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据资源:高校图书馆的痛

  图书馆如何走出不断掐架的困局

  2013年12月,DRAA和美国科学促进会关于Science Online(《科学》杂志的网络数据库)的集团采购谈判结束。北大图书馆副馆长肖珑发了一条微博:“今年(2014年)价格方案又很霸道,谈判组未能拿下。”

  成立于2010年的DRAA,力图整合成员馆力量,加强谈判分量,确保成员馆以最优的价格引进海外数字学术资源。每逢重要数据库采购,DRAA都会推出某所成员馆作为牵头馆,组织数所图书馆组成谈判组,与数据商达成采购协议。其他图书馆可自主决定是否参加联盟组织的数字资源集团采购。

  肖珑是DRAA理事会理事,长期参与采购谈判,她透露:“美国科学促进会极其强势,其价格分级方案不合理,导致年年都有许多高校支付费用大增,美国科学促进会却只用一句‘全球政策’,拒绝谈判和降低涨幅。”

  2010年的谈判曾让人心生遐想。在那场风波中,由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和爱思唯尔反复谈判,最终形成谅解备忘录。爱思唯尔将原定在2020年使中国的价格水平追平国际价格水平的目标,修改为2030—2035年,使国内图书馆得到喘息之机。

  成立3年多来,DRAA在谈判上有得有失,有些数据库的涨幅被控制在当年物价的平均涨幅,有的数据库价格则始终谈不下来。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图书馆难以掌握主动?程焕文一语点破:“依赖性太大!”

  科研人员的生存逻辑决定了他们对国际出版商的旺盛需求。评价体系使科研人员追求论文,而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对他们的事业发展意义重大。由于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对于国内科研人员而言,既要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获得国际认可,又要掌握最新科研动态,形成对国际学术期刊的依赖无可避免。

  程焕文说:“要想改变现状,根本出路在于拥有自己的顶级期刊和数据库。”然而受制于国内整体科研水平,这并非易事。

  王启云则认为,图书馆不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要唤醒用户和读者的权益意识,向数据库商讨权益的其实不该是图书馆,而应是作者和图书馆的用户。“图书馆现在受到数据商和读者的双重挤压。数据商要提价,图书馆抵制的手段除了谈判只有拒绝购买,但不买的话,读者不是骂数据库商,而是骂图书馆。”王启云说。

  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本身存在的缺陷,也屡屡成为数据商突破的口子。

  尽管已经有了DRAA,但由于国内存在为数众多的地方院校,总体而言,数据库市场并没有统一的采购标准和方式。同一个数据库,不同学校的采购价甚至能差好几倍。至于是高价还是低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采购力量的专业性和议价能力。

  杨涛(化名)来自某中部省份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曾多次参与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工作。杨涛告诉记者,数字资源涉及费用高,学校往往采取招标的形式。主管图书馆的校领导、图书馆馆长、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负责人都会参与其中。“名义上主要领导都到齐了,但是校领导和馆长却对数据库市场并不熟悉,数字资源采购负责人了解图书馆和用户需求,但话语权有限,在最后的评标环节,他也不参与,即便馆长也只是数个评标人之一,所以最终的决策权并不在图书馆。”杨涛说,“数据商首先是商人,他们的销售队伍是很精明的,哪里有空子可钻,就会从哪里下手。如果里面发生交易,是很正常的事情。”

  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显示,2012年,500余所各级各类高校的图书馆馆长中,有75.7%的馆长的学科背景为非图书馆学,科班出身的图书馆馆长依然为少数。“图书馆发展到今天,对它的管理已成为一门科学。”杨涛说,“然而在一些学校,图书馆馆长的位置是用来调整干部让他们升迁或者等待退休用的。数据商很了解图书馆,不少高层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都有在图书馆工作的经历,对付图书馆很有一套。”

  至少目前看来,数据商和图书馆的掐架还会继续下去。

  然而对科研人员来说,这样的纷争多少有违人类求知的本意。

  雷礼宏对导师的一段话印象深刻。导师曾说,19世纪末自然科学大发展时期,很多科学家花费大量精力物力开展研究,却由于信息不畅,最后才发现早已有人解决了这些问题。“如果当时有数据库,这些浪费就不会发生。”导师说。

  “科学家艰苦求索得到的知识,应该为人类的进步服务。把它们开放共享,其实也是为了我们更美好的未来。”雷礼宏一边说,一边娴熟地操作电脑,搜寻自己需要的文献。

  屏幕上出现了长长的一列论文篇目,那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焕文: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还需要纸质书吗
图书馆为何变成文化垃圾场
高校图书馆面临转型升级的历史突破
天津大学都买不起论文数据库了,断钱断粮的穷学生们去哪里白嫖?
朱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转型——以北大图书馆为例
我是馆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