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邂逅阆中
userphoto

2023.07.13 重庆

关注

疫中三年,人几乎呆傻了。中国报业协会组织南充年会,急匆匆案牍中抽身赶赴。落地重庆,接到川味浓郁的接站电话:“您换乘高铁或大巴,我们阆中站等您。”阆中?那个在央视教我们读“Lang”的阆中吗?那个与丽江、平遥、徽州并称的四大历史文化古城吗?久涩滞缓的心,一下子欢欣又忐忑,猝然面对一场生命中的盛大相逢,甚至有些措手不及。

从没想过,与这座被奉为“文都”的川北古城,会这样惊喜交集。我屏息敛眉,怀着朝圣之心迈入这座城廓,似乎一步穿越两千多年的氤氲岁月。“春节之城、风水之城、要塞之城、状元之城、将军之城……”朝代更迭中的刀光剑影,推背图里的玄奥深妙,兵家津要的一夫当关,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之艰,文脉传承的万世绵延,山水烟雨的自然之妙,人间烟火的宁静祥和……在这里,无痕的奇妙融合,仿佛就是一部煌煌然缩略版的古今中国史。

下榻的地方,叫做“落下闳酒店”。落下闳者,时奉“春节老人”。当下集文化之大成的春节之化,其源头竟然就来自阆中。古时帝王继位,为庆祝登基或显权威,常自制历法,将登基之日当作新年肇始,元日便成了一个“变日”。如商代的“年”是十二月初一,周代的“年”是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孟冬为正月,以十月初一为元日……于是四季混乱,农事失序,出现了“朔晦见日,弦望亏满”的怪象,天象大乱,导致灾祸频仍。汉武帝时,阆中人落下闳,创制了《太初历》,确立以每年的正月初一为岁首,到冬季十二月底为岁末,使政治年度与自然的节律统一起来,沿承至今。当汉武帝要给落下闳加官进爵时,他却坚辞不受归隐故里,将满腹独步天下的天文历算悉数传授给此道后生。两千多年来,落下闳的《太初历》紧密影响着中国和世界。2004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将一颗国际永久性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中国人则尊这位春节文化的创始者为“春节先圣”,阆中获批“中国春节文化之乡”。无论如何归隐,福惠于世者,世人自万世相惜。

一直懵懵懂懂。少读《红楼梦》读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模糊只觉“阆苑”当是神仙会所,却不知道曹雪芹笔下胸中所谓“阆苑”,原来就代指阆中。阆字较生僻。最早见于《管子·度地》“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阆,门高也,从门”;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介绍阆中“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更早的蜀汉谯周《巴记》说“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新华字典》注释更简:阆,用于地名,现为四川省阆中市。阆中四面环山,三面环水,水在山中,城在水中央,恰是天工神手描绘的天赐之城。我猜想,仁爱天下的造物主,偶尔也是会有些私心的,阆中,应该就是他给自己留下的通达天上人间的交汇之处吧?《辞海》解释“阆苑”说“天有瑶池,地有阆苑”; 《集仙录》语“西王母所住宫阙,在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阆中,恰有十二楼和“八仙洞”等作印。再猜一步,阆中成为人祖华胥孕育伏羲繁洐炎黄子孙绵延后世的发源地,由此开启人间烟火,应该有他独特的时空密码吧?

选中阆中的人可不止一个。《推背图》的作者袁天罡和李淳风,是世界上最早将风分为八级的人,是我们喟叹神秘神奇神圣,通晓天机预知未来的人。他们奉皇帝之命来阆中观天象,结果一来就不想走了,甚至连官也不要了,选在阆中天宫乡终老,安眠。“此物只应天上有,偶来人间慰凡人”。使命完成,在阆中根落魂升。

阆中的不可思议之处,还在于他的文化。在这方地理绝对意义的偏远之地,却文风鼎盛,尚文好学。在科举年代,这一方小城,出过116名进士,402名举人,4名状元,须知整个四川状元才19名!“蜀中人物,惟阆为盛,科名之盛,甲于天下”。阆中天文易学风水文脉常在常青,独享天机。据传阆中古城山川龙虎交会及阴阳和合之地,高起奎星楼。不知是奎星楼点化了这方风水,还是这方风水造化了人,使阆中文脉驰而不息。目前仍保存完好的川北道贡院,充分体现了这方水土对文脉的敬崇,是中国现存的四大贡院遗址之一。

南充是中国报业协会延安新闻学院的教学基地。我们这次活动分课堂学习和实地教学。实地教学的地点,一处是川北道署廉政教育基地,一处是贡院科举教育基地,一处汉桓侯祠忠义教育基地,还有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与之前所去景点游山玩水看风景不同,与嘻笑嗔戏的斗乐游玩不同,也与严肃单调的宣教灌输不同,阆中教育基地创造性的将讲解微型党课化,将党课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无缝隙糅合,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古代的政德,在廉政教育基地川北道署的文化内涵中有充分的体现。这是全国现存两处道台衙门之一,比建于光绪年间管理边防事务的哈尔滨道台渊源更早,管辖更宽。无比惊喜的是,在这里,我遇见了寿光老乡:李鋐。他嘉庆年(1796)任川北道员,时逢白莲教暴动,他综理军务,召募乡勇,分派堵御,又随大营筹办粮饷。后升任山西按察使,广西布政使,两度代理巡抚之职,年老授顺天府尹,晚年辞官。他的清誉能耐,使我这个200多年后的乡人颇感荣耀,敬之膜之。

而忠义教育基地汉桓侯祠,更让我久伫祠前思旧事。陈寿的父亲专为供其读书而建“万卷楼”,使其历时十余间写成的《三国志》,罗贯中又使“忠孝节义”的三国文化成为国人融入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那个“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的文学人物猛张飞,因在阆中镇守七年,保境安民,对君忠对民义,阆中百姓自发为建造了张飞冢,并塑起了国内惟一一座文身帝王像。可爱的是,百姓们怕忠义的张飞面对大哥尴尬,就在帝王金身塑像上又让他手持笏板,这样看起来奇葩怪异的君臣一体之身,应是阆中百姓对张飞极致的爱戴了。“虎臣良牧”,短短7年的时光,在一方百姓心中成为一方守护之神,建庙立祠塑像享万世香火。并再三佐证张飞不是一个粗人,而是一个文武全才的儒将,善书法工仕女图。在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南津关渡,面对滔滔而下的嘉陵江水,我想,昔日的金戈铁马换来今日的灯火阑珊,百姓怎样夸赞都是可以理解的。雍正《四川通志》评价说:“蜀汉张飞以车骑将军守阆中,有保障功”。文学人物与历史人物,如此奇妙的碰撞。人以文传,文以人传,于是有了不朽之笔不朽之人。

阆中的阴阳之道,文武之气,就是这样的纵横交错,刚柔并济。建国以来,这个小城就出过10位将军。剑胆琴心,光照日月。

天顾神眷,文韬武略。似乎那千秋绵延的“天人合德”之道在阆中这里最能得到最直接的呼应。人文源于天文,天文源于自然。天得道而清明,地得道而宁静,人得道而朴厚,河谷得道而充盈,万物得道而生长。

亦难怪,杜甫、卢伦、李商隐、颜真卿、吴道子、元稹、吕洞宾、欧阳修、陆游、张之洞等赫赫大家,都曾在阆中这个并不大的地方留下闪闪烁烁的图文。因小学课本所学,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习惯出口成诵,但我们并不太知道的是,以写实主义著称让我们直面惨淡人生的杜甫,却不吝把他笔下为数不多寥寥所稀的赞美,无限洋溢地给了阆中:

《阆水歌》

唐·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

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

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

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

阆州城南天下稀!

感慨国家将文化与旅游两线合一,感慨国家历史文化古城之评选之精准。阆中,中国文脉的根与魂栖息绵延之地。每一块砖瓦每一缕风,值得一读再读。

桑爱梅

责任编辑:王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馨的阆中
阆中:风水古城 处处有三国
古城阆中:山水秀丽,人杰地灵
阆中古城,保宁醋和张飞牛肉的发源地,杜甫称赞此地风景天下罕见
川北行:阆中古城印象
第一次来四川阆中旅行,这几个古迹值得打卡,建议提前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