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解《茶具圖贊》之胡員外·茶瓢 上

胡,瓠也,俗称葫芦。

圆外,瓠身外圆。

    葫芦或长条形、或如梨形、或束腰呈吕字形。

    通常作用为葫芦瓢的,称匏;作为药葫芦的,称瓠。

    瓠在中国至少有7000年以上的食用史,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出土瓠籽。至于《诗经》中就更常见了。

    员外原指正式编制以外的郎官,即定员之外增补之意,全称当为员外郎,通称副郎,始见晋代。隋开皇六年(568),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唐、宋、辽、金、元、明、清沿其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时号”员外”,实已在正式定员编制之内。后世有些正额以外的官职可以捐买,故财主多称员外,秩多为六品或七品。

  

    宗许,这可不是一个容易搞明白出处的典故,坦率的说,我费了不少劲才偶然明白宗的是哪门子的许!

    通常研究汉代经学或古文字的人,都知道宗许指的是以许慎之学为宗的意思,但葫芦瓢宗的是何许人呢?

答案是许由!

是的,就是上古的那个行为艺术家,任凭尧帝苦苦哀求他、要禅让给他,而他却觉得这污染了他的耳朵,于是到河里洗耳的许由。

    那么,这个许由与葫芦瓢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汉蔡邕《琴操.箕山操》﹕”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损之。”

    同样内容也见记载于《逸士传》。

    这就是许由和瓢的故事。后因此产生的典故有许由瓢、许由挂瓢、许由浮瓢、弃瓢、弃瓢翁等,请看一些古诗。

    南朝梁刘孝威《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石累元卿径,枝挂许由瓢。”

    唐徐夤《闲》:“一瓢挂树傲时代,五柳种门吟落晖。”   

    唐李峤《扈从还洛》:“邑罕悬磐贫,山无挂瓢逸。”  

    唐郑审《酒席赋得匏瓢》:“ 幽林常伴许,陋巷亦随回。”

    唐刘希夷《秋日题汝阳潭壁》:“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

    唐胡曾《咏史诗·箕山》:“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唐罗隐《许由庙》:“高掛风瓢濯汉滨,土阶三尺愧清尘”

    宋陈著《次韵黄子羽七十自叹》:“弃瓢巢父固云稀,解印陶潜未是非。”

宋楊萬里《瓠》:“笑殺桑根甘瓠苗,亂他桑葉上他條。向人更逞廋藏巧,却到桑梢挂一瓢”。

金段克己《岁己酉春正月张汉臣下世因作古意四篇》之二:“世无弃瓢翁,轩轻定谁说。” 

    明刘训《许由隐居》:“弃瓢林下风生树,洗耳溪边水漾湾”。

    这个故事,在古代的普及程度不在许由洗耳之下。

    葫芦瓢字宗许,其用意为瓢的使用,当以许由为始祖。

 

    唯一,这也是个难缠的典故,第一步是把我误导到《尚书·大禹谟》:”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当然,这还有一个原因,下面会说到。

    其实,唐郑审的“ 幽林常伴许,陋巷亦随回”,已经用到了”唯一”的典故,这就是《论语·雍也》一段: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同样有许多古诗吟咏着这一故事。  

    唐卢纶《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余。”   

    唐白居易《宿溪翁时初除郎官赴朝》:“何如此溪翁,饮瓢亦自足?”

    唐钱起《山园栖隐》:“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

    宋胡仔《满江红》:“三尺鲈鱼真好脍,一瓢春酒宜闲饮”。

说到瓢的故事,许由挂瓢和颜回一瓢饮几乎是孪生兄弟一样,元代王桢《农书》:

“瓢柸,判瓠為飲器,與匏尊相配。許由一瓢自随,顏子一瓢自樂,今舉匏尊、傾瓢柸。何田家之有真趣也!”

    由于颜回喝的就是这么一瓢,所以才有了“唯一”雅号,那意思是说,我就认那个一。

   

    贮月仙翁

    这个典故就简单多了,如果不是苏东坡《汲江煎茶》诗明摆在那,估计很难肯定宗许和唯一到底是什么: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写时声。

    枯肠未易禁散碗,卧听山城长短更。

    但是典故归典故,苏轼诗的大瓢是舀水的,而《茶具图赞》的葫芦瓢是用来分茶的,容积可是不一样的。

 

    最后还得总结几句,按我简单的见解,作为宋代分茶用的工具,如果称为茶瓢,想来是用葫芦剖半制成的,如果称茶勺,那么材料可能就多样了,比如漆木、金属、陶瓷等。就我目前看到的古代文献资料统计,宋人绝大多数称之为茶瓢,意味着用葫芦制成者居多,这也就是为何用“胡”为员外之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具图赞》之“茶杓”解?丨水瓢的涵养
宋人喝茶必备的12件器物(上)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许由弃瓢
王铎《赠袁枢书画册 登封繇金店至箕山》释文 注释 译文 简析||中国古代书画中的古诗文浅说
4赵卿 匏瓜 葫芦的文化解读,得从孔子说起
妙玉请喝茶,拿给薛宝钗的茶具,为什么叫“(分瓜bān)瓟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