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中高士薛宝钗——好为人师的宝姐姐


《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书中借贾宝玉的眼睛对宝钗给予了一番深刻而郑重的打量,既是一种审视也是一种评判: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籫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宝玉眼里的黛玉是可亲可近,似曾相识的,而宝玉眼里的宝钗却是疏离的,这个今生与自己有过金玉良缘的人,无疑她是端庄典雅的,然而就像终生误里所唱的,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除了前面判词中提到的可叹停机德,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这十六个字可谓道尽了宝钗其人的性格特征及行事作风,其实也是曹公给予她的一个评语,凤姐也曾说过宝钗是打定了主意,不干已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但这并不代表她没有争胜心没有表现欲,正如她在柳絮词中写道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话就直接暴露了她的不甘平庸的野心,前借入宫待选才人以求一飞冲天,后借金玉良缘维系家族前程,都着落在一个借字上。她的居所是以攀缘植物为主的蘅芜苑,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此般种种皆体现了她好风凭借力的青云之志


素日里宝钗也并不是一味地只有藏与守,时不时的也会小露峥嵘一把,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宝玉信口开河,调侃宝钗体丰怯热酷似杨妃,宝钗勃然大怒,不好拿宝玉发飙,便逮着小丫头靛儿着实出了一回气,仍不够解气,又借负荆请罪之典敲打嘲讽宝黛二人,其言语犀利,口角锋芒也不在黛玉之下吧。


作为金陵十二钗之首,宝钗与黛玉历来是双峰并峙,一个是山中高士,一个是世外仙姝。林黛玉不但要在元妃省亲之时安心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还要在其他任何时候显示自己卓尔不群的才华,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因此在众人眼里,黛玉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宝钗则不同,宝钗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然而看似守拙,实则内心也有强烈的争胜心与表现欲。


这边厢黛玉替宝玉作诗,那边厢她就为宝玉指点绿蜡迷津,这边厢林潇湘魁夺菊花诗,那边厢薛蘅芜就讽和螃蟹咏,扳回一局。


不但争强好胜且好为人师,热衷于指点别人的人生,第一次是在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告诫宝玉冷酒伤身,一大段话说的宝玉心服口服,也令黛玉一句“那里就冷死了我”半含酸意。第二次发生在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宝钗借点戏着实地给宝玉上了一课,喜的宝玉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


最著名的就是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黛玉在行酒令时误说了一句牡丹亭里的句子良辰美景奈何天,被细心老道的宝姐姐抓了个正着,携至无人处一番推心置腹俘获了黛玉的心。并谆谆教导黛玉道: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识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不曾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只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至于你我,也该做些针织防线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如捡些正经书看也就罢了。最怕见那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药了。”



在她眼里,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都是些淫辞艳赋,作为大家闺秀看这类书是有伤风化的,更不要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吟出,着实不成个体统,这是不符合儒家所要求的封建礼法纲常的。这一论调与贾政教训宝玉的语气颇为一致“可见宝玉不务正业,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


照如此说,宝黛共读西厢更加是大逆不道了,更应该要大加鞭挞才是,然而曹雪芹却是大书特书,更将其描绘成一幅唯美动人的画面,时至今日宝黛共读西厢仍是红楼梦里最美的一个场景,没有之一,曹公之喜好相信一目了然。事实上书中就曾借宝玉之口对宝钗作出过批判:“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最令人叹服的还是在第五十七回借一块玉佩教导邢岫烟那段,完全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指导别人的人生,“但还有一句话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将来你这一到了我们家,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


宝钗自己就居住在雪洞一般的蘅芜苑内,一色玩器全无,她自己不但身体力行也希望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周边的人,但人人若都如此岂不无趣,大观园内百花齐放,既有雍容的牡丹为何不能有超逸的芙蓉,娇媚的海棠。


红楼梦第五回“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在那首涉及到宝黛钗三人的曲子《终身误》里就有这么一句话: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其中“山中高士”对应“世外仙姝”,世外仙姝好理解,点明黛玉乃西方灵河岸边绛珠仙草的仙界来历。山中高士则有些令人费解,明明是闺阁淑女怎么成了山中高士了?其实山中高士是另有隐喻的,隐喻终南捷径,《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作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便得到了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作官的目的。终南山只不过是通向官场的一条便捷之道罢了,后世也把“终南捷径”比喻为名为归隐实为出仕的一种象征。


黛玉住在竹影幽深处的潇湘馆,追求的是自我的逍遥旷放,暗喻有着林下之风的竹林七贤。而宝钗就居住在长满香草的蘅芜苑内,“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苑中遍值杜若蘅芜这些香草,苑外香草环绕,室内却是极其清简,“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宝钗就居住在这里,犹如一位声名远播的山中高士,此举并非为隐,而是为博一个好名声,以求博一个好前程。薛宝钗就这样把自己打造成完美的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一个大家闺秀博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众人皆谓她品格端方,行为豁达,因此大得人心。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山中高士,在抄检大观园后的第二天不顾湘云仍住在蘅芜院内,便毅然决然地封存了蘅芜院搬离了大观园,她形式作风非常务实,她并不打算趟这趟浑水,她不是与众人共进退,而是自顾自的迅速脱离这块是非之地,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正如她在她的那首海棠诗中所写到的珍重芳姿昼掩门,可见她十分注重自己的名声,爱惜自己的羽毛,就象她所居住的蘅芜苑有一个香草美名。


你说她有理有节,其实就是无情,一切从自我利益出发,一旦出现可能侵害到自己的利益的情况,马上规避,太实用主义了,所以,她的花签上才会有这么一句,任是无情也动人,无情便是对她的最好诠释。她有着超乎年龄的冷静,理性与成熟,未免太老气横秋了。


清人张潮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她完美得令人生畏,相比之下,倒是尖酸刻薄的妙玉黛玉晴雯诸人让人连呼过瘾,生命倘若太过理性完美便失去了那份生动与真实。


以我的理解,薛宝钗这个人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审美与价值观,她只是作为黛玉的一个对照面来写的,红楼梦关于人物的描写一向是对照着写的,有林必有薛,有晴必有袭,有凤必有平,她的存在就是为了作出一种对比,与黛玉的一种对比,她们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代表了两种生命的极致。


以曹公的正邪两赋论相信曹公在她二人之间是有所取舍的,很显然,曹雪芹是扬黛而抑钗的。曹公对凤姐妙玉等人往往直接写她们的缺陷,从不加掩饰,对宝钗袭人则采用的是云山雾罩时有反讽的手法,就比如这句山中高士晶莹雪,不得不说曹公用笔之辛辣高妙,分明有一种反讽的意味在里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薛宝钗为什么被称为“山中高士”,作者真是在赞美她吗?
曹雪芹对《红楼梦》的最后构想(三) --高阳
红楼梦:明明是“山中高士”,薛宝钗为什么这么招骂?
红楼梦仙曲终身误和枉凝眉究竟写的是谁
雪满山中高士卧——高启《梅花诗》与黛玉之死
遇见,便是美好——共读红楼群,美文荟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