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鲜族长鼓舞是身挎长鼓表演的道具舞蹈
    长鼓起源于中国的宋代,后来流传到朝鲜半岛,成为朝鲜民族音乐的主要打击乐器。长鼓在朝鲜族音乐和舞蹈中起着重要作用。长鼓形状是两头粗、中间细,左边鼓筒直径比右边鼓筒直径大1厘米,右边鼓皮薄,左边鼓皮厚。古代的长鼓,用獐皮做左边的厚鼓皮,用狗皮做右边的薄鼓皮,鼓筒李兰英摄影采用木材或多层纸、薄铁等材料制成。
 
    长鼓舞,朝鲜族和苗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在敦煌北魏(公元386 ~534年)壁画申,已有类似长鼓的击鼓舞乐图。朝鲜族长鼓舞, 多为女子表演。舞蹈时由舞者将长鼓挎身前,左手拍鼓面,有手 持一细竹鼓鞭敲击鼓面,边击边舞,十分优美。 我国湖南、广东、广西的苗族、瑶族也很喜欢长鼓舞。舞者一 般左手横握小长鼓中间,上下翻转舞动,右手随之拍击鼓面,也 有男舞者将大长鼓系在身前,双手边击鼓,边舞动。一般打法分 “文长鼓”、“武长鼓”两种,前者动作柔和;后者动作粗狙,多表现 劳动生活。

    长鼓的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

    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一体,高度协调统一。舞蹈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建国发后,长鼓舞久经朝鲜族舞蹈家们的精心改编,增进了新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使这一艺术形式日趋完善。

    长鼓瑶语叫“汪嘟”,约4尺长,两头大,中间小,呈喇叭形。鼓身用沙桐木制成。两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为鼓面。舞时横挂在腰间,右手五指并拢,以掌拍鼓。发出“比”声;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发出“冬”音。 这样有节奏地连续击拍,便发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声音。

    长鼓舞是身挎长鼓表演的道具舞蹈,男女均可表演。女性长鼓舞风格优雅;男性长鼓舞风格潇洒、活跃。此舞来源于农乐舞中的单人表演, 经演变后,成为独舞、双人舞和群舞。所用长鼓两端鼓面分别为高、低不同音色,舞者两手同时击打出各种不同节奏的鼓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朝鲜族长鼓舞:典雅飘逸的打击乐
《舞蹈艺术欣赏》教案(5)中国民族民间舞---朝鲜族舞蹈
朝鲜族舞蹈《长鼓舞》
朝鲜族舞蹈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和跳法特点 当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网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大全
以鼓作舞——详解独具特色的各民族鼓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