、银耳提前充分泡发,泡个一天或隔夜,洗净去蒂,撕成小朵;

2、提前煮银耳,银耳入锅,加入足量清水,上火开始煮;大火煮开后转小火保持沸腾,煮约10分钟,关火焖30分钟;再次小火煮至沸腾10分钟,焖30分钟;第三次小火煮沸10分钟……反复直至银耳软糯出胶质(可以用高压锅,注意压煮时间,煮的太烂口感也不好)。

3、 同时,清水充分浸泡莲子;

4、 清洗浸泡大枣;

5、百合掰开花瓣洗净沥干(如果是干百合,用清水浸泡过夜),枸杞子备用;

6、银耳煮至软糯后,加入泡好洗净的莲子和大枣,煮至莲子软糯;

7、再加入百合和冰糖,煮至冰糖融化(如果是泡发的干百合,与莲子大枣一同入锅);

8、关火后加入适量洗净的枸杞子,或盛碗后直接加入洗净的枸杞子,即可。

「中医疗法」 循经取穴精准针刺治疗膝痹

膝痹多因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引起,再加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筋骨失养,不荣则痛所致。

目前,西医治疗该病效果并不理想,而针灸疗法疗效确切,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临床中发现循经取穴精准针刺对于该疾病治疗有显著效果。

一、膝痹概述

膝痹属中医“痹症”范畴,是以肌肉、筋骨、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中医学认为, 痹病首责肝脾肾亏虚, 筋骨肉失荣。

正常的步态有赖筋骨得到气血充分濡养, 肝藏血主筋, 肝血不足, 血不养筋则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肾藏精主骨, 肾精亏虚, 骨失所养, 可致腰膝酸痛;脾主四肢肌肉, 脾虚则筋肉失养, 脾主运化水湿, 脾虚痰湿停滞关节。

气虚不足血行不畅而致疲滞;卫阳不固、风寒湿之邪易乘虚而入凝着经筋脉而成“骨痹”“筋痹”早中期膝痹病属筋痹范畴, 严重变形骨关节炎属骨痹、筋痹是骨痹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骨痹是筋痹发展过程的延伸。

二、膝痹的循经取穴依据

循经取穴治疗膝痹依据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循行经过膝部的经脉如下:

  • 足阳明胃经:“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入中指内间。”

  • 足太阴脾经:“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骨内前廉。”

  • 足太阳膀胱经:“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

  • 足少阳胆经:“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

  • 足厥阴肝经:“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

三、精准针刺治疗膝痹的价值

针灸治病既要辨病性更要辨病位,针灸的辨证更要经络辨证,经络辨证就是定性诊断与定位诊断的结合,

精准针刺就是在经络辨证的基础上,通过症状,动静态功能查体,影像检查,结合手摸揣穴,明确病变部位及层次,量化针刺的角度,深度,以及针刺的手法,进而诱发什么现象抑或针感,进而解决不同的症状。

精准针刺的最终目的:以最低的干预获得最大的疗效。

精准针刺治疗膝痹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针刺治疗的靶向性,提高针刺的疗效、可复制性和安全性。

四、典型案例

患者,女,55岁,于2018年11月19日就诊。

主诉:双膝关节发凉疼痛、活动不利二年余。

病史:于2016年10月出现双膝关节发凉、疼痛、活动不利,蹲起、上下楼疼痛明显,多方医治,疗效不佳。

给予针灸结合火针治疗,通过精准针刺肾俞、维道、髀关、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解溪,改善脾经、胃经、胆经的气血运行。

具体治疗如下

1、毫针

(1)取穴:肾俞、维道、髀关、殷门、梁丘、血海、膝阳关、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解溪

(2)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快速进针,不同穴位采取不同的针刺深度和手法,尽可能产生得气感,诱发不同现象抑或针感。

TDP照射膝关节,留针30min,1日1次。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2周。

2、火针

(1)取穴:阿是穴(局部痛点)、梁丘、鹤顶、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

(2)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屈膝,针刺前置细火针于酒精灯火焰的外上1/3处,

将针身前中段加热烧红,疾进疾出,快速施针于所取的穴位上,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轻压针眼片刻。

操作过程稳、准、快。一周1次,连续治疗2周。嘱患者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

火针点刺48小时不要沾水,忌食生冷、虾、鱼等食物。毫针治疗10次,火针治疗2次,症状基本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见反复。

五、讨论

本病案采用毫针和火针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火针兼具针和灸两方面的功效,可温阳补气、温经通络、祛湿散寒、消瘀散结。

毫针针刺采用循经取穴精准针刺取得良好的疗效。重点讨论维道、髀关和血海的精准针刺。

维道,维 ,维系;道 ,通道。维道为胆经、带脉交会穴,穴属胆经交汇于带脉,带脉维系诸经以调节诸经经气 ,

既可间接调节脾、肾二经及任脉 ,益气固元 ,通阳化气 ,又可依据“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疏利循行经过膝关节部位的经脉之经气。

从解剖上看,维道位居小腹两侧,在髂前上棘前内下0.5寸,穴下解剖结构有缝匠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髂腰肌、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

在针刺维道穴时,用3寸针斜内刺进针1.5~2寸,针尖刺到腰大肌和髂肌的筋膜之间,运用震颤催气手法可引发局部肌肉的快速抽动或跳动,

即针刺对于骨骼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 提高了肌肉张力,从而达到治愈或改善局部病变及经脉循行病变的效果,

并且通过针刺维道调整腰大肌和髂肌的张力进而调整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的功能,达到改善下肢和膝关节的循环和功能;

之后将毫针提至皮下,改变针刺方向,向内下(45度)缓慢刺入,则会刺激到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的附近,

引起向下肢的麻窜感,而腰大肌、髂肌、股四头肌、缝匠肌、耻骨肌都由腰丛及股神经支配,

通过调整神经和肌肉的关系有效地改善了局部及下肢和膝关节血液循环和功能 , 使膝关节症状及下肢的麻木、凉感得到有效的缓解。

髀关穴为足阳明胃经要穴,《灵枢?经脉》指出“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

阳明胃经乃多气多血之经, 髀关可鼓动下肢气血运行, 助气下行, 气行则血行, 故可改善下肢痹阻之疾。

《会元针灸学》曰:“髀关者,髀股骨之关节也。故名髀关也。”此穴位于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交叉凹陷中。

《针灸甲乙经》其主治“膝寒痹不仁,不可屈伸”,

《针灸大成》总结其主治为“腰痛,足麻木,膝寒不仁,痿痹,股内经络急,不屈伸,小腹引喉痛”。

髀关不同针刺的深度和手法,用针尖刺到穴位的不同解剖层次,用不同手法获得不同效果,通过直刺、斜内刺、斜外刺分别调整胃经、脾经、胆经的气血运行。

从解剖上看, 髀关穴位于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处, 位于股直肌近端,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之间。

髀关穴,用3寸针直刺1~1.5寸运用震颤催气手法引发股直肌的快速抽动,向外斜刺1~1.5寸运用震颤催气手法引发阔筋膜张肌的快速抽动或跳动,向内斜刺1~1.5寸运用震颤催气手法引发缝匠肌的快速抽动或跳动。

这样的刺激,一方面可以缓解膝关节周围肌肉在炎性物质刺激下产生的痉挛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扩张局部血管、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下肢麻木及冷痛的感觉。

血海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位于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用3寸针向外斜刺1~1.2寸运用震颤催气手法引发股直肌的快速抽动,直刺1~1.2寸运用震颤催气手法引发骨内侧肌快速抽动或跳动,向内斜刺1~1.5寸运用震颤催气手法引发缝匠肌快速抽动或跳动。

这样的刺激,一方面可以缓解膝关节周围肌肉在炎性物质刺激下产生的痉挛状态,

另一方面,通过调整肌肉和神经的关系有效地改善了局部及下肢和膝关节血液循环和功能 , 使膝关节症状及下肢的麻木、凉感得到有效的缓解。

穴位有不同作用,是因为针扎到不同层次才起作用。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剂量,针灸不传之秘在于层次和手法,那么到底扎多深?针尖朝那个方向?为什么?

经络是分层次的,皮部、络脉、经别和经筋。

正所谓,明其性,用其穴,体表定穴位,穴下明结构,穴有其性,

所谓穴性,就如同药性一样,每个穴都有它的特长,也都有它的偏性,并随看机体状态和病症程度、刺激方式和刺激量、针刺深度和针刺角度及针刺手法等的变化而变化。

经络与解剖密不可分,针刺与解剖的结合,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对于针灸技术而言,针刺手法至关重要,包括进针手法,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等,行针手法和补泻手法,通过针尖到哪里,功效就到哪里,进而直观认识“穴位在哪里?

穴位多重的治疗作用,与针尖所及的层次、深度有关,与刺激的解剖部位有关!针尖所在的层次决定了穴位的作用!穴位、刺法、目的结合在一起。

穴位有不同作用,是因为针扎到不同层次和采用不同手法才起作用。临床中,同一个穴位,多种刺法会起到不同效果。

精准针刺就是通过针刺不同层次产生不同针感的结构理论,区分、确定每一种刺法的疗效,往往与针刺的深度和行针手法有关,

用针尖刺到穴位的不同解剖层次,用不同手法获得不同效果,来解决不同的病症。

扎到什么层次,调整什么结构,诱发什么现象抑或针感,进而治疗什么病症,就是所谓调形-调气-调神。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杨东魁

说说老十针

人们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补养气血,尤其是饮食和各种营养品的滋补已成为时尚,也无需特别提醒,反倒是运行气血一直以来不被人们重视。似乎吃了营养品,进行了滋补,身体就健康了。其实不然,人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风、寒、暑、湿、燥、火会对气血的运行产生影响,在社会环境中生活,喜怒忧思悲恐惊,会干扰气血正常的运行,使之偏离正常的轨道,最终导致脏腑、经脉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出现病变。那么,怎样才能让气血运行通畅不出现逆乱呢?很简单,就是“疏通经络”。

平时要注意疏通经络,因为气血运行的通道是经络,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会受阻,反过来气血运行不畅同样能堵塞经络。人体内有十二正经,八条奇经。当气血运行发生阻塞,经络不畅时,一般在瘀滞不通的地方会产生按压痛,这也就是中医说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出现这种阿是穴痛点,要及时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直到痛点消失,潜存的致病隐患就及时解决了,自然也就达到了健康养生的目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著名针灸泰斗王乐亭老前辈集一生临证经验,创立针灸疏通经络之法名曰“老十针”。这组穴位作为中央领导同志的保健治疗方法,临证用之,效果显著。

具体穴位:内关、神门、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除中脘、气海二穴位,其他四个穴位左右对称,共十针。

以针刺为佳平时按揉或拔火罐亦有效,旨在调理脏腑、疏通经路、调和气血。在此基础上还可根据病情酌配一些穴位,如心情郁结、肝气不舒时加太冲、期门;酒喝多了或油腻了加阴陵泉、丰隆;压力大、睡眠不香了加天柱、四神聪等。

通经络、行气血是有效的养生。把这种养生放在平时,一点点去积累就能把一些致病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艾灸治疗多种疾病

很多病症都要对准病灶治疗,艾灸的次序,基本是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艾灸一定要灸透,这样效果才会好。对于都是发汗的疾病,先补合谷,后刺复溜,可以发汗;先补复溜,后泻合谷可以止汗。
一、黄褐斑

(1)从大椎穴开始,最好先用一次性点刺针,在大椎穴点刺3-5下,然后放血3-5毫升后,在此艾灸治疗15-20分钟,用单眼艾灸盒即可。还可以艾灸神门和涌泉穴,把睡眠调整好了,你就会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关元穴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艾灸,时间在30分钟左右。辅助穴位可以取肾俞、命门、也是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时间在20-30分钟。艾灸取穴以中脘,神阙,天枢和足三里为主,这些穴位多以调整消化和吸收为主。用一个三眼艾灸盒和四眼艾灸盒即可涵盖这些穴位,可以艾灸30分钟。剩下就是在局部施灸10分钟左右,我们也叫阿是穴施灸。
(2)转手关节和脚关节,每天转300下。能调动全身十二条经的原穴。原穴本来就是各条经络相通的接口。这一转,堵塞不通的经络瞬间接通,有许多人表里经,子母经交接不畅,如肝胆为表里,胆经是肝经排浊气的出口,若交接不畅,浊气就会堵在肝经里,肝必会受到损害。肝经属木,心经属火,木为火之母,二者为母子关系。若两经交接受阻,必然会形成木不生火的情况,也就是所谓心脏供血不足。
  此法既能解除肝斑,自然黄褐斑,面色灰暗等诸多面子工程也可一同解决了,看来还是一粒美容神丹。前两天,已经有网友反馈此法对足寒症效果甚佳。我也推荐给了几个睡眠不好的人,反映都说有效。
(3)取穴头面部按摩蘸少许按摩油或甘油等润滑剂在头面部百会、四神聪、太阳、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承泣、迎香、颧穴位采用泻法进行按摩。以点、按、揉手法为主。每次30min,都做到面部泛红,使患者自觉面部微热感为止。
取穴拔罐嘱病人俯卧,暴露肩背部,在背部背俞穴大椎、肺俞、膈俞、心俞、肝俞、胃俞实施罐法。选用4号玻璃火罐进行闪罐,当罐体发热后迅速进行滚罐,闪罐、滚罐交替进行,穴位刺激约20~30次,然后在背部均匀涂抹液状甘油等润滑剂,实施游走罐。先从督脉推罐,往返7~10次,再沿脊柱两侧旁开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推动大椎、肺俞、膈俞、心俞、肝俞、胃俞各俞穴,吸力以病人能耐受为宜。但吸力不能太小,否则刺激量不够,达不到罐法的驱邪排毒作用。随着罐体的移动,相应脏腑的背俞穴上产生明显的罐痧,循经推罐反复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然后进行摇罐,螺旋式地上下推动往返7~10次,最后在相应的穴位上着罐,留罐6~10min。嘱病人平卧,在天突、膻中、中脘、气海、关元,着罐15~20min。每周2~3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22例均治疗2个疗程。
中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与肌体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肝郁气滞、肾精亏虚、脾虚湿阻导致阴阳不调,气血失和,气滞血瘀,经脉不畅,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而致黄褐斑。而通过火罐刺激背俞穴,起到振奋阳气[1],排毒祛湿,温经通络,舒肝解郁,促进代谢的功效;大椎穴为诸阳之会,可以除阳经之热;肺主皮毛,肺俞穴可以治疗皮肤病变;膈俞为血之会,拔罐刺激可以去除血之郁热,肝主疏泄,取肝俞穴来调整肝之疏泄失常,胃俞以泄阳明经之热。天突、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可激发经气,疏通脏腑经络使各经脉气血运行通畅,拔膻中穴、气海穴可补益心肺、养心安神、增强免疫力;中脘可调理脾胃,气海、关元可补肾强身,从而达到肾气平稳,肝脾调和治本的目的。黄褐斑好发于面颊及额头部,均为阳明经之分野,故取头面部穴位按摩以泄阳明经之热,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总之,取诸穴实施按摩、拔罐,能加强调节内分泌功能,提高正常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2],减少体内黑色素的分泌,逐步消退面部黄褐斑,促进皮肤康复。
二、隐匿性肾炎

可以艾灸腰阳关、肾俞、太溪、复溜和涌泉穴。每天一次,温和灸,每次30-50分钟。
上述穴位可以补肾益气,利水消肿。
说明:复溜本身可以益肾固表,利湿消肿;涌泉穴能交济心肾,两穴配合,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三、癌症

用艾灸可以扶正,增强免疫功能,取穴中脘、关元、膏肓、足三里。
中医管各种癌症叫癥瘕,癥瘕初是“气”产生的阶段,始是“形”产生的阶段,素是“质”产生的阶段。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从无到有,经历了无邪、有邪气、形变、质变的过程。症瘕描述的就是疾病从无形的邪气发展到了有形的积聚,并即将质变成癌岩的阶段。所以根除症瘕,其实就是防患于未然。
导致癥瘕的发生多是:情志郁结、饮食不节或外感六淫之邪等导致致病因素,以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障碍,经络阻塞,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痰凝邪毒等而发生此病。
临床表现:体内结块,固定不移,同游定处。病久面暗消瘦,纳减乏力、舌质淡紫、舌光无苔,脉细数。
治疗:扶正补虚,祛瘀排毒。
取穴:神阙、关元、足三里。
方法:用四眼盒艾灸在腹部的神阙和关元部位行大面积艾灸,每次腹部穴位大约艾灸20-30分钟,足三里用单眼艾灸盒每穴艾灸10分钟。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这样艾灸10余次后,你的机体免疫力会有一个提高,相继会带动其他症状的消失。
四、便秘

可以艾灸天枢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都是胃经的穴位,对机体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如泄泻时艾灸天枢会止泻;便秘时艾灸天枢又能通便。
五、虚证

用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治疗一段时间也会有疗效的。

六、鼻炎

迎香、印堂、太阳、和肺俞。根据自己不同的症状,在这几个穴位的基础上加减。艾灸取穴:关元穴、 足三里 、 迎香、 印堂、太阳 、合谷

方法:点燃一根艾条,从迎香穴开始,沿鼻梁上行到印堂穴,在印堂穴多停留一会,在沿眼眉到太阳穴,这样反复多次,直至灸到皮肤潮红,鼻子不是有很热的感觉,反而感觉有些凉,我认为这就是灸透了。这样的效果此时最好,基本是一次搞定。如果一次不好,第二天再来一次。

艾灸面部,最好就是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大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

肺俞穴艾灸可以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艾灸,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左右。很多人艾灸治疗鼻炎不方便加上肺俞,因为肺俞在背部,自己够不着,用艾灸盒就会方便很多。却不知肺俞在治疗鼻炎方面功不可没
七、感冒头痛

以足少阳胆经为主出现偏头痛,还有稍微的咳嗽。我就用艾灸,先灸大椎近半小时,然后艾灸太阳10分钟,又艾灸头部的完骨、头窍阴、率谷、大约一天灸了三次。
少商和商阳穴放血,又艾灸,从迎香穴到印堂穴到太阳穴,在灸百会。
咳嗽,我建议她做个穴位注射,在天突穴和肺俞穴注射鱼腥草,这种治疗很快,确对于咳嗽有很神奇的疗效。
方法:点燃一根艾条,从迎香穴开始,沿鼻梁上行到印堂穴,在印堂穴多停留一会,在沿眼眉到太阳穴,这样反复多次,直至灸到皮肤潮红,鼻子不是有很热的感觉,反而感觉有些凉,我认为这就是灸透了。这样的效果此时最好,基本是一次搞定。如果一次不好,第二天再来一次。
八、口苦

使用维生素C片,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有效。
 维生素的用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3片,放舌下含化,一般说来,轻度的口苦只要服药2~3次就可消失。即使是重的口苦症,连续服药3~4天也能解决问题。
九、痹症,畏寒怕冷

1.艾灸的方法,用艾灸来改善你的整体免疫功能,艾灸关元穴、足三里、和大椎穴,先从扶阳做起,经文中对于灸法的治疗范围和原则有着明确的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关元穴:
【穴位取法】:由脐中心至耻骨联合上缘,作为五寸,仰卧,当脐下三寸处。
【主治】:诸虚百损,四肢厥冷,六脉微细,真阳欲脱,中风脱证,失眠,奔豚,寒邪入腹,水肿腹胀,疝气,虚痨咳嗽,潮热,咯血,大小便失禁,溏泻,便秘,尿频,遗尿,遗精,阳痿,白浊,闭经,不孕,癃闭,便血,尿血,少腹瘀血等。
《医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养生灸,不仅可用于防患于未然,治未病,治未乱,抗早衰,而且亦用于治已病,治已乱。
【效能】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回阳益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疾。
2.可以采用中药熏蒸的方法
中药熏蒸又叫中药汽疗,中药导药用中药汽熏蒸人体来治疗或健身的一种外治疗法。药汽的温热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周围组织营养得以改善,药汽的温热刺激还使毛孔开放,全身出汗,让体内“邪毒”随汗排除体外,既扶元固本又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
中药熏蒸可适应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疼痛、骨刺引起的疼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骨伤后期功能恢复、银屑病、皮炎、湿疹、痤疮、硬皮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肤瘙痒症、感冒、神经衰弱、失眠、慢性肠炎、胃寒痛、肾病尿毒症等疾病。
痹症,艾灸治疗:取穴:大椎穴、身柱、肾俞、腰阳关、曲池、外关、昆仑、丘墟、太溪。
配穴:行弊加肝俞、膈腧;痛弊加关元、肾俞;着弊加足三里、阴陵泉、脾俞;热弊加大椎、曲池。
灸法:每穴用艾条悬灸5分钟,每天一到两次。还可以用艾状,每穴放2-4状,每天一到两次 。
也可选用艾灸盒温和灸,这样艾灸比较方便。
十、膝关节疼痛

可以选择艾灸盒艾灸治疗:也可以用自贴式艾粒直接放在疼痛部位或感传点艾灸治疗。
1、艾灸盒治疗: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或自己手拿两根艾条在疼痛或肿胀的部位开始艾灸,在膝关节周围和局部压痛点和肾俞穴等部位。如果有热感或微热感并能顺着经络感传,并向四周扩散,这是气至而有效。并观察气至点是否有感传?是否有接续的感传。
肾俞穴,用两根艾条分别在双肾俞穴施灸,患者可感觉热感向四周扩散并传至下肢,部分患者可感觉传至膝关节。若感传不能达到膝关节,可以再点燃一根艾条放在所感传到的远端接续感传。以膝关节,肾俞为主要艾灸穴位,并观察感传路线,做好接续感传。
2、用自贴式灸粒,把两个或三个自贴式灸粒直接贴在疼痛点或肿胀部位,一次性点燃,每次联系艾灸2-3次。在肾俞穴也是这样的。
感传的性质,判断以温热,酸、麻、胀、凉等
3、对于艾灸的施灸部位,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疼痛部位为腧穴,这就是以痛为输或以感传为腧、或以 温热,酸、麻、胀、凉等为腧,为艾灸点。艾灸不一定要求穴位准确,主要是有感传,就是我们针灸所说的气至而有效,艾灸也是,有这些感觉也是气至而有效。
4、艾灸后最好按摩患处或顺着经络按摩,每个人的不适感都不同,这些要根据自己的不适,按摩腿部的足三阳或足三阴的经络。
十一、失眠

艾灸涌泉穴。还可以艾灸肓募穴,用隔姜灸的方法,每次艾灸5-10状。主要调和阴阳,安神健脑。
肓募穴位于腹中,为脏腑气交通的重要穴位,灸此穴能调和脏腑气血,故可治疗失眠。
“八字治疗法”中的八个字是:“阴阳、相对、平衡、反应”。
“八字治疗法” 中所说的“阴阳”有三个层次的概念:
1)方位概念;
2)生物电的概念;
3)人体的阴阳总概念。
现仅就方位的概念作一说明:
A 上阳下阴
B 背阳腹阴(即后阳前阴)
C 左阳右阴
D 外阳内阴
E 四肢中,手掌连胳膊肚面为阴,足背顺连腿前为阴,反之为阳。
以上方位阴阳的论述均可在内经中找到出处,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有云:“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相对”的总原则是“阴病阳治、阳病阴治”,分述如下:
A 上病下取
B 下病上取
C 左病右取
D 右病左取
E 后病前取
F 前病后取
G 内病外取
在“八字治疗法”中,病点与治疗点之间必须同本体的中心点是一个垂直线。无论是一个椭圆体还是一个长方体,在本体总面积中,必须形成一个1/2的平衡相等的各半面积。
在“八字治疗法”中,在找准基本平衡点后,在基本平衡点处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洗,即可出现不规则的红点或红块状,它就是“八字治疗法”的反应区或反应点。在这些反应点或反应区最明显的中间施针,就可以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反应”在“八字治疗法”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一般只要定位准确,刺激适当,往往效如桴鼓。

国医大师程莘农的“穴药”养生经:一根银针,能抵一剂良方专家小传
      程莘农,1921年生,著名针灸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副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经络临床研究室、教学研究室主任。擅长中医针灸治疗多种疑难杂症,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针灸泰斗程莘农先生今年已94岁高龄,在他的毕生总结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穴药同源”的思想了。他认为,人体的穴位都有各自的特性,与中药的属性本相通,只要找对穴位和正确的方法进行刺激,就往往能收到与内服中药相似的功效。近日程莘农先生嫡孙、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程凯教授,听他分享爷爷的“穴药”养生经。
用穴如用药
      程莘农先生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在其父影响下熟读医书,年轻时跟随温病大家陆慕韩学习中医内科,对中药药性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后又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跟随江南针灸名家李春熙、孙晏如等学习针灸,开始了从“用药”到“用针”的转折。正是由于对药性和穴性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程老才能将穴位处方与中药处方融会贯通,总结出“穴药同源”的思想。
      程莘农总结说,用穴如用药,两者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对证选取适当的穴位,可以辅助甚至替代药物治疗。比如足三里穴能健脾益气,功效类似中药白术;列缺穴能宣肺止咳,功效类似中药桔梗、杏仁;风池穴能疏散外风、平熄内风,功效类似中药防风、钩藤。穴位治疗还能避免药物副作用,具有功能多样、双向调节的特点。比如,关元穴补气的作用类似人参,但又能行气活血化瘀,对妇科月经病有很好的疗效,与人参相比还有泻的作用,可以避免大补上火。
      中药有方剂配伍,针灸也一样,要讲究穴位配伍,分清主穴、配穴。按照穴位配伍原则,程老还总结出许多与中成药功效相当的“穴位方”,例如:用百会穴(功似升麻、柴胡)、关元穴(功似人参)、气海穴(功似黄芪)、足三里穴(功似白术)组成身体自带的“补中益气汤”;用太溪穴(功似熟地黄)、太冲穴(功似山茱萸)、太白穴(功似山药)、然谷穴(功似泽泻)、行间穴(功似丹皮)、大都穴(功似茯苓)组成身体自带的“六味地黄丸”等。多年的针灸临床经验使程莘农在中风、半身不遂、月经病、慢性咽炎、面神经麻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几十种疾病中颇有心得。
      程老非常重视临床,除重要会议外,每日上午都必参加门诊,忙时一上午诊疗病人达七八十人之多。曾经有一位印度女士,患三叉神经痛17年,自己开了三家医院,用了不少西药都不能止痛,程莘农为她针灸治疗20次就完全止痛了,三年后,这位女士还邀请程莘农去印度为其训练了12名针灸医师。另有巴西大使夫人患急性坐骨神经痛,不能起床,程老为其针治三次后,痛立止,下床自如。
      针灸也要对证。程莘农在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力求避免和减少误诊,常把不宜单纯用针灸治疗的病人介绍给别的专家。例如,他曾治疗偏头痛患者,为其针治10次后,还没能止痛,于是建议患者到另一医院检查。半年后该患者特意前来向程老致谢,说他去那家医院检查,原来是“听神经瘤”,当即住院并手术,现已痊愈。幸亏程老的推荐,才没延误治疗。
晨起“拿五经”
      程莘农在九十高龄时,仍精神矍铄,记忆力惊人,被戏称为活的“中医历史书”。“爷爷每天晨起都有一个习惯性动作,那就是梳头。请教了之后,才明白这里面大有玄机”。程凯说:“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人体所有阳经都上达于头部,所有阴经也都通过经别上行于头部,常梳头能疏通经络,增强血液循环,改善颅内营养,起到醒脑提神和养脑安神的作用,既可以让白天精神旺盛,又可以让晚上睡眠安稳。爷爷梳头可不用梳子,而是用手,也不是普通的梳法,而是'拿五经’:用五指分别点按头部正中间的督脉,和两旁的膀胱经、胆经。”
      “拿五经”的具体方法是:单手五指张开,分别置于前发际督脉、膀胱经、胆经的循行线上(中指位于头部正中督脉上,食指、无名指位于头部正中与额角之间内1/3处的膀胱经上,拇指与小指位于头部正中与额角之间外1/3的胆经线上),五指指尖立起,用力点按5~10秒,再原地揉一会儿,然后指尖放松,沿经络向后移动半厘米距离,再次点按。如此反复点按,从前发际一直点按到头部颅底为一次,每天点20~30次,坚持多年。这也使得程老虽然睡眠很少,却始终精神不减。
百会:一窍开而百窍开
      程莘农扎针有个特点,就是多从头顶扎起,往往第一个扎的穴位就是百会穴,成为了程氏针灸的独特经验。百会位于头顶正中,可以说是人体阳气最充盛的部位。阳气具有充养髓海(脑为髓海)的功能,百会穴对于调节神志以及全身功能状态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一窍开而百窍开”,通过刺激百会穴,可以调动人体百脉,使身体经络气血做好充分准备,将后续穴位治疗的效果放大到极致。同时有助于让患者安静下来,消除针刺的恐惧感和不适感。
      但是,百会是个极为特殊的地方,千万不能乱按,否则可能导致气血紊乱。有些人喜欢在理发店做头部按摩,不分穴位乱按一气,对本来血压就偏高的人来说,很有可能因为重按了百会而导致气血逆流,出现血压升高、头晕目眩的症状。在推拿手法中,轻刺激为补、为通,重刺激为泻、为滞。百会是经络气血运行的重要交通要道,宜通不宜堵。因此,除了在治疗前对这里进行轻刺激外,还可以采用“拿五经”的方法,通过刺激相关经脉来使气血畅通,从而间接刺激百会,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此外,温灸百会也是不错的方法,可以升阳固脱,对体质虚弱引起的胃下垂、脱肛、泄泻等症都有较好的改善。
调理丹田,心平气和
      程莘农的日常生活颇为简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床一桌一电视,两椅两窗两书画,三面书墙三把针”,足矣。他性格豁达,爱好广泛,自幼随父练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还常用京剧唱腔改唱经穴歌,学习生活都自得其乐。程老总结了三个原则,一是不生气,二是不吃饱,三是不轻易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养生没有什么秘诀,我除了上下班走路,平时也几乎不健身。其实儿女孝顺、家庭和睦比什么都好。只有心情舒畅了,全身经络气血才能通畅。”程莘农说。
      现代人压力大,很容易气机不畅,程老对此有专门的法宝,就是调理“丹田”。人体有三个丹田,分别是上丹田(两眉中心的印堂穴)、中丹田(两乳中心的膻中穴)和下丹田(脐下3寸的关元穴)。三个丹田对于气机的通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印堂穴是治疗失眠、鼻炎、肩周炎的常用穴位,常用温灸法或按摩法来进行刺激,按摩时用食指和拇指按住印堂穴,轻轻旋转揉动。膻中穴又被称为“气会”,是肺部呼吸之气和脾胃水谷之气会聚的地方,将双手合十置于胸前,用双掌的大鱼际侧面上下摩擦膻中,可以有效缓解慢性咽炎、心胸憋闷、脾胃不和、乳腺增生等症状。关元穴是长寿保健的要穴,一般的保养方法是温灸法,也可双手交叠用掌心按揉,起到疏理气机、强身健体的作用。
      此外,人活着离不开食物,程老平日粗茶淡饭,从不挑食,但遵循不饿不吃、不温不吃、不专心不吃的原则,因为食物与人体都有灵性,应当专心享受美食、心平气和,这样才能充分吸收食物的营养,起到化生气血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拔罐 病好一半
针灸的门道
腰痛的简易针灸疗法
孟维礼中医世家针灸止痛十二法辑要
[刘观涛原创]难于上青天:开发“针灸(艾灸)入门精品课”纪实
针灸手法的临床体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