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健在,年味永恒

每到过年, 时常会听到很多人在吐槽“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感觉了”,难道真的是时代悄然发生了变化而带走了年味?其实不然,“年”还是那个年,“味”还是那道味,变的只是你自己罢了。

年——中国年——是我们中国人最好的节日!

春节就像春晚一样,依然健在,不是年味越来越淡,而是人味越来越少。

人总说“回不去的是故乡”,其实,并非故乡从此消失,不复存在。故乡一直都在那里,而是你已经变了,变得十分矫情,只想着去永远到不了的远方。最终,你一直在过去的故乡与未来的远方之间徘徊——这大概就是现代人的“囚徒困境”。

年之意义所在,就是约定俗成,将每个中国人拉回故乡,推进人伦序齿之中的仪式,进行一次人间亲情的年度洗礼。正因为如此,年味是中国人的公众记忆,是把大众情感和个人情感寄托在仪式性行为上。

在这个仪式中,不仅在于物质的充裕、仪式的繁复,还在于生活中一段穷讲究,折腾的劲儿,在于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之间努力维持真诚和友善,在于渐行渐远的某种理想主义的价值观里。

赋予意义后的年,是中国人最有仪式感的节日。大家忙碌了一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聚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这就是年味儿,就是一整年最好的回报。

特别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过年,是人们在一年漫长的困顿之后,为数不多的奢侈时刻,也是为期不长的温馨时刻。一家人披红挂彩一身新衣,杀猪宰鸡一桌好菜,尊老爱幼一家和气……所以,儿时的我们谁都想天天都过年的,所以,很多人在外再远,也要回家过年。

在儿时,我们还是过年的主角,穿新衣、收红包、放鞭炮……除夕守夜,初一拜年,初二去外婆家——这不可动摇的传统过年“三件套”。然后从初三开始就是走亲访友……一个家族的血缘、地缘、社缘就是这么维系着,看似多余,却让你能时刻感受到自己是树状结构中的一员,人与人之间是紧密相联的。

正因为如此,在城市中学习、工作的我们,已经适应原子状态的孤独生活,却在春节中无法成为孤岛,被人情往来的“轰炸”搞得浑身不自在,一下子惶然不知所措。

而这种不知所措恰恰说明我们不单单只有自己一个人。这种感受其实才是年的正确感受——亲情才是中国的信仰,年是一场亲情的朝圣

正是在这样五味杂陈的过年仪式中,我们年复一年,不少人终于长大成人,乃至两鬓染霜,慢慢成为过年的配角,甚至开始要努力营造过年的气氛了。

就像我,年夜饭的任务也从我父亲手中接过了勺,这只是复原记忆中的仪式化行动,并且传递给自己的子女们。

这就是传统力量。

这股力量是无形而巨大,流入了我们的血液,拓进了我们的记忆深处,但只要轻轻一触碰,就像过电影一般,一幕幕闪现在眼前,历历在目,这就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年轮”。

年味儿没变,变的只是人味儿。

随着我们身上的“年轮”日愈增多,我们烦恼越来越多,离家也越来越远,就像小时候我们觉得可以自觉拯救世界,现在发现整个世界都拯救不了自己——或许慢慢明白自己才是“有限之物” ,开始对故乡和亲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是这种成长,让回家过年才变得别有一番滋味——或许是“离家方知亲情贵”的感恩;或许是“近乡情更怯”的矜持;或许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焦虑……这也是年的丰富味道。

年味才是人间最浓郁的烟火味。

年恰如我们心中的故乡,一直在那里,这就是代代相传的中国年。

幸福是一种能力,过好年也是一种能力。年味说白了就是一种情境,而且是可以进行创造的情境——这种特定的情境给了我们一种心境,就是寻找情感归宿感的方式。

精髓不变,那就年味不变——时代向前,年味永恒,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守望,用回家去创造,去发现……

说真的,年放七天假,年味还没有完全释放够,放到元宵节才更好,这才是过大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回老家过年?”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金陵小镇年味儿
远去的年味儿
浅析星汉先生亲情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感”
故乡的亲情!
年味儿,中国人的仪式感丨悦读陪你过大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