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游西湖遇雨,一口气写下五首佳作,可惜很多人只读过一首

古诗词赏析

文/习古文化

如题,这五首佳作肯定不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也不是《有美堂暴雨》(一首),而是“古诗词赏析”几天前发过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你肯定已烂熟于心了,但很可能还不清楚:苏轼当时一共写了五首。

其他四首长什么样?虽然不如第一首经典,但也值得一读。

先回顾第一首:

公元1072年的六月二十七日,天气和最近几天差别应该不大:太阳暴雨随意切换,无缝衔接。所以,当苏轼前一秒还在小船上沉浸式赏湖,下一秒就看到天边黑云滚滚,活像一瓶打翻了的墨汁。结果就是,还没等他上岸,大雨就砸下来了。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黑云翻墨”、“白雨跳珠”这种表达简直绝了!将夏雨来势之凶,雨势之大精准地传达出来。

这雨还挺有趣的!苏轼正看得起劲,不料一阵风来,黑云散去,大雨尽收。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是暴风雨后的宁静美,与前二句又构成动静对比,画面感十足。

雨停之后,苏轼的沉浸式游湖才正式开始,于是有了下面几首诗——

其二

宋·苏轼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裴回。

苏轼发现,西湖的鱼鳖很亲人,竟然追着游船到处“跑”;西湖的荷花很“皮实”,在无人种植和照料的情况下,还开得满湖都是。看过鱼鳖、荷花,苏轼直接躺下,眼前又出现另一番景象:“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远处的山本来是岿然不动的,但在船中人看来,它可以随船摇摆,一俯一仰。同样,天上的月在云间徘徊,水中的船则在风中徘徊,二者本来没有任何关系,但在感性的诗人看来,是船懂月,故与之一块“裴回”。

其三

宋·苏轼

乌菱白芡[qiàn]不论钱,

乱系青菰[gū]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

滞留江海得加餐。

第三首写西湖里的植物(蔬菜)。最懂“吃”的苏轼,当然不会放过“乌菱”、“白芡”、“青菰”这种不要钱的野菜。他心想:就该把乌菱、白芡、青菰统统裹进绿盘,做成一道美食。想来上次吃这道美食,还是在东京的“会灵观”里。“滞留江海得加餐”,最后,苏轼还为“吃”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外放到杭州这个远离朝廷之地,一定得吃好喝好,保重身体才能等到召还的机会,不是吗?

其四

宋·苏轼

献花游女木兰桡[náo]

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

吴儿不识楚辞招。

第四首写西湖人之美。一场雨后,荷花变得更加娇艳,采莲女便驾着小船摘来荷花,献给游人。她们随性大方,头上的“翠翘”被细雨打湿,也毫不在乎。苏轼猜想,这些南方姑娘大概不认识《楚辞》中的各种香草,当然也没有屈原的失意与忧愁。这里以“吴儿不识”来反写自己已识,道出心中的隐忧。

其五

宋·苏轼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最后一首主要写自己的游湖感受。俗话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苏轼“小隐”的心愿没有达成,发现“中隐”其实也不错。同样,在地方做官,可得长久的清闲,这远胜过朝中为官偷得的一时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谓“我”本来就无家,还能去哪呢?况且,我的故乡没有像杭州这么美的湖光山色。末二句大概化用白居易“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句意,透露出活在当下,随缘而安的心境。

这五首诗,你最喜欢哪首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就是偏爱苏东坡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在诗人笔下的无限美感:唐宋诗词三十首
苏轼说一生我错过许多,唯独没错过西湖
兜言兜语
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咏夏雨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