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是被情绪控制?其实生活中90%的烦恼都是自找的

文/杨

晨起,仍旧带着困乏,心无杂念地为自己过一遍洗漱换衣流程。

“我上班去了。”声音在蒙眬静谧的空气中荡开,蹬蹬蹬下了楼。

出门,开始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

看到以上三句话,你能想到什么?

不就是起床,和家人照面以及出门嘛。但,它们勾勒出每一个人一生要联结的所有人。

有位作家曾说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只有三种:你和自己、你和亲近的人,比如父母、伴侣,还有你和日常交集者,比如超市导购、早餐摊贩、同事。

这种好似人际关系的“三段论”,简约得像数学公式一样规整,一下子,我们的生活突然明朗起来。当我们心平气和时,觉得真的就是这么回事。一点不复杂,仿佛完全可以掌控。

可是,为什么我们却总是滚在人际的漩涡中,永远无法自在地呼吸畅游。人际关系就像一堵穿不过的墙,常常让我们感到深深的无力。我们无法与自己和解,也难以与人真正地达成理解

生活中90%的烦恼都是自找的

先说我们自己。有一条著名的人性法则,叫费斯汀格法则。它说,生活中90%的烦恼,都是你对10%事件的反应所带来的。

就是说,大多时候我们都在庸人自扰,应该没人否认吧。

我们为一个人的恶劣态度感到憋屈,为他人的一句评论悬上一整天的心,为没上好学校烦恼,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伤神,为一段不如意的感情难过......我们一直担忧所有的求而不得。然后愚蠢又稚气地叹息一切不如意。

更重要的是,我们常感觉无法自处,一个人待着就像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充满不安

有很多很多次,我也一样为已发生和未知的一切担忧到——啊,生活要怎么过下去呢。实在太煎熬了。

可是,生活仍然要继续不是吗?如果继续,那么那些已发生的事无法逆转,未知的事还未到来。此时,担心是世界上最无用又最可笑的事。

每每恐惧和无力时,我都会祭出孔子先生的“尽人事,听天命”——改变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

对我而言,这招真的很有用。就一瞬间,我与自己和解,赋予自己新的勇气和力量,去接纳现在,迎接未知。

与人冲突,实在是一件头疼的事

和自己相处,面对的是自己,冲突和挣扎都是一个人,我们不必为他人头疼。但人活着,避免不了日常与人交集。这实在是一件头疼的事。

那天,我们策划的广告在最后期限终于完成。“叮”突然上司发的信息从我的电脑弹出。

“标语太夸张,不行,记得和你说过。”

“???没有啊。而且确认定稿时,你说由另一位负责人审核的。”

一来二去解释反馈,最后的问题是,反正他认为不能用这个标语。

火气直冲头顶,那时我的感受是:一,前期你自己传达由他人确认,二,为什么到最后关头说不行,三,我认为内容并不算夸张,毕竟营销广告本身就带有这种属性。

“怎么会不算夸张呢,明显不能用,不需要别人提出问题,这是基本的认知吧。”他据理力争。

“什么叫明显嘛,它并不触及广告禁语的范围,怎么能说基本认知呢......”

气恼之极的我,忘了虽然是他此前未再次确认,但现状就是有歧义,必须做出调整,而且对于夸张的词,我也本应该做再次确认,之前却没有意识到。

况且,眼下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最后的效果。至于其他的事,是否可以之后再优化?

可是当时的我,只是陷入了不满、冲突和对抗。

然后,以语言为利器,我们又大战几回合,仍旧争执不下,谁也没说服谁。

最后,我改还不行么。但是带着强烈的不满情绪。

直到冷静下来,事后诸葛才发挥效用:这一场沟通,原本可以顺畅,却变成了伤肝动气的战争。何至于此!

如果我好好表达不同意见,如果我平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我能控制好情绪,做到真正地就事论事,如果一开始我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定会后悔,在觉得会伤感情之前及时停止......可惜,现在从头到脚充满懊悔!

躲过全世界的外人,也躲不过你爱的人

有人说,那些什么职场、社交、日常生活里的人这样难相处,老子不干了,离你们远远的,我自个过!

姑且不说这是气话,如果一个人真的可以极端地极少与外界接触,试图避开和外人相处的种种不快,那么,你亲近的人呢?

你的伴侣,父母,子女,这些关系,大多人至少占一样。假若和这些人沟通不畅,冲突不断,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幸福起来。

悲哀的是,这是生活中常发生的事

之前,在一个培训课上,听到小敏分享自己和母亲的故事,觉得不可思议又让人唏嘘。

从小到大,小敏的妈妈对她管教很严,什么都要替她做决定,上什么学校,学什么兴趣班,和什么朋友一块儿玩。

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她谈了男朋友,她的妈妈知道后,私自去了解了男孩的各方面背景。她把小敏唤回家,斩钉截铁地说,我不同意你们在一起,赶紧分了,不然你会后悔的。

对小敏来说,凭什么长大了,有了工作,还得什么事都听你的。她针锋相对地拒绝了母亲的要求。

看到女儿不妥协,妈妈放狠话说,你不分,就断决母女关系。

好啊,硬碰硬,谁怕谁!小敏愤怒地离家出走,搬去和男友住。不久后,她从家里偷出户口本,去登记结了婚。

其实,那时小敏已经发现男孩不适合自己了。可是,面对母亲的强硬,她说,“如果我那时就分手,不就又被她控制了吗?无论如何,我都要证明我长大了,要决定自己的事。”

就这样,小敏一年后离了婚。她妈妈说,你看,当初跟你说分手就不听!其实,妈妈也替女儿伤心。

而小敏赌气回道,不就是离一次婚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实上,她很难过,但就是不服气,不想让妈妈看到自己的后悔和脆弱。

本该亲密和充满爱的母女俩,因为无法好好沟通,每次对话都像是一场战争的博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终究是两败俱伤

不只亲子关系,还有我们和伴侣的相处,也到处布满荆棘。

我曾一度以为像是笑话般的夫妻离婚事件,直到身边的人遇到相同的经历,才知道竟是真的。

说是一对夫妻每天都为牙膏是从中间挤,还是从尾巴往上挤而争吵,一方说,你怎么那么烦,我爱怎么挤就怎么挤;另一方怼道,挤个牙膏都乱七八糟的,还有什么事能干得好!

一个挤牙膏最后上升到,你到底爱不爱我,你为什会那么难相处,你为什么就不能妥协,凭什么是我迁就你?!

沟通越来越不顺畅,情绪一次次爆发,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多,最后他们只能分道扬镳

相聚容易相处难,但它有方法

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因为一个小小的沟通问题,引发大矛盾,导致悲剧收场,令人扼腕。

你是否和我一样,时常感叹,为什么人在意见分歧时好好对话那么难。

无论倾听、认同,或者想出一个折衷的方法,再或友好地一起面对解决,几乎没一样顺利。

可我们往往拥有共同的初衷,或者为了对方好,或者并非出于私利的谋取。

即使这样,我们的情绪还是不由自主地陷入冲突而不能自拔。

印度哲学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说,一块石头就能够改变河流的方向。正如我们在每场对话中,常因为一句话,就会把冲突升级,一发不可收拾。

而我们也知道,如果擅长控制情绪,把握对方的心理,也可能仅用一句话,就会产生奇效,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

是的,我们都知道,这需要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烦恼也有真假,如何区分真假烦恼?
早安心语151116:情绪可以控制,但眼泪不会说谎
告诉你一个秘密,一个真正厉害的人,是不生情绪,心不起波澜,允许和接纳一切的发生。
“妈妈,有人打我!”,比“打回去”更好的回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