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70

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时候,那个年代物资短缺,很多的生活用品都需要从国外引进,依赖于进口。所以当年很多人就已经习惯了,把很多进口商品前面都会加个“洋”字。这些物件也带给一代人永远的记忆。

今天海燕就和大家一起回忆回忆那些曾经带有“洋”字的老物件吧,有些物件今天还有有些叫法还带“洋”字。看看这些物件有没有你曾经使用过的?

第一个物件:洋蜡

洋蜡也就是现在的蜡烛,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习惯把蜡烛叫洋蜡。包括海燕我也习惯叫洋蜡。洋蜡在七十年代甚至是八十年代的时候用的也是比较多的。当年虽然农村已经通电了,但是那个年代也会经常停电,刮风也会停电,下雨也会停电,所以,蜡烛也是我们农村必备的物件了。也清晰地记得儿时的点蜡烛的时候,全家人围着蜡烛而坐。然后拽下一根头发来烧。

第二个物件:洋油灯

洋油灯也就是家用煤油灯。因为当时的我们还有自己的煤油,煤油都是依靠进口的。所以当年的煤油灯也被称之为洋油灯。在过去农村六七十年代,用火柴是非常普遍的

第三个物件:洋火

洋火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洋火就是我们常用的火柴,在过去我们自己是不能生产火柴的,这个物件也是从外面引进回来的,所以那个年代称之为洋火。火柴是用木头做的。后来有了打火机之后,火柴就被打火机取代了。火柴就慢慢退出了舞台。

第四个物件:洋车子

“洋车子”即自行车 又叫脚踏车,那个年代的自行车是从国外传到中国的。后来我们生产了第一辆永久和凤凰牌自行车之后,我们就把“洋车子”叫自行车或者脚踏车。仍然使用很普遍。城市主要道路边还放有公用自行车。

第五个物件:洋钉

洋钉其实就是铁钉,当年洋钉都是需要从进口。洋钉的叫法现在还有很多人这么叫,还没有改过来,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其实从洋钉的外形来开,生产工艺并不难,但是可以看出我们的生产力落后。

第六个物件:洋胰子

“洋胰子”这东西估计80后大都不知道,洋胰子就是我们现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香皂,这个也是从外面传入的。我还记得小时候,有的小贩走街串巷吆喝着,一毛钱一块,洗头洗脸洗澡等等都能用到。“洋胰子”则是香皂的当年的叫法。

第七物件:洋锹

洋锹就是现在的铁锹,是农村用来挖土,挖沟渠等农业工具。我想很多90后没见过吧。这个物件在我们农村比较常见,家家都要必备的农业用具,铁锹的用途非常的广泛。

第八个物件:洋铁壶

洋铁壶,就是我生活中用来烧水的铁壶。用镀锌板做成的水壶,上世纪50年代前全是进口的,过去有“小炉匠”,沿街喊叫“焊洋铁壶啦”。

第九个物件:洋葱

据说洋葱是从外国传到我们这的,具体是什么时候传来的我们不去考证,主要我们来说洋葱在我们现在生活中还这样叫。

第十个物件:你们知道西红柿在过去有一种“洋”的叫法,你们知道吗?我想很多的年轻人都叫不出来。

对了海燕还想了,洋灰也就是水泥,刚开始的时候是用那种纸袋子包装的;我们这里把那种纸叫牛皮纸!但在40、50、60、70、后一代人眼中,这些带“洋”字的物件,留给我们这些人满满的回忆,虽然我们回不到过去,那是儿时的记忆,却记忆犹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七十年代,名字含“洋”的21种物品,满满都是回忆,你认识吗?
爷爷奶奶们用过的12种洋物件,有多少人见过,满满的回忆,认识吗
盘点上海言话里带“洋”字的词语
三四十年前供销社曾卖过的41种生活日用杂货,全见过的都已经老咯
五十年前回忆,名字含“洋”的23种物件,满满的回忆,你还记得吗
老物件:80年代农村的7种工具,用过5种的人都老了,全是童年的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