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现代医学的专业背景,没有经过全国通行的医师执业考试,凭着祖传医术和经验摸索行医,与现代医学背道而驰,这些是对民间中医的真实写照,而这一系列的写照,在不觉间道出了民间中医的尴尬处境。
民间中医的尴尬,与执业医师法息息相关。因为自执业医师法施行之后,想要获得执业资格必须参加资格考试,可参加考试的必要条件便是具备医学本科、专科或中专学历,这让民间中医想要获取执业资格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尽然对于民间中医的窘境,国家并没有没有视若无睹,先后于2007年和2010年,出台了《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和《将农村具有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方案》,可效果并不显著。
难道民间中医的尴尬处境将会这样一成不变吗?如今看来,显然并不是这样。《中医药法》的正式实施,为民间中医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而这份希望的寄托便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域解读:考执业医师的途径: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中医专长。
师承由原来的3年增长为5年,并且由指导老师之外的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不是要跟两位老师),同时取消了对原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要求。
确有专长的报名条件由“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5年以上”调整为“具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时间活动满五年或者《中医药法》实施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
原来是技能+笔试,新政实行后改为专家答辩+技能。考核专家应当对参加考核者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点考核其安全风险意识、相关知识及防范措施。
考核方法应该说更加科学。但是与之前相比,是难了还是容易了?有句话叫难者不会,会者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